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人才结构理论探讨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ymanj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技术升级、产业结构流变、社会职业岗位动态发展都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面对这一发展态势,文章着重对高职院校人才结构的理论进行了重新探讨,力求对高职院校高、中、初级人才级别进行合理的理论划分,旨在增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
  [关键词]产业结构 高职院校 人才结构理论
  [作者简介]崔清源(1962- ),男,河南潢川人,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基本理论、高等职业教育基本理论;颜韵(1984- ),女,重庆人,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艺术教育。(重庆 401331)
  [课题项目]本文系重庆市社科联2009年度规划课题“高职教育的社会适应性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主持人:崔清源。(课题编号:2009184)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24-0019-03
  
  一、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由于受普通高等教育“学术导向”人才培养思想的影响,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封闭,理论脱离实际;人才培养形式固化,人才结构缺乏合理性,与社会需求不相匹配,即人才结构模糊不清、功能不全,难以满足社会对高职院校人才结构的多样化和灵活性的需求。这种单一、层次不清的人才结构导致了高职院校不能有效地适应技术升级、产业结构流变的需求,满足不了经济多元发展的要求,同时也阻碍了高职院校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使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难以全面提升,社会化的进程受限。
  二、概念的界定
  现代汉语词典对人才的界定是指德才兼备的人;有某种特长的人。①而人才结构(talent structure)则是指构成人才整体的各个要素之间的组合联系方式,包括要素的数量、配置以及在整体中的地位等。人才整体既可指人才个体,即由个体内部各个要素的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也可指人才群体,即由许多人才个体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社会需求的层次性是人才层次性结构的根本依据。社会是一个系统,可以从不同方面进行划分。就人才系统来说,它可以表现为不同的职业结构,也可以表现为不同的层次结构。高职院校人才结构应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人才培养系统也应具开放性。人的能力和层次的开放性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社会对高职院校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高职院校人才结构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应有高级、中级和初级之分。没有这样的一个层次结构,高职院校人才结构就会是模糊的,人才培养的目标无法确立,培养机制和模式也无法有效地运行,更不会有效率。这种不同层次需求的划分,对明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层次结构有着重要意义。
  三、高职院校人才结构理论探讨的必要性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就是在社会性交往中,由于内在认知结构与外来客观结构之间相互作用所造成的认知结构不断增加或改变的过程。故此,高职院校应根据社会职业岗位对人才规格、能力、素质等方面的要求,设定适合高职学生职业发展的专业培养方向、能力素质标准、教育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形式、教育层次,提供优质的教育、培训、服务,建立起一个开放的、主动发展的培养模式,以利于形成合理的、多样的高职人才结构。只有这样,高职院校人才结构的模糊性和功能的单一性才能得到有效解决,高职院校才能准确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高职院校高、中、初级人才不同的层次性需求,充分发挥出高职院校的主体作用,使个体的能力培养与职业岗位有密切的联系,个体才能有效地适应社会环境。
  针对社会新的多元需求,高职院校的“目的应较多地注意到把青年人培养成能够适应多种多样的职务,不断地发展他的能力,使他能跟上不断改进的生产方法和工作条件,而较少地注意到训练他专门从事某一项手艺或一种专业实践”。②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现代高职院校人才的层次结构应主要是应对技术升级、产业结构流变对不同级别的职业性人才的需求,促进个体职业性“生长”,使高职学生在产业结构动态变化中能有效地认识自我、获得合理智能结构的专业能力、顺利地进入适合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工作岗位。在一个社会中,与职业教育相关的社会结构包括社会阶层结构、职业结构,而这两者又在很大程度上依托社会人才结构的分布与层次。作为具有人才输出功能的职业教育,它与社会人才结构的关系更为直接和紧密。③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适应于市场形势的变化,对人才结构进行符合产业结构流变的要求和高职教育发展规律的调整,使高职教育与市场需要联系更为密切。这里有必要对高职院校人才层次结构重新进行梳理,主要是对高、中、初级人才级别进行理论划分和重新探讨。
  四、高职院校人才结构划分的理论依据
  高职院校人才级别划分的理论需要依据社会人才结构的变化来进行分析。人才结构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进化的,这种进化起源于社会的分工。“社会的分工,这就是近代的重大事实,中心枢轴,今日的法律差不多就是根据了它而演进的,每一个人,每一个人群……在这个像大工厂的社会团体内,都应完成相当的职务。这是由它在事实上于团体内所占的地位决定的。”④因此,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高职院校人才结构的高、中、初级人才级别划分理论应有利于促使个体认识自我角色,在不同的社会位置上表现出不同的社会行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原始社会出现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到了原始社会后期,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形成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在奴隶社会初期,出现了专门的商人,形成社会第三次大分工。这些社会分工使人类社会区分成农业、手工业、畜牧业等组成部分,构成了早期社会的人才结构。在奴隶社会,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离,这种分离实质上也是一种社会分工。尤其是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由于机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的广泛使用,新的生产部门不断出现,社会分工不断发展,人才结构也随之愈来愈复杂。
  现代社会经济制度的一个最显著特征便是高度复杂的劳动分工,即已经把工作划分成人们专门从事的许多不同的职业。⑤在社会学家涂尔干看来,角色的专门化会加强社区团结。人们通过互相依赖,联系在一起,而不是作为孤立的、自给自足的个体生活。⑥当代社会已逐渐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全球化、信息技术进步和工作性质的改变共同发挥作用产生的一种新类型经常被称为知识经济。⑦知识量的激增,社会分工与行业领域的不断扩大,需要更具适应性和创造力的不同层次的“职业性人才”。社会经济结构、职业结构是多样的,对人才需求也是多样的、多级别和多层次的;同样,人才所扮演的角色也是不同的。一般而言,将人才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学术型(科学型、理论型)人才;另一类是应用型人才。其中应用型人才又分为三类:一是工程型(设计型、规划型、决策型)人才,二是技术型(工艺型、执行型)人才,三是技能型(技艺型、操作型)人才。技术型人才主要是指分布在生产一线的厂矿企业的工程师、技术员等。技能型人才主要指分布在基层厂矿企业、服务行业的高级技师、技师、高中初级技术工人以及服务业领域的相应职级者。高技能人才指生产领域中的高级技师、技师、高级技工以及服务业领域中具有相应职级的人员。按照国际上较为公论的“职业带”理论可以认为:中等职业学校主要培养技术工人和部分技术员,而高职院校主要培养较高层次的技术人员和部分工程师,其中包括高技能人才。这就要求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中,既要针对一定的职业领域,使学生具备相应的职业能力和职业岗位群能力,又要适应职业的变化和技术的不断升级,培养其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在现实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承担的使命与个人终身发展所必需的基本素质。
  为了增强个体的社会适应性,使个体在有效地与社会互动中完成其不同的角色扮演,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只有通过教育者的努力与学生自我的选择及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改善学生培养,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角色,认识环境,顺应、利用和改造环境,应对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社会对高职院校人才不断提出的新要求,以获得生存、发展,提高个体与社会互动的能力。其培养目标是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宗旨,以职业为导向,以综合能力培养为核心,提升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业技术人才。故此,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应是以职业性培养为主导而又兼具一定的学术性,其人才结构层次也应有高、中、初级之分。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指出:“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从生物学的角度看,适应就是生物通过变化而能在某一环境中更好地生活的过程。由于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引起了新的产业革命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生产过程更加自动化和集约化,生产技术更加精密化和高度化,生产设备更加复杂化和信息化,由此生产出来的产品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从而形成技术性社会的趋向。这种技术化的社会趋向最明显的特征是知识取代劳动力成为最重要的经济增长因素,在劳动者中,脑力劳动者的比重不断上升⑧,知识的生产、学习、创造成为人类最重要的活动,而技术的不断升级使社会需要更多的工程师、高水平技术人员、信息设计人员和受过专门技术培训的劳动者,这对高职院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今社会技术和资本呈密集发展趋势,这需要一种工程与技术兼备的“职业性人才”;现代社会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日趋广泛,技术型人才为人才类型之一是一种客观的存在;由于现代技术的普及与运用,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更为广泛,这类人才介于高职与中职人才培养的交叉区。针对技术性社会发展的这一需求状况以及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要求,现代高职院校人才结构,即高、中、初级人才的划分应该区别于普通高等院校的人才结构划分理论。
  五、高职院校人才结构:高、中、初人才级别的划分
  通过对上述高职院校人才结构划分理论依据的讨论,根据高职教育的类型特点,将职业行动知识的掌握作为划分高职院校人才结构的核心,把具有扩展基础功能的职业行动能力的培养作为高职院校人才结构划分的重心,进而重新进行高职院校人才结构的划分,具体内容是:
  1.高级人才。高职院校应根据当今社会技术和资本呈密集发展的态势,瞄准适应具体职业的要求进行“职业性人才”的培养,学生的主要学习内容应该是职业性的,与职业相对应,且兼具一定的学科理论基础(学术性)。因此,高职院校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的目标是“职业性人才”培养为主导,又要体现一定学术性的特征。
  教育目的的提出必然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因为教育者只能在现实的社会生活条件下实现培养和造就人才的任务,受教育者也只能在现实的社会生活条件下获得发展。⑨对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而言,“职业性人才”是掌握高级职业技术的人才,是达到高级技术操作运用或管理的职业资格要求的高技能专门人才。这里出现的职业性与学术性是互相依存、共存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之中的统一体。在我国现实经济发展趋势下,要求这样的人才达到高等专科文化程度或专科以上文化程度。根据动态职业岗位发展的需要,学制可采用3~4年的高职学制培养。从普遍意义上来说,“职业性人才”是指具有职业品德和技术才能的人、有某种特殊科技特长的人,是掌握知识或生产工艺技能的人。“职业性人才”包含科技知识和职业能力两方面的资格条件。因此,现代高职院校高级人才应具备技术性、适应性、针对性、综合性等特点,以应对复杂社会的变化。一要具备较扎实的基础理论以及良好的综合素质;二要具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专业知识,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要具有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吸收转化新技术的能力,一定的应对现场突发性技术问题的能力,以及较好的管理协调能力。
  2.中级人才。现代经济体系发展中,各种经济组织对劳动者不断提出新的知识要求,随之也为社会成员提供转变工作方式、工作内容、工作地点的机遇与挑战。具有较强的工作选择和转换能力,不仅能满足个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同时也是新时代文明化社会现象的集中体现。⑩高职学生适应技术升级,产业结构流变,职业岗位不断变化的社会,并在这个复杂的社会里获得生存、发展,与社会环境形成互动的能力,必须具备解决技术实践综合问题,信息多变性和人际关系复杂性的能力。具体包括:一要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及实际应用能力;二要能担任若干种工作,工作品质好,能遵守作业要领,能从事各种工作,包括一些较难的工作;三要能处理新的问题,能协助主管处理现场技术问题,能了解工具机器材料的好坏,有能力使用和修理复杂机器;四要能与人和谐共处,乐意参加各项团体活动,易接受他人意见,专业知识良好,工作适应性较强。
  3.初级人才。高职教育是把已经成熟的技术和管理规划通能被学生掌握,他们毕业之后就能将其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和服务。 由中等职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工种群(不能包含一个职业的所有工种)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职业群(至少包含一个职业),就这点来说,体现出高职院校职业岗位培训的优势与差异,培养的结果应该是具有广泛的工作岗位适应能力的初级人才,其角色的扮演与作用应与一般较为简单的职业岗位相联系。具体包括: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际运用能力;能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思考,主动地作出判断和行动,具有较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素质;能进行正确的职业分析,职业生涯规划,努力培养职业需要的实践能力。
  现在有一种误解:认为职业性院校只能培养初级或中级人才,学术性院校才能培养高级人才,这显然是不对的。事实上,两种类型的院校都可以培养高级人才,但同时都不是说他们培养的学生一毕业就是高级人才。从严格的意义上讲,不论学术性院校还是职业性院校,所培养的学生在学校里都只能打下一个高级人才的基础,或者具有发展为高级人才的潜力,能否真正成长为高级人才,还要看他们今后的努力以及在工作中的继续学习与机遇。一般来说,他们毕业后都要从初级做起,而后进入中级或高级。这种认识对于端正所有职业性或非职业性院校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有好处的。当然,这不否认学习上的差异。就培养目标而言,初级、中级、高级的基础是有差异的。
  
  [注释]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959.
  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39.
  ③石伟平.时代特征与职业教育创新[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145.
  ④(法)狄骥.拿破仑法典以来私法的普通变迁[M].上海:会文堂新记书局,1937:23.
  ⑤⑥⑦(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479,
  481,371.
  ⑧周峰.素质教育——理论·操作·经验[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143.
  ⑨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214.
  ⑩天野郁夫.社会选拔与教育[A].张人杰.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9.
  雷正光.高职课程及其体系和目标研究[J].职教论坛,2005(6):4.
其他文献
亚琛市被称为德国的“雨都”,位于德国、比利时、荷兰三国交界处,是德国著名大学城,也是德国重要的学术与研究中心之一。  回首1200年前,大半个欧洲都在罗马帝国皇帝卡尔大帝的统治之下,亚琛是他最钟爱的驻地,是当时整个欧洲的权力中心。亚琛被历史塑造成一座古朴小城,走在路上就能感受到文化的浸染。卡尔大帝建造的亚琛大教堂是亚琛最著名的建筑,这个八角形大教堂是德国首个被联合国列人人类文化遗址的建筑,融合了古
2009年11月28日,中国教育国际合作交流中心在京举办了“中德职教合作三十年庆典”活动,中德一北京电器模具培训中心作为中国推行德国“双元制”模式最早的学校之一备受与会领导关注,被赞誉为“中德职业技术教育合作成功范例”。  该校杨玲华校长告诉《教育与职业》记者,秉承“求知、进步、严谨、创新”的理念,学校将中德职业教育友好合作项目坚持了26年,尤其是近年来,学校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依然坚持学习德国先
[摘要]“山特产品加工与检测技术”是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建设项目——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团队与企业密切合作,依据岗位需要明确课程目标,重构课程体系,序化课程内容,探索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开发丰富的课程资源,突出了适合山特产品加工企业人才需求的课程特色。  [关键词]山特产品加工与检测技术 课程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李凤玉(1963-
图书馆2.0是Web2.0在图书馆领域中的应用,它的核心是向用户提供各种个性化和集成化的信息服务.主动服务系统作为图书馆2.0中的一个单项优势系统,具有认知和分析用户需求的功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