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素质教育理念提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五育并举德为先,足以说明德育的重要性。打下根基即为立德,多方面协同助人成长即为树人。本文以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教材中文言文篇目为研究对象,努力发掘其中蕴含的德育价值,将文学知识与德育知识深度融合,提高学生知识素养的同时提升学生道德素质。
【关键词】高中;文言文教材;德育价值
引言
文言文是高中语文教材中占据核心地位的组成部分,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应具备文言文相关知识。文言文更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有机组成,它不仅蕴含丰富的文学知识,还向学生传递着爱国情怀、进取精神等丰富的德育内涵。高中是对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有着重大影响的关键时期,在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人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结合不同作品向学生传递学科知识的同时,积极通过文言文教学向学生渗透德育价值,借此培养学生高尚的品行和健全的人格。
一、以文明志,感悟文言文中的爱国情怀
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教育内容中永恒不变的主题,高中文言文是蕴含着爱国主义与历史主义教育的好教材。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传承,一篇篇读起来艰深晦涩的文言文中无不浓缩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文学作品中那些或心系国家危亡,或为民族统一现身,或舍己利而为福国的爱国志士形象向我们传达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烛之武退秦师》中地位卑微却又满腹经纶的烛之武,虽怀才不遇,但又能在国家为难之时不计个人得失,深明大义,为国家挺身而出;《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前痛斥狂傲秦王,后又能以求国家之安,面对廉颇挑衅退避三舍的蔺相如;《岳阳楼记》中一生以自身实际行动践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如此多篇彰显古代文人志士“先国家而后己”的爱国主义品质的文言文,正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教学资源。
在高中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其德育价值,引导学生感悟文言文中的爱国精神。为学生创设情境,营造氛围,一步步带领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其中的精神。比如,学习《离骚》这篇文章时,可以为学生创设大家同是逐渐衰微的楚国文人的情境,接着在为学生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诵、讨论交流感悟作者寻求爱国真理并为之奋斗的精神。“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通过学习感受这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爱国忧民的精神。
二、以文励行,感悟文言文中的处事之道
处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处事法则和精神追求。现今,高中学生处于高速发展的社会中,所接受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宽。受多種因素影响,他们注重自我发展的同时在精神领域却难免流于世俗化,学生中以金钱衡量人生价值的人不在少数。因此,教师应发挥文言文的德育价值,以文励行,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文化中所散发的处事之道。“见利思义”“先义而后利”,古人之“义”是正义,是道义,亦是国家民族和社会的整体利益。尚义并不是排斥追求个人利益,而是将我们的个人利益服从于国家利益。“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此义可谓为天下苍生请命之义,此义也是为朋友两肋插刀之义。古之儒家学者追求“仁”,非常重视“仁”的道德价值。“仁者爱人”,将爱人之心由爱己、爱亲人推及爱他人、爱社会。古代儒家所倡导的“仁”不正是处理人际关系,推崇和谐的体现吗?
在深喑高中文言文所蕴含的德育价值基础上,教师应与时俱进,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具备同类德育价值的文本结合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这样一来,不仅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也能以文言文中正确的思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以文化人,感悟文言文中的自强精神
德育教育不仅仅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和道德品质教育。进行德育教育,发挥高中文言文中的德育价值,还包括以文化人,引导学生感悟文言文中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精神。“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告诉我们即便身为普通人,也应该树立坚定的志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教育我们遭遇打击时,也能够直面挫折,无论何种情境,都应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奋发进取、自强不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屡次遭受坎坷却仍然不放弃自身追求的屈原;不屈不挠,奋发完成《史记》的司马迁……古人敢于直面人生、敢于战胜逆境、勇于追求的精神对学生奋发图强、积极进取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结语
总言而之,当今社会不断进步,对教育的要求也逐渐提高,教师们应致力于完善和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结合高中文言文教学目标,依据高中生身心发展规律,深入挖掘其中的德育价值,并以此展开教学。在明确文言文中德育内涵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不断寻找优化文言文教学、利于文言文德育价值渗透的措施,以文明志、以文励行、以文化人,借助文言文教学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知识素养,健全学生良好品格,提高学生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1]李湘久. 高中文言文德育价值及课堂优化策略探究[J]. 西部素质教育, 2017, 3(011):269-269.
[2]秦萍. 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初探[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3, 7(5):37,50.
[3]叶高首. 传统文化视域下高中文言文教学中道德教育的融合[J]. 新作文:教研(6):1.
【关键词】高中;文言文教材;德育价值
引言
文言文是高中语文教材中占据核心地位的组成部分,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应具备文言文相关知识。文言文更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有机组成,它不仅蕴含丰富的文学知识,还向学生传递着爱国情怀、进取精神等丰富的德育内涵。高中是对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有着重大影响的关键时期,在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人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结合不同作品向学生传递学科知识的同时,积极通过文言文教学向学生渗透德育价值,借此培养学生高尚的品行和健全的人格。
一、以文明志,感悟文言文中的爱国情怀
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教育内容中永恒不变的主题,高中文言文是蕴含着爱国主义与历史主义教育的好教材。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传承,一篇篇读起来艰深晦涩的文言文中无不浓缩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文学作品中那些或心系国家危亡,或为民族统一现身,或舍己利而为福国的爱国志士形象向我们传达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烛之武退秦师》中地位卑微却又满腹经纶的烛之武,虽怀才不遇,但又能在国家为难之时不计个人得失,深明大义,为国家挺身而出;《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前痛斥狂傲秦王,后又能以求国家之安,面对廉颇挑衅退避三舍的蔺相如;《岳阳楼记》中一生以自身实际行动践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如此多篇彰显古代文人志士“先国家而后己”的爱国主义品质的文言文,正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教学资源。
在高中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其德育价值,引导学生感悟文言文中的爱国精神。为学生创设情境,营造氛围,一步步带领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其中的精神。比如,学习《离骚》这篇文章时,可以为学生创设大家同是逐渐衰微的楚国文人的情境,接着在为学生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诵、讨论交流感悟作者寻求爱国真理并为之奋斗的精神。“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通过学习感受这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爱国忧民的精神。
二、以文励行,感悟文言文中的处事之道
处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处事法则和精神追求。现今,高中学生处于高速发展的社会中,所接受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宽。受多種因素影响,他们注重自我发展的同时在精神领域却难免流于世俗化,学生中以金钱衡量人生价值的人不在少数。因此,教师应发挥文言文的德育价值,以文励行,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文化中所散发的处事之道。“见利思义”“先义而后利”,古人之“义”是正义,是道义,亦是国家民族和社会的整体利益。尚义并不是排斥追求个人利益,而是将我们的个人利益服从于国家利益。“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此义可谓为天下苍生请命之义,此义也是为朋友两肋插刀之义。古之儒家学者追求“仁”,非常重视“仁”的道德价值。“仁者爱人”,将爱人之心由爱己、爱亲人推及爱他人、爱社会。古代儒家所倡导的“仁”不正是处理人际关系,推崇和谐的体现吗?
在深喑高中文言文所蕴含的德育价值基础上,教师应与时俱进,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具备同类德育价值的文本结合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这样一来,不仅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也能以文言文中正确的思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以文化人,感悟文言文中的自强精神
德育教育不仅仅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和道德品质教育。进行德育教育,发挥高中文言文中的德育价值,还包括以文化人,引导学生感悟文言文中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精神。“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告诉我们即便身为普通人,也应该树立坚定的志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教育我们遭遇打击时,也能够直面挫折,无论何种情境,都应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奋发进取、自强不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屡次遭受坎坷却仍然不放弃自身追求的屈原;不屈不挠,奋发完成《史记》的司马迁……古人敢于直面人生、敢于战胜逆境、勇于追求的精神对学生奋发图强、积极进取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结语
总言而之,当今社会不断进步,对教育的要求也逐渐提高,教师们应致力于完善和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结合高中文言文教学目标,依据高中生身心发展规律,深入挖掘其中的德育价值,并以此展开教学。在明确文言文中德育内涵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不断寻找优化文言文教学、利于文言文德育价值渗透的措施,以文明志、以文励行、以文化人,借助文言文教学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知识素养,健全学生良好品格,提高学生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1]李湘久. 高中文言文德育价值及课堂优化策略探究[J]. 西部素质教育, 2017, 3(011):269-269.
[2]秦萍. 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初探[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3, 7(5):37,50.
[3]叶高首. 传统文化视域下高中文言文教学中道德教育的融合[J]. 新作文:教研(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