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要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策划者,营造一个自然、宽松、平等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张扬自己的个性,展现学生自我的风采和魅力。个性化教学就是要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视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并通过教学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对个人全面发展的追求。同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获取信息,实现知识、能力和人格的协同发展。
【关键词】 初中数学 个性化教学 教学策略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实施个性化的教学,即以学生的个性差异为依据,运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策略和技术,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个性才能发展的独特领域。
一、制定差异性的教学目标,合理设计作业
正确认识学生差异是实施个性化教学的前提。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学生之间有生活经验的差异,思维水平的差异,原有基础的差异。因此,我们就不能用一个尺子衡量所有的学生,也不能寄希望于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消灭差异,否则,将使我们的教学又回到“灌输”的老路。教师要为学生服务,“教”适应“学”。制定差异性的教学目标,以满足不同的个体需求。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对教学活动起着明确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并且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教师要根据课程总体目标以及学生个体的差异,从知识、技能、情感的基础出发,制定出适合本节教学的多元的、有差异的具体可执行的目标及教学方法,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在自身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方面有其生存和提高的空间。教师应为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针对不同层次的需求,可以把作业设置三类题目:⑴为基础知识;⑵为能力训练;⑶为探究创新。学生根据自身能力水平,自主选择。对一些主动选择高于自身水平难度的学生,要多加表扬、鼓励、辅导,以激发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自己的观察、分析、表达的能力。
二、创设多种情境结合的教学氛围
笔者在教学中常将多种情境有机融合。多种情境的融合所创设的氛围比之于单一的情境来说更具魅力,更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冲动。疑问情境、故事情境、课件情境与活动情境四者的有机结合是笔者常用的方法。故事启迪哲思,疑问发散思维、课件动静搭配、活动合作交流,这几者各有其优势,综合起来形成的合力,其效果绝非单一情境所能比。比如,讲勾股定理时笔者首先用课件在黑板前的屏幕上打出了课题:勾股定理。接着飞出的是:据考证,人类对勾股定理的认识,少说也超过4000年!在学生一片惊讶声中,笔者开始讲述有关勾股定理鲜为人知的故事,包括500余种关于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我国清末数学家华蘅芳提供的二十多种精彩的证法;中国最早的一部数学著作——《周髀算经》的开头中关于这条定理的相关内容;西方有文字记载的最早证明的毕达哥拉斯的“百牛定理”等等。然后屏幕上出示了2002年在北京召开的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徽图案——“赵爽弦图”。接着提问:“你想深入了解勾股定理吗?那就请看这幅图,观察一下,你能有什么发现?”提问将大家引入了互相探讨的活动情境。可以说,这种联动的教学情境一下子就将学生引入了浓郁的学习氛围中,其效果不言而喻。需要说明的是,复合式情境不是每堂课都要这样做,是否需要这样要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实际。机械教条的照搬,未免失之偏颇。
三、积极提供给学生方法选择的空间
人各有不同的经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有就会有不同。正因为此,如何体现和完善这种个性化的方法和策略,是展开教学活动最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教师应提供更多的机会,组织鼓励学生交流,讨论,共同提高。例如:从菱形的钝角的顶点向对边做垂线,且垂线平分对边,求菱形各角的度数?我让学生充分交流,交流完毕,我并没有让学生比较哪种方法最好,而是让学生说说除自己的方法外,你还准备采用哪些方法?你认为哪种更好?为什么?事实上解题方法的优劣,很难判断。对于学生来说,只有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这样的交流,不仅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我,享受成功,更能引起学生对问题不同侧面的再认识和再思考,从而自觉地对自我认识系统进行整理,修正与补充,达到思维的深入和发展,同时,教师也可以在交流中发现和了解学生的智力强项,为更有效的实施个性化教学提供参考。另外,在作业的设计中,注意设计一些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为目的的开放性作业,给学生提供多角度考虑问题的机会,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通过学生间的交流,达到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探索,获得多种结论,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发挥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途径。
四、恰当实施课堂教学个性化评价
不同的学生,评价的标准、内容、方法也不一样。因为评价不是为了甄别,更重要地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同学习个体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应该是个性化的。对后进生要采用表扬性评价;对中等生要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优生要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己。
总之,在实践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培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而且要随机应变,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遵循一般的教学规律,而且要结合自身实际和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突破和创新,真正使教师个性化的教与学生个性化的学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 初中数学 个性化教学 教学策略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实施个性化的教学,即以学生的个性差异为依据,运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策略和技术,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个性才能发展的独特领域。
一、制定差异性的教学目标,合理设计作业
正确认识学生差异是实施个性化教学的前提。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学生之间有生活经验的差异,思维水平的差异,原有基础的差异。因此,我们就不能用一个尺子衡量所有的学生,也不能寄希望于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消灭差异,否则,将使我们的教学又回到“灌输”的老路。教师要为学生服务,“教”适应“学”。制定差异性的教学目标,以满足不同的个体需求。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对教学活动起着明确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并且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教师要根据课程总体目标以及学生个体的差异,从知识、技能、情感的基础出发,制定出适合本节教学的多元的、有差异的具体可执行的目标及教学方法,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在自身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方面有其生存和提高的空间。教师应为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针对不同层次的需求,可以把作业设置三类题目:⑴为基础知识;⑵为能力训练;⑶为探究创新。学生根据自身能力水平,自主选择。对一些主动选择高于自身水平难度的学生,要多加表扬、鼓励、辅导,以激发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自己的观察、分析、表达的能力。
二、创设多种情境结合的教学氛围
笔者在教学中常将多种情境有机融合。多种情境的融合所创设的氛围比之于单一的情境来说更具魅力,更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冲动。疑问情境、故事情境、课件情境与活动情境四者的有机结合是笔者常用的方法。故事启迪哲思,疑问发散思维、课件动静搭配、活动合作交流,这几者各有其优势,综合起来形成的合力,其效果绝非单一情境所能比。比如,讲勾股定理时笔者首先用课件在黑板前的屏幕上打出了课题:勾股定理。接着飞出的是:据考证,人类对勾股定理的认识,少说也超过4000年!在学生一片惊讶声中,笔者开始讲述有关勾股定理鲜为人知的故事,包括500余种关于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我国清末数学家华蘅芳提供的二十多种精彩的证法;中国最早的一部数学著作——《周髀算经》的开头中关于这条定理的相关内容;西方有文字记载的最早证明的毕达哥拉斯的“百牛定理”等等。然后屏幕上出示了2002年在北京召开的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徽图案——“赵爽弦图”。接着提问:“你想深入了解勾股定理吗?那就请看这幅图,观察一下,你能有什么发现?”提问将大家引入了互相探讨的活动情境。可以说,这种联动的教学情境一下子就将学生引入了浓郁的学习氛围中,其效果不言而喻。需要说明的是,复合式情境不是每堂课都要这样做,是否需要这样要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实际。机械教条的照搬,未免失之偏颇。
三、积极提供给学生方法选择的空间
人各有不同的经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有就会有不同。正因为此,如何体现和完善这种个性化的方法和策略,是展开教学活动最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教师应提供更多的机会,组织鼓励学生交流,讨论,共同提高。例如:从菱形的钝角的顶点向对边做垂线,且垂线平分对边,求菱形各角的度数?我让学生充分交流,交流完毕,我并没有让学生比较哪种方法最好,而是让学生说说除自己的方法外,你还准备采用哪些方法?你认为哪种更好?为什么?事实上解题方法的优劣,很难判断。对于学生来说,只有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这样的交流,不仅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我,享受成功,更能引起学生对问题不同侧面的再认识和再思考,从而自觉地对自我认识系统进行整理,修正与补充,达到思维的深入和发展,同时,教师也可以在交流中发现和了解学生的智力强项,为更有效的实施个性化教学提供参考。另外,在作业的设计中,注意设计一些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为目的的开放性作业,给学生提供多角度考虑问题的机会,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通过学生间的交流,达到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探索,获得多种结论,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发挥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途径。
四、恰当实施课堂教学个性化评价
不同的学生,评价的标准、内容、方法也不一样。因为评价不是为了甄别,更重要地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同学习个体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应该是个性化的。对后进生要采用表扬性评价;对中等生要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优生要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己。
总之,在实践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培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而且要随机应变,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遵循一般的教学规律,而且要结合自身实际和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突破和创新,真正使教师个性化的教与学生个性化的学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