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一出生,就会和疫苗打交道。事实上呢,预防接种也是预防孩子发生传染性疾病的一种很好的办法。但是近年来,由于接种疫苗引起了一些问题,甚至危及孩子的生命或者出现群体性伤害事件。
本来孩子很健康,由于接种了疫苗反而惹来病痛,这怎能不让家长痛心和恐慌呢?那么什么是疫苗?疫苗到底该不该打?该怎么打?要注意什么?我从一个儿科医生和家长的角度谈谈大家所关心的有关问题。
疫苗是如何产生的?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曾经出现过很多严重的传染性疾病,这些疾病的流行对人类的生存和健康威胁极大。其中由天花病毒引起的“天花”是最触目惊心的、对人类威胁最大的烈性传染病之一。推测可能出现在公元前一万年,正值人类从游牧生活转为农业为主的定居生活时代,直至20世纪,人们对这种烈性传染病毫无办法,只能任由其肆虐,据不完全统计天花至少造成全球3亿多人死亡。
在与天花长期不懈的斗争中,中国人在公元10世纪首先发明了把轻型天花病人痘疱液经鼻少量接种正常人,使接种者仅得轻型天花而不得严重天花的方法,当时称为“人痘”。这种方法使当时天花30%以上的病死率降到了2%以下。
1796年英国医生爱德华·詹纳观察到感染过牛痘(在人中只产生局部痘疱)的挤奶女工很少感染天花,由于牛痘疱与天花痘疱很像,詹纳怀疑是否感染牛痘可以预防天花。于是他将牛痘痘疱液给人接种,并发现在用天花病毒攻击时,接种者都没有发生天花。
随着牛痘疫苗接种技术的完善和普及,至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天花已在地球上被灭绝。
这是人类在与传染病的斗争历史中第一次科学证明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传染病。从此开创了疫苗学研究的新时代,之后医学界陆续研制成功了很多疫苗,例如霍乱疫苗、狂犬病疫苗、结核病疫苗、小儿麻痹疫苗、腮腺炎疫苗等。
疫苗如何分类?
疫苗分为两类。一类是计划内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每个儿童出生后都会有一个儿童保健手册和儿童预防接种证,上面有不同年龄段的儿童需要接种的疫苗的种类和次数,这些都是计划内疫苗;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比如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
除了上述分类之外,疫苗还可以分为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有时也通俗地称作死疫苗和活疫苗。选用免疫原性好的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等,经人工培养,再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其杀灭制成的疫苗叫做灭活疫苗。此种疫苗失去繁殖能力,但保留免疫原性。死疫苗进入人体后不能生长繁殖,对机体刺激时间短,要获得持久免疫力需多次重复接种。比如:甲肝灭活疫苗,就是死疫苗。减毒活疫苗是指用人工定向变异方法,或从自然界筛选出毒力减弱或基本无毒的活微生物制成的疫苗。常用活疫苗有卡介苗(抗结核病的疫苗)、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抗小儿麻痹症的疫苗)等。这些疫苗接种后在体内有生长繁殖能力,接近于自然感染,可激发机体对病原的持久免疫力。活疫苗用量较小,免疫持续时间较长。活疫苗的免疫效果优于死疫苗。比如水痘疫苗、麻疹、腮腺炎疫苗都是属于活疫苗。
疫苗有可能出现什么危害?
在人类接种疫苗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些十分严重的疫苗灾难:
Mulkowal灾难 1902年在印度的Mulkowal小村庄中,共107人接种了鼠疫死疫苗,其中有19人发生破伤风感染而相继死亡。原因是破伤风杆菌污染了疫苗。
Lubeck灾难 20世纪30年代初,在德国的Lubeck,有251名婴儿误服了有致病性的结核杆菌,而不是减毒的卡介苗。结果造成72名婴儿死亡。对事故调查发现,是因为有毒力的结核杆菌和卡介苗菌种保存在同一个实验室里而被误用。
金葡菌污染白喉疫苗事故 在澳大利亚的Bundaburg,由于这种白喉疫苗在生产过程中没有加防腐剂,其中一瓶疫苗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在21名接种该瓶白喉疫苗的儿童中,有12名死于败血症,6名儿童的病情十分严重。
口服伤寒疫苗加热灭活不彻底事故 1904年,美国军队中的细菌学家建议用口服伤寒死疫苗来预防伤寒病。伤寒菌培养物经56℃1小时灭活后给13个人服用,结果有7人发生临床伤寒热。事故之后,对这种疫苗进行反复培养,结果发现在每毫升死疫苗中仍有2~3个细菌由于没被热灭活而被培养出来。
此外还有和黄热病疫苗同时注射的人血清引起肝炎的事故,Cutter实验室事故等。
可以看出上述后果较严重的事件,事实上都是一些事故,是由于制度不严格、操作不规范所导致,这些事故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尽可能避免的。
如果疫苗的质量没有出现问题,单纯从疫苗本身来说,由于疫苗都是外来的蛋白质,具有抗原性,就都有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可以表现为多种多样,比如荨麻疹、胃肠道反应、哮喘发作,也可以导致过敏性紫癜,严重的可以出现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出现过敏性休克,一般表现为接种后很短时间内面色发白、四肢发凉、出冷汗、呼吸困难、甚至神志不清、抽风等。此时一般医生会立即进行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同时给激素和脱敏药观察治疗。除了过敏反应之外,很多疫苗都可能引起发烧,一般在 38.5 ℃以下,持续 1~2 天;以及局部反应如轻度肿胀和疼痛。
如何尽可能避免疫苗的副作用?
对于一些疫苗事故,作为家长没有很好的办法来预防,我们只能寄希望于防疫部门严格把关,认真对待和疫苗相关联的每一件小事情,争取做到万无一失。家长朋友在给孩子接种疫苗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正规的防疫部门,以免发生让人追悔莫及的事故。
如果孩子是过敏体质,在预防接种前一定要和医生说清楚,而且在接种后最好在诊室内休息观察1~2个小时。疫苗引起的过敏反应为速发型,一般情况下过了2个小时后就不会再出现过敏现象了。较轻微的过敏反应比如皮疹、腹疼、刺激性干咳等,对孩子的危害不大,然而哮喘发作、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就有可能对孩子造成很大的威胁,及时发现、及时抢救可以挽救孩子的生命。从这个角度也说明选择正规的有抢救措施的防疫部门进行疫苗接种意义十分重大。 如果孩子正在生病,尤其是一些比较严重的疾病,比如肺炎、脑炎、败血症等,或者孩子正在由于某种疾病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就暂时不要接种疫苗。一方面由于此时孩子的免疫力低下,接种疫苗后产生免疫反应的能力较低,起不到应有的接种效果;另一方面,由于孩子抵抗力的降低,如果接种的是活疫苗,还有可能使孩子患上和疫苗相关的传染病。
如何正确选择疫苗?
一般来说,建议所有的孩子都接种一类疫苗,因为这些疫苗都是国家有关部门经过慎重考察、试验确定下来的强制免疫的疫苗。这些疫苗所预防的疾病都是比较常见的、而且对孩子的危害也比较大;疫苗比较安全,使用时间比较长,制作工艺成熟、造价也比较低。
对于二类疫苗,要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合适的选择。其实,一类疫苗与二类疫苗是相对的,在国家财政允许,并且疫苗可以足够供应的情况下,二类疫苗也会变为一类疫苗,同时,二类疫苗又是对一类疫苗的重要补充,许多二类疫苗针对的疾病发病率很高,危害很大。事实上,我国的二类疫苗在某些发达国家可能就是免费的“一类疫苗”。因此父母只要能负担,应尽量给孩子接种更多的二类疫苗,比如水痘疫苗建议要给孩子接种。但是,毕竟二类疫苗属于自费,家长也可以根据孩子的免疫力、地域传染病的流行情况等,酌情选择二类疫苗。
还有一个令人纠结的问题是到底选择国产疫苗还是进口疫苗。这要从疫苗的性能和价格两方面来考虑。根据一些科研统计数据的结果,人们认为从防病效果来讲,国产与进口疫苗的区别,不过是“92分与95分”,都不能达到100%,但是能起到很好的防病效果,其差距微小。从安全性来讲,疫苗使用于健康人体,总体上安全性优于治疗用的药品。无论进口还是国产,都是检验合格才能上市,也都是安全有效的。从价格上来讲,有的差距不大,也有的进口疫苗比国产疫苗要贵200倍之多。总之,国产疫苗与进口疫苗在性能上不存在明显差距。选择国产疫苗还是进口疫苗取决于个人对疫苗性能与价格这两个因素的重视程度。性能至上者,选择进口疫苗不会有错;讲究性价比者,选择国产疫苗非常明智;钱包不是很鼓者,选择国产疫苗绝对实惠。
正确对待接种疫苗可能出现的危害
除了一些疫苗有关的“事故”之外,其他的疫苗接种不良反应,都是很难完全避免的。对于轻微的疫苗反应,大家都能接受,那么应该如何正确的认识某些少见或者罕见的特殊不良反应呢?
目前能够确认为疫苗所致严重不良反应的,有脊灰减活疫苗导致类似小儿麻痹症的肢体瘫痪,不过,发生率极低,约1/25万。也有不少的接种疫苗后出现过敏性紫癜的报道;甚至罕见的过敏性休克病例也可以见到。
事实上,孩子在接种疫苗后出现了严重的不良反应,很多情况下都是和患儿的体质特殊密切相关,绝大多数孩子在接种同一种疫苗后没有出现类似的严重后果也说明了过敏体质是决定因素。另外,如果一个医生告诉您,不接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出现小儿麻痹的可能性是千分之一,接种了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导致类似小儿麻痹症的肢体瘫痪的概率是25万分之一,那么您是愿意给孩子接种还是不接种这个疫苗呢?同样的道理,万一孩子被疯狗咬伤了,需要注射狂犬病疫苗,不注射狂犬病疫苗,孩子就会患上狂犬病,死亡率很高;接种狂犬病疫苗,有很小的概率患上过敏性紫癜,我相信每个家长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预防接种。因此,对于一些无法避免的不良反应,我们应该、也只能权衡利弊,尽可能地使孩子预防传染病、减少疫苗不良反应。
本来孩子很健康,由于接种了疫苗反而惹来病痛,这怎能不让家长痛心和恐慌呢?那么什么是疫苗?疫苗到底该不该打?该怎么打?要注意什么?我从一个儿科医生和家长的角度谈谈大家所关心的有关问题。
疫苗是如何产生的?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曾经出现过很多严重的传染性疾病,这些疾病的流行对人类的生存和健康威胁极大。其中由天花病毒引起的“天花”是最触目惊心的、对人类威胁最大的烈性传染病之一。推测可能出现在公元前一万年,正值人类从游牧生活转为农业为主的定居生活时代,直至20世纪,人们对这种烈性传染病毫无办法,只能任由其肆虐,据不完全统计天花至少造成全球3亿多人死亡。
在与天花长期不懈的斗争中,中国人在公元10世纪首先发明了把轻型天花病人痘疱液经鼻少量接种正常人,使接种者仅得轻型天花而不得严重天花的方法,当时称为“人痘”。这种方法使当时天花30%以上的病死率降到了2%以下。
1796年英国医生爱德华·詹纳观察到感染过牛痘(在人中只产生局部痘疱)的挤奶女工很少感染天花,由于牛痘疱与天花痘疱很像,詹纳怀疑是否感染牛痘可以预防天花。于是他将牛痘痘疱液给人接种,并发现在用天花病毒攻击时,接种者都没有发生天花。
随着牛痘疫苗接种技术的完善和普及,至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天花已在地球上被灭绝。
这是人类在与传染病的斗争历史中第一次科学证明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传染病。从此开创了疫苗学研究的新时代,之后医学界陆续研制成功了很多疫苗,例如霍乱疫苗、狂犬病疫苗、结核病疫苗、小儿麻痹疫苗、腮腺炎疫苗等。
疫苗如何分类?
疫苗分为两类。一类是计划内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每个儿童出生后都会有一个儿童保健手册和儿童预防接种证,上面有不同年龄段的儿童需要接种的疫苗的种类和次数,这些都是计划内疫苗;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比如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
除了上述分类之外,疫苗还可以分为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有时也通俗地称作死疫苗和活疫苗。选用免疫原性好的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等,经人工培养,再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其杀灭制成的疫苗叫做灭活疫苗。此种疫苗失去繁殖能力,但保留免疫原性。死疫苗进入人体后不能生长繁殖,对机体刺激时间短,要获得持久免疫力需多次重复接种。比如:甲肝灭活疫苗,就是死疫苗。减毒活疫苗是指用人工定向变异方法,或从自然界筛选出毒力减弱或基本无毒的活微生物制成的疫苗。常用活疫苗有卡介苗(抗结核病的疫苗)、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抗小儿麻痹症的疫苗)等。这些疫苗接种后在体内有生长繁殖能力,接近于自然感染,可激发机体对病原的持久免疫力。活疫苗用量较小,免疫持续时间较长。活疫苗的免疫效果优于死疫苗。比如水痘疫苗、麻疹、腮腺炎疫苗都是属于活疫苗。
疫苗有可能出现什么危害?
在人类接种疫苗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些十分严重的疫苗灾难:
Mulkowal灾难 1902年在印度的Mulkowal小村庄中,共107人接种了鼠疫死疫苗,其中有19人发生破伤风感染而相继死亡。原因是破伤风杆菌污染了疫苗。
Lubeck灾难 20世纪30年代初,在德国的Lubeck,有251名婴儿误服了有致病性的结核杆菌,而不是减毒的卡介苗。结果造成72名婴儿死亡。对事故调查发现,是因为有毒力的结核杆菌和卡介苗菌种保存在同一个实验室里而被误用。
金葡菌污染白喉疫苗事故 在澳大利亚的Bundaburg,由于这种白喉疫苗在生产过程中没有加防腐剂,其中一瓶疫苗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在21名接种该瓶白喉疫苗的儿童中,有12名死于败血症,6名儿童的病情十分严重。
口服伤寒疫苗加热灭活不彻底事故 1904年,美国军队中的细菌学家建议用口服伤寒死疫苗来预防伤寒病。伤寒菌培养物经56℃1小时灭活后给13个人服用,结果有7人发生临床伤寒热。事故之后,对这种疫苗进行反复培养,结果发现在每毫升死疫苗中仍有2~3个细菌由于没被热灭活而被培养出来。
此外还有和黄热病疫苗同时注射的人血清引起肝炎的事故,Cutter实验室事故等。
可以看出上述后果较严重的事件,事实上都是一些事故,是由于制度不严格、操作不规范所导致,这些事故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尽可能避免的。
如果疫苗的质量没有出现问题,单纯从疫苗本身来说,由于疫苗都是外来的蛋白质,具有抗原性,就都有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可以表现为多种多样,比如荨麻疹、胃肠道反应、哮喘发作,也可以导致过敏性紫癜,严重的可以出现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出现过敏性休克,一般表现为接种后很短时间内面色发白、四肢发凉、出冷汗、呼吸困难、甚至神志不清、抽风等。此时一般医生会立即进行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同时给激素和脱敏药观察治疗。除了过敏反应之外,很多疫苗都可能引起发烧,一般在 38.5 ℃以下,持续 1~2 天;以及局部反应如轻度肿胀和疼痛。
如何尽可能避免疫苗的副作用?
对于一些疫苗事故,作为家长没有很好的办法来预防,我们只能寄希望于防疫部门严格把关,认真对待和疫苗相关联的每一件小事情,争取做到万无一失。家长朋友在给孩子接种疫苗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正规的防疫部门,以免发生让人追悔莫及的事故。
如果孩子是过敏体质,在预防接种前一定要和医生说清楚,而且在接种后最好在诊室内休息观察1~2个小时。疫苗引起的过敏反应为速发型,一般情况下过了2个小时后就不会再出现过敏现象了。较轻微的过敏反应比如皮疹、腹疼、刺激性干咳等,对孩子的危害不大,然而哮喘发作、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就有可能对孩子造成很大的威胁,及时发现、及时抢救可以挽救孩子的生命。从这个角度也说明选择正规的有抢救措施的防疫部门进行疫苗接种意义十分重大。 如果孩子正在生病,尤其是一些比较严重的疾病,比如肺炎、脑炎、败血症等,或者孩子正在由于某种疾病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就暂时不要接种疫苗。一方面由于此时孩子的免疫力低下,接种疫苗后产生免疫反应的能力较低,起不到应有的接种效果;另一方面,由于孩子抵抗力的降低,如果接种的是活疫苗,还有可能使孩子患上和疫苗相关的传染病。
如何正确选择疫苗?
一般来说,建议所有的孩子都接种一类疫苗,因为这些疫苗都是国家有关部门经过慎重考察、试验确定下来的强制免疫的疫苗。这些疫苗所预防的疾病都是比较常见的、而且对孩子的危害也比较大;疫苗比较安全,使用时间比较长,制作工艺成熟、造价也比较低。
对于二类疫苗,要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合适的选择。其实,一类疫苗与二类疫苗是相对的,在国家财政允许,并且疫苗可以足够供应的情况下,二类疫苗也会变为一类疫苗,同时,二类疫苗又是对一类疫苗的重要补充,许多二类疫苗针对的疾病发病率很高,危害很大。事实上,我国的二类疫苗在某些发达国家可能就是免费的“一类疫苗”。因此父母只要能负担,应尽量给孩子接种更多的二类疫苗,比如水痘疫苗建议要给孩子接种。但是,毕竟二类疫苗属于自费,家长也可以根据孩子的免疫力、地域传染病的流行情况等,酌情选择二类疫苗。
还有一个令人纠结的问题是到底选择国产疫苗还是进口疫苗。这要从疫苗的性能和价格两方面来考虑。根据一些科研统计数据的结果,人们认为从防病效果来讲,国产与进口疫苗的区别,不过是“92分与95分”,都不能达到100%,但是能起到很好的防病效果,其差距微小。从安全性来讲,疫苗使用于健康人体,总体上安全性优于治疗用的药品。无论进口还是国产,都是检验合格才能上市,也都是安全有效的。从价格上来讲,有的差距不大,也有的进口疫苗比国产疫苗要贵200倍之多。总之,国产疫苗与进口疫苗在性能上不存在明显差距。选择国产疫苗还是进口疫苗取决于个人对疫苗性能与价格这两个因素的重视程度。性能至上者,选择进口疫苗不会有错;讲究性价比者,选择国产疫苗非常明智;钱包不是很鼓者,选择国产疫苗绝对实惠。
正确对待接种疫苗可能出现的危害
除了一些疫苗有关的“事故”之外,其他的疫苗接种不良反应,都是很难完全避免的。对于轻微的疫苗反应,大家都能接受,那么应该如何正确的认识某些少见或者罕见的特殊不良反应呢?
目前能够确认为疫苗所致严重不良反应的,有脊灰减活疫苗导致类似小儿麻痹症的肢体瘫痪,不过,发生率极低,约1/25万。也有不少的接种疫苗后出现过敏性紫癜的报道;甚至罕见的过敏性休克病例也可以见到。
事实上,孩子在接种疫苗后出现了严重的不良反应,很多情况下都是和患儿的体质特殊密切相关,绝大多数孩子在接种同一种疫苗后没有出现类似的严重后果也说明了过敏体质是决定因素。另外,如果一个医生告诉您,不接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出现小儿麻痹的可能性是千分之一,接种了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导致类似小儿麻痹症的肢体瘫痪的概率是25万分之一,那么您是愿意给孩子接种还是不接种这个疫苗呢?同样的道理,万一孩子被疯狗咬伤了,需要注射狂犬病疫苗,不注射狂犬病疫苗,孩子就会患上狂犬病,死亡率很高;接种狂犬病疫苗,有很小的概率患上过敏性紫癜,我相信每个家长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预防接种。因此,对于一些无法避免的不良反应,我们应该、也只能权衡利弊,尽可能地使孩子预防传染病、减少疫苗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