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2013)02-0201-01
一、关于猪瘟免疫程序和操作规范的问题
目前国内大致有以下几种免疫程序:1、对于散养农户,实行春、秋两季的集中强制免疫。2、公、母猪每年两次集中免疫,小猪双月免疫一次。3、种猪每年两次集中免疫,初生小猪乳前免疫(即所谓超前免疫)一次。4、公猪每年两次免疫,母猪断奶或产后二十日龄随同小猪首免进行一次免疫。小猪60日龄二免。5、场内免疫实行2、3、4中的一种,外购仔猪购回后进行一次免疫。
什么是合理的免疫程序呢?我认为主要是选择恰当的免疫时机,避免母源抗体和前期免疫所产生的抗体干扰,克服与其它疫苗的相互拮抗作用。下面根据个人的理解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第一种(即春秋两次集中)免疫方式,只是防疫主管部门强制免疫形式的一种表现,其漏洞显而易见。除漏免以外,错过免疫集中时间的猪只隐藏着极大的感染威胁。且不同阶段的猪同时进行免疫,因抗体水平不一致,容易造成部分猪只免疫对抗而失败。怀孕期母猪同时免疫也有胎儿垂直感染的风险。
第二种免疫方式,怀孕期母猪可能造成孕期胎盘垂直感染,且小猪免疫空白期长达一个多月,特别是在猪瘟流行地区对小猪造成极大威胁。且因母猪孕期将近四个月,产期抗体水平很不一至,免疫时重胎母猪产后抗体水平高,而免疫时刚配种的母猪到生产时抗体己降至较低水平,所以对仔猪的保护亦不一至。
第三种免方式,许多人把超前免疫说成是能“终生免疫”,没有科学依据。且“超免”本身就有很多疑点,其一是操作上能否真的做到吃初乳前打疫苗,三至四小时给喂初乳,因母猪产仔时间较长,其仔猪出生先后很难判别。其二即使真正做到吃初乳前做好疫苗,且打苗后三到四小时才吃初乳,在三至四小时内能否有效产生免疫应答,达到有效的抗体水平令人存疑。其三,如不能在短短几小时内产生足以保护的抗体水平,初乳中的母源抗体对疫苗是否会造成中和反应。其四是初生仔猪免疫系统是否真的已经完善,能否进行自我保护。
第四种方式本老倌认为是较为合理的一种免疫程序,对于公猪,因猪瘟疫苗保护期长达一年,两次免疫足以保证公猪长期处于保护期内。母猪的分别免疫,使所有母猪在各阶段抗体水平较为一致,乳液中免疫球蛋白水平对各日龄期仔猪的保护能力也较为一致。三周龄一免时,母源抗体己降至较低水平,不易对仔猪免疫时造成免疫干扰。六十到七十日龄二免,一免产生的抗体水平已接近半衰期,稍加剂量应当不会造成免疫疲劳导致失败。但特别要注意对空怀母猪不要漏做疫苗,且后备母猪在配种前一个月必须加强免疫一次。
第五种方式,关键是埸内的免疫程序采取哪种方式。但也要注意外购仔猪的野毒残留的可能性,因此最好是自繁自养,或者干脆不养母猪全部采购来源可靠的苗猪。
本人长期采用第四种免疫方式,隐性感染不敢说绝对没有,但从未发现过典型猪瘟感染,所以向朋友们推荐第四种猪瘟免疫程序。
当然,各猪场可以根据本场具体情况安排猪瘟的免疫程序,原则是操作要方便,尽可能避开母源抗体或本身抗体对疫苗的干扰作用,以及和其它疫苗的互相干扰,尽量不留下免疫空白,从而在小范围内实现无猪瘟病源环境。
免疫操作规范也是防疫成败的关键环节,切不可等闲视之。下面谈谈本人制订的免疫操作规范,仅供参考。1、采购疫苗应从有良好运输保管条件的地方购进,选择有良好信誉的厂家生产的产品。2、看清出厂日期和保质期,尽量选择新出厂产品,到期疫苗坚决不用。离保质到期较近的产品适当加量使用。3、按照制定的防疫程序适时免疫,少数健康状况不佳的猪只最好暂缓注射,等恢复后补做。4、根据各种疫苗产生有效抗体的时间,确定好不同疫苗的免疫间歇期,以避免疫苗之间的拮抗干扰。5、注射前检查疫苗质量,观察油乳剂型有无变色沉淀,冻干剂型有无真空消失情况,不合格疫苗坚决弃用。6、避免消毒药剂对疫苗的影响。注射前器械消毒采用高温蒸煮,注射时不使用消毒剂处理过的针头。7、免疫注射前后三天内因健康问题使用过抗生素或抗菌药物的猪只,凡是免疫细菌性疫苗的均视为漏做,恢复健康后补做该疫苗。8、尽量做到一猪一针头,即使健康水平十分一致,也不允许跨栏使用同一针头。9、稀释后的疫苗在规定允许的时间内用完,超时坚决弃用。注射完毕及时进行器械用品消毒,用剩的疫苗及包装物深埋或高温处理。10、注射过程中注意猪只反应,及时处理。如反应不正常应停止注射,查明原因合理处置。
二、关于猪瘟疫苗的注射剂量问题
关于猪瘟疫苗的注射剂量问题,在猪瘟界的争议也较大,因猪瘟疫苗安全反应范围较大,特别是细胞苗,有人试验注射数十头份亦无不良反应,所以有人强调剂量越高越好。不可否认,高剂量注射抗体产生速度快,受体免疫滴度高。但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剂量过高一方面增加了成本,最主要的是造成受体免疫疲劳,对后续免疫造成不利影响。
我国生产的猪瘟疫苗的病毒含量标准,以前的脾淋苗为15000乳兔感染量,细胞苗为50000乳兔感染量,近年国家标准据说已提高到75000个感染量,而且有的厂家生产标准比国家标准更高。据说我国台湾标准是15万个感染量,欧盟是13万。
按生产厂家使用说明,在注射一头份的情况下,猪只四天后就能产生足以抵抗猪瘟病毒的坚强抗体。
多大的剂量才算合理的剂量呢?本人一直采用的是:仔猪生后二十天一免每猪2头份,六至七十天二免五头份,公猪一年两次和母子同免时的母猪以及后备母猪配种前的加强免疫均为五头份。近年因生产厂家病毒含量标准已经提高,后者均改为四头份。本人确定这一剂量的依据是:一免仔猪按生产厂家的建议剂量,考虑到疫苗在运输保管环节的效价下降因素而增加一倍量。二免时在一免的基础上再增加一倍,是考虑到两次免疫间隔期只有短短四十天,仔猪体内抗体水平还较高,部分疫苗效价有可能被原来的抗体中和。公猪各次免疫均为四头份,为足以保持各时期的高抗体水平。母猪配种前免疫四头份,是为了在哺乳期有足够的抗体,通过母乳的免疫球蛋白对仔猪一免前的空白期对其有效的保护。
一、关于猪瘟免疫程序和操作规范的问题
目前国内大致有以下几种免疫程序:1、对于散养农户,实行春、秋两季的集中强制免疫。2、公、母猪每年两次集中免疫,小猪双月免疫一次。3、种猪每年两次集中免疫,初生小猪乳前免疫(即所谓超前免疫)一次。4、公猪每年两次免疫,母猪断奶或产后二十日龄随同小猪首免进行一次免疫。小猪60日龄二免。5、场内免疫实行2、3、4中的一种,外购仔猪购回后进行一次免疫。
什么是合理的免疫程序呢?我认为主要是选择恰当的免疫时机,避免母源抗体和前期免疫所产生的抗体干扰,克服与其它疫苗的相互拮抗作用。下面根据个人的理解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第一种(即春秋两次集中)免疫方式,只是防疫主管部门强制免疫形式的一种表现,其漏洞显而易见。除漏免以外,错过免疫集中时间的猪只隐藏着极大的感染威胁。且不同阶段的猪同时进行免疫,因抗体水平不一致,容易造成部分猪只免疫对抗而失败。怀孕期母猪同时免疫也有胎儿垂直感染的风险。
第二种免疫方式,怀孕期母猪可能造成孕期胎盘垂直感染,且小猪免疫空白期长达一个多月,特别是在猪瘟流行地区对小猪造成极大威胁。且因母猪孕期将近四个月,产期抗体水平很不一至,免疫时重胎母猪产后抗体水平高,而免疫时刚配种的母猪到生产时抗体己降至较低水平,所以对仔猪的保护亦不一至。
第三种免方式,许多人把超前免疫说成是能“终生免疫”,没有科学依据。且“超免”本身就有很多疑点,其一是操作上能否真的做到吃初乳前打疫苗,三至四小时给喂初乳,因母猪产仔时间较长,其仔猪出生先后很难判别。其二即使真正做到吃初乳前做好疫苗,且打苗后三到四小时才吃初乳,在三至四小时内能否有效产生免疫应答,达到有效的抗体水平令人存疑。其三,如不能在短短几小时内产生足以保护的抗体水平,初乳中的母源抗体对疫苗是否会造成中和反应。其四是初生仔猪免疫系统是否真的已经完善,能否进行自我保护。
第四种方式本老倌认为是较为合理的一种免疫程序,对于公猪,因猪瘟疫苗保护期长达一年,两次免疫足以保证公猪长期处于保护期内。母猪的分别免疫,使所有母猪在各阶段抗体水平较为一致,乳液中免疫球蛋白水平对各日龄期仔猪的保护能力也较为一致。三周龄一免时,母源抗体己降至较低水平,不易对仔猪免疫时造成免疫干扰。六十到七十日龄二免,一免产生的抗体水平已接近半衰期,稍加剂量应当不会造成免疫疲劳导致失败。但特别要注意对空怀母猪不要漏做疫苗,且后备母猪在配种前一个月必须加强免疫一次。
第五种方式,关键是埸内的免疫程序采取哪种方式。但也要注意外购仔猪的野毒残留的可能性,因此最好是自繁自养,或者干脆不养母猪全部采购来源可靠的苗猪。
本人长期采用第四种免疫方式,隐性感染不敢说绝对没有,但从未发现过典型猪瘟感染,所以向朋友们推荐第四种猪瘟免疫程序。
当然,各猪场可以根据本场具体情况安排猪瘟的免疫程序,原则是操作要方便,尽可能避开母源抗体或本身抗体对疫苗的干扰作用,以及和其它疫苗的互相干扰,尽量不留下免疫空白,从而在小范围内实现无猪瘟病源环境。
免疫操作规范也是防疫成败的关键环节,切不可等闲视之。下面谈谈本人制订的免疫操作规范,仅供参考。1、采购疫苗应从有良好运输保管条件的地方购进,选择有良好信誉的厂家生产的产品。2、看清出厂日期和保质期,尽量选择新出厂产品,到期疫苗坚决不用。离保质到期较近的产品适当加量使用。3、按照制定的防疫程序适时免疫,少数健康状况不佳的猪只最好暂缓注射,等恢复后补做。4、根据各种疫苗产生有效抗体的时间,确定好不同疫苗的免疫间歇期,以避免疫苗之间的拮抗干扰。5、注射前检查疫苗质量,观察油乳剂型有无变色沉淀,冻干剂型有无真空消失情况,不合格疫苗坚决弃用。6、避免消毒药剂对疫苗的影响。注射前器械消毒采用高温蒸煮,注射时不使用消毒剂处理过的针头。7、免疫注射前后三天内因健康问题使用过抗生素或抗菌药物的猪只,凡是免疫细菌性疫苗的均视为漏做,恢复健康后补做该疫苗。8、尽量做到一猪一针头,即使健康水平十分一致,也不允许跨栏使用同一针头。9、稀释后的疫苗在规定允许的时间内用完,超时坚决弃用。注射完毕及时进行器械用品消毒,用剩的疫苗及包装物深埋或高温处理。10、注射过程中注意猪只反应,及时处理。如反应不正常应停止注射,查明原因合理处置。
二、关于猪瘟疫苗的注射剂量问题
关于猪瘟疫苗的注射剂量问题,在猪瘟界的争议也较大,因猪瘟疫苗安全反应范围较大,特别是细胞苗,有人试验注射数十头份亦无不良反应,所以有人强调剂量越高越好。不可否认,高剂量注射抗体产生速度快,受体免疫滴度高。但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剂量过高一方面增加了成本,最主要的是造成受体免疫疲劳,对后续免疫造成不利影响。
我国生产的猪瘟疫苗的病毒含量标准,以前的脾淋苗为15000乳兔感染量,细胞苗为50000乳兔感染量,近年国家标准据说已提高到75000个感染量,而且有的厂家生产标准比国家标准更高。据说我国台湾标准是15万个感染量,欧盟是13万。
按生产厂家使用说明,在注射一头份的情况下,猪只四天后就能产生足以抵抗猪瘟病毒的坚强抗体。
多大的剂量才算合理的剂量呢?本人一直采用的是:仔猪生后二十天一免每猪2头份,六至七十天二免五头份,公猪一年两次和母子同免时的母猪以及后备母猪配种前的加强免疫均为五头份。近年因生产厂家病毒含量标准已经提高,后者均改为四头份。本人确定这一剂量的依据是:一免仔猪按生产厂家的建议剂量,考虑到疫苗在运输保管环节的效价下降因素而增加一倍量。二免时在一免的基础上再增加一倍,是考虑到两次免疫间隔期只有短短四十天,仔猪体内抗体水平还较高,部分疫苗效价有可能被原来的抗体中和。公猪各次免疫均为四头份,为足以保持各时期的高抗体水平。母猪配种前免疫四头份,是为了在哺乳期有足够的抗体,通过母乳的免疫球蛋白对仔猪一免前的空白期对其有效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