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致双硫仑样反应25例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anhua0213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分析药物致双硫仑样反应的临床表现、发生机制和预防措施,提醒广大医务工作者警惕双硫仑样反应,指导患者用药注意事项,避免该不良反应发生,确保用药安全。
  【关键词】双硫仑;头孢菌素;乙醇;乙醛脱氢酶;双硫仑样反应
  【中图分类号】R5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311-01
  近几年来,人们饮酒及使用精类饮料的数量越来越多,同时使用抗生素也越来越普遍,药物与乙醇相互作用致使发生双硫仑样反应的病也例日益增多。双硫仑样反应的多于用药期间饮酒(或接触酒精及酒精食品及药品)出现,多表现为胸闷、气短、喉头水肿、呼吸困难、心率增快、血压下降、四肢乏力、面部潮红、失眠、头痛、恶心、呕吐、嗜睡以及过敏性休克,血压下降为60mmHg-70mmHg/30mmHg-40mmHg,心电图正常或部分改变并伴有意识丧失[1]。另外双硫仑样反应严重程度与应用药物的剂量、饮酒量呈正比。饮用白酒较啤酒、含酒精饮料等反应重,用药期间饮酒较停药后饮酒反应重[2]。现将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集的25例药物致双硫仑样反应病例进行分析,以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指导患者在使用抗生素时严禁饮酒。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5例患者,男 24 例,女1例,年龄18岁-70 岁。在院外诊所与门诊部用药者21例,在我院门、急诊用药者4 例。其中应用头孢哌酮钠11例,头孢唑啉5例,头孢哌酮舒巴坦 3 例,头头孢噻肟钠 2 例,甲硝唑 2 例。用药前2d内饮酒发生反应 2 例,用药期间饮酒发生反应 19例,停药后 7d 内饮酒发生3例。其中有 15 例患者因饮白酒,5例患者因饮啤酒,5例患者因饮红酒及其它酒精饮料。
  1.2 临床表现 17例患者均出现面部潮红、头痛、头晕心悸、呼吸急促、胸闷、烦躁不安、中上腹不适。4例患者同时出现恶心、呕吐。3例患者甚至出现心前区疼痛症状。易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乙醇中毒、食物中毒、药物过敏。
  1.3 治疗方法
  及时准确诊断①1周内应用致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②食用酒类、含酒精的饮料、食物或使用某些以酒精为溶剂的药物(如藿香正气水、氢化可的松注射液、酊剂等)后,数分钟或数小时出现双硫仑样反应;③有双硫仑样反应的临床表现注意与急性酒精中毒、心血管疾病相鉴别;④经对症治疗后迅速好转。
  现场急救治疗急救医师到现场后,迅速准确诊断立即给予平卧位,吸氧,心电监护,开通静脉通路,地塞米松入壶快速静点,苯海拉明25-50 mg肌肉注射。对有低血压者快速补充晶体液,必要时应用小剂量多巴胺;胸痛伴ST-T改变给予硝酸甘油静脉点滴;对顽固性呕吐者甲氧氯普胺10 mg肌肉注射,维生素B6静滴;室上性心动过速给予胺碘酮;对路途大于30 km,不能及时送达医院的患者,急救药品进入机体后,可予维生素C 3-5 g静滴维持,视情况对症治疗。
  快速转运稳定病情途中吸氧,多功能心电监护仪密切监测各项生命体征,根据病情对症治疗,同时安抚患者及家属,消除他们紧张、恐惧的心理。尽快与医院急诊科取得联系,扼要汇报患者病情、治疗经过、大约送达时间,通知做好接诊准备[3] ,迅速给予对症支持治疗,补液促进乙醛排除。
  2 结果
  25例患者安全转送至医院,无1例患者死亡。
  3 讨论
  双硫仑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双硫仑样反应,又称戒酒硫样反应,是指双硫仑抑制乙醛脱氢酶,阻挠乙醇的正常代谢,致使饮用少量乙醇也可引起乙醛中毒的反应。双硫仑是一种戒酒药,使用后再饮酒即出现面部潮红、头痛、心悸、呼吸困难、烦躁不安、血压下降,甚至休克等反应,令嗜酒者不想再饮酒。某些含有与双硫仑相似化学成分甲硫基四氮唑基团的药物与乙醇联用时,竞争性抑制肝脏中的乙醛脱氢酶活性,引起双硫仑样反应。
  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头孢菌素有头孢哌酮、头孢唑啉、头孢孟多、头孢美唑、头孢替安等,以头孢哌酮或头孢哌酮舒巴坦最常见;硝基咪唑类抗菌药,如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等;其他类抗菌药物,如呋喃唑酮、氯酶素、琥乙红霉素、酮康唑、灰黄霉素等;一些降血糖药物,如苯乙双胍、格列本脲、格列齐特等也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4]。
  双硫仑样反应的误诊率高达75%,其中30%误诊为冠心病,15%误诊为乙醇中毒,8%误诊为药物过敏,7%误诊为心肌病,5%误诊为哮喘,3.3%误诊为低血糖,3.3%误诊为心律失常,个别病例误诊为脑血管意外。
  双硫仑反应的发生多数情况下是由部分医务人员对本症重视不够,药剂师指导不到位,患者的知晓率低或对后果的严重性认识不足。医务人员要加强对双硫仑样反应相关知识的学习,提高对双硫仑样反应的认识水平,在开具处方前应仔细询问患者的饮酒史,药剂人员在发药时耐心告诫患者,对近3d 内饮酒者应避免使用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鉴于药物在体内清除需要一定时间,被抑制的乙醛脱氢酶恢复活性也需要 4d-5d 时间,故在使用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时一定要告知患者及家属用药期间和停药后 1 周内禁止饮酒及使用含乙醇的食物或药物,禁用酒精消毒皮肤或擦浴降温,禁与氢化可的松药物联合应用,以免发生双硫仑样反应,确保用药安全[5]。
  参考文献:
  [1] 张睿.头孢哌酮痰热清与氢化可的松合用致小儿双硫仑样反应2例[J].中国实用医药,2010,5(3):191-192.
  [2] 于静,杜纯艳.浅谈药物双硫仑样反应[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9下):249.
  [3] 韦延军.双硫仑样反应26例院前急救及转运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11):1411-1412.
  [4]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637.
  [5] 警惕酒精与药物相互作用所致双硫仑样反应.中国医学论坛报,2011.
  作者简介:
  张丰善,男,大学,主管药剂师,主要从事临床药学工作。
其他文献
【摘要】腹腔镜手术是我科新开展起来的一门微创手术,手术是在密闭的盆腔内进行,患者创伤远远小于经腹手术。因其在解除病痛的同时,不仅避免了手术留下瘢痕,同时也减少了经腹手术后盆腹腔不同程度的粘连。且患者术后恢复快、住院天数少、用药少等优点。已越来越被广大妇科患者所接受,增加了手术的选择机会。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术前准备;术后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
【中图分类号】R27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310-01  静脉穿刺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操作之一。血液病患者由于血小板低下,静脉穿刺时极易造成皮肤瘀血或血肿。这不仅给患者造成身体及精神上的不适感,同时也由于静脉遭到破坏给下一次静脉穿刺带来困难。我院采用醋调云南白药外敷治疗血液病静脉穿刺后所致皮肤瘀血或血肿,并与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30例作对照观察,收到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结核性胸膜炎的声像图特征,提高超声诊断的正确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38例结核性胸腔积液的声像图特征,并与临床诊断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共检出胸腔积液患者38例,超声提示结核性胸膜炎25例,临床确诊30例,超声诊断符合率83.33%。结论超声检查对结核性胸膜炎有较高的诊断率,但结核性胸腔积液需与恶性肿瘤所致的胸腔积液鉴别。  【关键词】超声诊断;结核性胸膜炎  doi:10.3969/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