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小儿护理中的应用对提升穿刺成功率的效果。方法:选择于我院就诊的20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观察组患儿给予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对照组患儿给予普通钢针穿刺输液。对比两组患儿不良反应以及家属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00%;观察组肿胀发生率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非常满意率为93.00%,总满意率为9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0%、8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在小儿护理中的应用提升了穿刺成功率高,减少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同时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在小儿护理中安全可靠。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小儿护理;穿刺
随着医学的发展,目前在儿科治疗中静脉留置针是接受医疗、急救和静脉营养的最便捷方式。静脉留置针可以很好地提升小儿穿刺成功率,减少反复穿刺给小儿带来的疼痛。相关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20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两组患儿年龄1~6岁,平均年龄(2.12±0.30)岁;住院时间3~10 d,平均住院时间(6.82±2.12) d;输液部位:头皮静脉输液和四肢静脉输液。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住院时间以及输液部位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普通钢针穿刺输液。观察组患儿给予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对患儿输液部位皮肤进行消毒,将导管针取出,拿掉枕套,转动针芯保持针头斜面朝上;将头皮针刺进肝素帽内,关闭输液器,排完空气;保持针头与皮肤呈15°~30°刺入静脉,回血后将针头角度降低,将穿刺针继续往血管推0.2~0.5 cm;右手将导管针固定,左手拔出针芯0.5~1.0 cm,推进外套管后抽出针芯,用敷贴将导管针以及肝素帽固定,拿掉压脉带,调节输液速度,最后封管。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穿刺成功率、患儿不良反应及家属满意度。穿刺成功判定标准为输注通畅且穿刺局部无液体外渗。自制家属满意度调查表,≥90分为非常满意,60~90分为满意,<60分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24.0软件,计量资料以( ±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結果
2.1 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
观察组一次成功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穿刺后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患儿穿刺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00%(P<0.05)。见表2。
2.3 两组患儿家长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儿家长总满意率为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讨论
小儿血管比较细,护理人员进行穿刺时对血管的选择比较费时,另外小儿哭闹会影响护理人员穿刺准确度,从而导致反复穿刺,不仅给患儿带来更大痛苦,还会破坏患儿浅表静脉[1]。小儿静脉留置针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为患儿药物治疗及营养供给提供了方便、快捷、有效的途径,同时减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小儿静脉留置针因材质柔软,能较长时间留置,且不会破坏血管,适用于需长期进行输液的患者和婴幼儿病患。本文通过对比发现,静脉留置针对小儿进行输液能显著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
综上所述,静脉留置针在小儿护理中的应用可有效提升穿刺成功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田虎,周家伟,胡波.静脉留置针在小儿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J].亚太传统医药,2010,6(9):197-198.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小儿护理;穿刺
随着医学的发展,目前在儿科治疗中静脉留置针是接受医疗、急救和静脉营养的最便捷方式。静脉留置针可以很好地提升小儿穿刺成功率,减少反复穿刺给小儿带来的疼痛。相关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20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两组患儿年龄1~6岁,平均年龄(2.12±0.30)岁;住院时间3~10 d,平均住院时间(6.82±2.12) d;输液部位:头皮静脉输液和四肢静脉输液。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住院时间以及输液部位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普通钢针穿刺输液。观察组患儿给予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对患儿输液部位皮肤进行消毒,将导管针取出,拿掉枕套,转动针芯保持针头斜面朝上;将头皮针刺进肝素帽内,关闭输液器,排完空气;保持针头与皮肤呈15°~30°刺入静脉,回血后将针头角度降低,将穿刺针继续往血管推0.2~0.5 cm;右手将导管针固定,左手拔出针芯0.5~1.0 cm,推进外套管后抽出针芯,用敷贴将导管针以及肝素帽固定,拿掉压脉带,调节输液速度,最后封管。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穿刺成功率、患儿不良反应及家属满意度。穿刺成功判定标准为输注通畅且穿刺局部无液体外渗。自制家属满意度调查表,≥90分为非常满意,60~90分为满意,<60分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24.0软件,计量资料以( ±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結果
2.1 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
观察组一次成功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穿刺后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患儿穿刺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00%(P<0.05)。见表2。
2.3 两组患儿家长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儿家长总满意率为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讨论
小儿血管比较细,护理人员进行穿刺时对血管的选择比较费时,另外小儿哭闹会影响护理人员穿刺准确度,从而导致反复穿刺,不仅给患儿带来更大痛苦,还会破坏患儿浅表静脉[1]。小儿静脉留置针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为患儿药物治疗及营养供给提供了方便、快捷、有效的途径,同时减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小儿静脉留置针因材质柔软,能较长时间留置,且不会破坏血管,适用于需长期进行输液的患者和婴幼儿病患。本文通过对比发现,静脉留置针对小儿进行输液能显著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
综上所述,静脉留置针在小儿护理中的应用可有效提升穿刺成功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田虎,周家伟,胡波.静脉留置针在小儿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J].亚太传统医药,2010,6(9):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