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大力倡导节约能源资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在全社会形成节约意识和风气,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此后,国务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大力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各地党政机关带头,企事业单位、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开展了多种扎实有效的节约型社会建设活动,呈现一派令人欣喜的态势。面对建设节约型社会这一重大现实课题,企业应有什么样的认识和思考?当以何种战略决策和举措来应对?如何以实际行动投入到节约型社会的建设中?
一项意义深远的宏观战略决策
建设节约型社会主要是指在社会再生产的生产、流通、消费环节中,通过健全机制、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加强管理、宣传教育等手段,动员和激励全社会节约和高效利用各种资源,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支撑全社会较高福利水平的可持续的社会发展模式。
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背景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步入快速发展轨道,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民生活要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加入WTO,我国经济进一步融入全球化格局,这样一个大环境与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的基本国情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义就是要坚决落实科学发展观,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关系,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经济较快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证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满足和提高。这是我国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的冷静思考,是高瞻远瞩的明智选择。正如温家宝总理所指出的: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兴衰、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决策。”
警钟已经敲响
经济发展离不开资源的支撑,资源的承载能力也制约着经济的发展。许多资源的生长速度很慢,有些资源是不可再生的。然而,令人忧心的是,我国人均资源短缺。资料表明,我国人均耕地1.43亩,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如此宝贵的耕地,每年还以近千万亩的速度在流失。据国土资源部统计,最近7年间,我国耕地总量已从19.5亿亩降到18.89亿亩;我国人均水资源的占有量比世界平均水平低很多。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供水不足,其中缺水比较严重的城市有110个。专家预测,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届时我国将成为严重缺水的国家;我国人均森林面积只有0.132公顷,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而全国每年仅造纸就消耗木材约1000万立方米;我国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0%,主要矿产资源中,除煤炭和少数有色金属外,还不足50%,石油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0%,天然气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5%。
然而与我国资源相对不足同时存在的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益,使资源供需矛盾和环境压力越来越大。2003年,我国经济总量约占世界经济总量的4%,却消耗了全球40%的水泥、31%的原煤、30%的铁矿石、27%的钢材、25%的氧化铝。单位GDP的能源消耗是日本的11.5倍,意大利的8.6倍,德国和法国的7.7倍,英国的5.3倍,美国的4.3倍,加拿大的3.3倍;单位GDP消耗的钢材、铜、铝、铅、锌,分别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6、4.8、4.9、4.9和4.4倍;单位GDP的用水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系数只有0.43,而发达国家为0.7~0.8。万元工业产值用水量平均为222立方米,是发达国家的5~10倍;以单位GDP产出能耗来计算能源利用效率,日本为1,意大利为1.33,法国为1.5,英国为2.17,美国为2.67,加拿大为3.5,而我国高达11.5;每1000美元GDP排放的二氧化硫,美国为2.3千克,日本为0.3千克,而我国高达18.5千克。这种情况,决定了我国必须走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路子。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为了我们美好的明天,我们必须居安思危,警钟长鸣,为建设节约型社会贡献力量。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大实践
今年7月,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明确指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紧紧围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加快结构调整,推进技术进步,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强化节约意识,尽快建立健全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体制和机制,逐步形成节约型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国务院《通知》分三个部份: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点工作;加快节约资源的体制机制和法制建设;加强对资源节约工作的领导和协调。涉及能源、水资源、原材料、土地等各类资源的节约要求、具体措施、法律保障、组织领导等。大到要求把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作为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及各类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和城市发展规划的重要指导原则;小到在工矿企业职工中开展“我为节约做贡献”活动;具体到,要求新建建筑严格实施节能50%的设计标准,推动北京、天津等少数大城市率先实施节能65%的标准,在全社会倡导夏季用电高峰期间室内空调温度提高1—2度。并要研究制定鼓励生产、使用节能节水产品,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低油耗、小排量车辆的税收政策和经济政策。调整高耗能产品进出口政策;建立政府机构能耗统计体系,明确能耗、水耗定额等。因此,《通知》不只是一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指导性文件,而且是一份执行性文件。建设节约型社会,也不仅是高瞻远瞩地指明社会的发展方向,而是要动真格,切切实实地行动起来。
建设节约型企业
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细胞,尤其是第二产业的企业,是能源资源大量的、直接的利用者。能源资源的充足或匮乏,价格的降低或走高,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高温暑热季节因供电紧张,拉闸限产,对一些企业来说并不陌生。企业应以大局为重,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一起来,服从大局、服务大局,建设节约型企业,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一要充分认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深远意义,树立强烈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企业要掌握我国的基本国情,明确建设节约型社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使我们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更加符合客观规律的理性抉择。
能源资源决定和影响生产的发展。我们姑且不讲由于资源匮乏使某些产业难以为继,即使由于能源资源短缺而造成的原材料价格上涨,也会使劳动创造的价值大为受损,使企业陷入微利甚至亏损的困难境地。
近年来,我国石油、矿产等重要资源进口越来越多。而国际市场价格越来越高。据有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今年7月,燃料动力类、黑色金属材料类、有色金属材料类和化工原料类购进价格分别比去年同月上涨最高达15.6%、最低也在8.4%。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过多地从国外进口,不仅耗费大量资金,而且会加剧国际市场供求矛盾,带来一系列经济、政治、外交方面的问题,对于我国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产生不利的影响。
过去,企业讲经济效益主要考虑产值、利润,很少考虑国家的能源资源状况。结果是不少企业做大做强了,但单位能耗,原材料消耗并没有降下来,总量反而大大增加。因此,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企业必须树立大局意识,把节约能源资源作为一项重要指标,与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统一起来谋划。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许多企业都把争创世界一流、建设百年老店作为奋斗目标。从我国的现实出发,创一流也好,建百年老店也好,首先要在能耗、原材料利用率等方面创造世界一流,抓住建设百年老店的根本。要实现这一目标,企业应当节约理念渗透到发展战略、生产管理和员工的生产、工作以及生活当中,从节水、节电、节煤、节油、节粮、节地、节材等具体工作做起,开展“我为节约做贡献“活动,使节约成为企业和员工的自觉意识,并见之于行动。这是企业迈入节约型增长方式的起步之举,也是企业扎实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节约降耗、降低成本、增效增收的关键之举,更是培育企业节俭风尚的有效之举,以小见大,裨益多多,实应大力推进。
二要高度重视国务院和各地政府的部署,密切注视市场发展趋势。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企业必须主动贯彻政府制定的有关方针,准确分析认识企业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生产经营现状,果断决策,调整产品结构,改变增长方式,谋划企业持续发展的良方和举措。比如,国家要推行空调、冰箱等产品强制性产品能效标识管理,扩大节能产品认证,研究制定《轻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制定《绿色建筑技术导则》、《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建筑节能工程施工验收规范》等。有关生产企业就要学习掌握,采取措施,认真贯彻,乘势求进,否则就会处于被动。
资源是社会物质文化生活的最根本的源泉,节约资源必然涉及人们衣食住行的各方面,影响社会意识和社会风气。企业的决策者应当审时度势,认真研究节约型社会市场需求特点,在做好自身节约工作的同时,从节约中寻觅商机,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节约型产品,既可引导节约型消费,又可从中分享到节约商机的财富。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市场上,汽车消费追求豪华型、大排量,住房消费追求大面积、高标准等浮躁性的需求、消费将会受到抑制,合理的消费、理性的消费将会成为风气。
毫无疑问,市场上的商品仍然要有高、中、低档,以满足不同人群、不同收入水平消费者的需求,但是档次高低主要是由商品的技术含量、文化含量等划分的。从这个角度看,从住房、汽车、家电,到小日用品,都有广阔的市场。据报道,海尔集团敏锐洞察市场和社会需求,适时研发节约型产品,于2004年将“自选挡”洗衣机升级为“自动档”,有效解决了普通洗衣机即使洗少量衣物也不得不浪费大量水的难题,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为企业“借势”开拓了新的市场。
三要狠抓节能降耗,杜绝浪费。我国企业浪费严重,资源有效利用率低,有诸多原因:产品过时、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管理不善等等。更大的问题在于,相当一些企业决策者头脑中缺乏资源观念,往往追求一时的眼前利益,上高消耗、浪费大的项目,根本不考虑资源的承受能力、接续能力,更谈不上节约资源。有的甚至就是靠浪费资源赚钱。社会反映强烈的月饼过度包装:四五个质量稍好的月饼,装在豪华的、超大型的盒子里,可以标价几百元甚至几千元,就是例证。建设节约型社会,任何企业、任何单位都要坚决反对奢靡之风,反对浪费。前些时候,有的地方借搞啤酒节造势,请来参与者不是饮酒而是泼酒冲凉取乐;有的准备搞啤酒喷泉广场,预计消耗啤酒90多吨。而生产90多吨啤酒要用粮食1万多公斤,耗电1万多度,耗水1000多吨,这些做法引起舆论谴责和群众不满,有的不得不被迫取消,也就毫不奇怪了。
节能降耗,杜绝浪费,要从企业经营决策者做起,企业全员要树立节约意识,高标准,严要求,加强管理,堵塞漏洞,革新技术,逐步淘汰耗能耗材大的产品。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目前,在一些企业中,从生产用电到照明用电,从原材料到办公用品使用,浪费现象几乎到处可见,所有企业在节约能源资源方面都大有可为。鞍钢是一个具有80多年历史的老企业,今年一季度在生产消耗指标不断被刷新的情况下,又创造了吨钢可比能耗777千克标煤、耗水7.5吨的新水平。按可比能耗计算,仅今年一季度就节能9.12万吨标煤,间接创造效益7700万元。
四要大力抓好企业科研、开发和技术引进,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提高生产水平,增强企业实力。科学技术进步是节约增效、缩小、赶上以至超过先进水平的根本举措,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基本途径。建设节约型社会必将推动企业科研开发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个方面,早觉悟,早主动,晚觉悟,晚主动,不觉悟,定被动。企业要在可能的情况下,加大投入,加速改变现有的生产技术落后状况。中国华能是我国技术最先进的火力发电企业之一,2004年电煤消耗达到每千瓦时338克标煤,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6千克。若按全国平均水平计算,相当于华能集团一年节约标煤646万吨,节约水1亿吨左右。
五要增强法制观念,严格依法治企。围绕建设节约型社会,国家和各地政府关于节约资源、治理污染的法律法规必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这既为企业依法经营创造良好的法律、社会环境,也对企业提出了更加严格的强制性要求。企业只有按国家标准生产,按政策法规办事,才能生存和发展。那种低效高耗、超标排污、破坏生态、危及社会和谐发展的企业,必将受到法律法规的约束与制裁,以至难以为继,甚至被淘汰出局。
总之,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企业只有建立节约能源资源的生产方式,建设节约型企业,才能与社会相协调,才能被社会所接受,才能获得持续发展。
一项意义深远的宏观战略决策
建设节约型社会主要是指在社会再生产的生产、流通、消费环节中,通过健全机制、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加强管理、宣传教育等手段,动员和激励全社会节约和高效利用各种资源,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支撑全社会较高福利水平的可持续的社会发展模式。
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背景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步入快速发展轨道,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民生活要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加入WTO,我国经济进一步融入全球化格局,这样一个大环境与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的基本国情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义就是要坚决落实科学发展观,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关系,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经济较快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证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满足和提高。这是我国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的冷静思考,是高瞻远瞩的明智选择。正如温家宝总理所指出的: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兴衰、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决策。”
警钟已经敲响
经济发展离不开资源的支撑,资源的承载能力也制约着经济的发展。许多资源的生长速度很慢,有些资源是不可再生的。然而,令人忧心的是,我国人均资源短缺。资料表明,我国人均耕地1.43亩,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如此宝贵的耕地,每年还以近千万亩的速度在流失。据国土资源部统计,最近7年间,我国耕地总量已从19.5亿亩降到18.89亿亩;我国人均水资源的占有量比世界平均水平低很多。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供水不足,其中缺水比较严重的城市有110个。专家预测,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届时我国将成为严重缺水的国家;我国人均森林面积只有0.132公顷,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而全国每年仅造纸就消耗木材约1000万立方米;我国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0%,主要矿产资源中,除煤炭和少数有色金属外,还不足50%,石油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0%,天然气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5%。
然而与我国资源相对不足同时存在的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益,使资源供需矛盾和环境压力越来越大。2003年,我国经济总量约占世界经济总量的4%,却消耗了全球40%的水泥、31%的原煤、30%的铁矿石、27%的钢材、25%的氧化铝。单位GDP的能源消耗是日本的11.5倍,意大利的8.6倍,德国和法国的7.7倍,英国的5.3倍,美国的4.3倍,加拿大的3.3倍;单位GDP消耗的钢材、铜、铝、铅、锌,分别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6、4.8、4.9、4.9和4.4倍;单位GDP的用水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系数只有0.43,而发达国家为0.7~0.8。万元工业产值用水量平均为222立方米,是发达国家的5~10倍;以单位GDP产出能耗来计算能源利用效率,日本为1,意大利为1.33,法国为1.5,英国为2.17,美国为2.67,加拿大为3.5,而我国高达11.5;每1000美元GDP排放的二氧化硫,美国为2.3千克,日本为0.3千克,而我国高达18.5千克。这种情况,决定了我国必须走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路子。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为了我们美好的明天,我们必须居安思危,警钟长鸣,为建设节约型社会贡献力量。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大实践
今年7月,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明确指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紧紧围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加快结构调整,推进技术进步,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强化节约意识,尽快建立健全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体制和机制,逐步形成节约型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国务院《通知》分三个部份: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点工作;加快节约资源的体制机制和法制建设;加强对资源节约工作的领导和协调。涉及能源、水资源、原材料、土地等各类资源的节约要求、具体措施、法律保障、组织领导等。大到要求把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作为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及各类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和城市发展规划的重要指导原则;小到在工矿企业职工中开展“我为节约做贡献”活动;具体到,要求新建建筑严格实施节能50%的设计标准,推动北京、天津等少数大城市率先实施节能65%的标准,在全社会倡导夏季用电高峰期间室内空调温度提高1—2度。并要研究制定鼓励生产、使用节能节水产品,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低油耗、小排量车辆的税收政策和经济政策。调整高耗能产品进出口政策;建立政府机构能耗统计体系,明确能耗、水耗定额等。因此,《通知》不只是一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指导性文件,而且是一份执行性文件。建设节约型社会,也不仅是高瞻远瞩地指明社会的发展方向,而是要动真格,切切实实地行动起来。
建设节约型企业
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细胞,尤其是第二产业的企业,是能源资源大量的、直接的利用者。能源资源的充足或匮乏,价格的降低或走高,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高温暑热季节因供电紧张,拉闸限产,对一些企业来说并不陌生。企业应以大局为重,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一起来,服从大局、服务大局,建设节约型企业,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一要充分认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深远意义,树立强烈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企业要掌握我国的基本国情,明确建设节约型社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使我们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更加符合客观规律的理性抉择。
能源资源决定和影响生产的发展。我们姑且不讲由于资源匮乏使某些产业难以为继,即使由于能源资源短缺而造成的原材料价格上涨,也会使劳动创造的价值大为受损,使企业陷入微利甚至亏损的困难境地。
近年来,我国石油、矿产等重要资源进口越来越多。而国际市场价格越来越高。据有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今年7月,燃料动力类、黑色金属材料类、有色金属材料类和化工原料类购进价格分别比去年同月上涨最高达15.6%、最低也在8.4%。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过多地从国外进口,不仅耗费大量资金,而且会加剧国际市场供求矛盾,带来一系列经济、政治、外交方面的问题,对于我国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产生不利的影响。
过去,企业讲经济效益主要考虑产值、利润,很少考虑国家的能源资源状况。结果是不少企业做大做强了,但单位能耗,原材料消耗并没有降下来,总量反而大大增加。因此,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企业必须树立大局意识,把节约能源资源作为一项重要指标,与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统一起来谋划。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许多企业都把争创世界一流、建设百年老店作为奋斗目标。从我国的现实出发,创一流也好,建百年老店也好,首先要在能耗、原材料利用率等方面创造世界一流,抓住建设百年老店的根本。要实现这一目标,企业应当节约理念渗透到发展战略、生产管理和员工的生产、工作以及生活当中,从节水、节电、节煤、节油、节粮、节地、节材等具体工作做起,开展“我为节约做贡献“活动,使节约成为企业和员工的自觉意识,并见之于行动。这是企业迈入节约型增长方式的起步之举,也是企业扎实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节约降耗、降低成本、增效增收的关键之举,更是培育企业节俭风尚的有效之举,以小见大,裨益多多,实应大力推进。
二要高度重视国务院和各地政府的部署,密切注视市场发展趋势。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企业必须主动贯彻政府制定的有关方针,准确分析认识企业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生产经营现状,果断决策,调整产品结构,改变增长方式,谋划企业持续发展的良方和举措。比如,国家要推行空调、冰箱等产品强制性产品能效标识管理,扩大节能产品认证,研究制定《轻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制定《绿色建筑技术导则》、《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建筑节能工程施工验收规范》等。有关生产企业就要学习掌握,采取措施,认真贯彻,乘势求进,否则就会处于被动。
资源是社会物质文化生活的最根本的源泉,节约资源必然涉及人们衣食住行的各方面,影响社会意识和社会风气。企业的决策者应当审时度势,认真研究节约型社会市场需求特点,在做好自身节约工作的同时,从节约中寻觅商机,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节约型产品,既可引导节约型消费,又可从中分享到节约商机的财富。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市场上,汽车消费追求豪华型、大排量,住房消费追求大面积、高标准等浮躁性的需求、消费将会受到抑制,合理的消费、理性的消费将会成为风气。
毫无疑问,市场上的商品仍然要有高、中、低档,以满足不同人群、不同收入水平消费者的需求,但是档次高低主要是由商品的技术含量、文化含量等划分的。从这个角度看,从住房、汽车、家电,到小日用品,都有广阔的市场。据报道,海尔集团敏锐洞察市场和社会需求,适时研发节约型产品,于2004年将“自选挡”洗衣机升级为“自动档”,有效解决了普通洗衣机即使洗少量衣物也不得不浪费大量水的难题,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为企业“借势”开拓了新的市场。
三要狠抓节能降耗,杜绝浪费。我国企业浪费严重,资源有效利用率低,有诸多原因:产品过时、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管理不善等等。更大的问题在于,相当一些企业决策者头脑中缺乏资源观念,往往追求一时的眼前利益,上高消耗、浪费大的项目,根本不考虑资源的承受能力、接续能力,更谈不上节约资源。有的甚至就是靠浪费资源赚钱。社会反映强烈的月饼过度包装:四五个质量稍好的月饼,装在豪华的、超大型的盒子里,可以标价几百元甚至几千元,就是例证。建设节约型社会,任何企业、任何单位都要坚决反对奢靡之风,反对浪费。前些时候,有的地方借搞啤酒节造势,请来参与者不是饮酒而是泼酒冲凉取乐;有的准备搞啤酒喷泉广场,预计消耗啤酒90多吨。而生产90多吨啤酒要用粮食1万多公斤,耗电1万多度,耗水1000多吨,这些做法引起舆论谴责和群众不满,有的不得不被迫取消,也就毫不奇怪了。
节能降耗,杜绝浪费,要从企业经营决策者做起,企业全员要树立节约意识,高标准,严要求,加强管理,堵塞漏洞,革新技术,逐步淘汰耗能耗材大的产品。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目前,在一些企业中,从生产用电到照明用电,从原材料到办公用品使用,浪费现象几乎到处可见,所有企业在节约能源资源方面都大有可为。鞍钢是一个具有80多年历史的老企业,今年一季度在生产消耗指标不断被刷新的情况下,又创造了吨钢可比能耗777千克标煤、耗水7.5吨的新水平。按可比能耗计算,仅今年一季度就节能9.12万吨标煤,间接创造效益7700万元。
四要大力抓好企业科研、开发和技术引进,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提高生产水平,增强企业实力。科学技术进步是节约增效、缩小、赶上以至超过先进水平的根本举措,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基本途径。建设节约型社会必将推动企业科研开发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个方面,早觉悟,早主动,晚觉悟,晚主动,不觉悟,定被动。企业要在可能的情况下,加大投入,加速改变现有的生产技术落后状况。中国华能是我国技术最先进的火力发电企业之一,2004年电煤消耗达到每千瓦时338克标煤,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6千克。若按全国平均水平计算,相当于华能集团一年节约标煤646万吨,节约水1亿吨左右。
五要增强法制观念,严格依法治企。围绕建设节约型社会,国家和各地政府关于节约资源、治理污染的法律法规必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这既为企业依法经营创造良好的法律、社会环境,也对企业提出了更加严格的强制性要求。企业只有按国家标准生产,按政策法规办事,才能生存和发展。那种低效高耗、超标排污、破坏生态、危及社会和谐发展的企业,必将受到法律法规的约束与制裁,以至难以为继,甚至被淘汰出局。
总之,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企业只有建立节约能源资源的生产方式,建设节约型企业,才能与社会相协调,才能被社会所接受,才能获得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