【摘 要】
:
结合分区多步快速行进法(Multistage FMM)正演算法和子空间(Subspace)反演算法,形成了一种新的多震相走时同时反演成像技术(简称:FMM+Subspace).为了避免不规则界面三角网格更新后,还需重新剖分的问题,正演算法中采用不等距上行差分公式进行界面上走时的计算;同时为了避免反演未知速度参数过多,导致反演效率低下等问题,文中采用"双重网格"策略进行正、反演.为了验证所提反演方法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合分区多步快速行进法(Multistage FMM)正演算法和子空间(Subspace)反演算法,形成了一种新的多震相走时同时反演成像技术(简称:FMM+Subspace).为了避免不规则界面三角网格更新后,还需重新剖分的问题,正演算法中采用不等距上行差分公式进行界面上走时的计算;同时为了避免反演未知速度参数过多,导致反演效率低下等问题,文中采用"双重网格"策略进行正、反演.为了验证所提反演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文中与其他反演方法(正演:分区多步不规则最短路径算法;反演:共轭梯度求解带约束的阻尼最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1950—2000年观测的不同海域(全球、热带、热带印度洋-太平洋、热带印度洋及热带太平洋)海表温度分别驱动NCAR CAM3全球大气环流模式,分别进行了5个初值的集合试验,采用方差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海域观测海表温度强迫下东亚夏季风环流的潜在可预报性.结果表明,在不同海域海表温度强迫作用下,东亚地区夏季风环流的潜在可预报性表现为低纬地区高于中高纬地区,其中全球海表温度强迫作用下的东亚夏季
在地表高密度电阻率勘探的基础上引入井中电极实现带井高密度电阻率测量,可以有效扩展探测范围、提高分辨率.本文基于非结构化网格研究了带井高密度电阻率数据的2.5维正则化反演.反演采用最小结构稳定因子构建正则化反演目标函数,并对非结构化网格模型梯度算子的计算进行了推导;采用高斯-牛顿法求解反演目标函数,并通过稳定双共轭梯度法求解高斯-牛顿方程,实现了反演目标函数的快速、稳定求解.在设计算法的基础上,对三
海底地下水排泄是陆海边界物质交换的重要过程,是陆源物质进入海洋的重要渠道.二十年来,电阻率法已经被证实可有效对该过程进行原位监测.本文归纳分析了十几个典型案例,评价了电阻率探测技术对地下水排泄过程咸淡水时空变化的监测能力和基于监测结果的排泄量计算方法.研究认为常用的海床基电阻率法、走航式电阻率法及井中电阻率法各有优缺点,但海床基电阻率法更适合开展连续监测.监测电阻率剖面可清晰、直观反映出地下水排泄
微震监测过程通常分为数据采集、数据处理计算、解释等步骤.所谓解释,就是研究与确定微震4D分布、微震与解释目标之间的关联、以及目标时空特性.本文讨论微破裂向量扫描(Vector Scanning,VS)的解释原则,它是VS系列文章的第五部分.前四部分分别为微地震监测技术研发进展,VS的原理、数据采集、和自动化数据处理.解释同微震监测的前期各项工作类似,它不仅涉及微震学,也很强地同地质、石油煤炭工程、
根据等效源法基本原理,构建了由重力异常计算重力梯度张量的等效源技术.为改善传统层状等效源法计算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三维等效源法,并加入正则化提高算法对噪声数据的鲁棒性.针对三维等效源法计算速度慢的问题,通过约束重采样压缩观测数据,实现基于数据约束重采样的三维等效源法.模型试验结果表明,三维等效源法的计算精度比传统的傅里叶变换法和余弦变换法的计算精度高一倍以上.Vinton盐丘地区重力梯度张量的计算结
通过统计分析宁夏的平罗136井、银川胜利井、灵武大泉井、中卫倪滩井、海原甘盐池井和西吉王民井对2013—2017年中国大陆5.0级以上、全球7.0级以上地震的水位同震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引起井水位同震响应的地震震级和井震距间存在一定的上限,即震级与距离阈值曲线,震级和井震距满足阈值关系为井水位是否记录同震响应的主要因素;深源地震不满足此统计关系;井水位同震响应幅度与震级、井震距关系不明显.最后对上
塔里木盆地塔中-塔西南地区广泛发育二叠系火成岩,火成岩厚度和横向展布的剧烈变化严重影响着下伏地层和奥陶系储层的成像的可靠度.二叠系火成岩描述是否可靠严重制约着地震成像过程中的速度建模、断裂成像的效果.为此,本研究以顺北工区为例,通过对二叠系火成岩的测井资料交会分析,建立不同岩性火成岩的测井相识别模板;以测井相约束和井震合成记录标定,建立不同火成岩的地震相特征;通过纵向分小层、横向分岩相开展了火成岩
本文采用新疆区域数字地震台网波形数据和gCAP方法,反演得到了2017年新疆精河M_S 6.6地震的震源机制解,节面Ⅰ的走向/倾角/滑动角分别为263°/49°/79°,而节面Ⅱ的走向/倾角/滑动角为100°/42°/103°,最佳质心深度为21 km,矩震级M_W为6.2.利用远震体波深度震相pP与初至震相P到时差估算该地震的震源深度为20 km,与新疆台网给出的初始震源深度13 km相比,估计
钻孔应变仪用于测量地壳岩石应变,分为体应变仪和分量式应变仪两类,前者进行体应变观测,后者功能之一是测量面应变.大量观测事实表明气压对二者的影响很显著,且具有连续性.因此,建立相应力学模型,求解气压影响系数,探寻变化规律很有必要,对地震前兆观测背景场的正确分析有实际意义.根据Fung给出的气压波动应力解,定义了长、短周期气压波的概念和分界点,又结合已有的钻孔应变观测模型,分别推导出体应变与面应变对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