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红旗小学74班12岁的苗家小姑娘戴瑛瑛先后获得了4项发明专利。今年,她转让了自己发明的“录音书包”的专利,将得到的钱捐给北京2008年奥运会。小小年纪就成了发明家,戴瑛瑛的发明创造之路是怎样走出来的?
贪玩的小女孩
1989年7月出生的戴瑛瑛是一个很贪玩的小女孩。她自出生后,就对光、颜色、声音、图案等充满了兴趣。躺在摇篮里,妈妈拴在摇篮边的五颜六色的气球,爸爸放在她枕边的随身听总能使她有滋有味地玩半天。稍长大后,她又迷上了玩具,但爸爸妈妈给她买的玩具,大多被她玩不到一两天便被她拆成了零件,她很好奇地想知道玩具车为什么能跑?变形金刚为什么会动?布娃娃为什么会哭?好在她有一个热爱小发明的父亲,不仅没有责备她,而是陪着女儿一块玩,拆了装,装了拆,边玩边借机向戴瑛瑛讲解一些浅显的制作原理,激发女儿的好奇心和创造力。戴瑛瑛在父亲戴智勇的不断启发、引导和培养下,不仅对生活中的日常事物观察细致,而且由此及彼,举一反三。戴智勇看到这些,更是多角度地挖掘女儿的潜力,给女儿讲爱迪生、钱学森、李四光、居里夫人的故事;带领女儿动手参与一些小发明、小制作,并反复向女儿讲解浅显得易懂的制作原理,使女儿领会科学技术的奥妙。
玩出来的发明
戴瑛瑛获得国家专利的4项发明:取暖凳(专利号:00204282.7)、录音书包(专利号:00208305.1)、闪光带音乐跳绳带(专利号:00208382·5)、吹气塑料方便碗(专利号:00254997·2)全是玩出来的结果。
一天,戴瑛瑛骑小自行车骑得满身是汗后回家洗澡,看到妈妈正在用电熨斗熨衣服,她觉得电熨斗与自行车座板相似,马上联想到爸爸在进行发明制作时给她的指导,就在脑海里用加法原理发明了取暖凳:自行车座板+电熨斗。爸爸回家后,戴瑛瑛把自己的构想告诉了爸爸,戴智勇着手做成模型后,觉得切实可行,帮女儿申报了国家专利,获得第一项国家专利后,戴瑛瑛觉得发明并不难,从而对发明更有了信心。一次,她观看一个外地马戏团表演的人蛇共舞的节目,兴奋得不得了,晚上做梦也梦见自己拿着蛇当绳在玩跳绳,蛇变的绳子既能发光又能计数,好玩极了。第二天清晨她一睁开眼睛就将这个梦告诉了爸爸,并要爸爸和她一道制作一根这样的绳子。于是,戴瑛瑛又拥有了第二项国家专利。
一次,她又因贪玩忘了老师布置第二天要带劳动工具搞大扫除的任务,因而在搞劳动时受到了老师的批评。戴瑛瑛是自尊心很强的孩子,回家后她想如果自己能发明一种记事书包,不仅自己不会因贪玩而挨批评,还能帮助同学记下老师布置的作业和各项事项。她拿出爸爸给她买的微型录放机要爸爸帮她安装到书包上,并将开关改装在书包带上。上学时,只要手触动书包背带上的录音开关,就能将老师讲的话录起来,回家后,一触放音开关,就能播出老师布置的任务。就这样,“录音书包”成了戴瑛瑛的第三项专利。
戴瑛瑛每天中午都在学校吃中餐,为了卫生,同学们都从家里带碗去学校。现今的学生书包本来就重,再背一只碗,更是不堪重负。一天,戴瑛瑛放学回家,看见一位修自行车的叔叔正在补内胎,她观察到叔叔把内胎打足了气放在水盆里查找漏气的部位,她受到了很大的启发,立即联想到如果发明一种吹气塑料碗,给同学们带到学校去,使用时吹足气使其成为一只碗,用完后把气放掉用一只袋子装起来放在书包里,既便于携带又可多次使用,一定会受到同学们的欢迎。就这样,她回家在爸爸的支持下,又发明了一种吹气塑料碗。
玩也要讲究技巧
戴瑛瑛在读四年级以前由于贪玩,成绩并不好。爸爸戴智勇既看到了她在科技方面的特长,也看到了她在其它方面的不足。他特意购买了一本《本人父母教子经典》书籍进行阅读,用以指导自己培养女儿成才。他用书中的许多实例向女儿讲偏科的危害性,并用女儿许多因知识局限无法回答的问题引导戴瑛瑛刻苦学习文化知识,戴瑛瑛也通过自己在发明过程所遇到的自己无法解决的难题深刻地体会到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性,自此,戴瑛瑛在学习上也如发明创造一样劲头十足,两次获得了“三好学生”的称号。戴智勇作为一个培养孩子成才的成功家长向笔者介绍说:任何孩子都是贪玩的,但玩也要讲究技巧。我们的家长要多和孩子玩,在孩子玩的过程中发现孩子的潜质和特长,并加以选择地给予引导和培养,玩要玩得有层次、上档次,才能玩出才华的火花。
从戴瑛瑛的发明经历和她父亲的举动中我们能悟出些什么?
贪玩的小女孩
1989年7月出生的戴瑛瑛是一个很贪玩的小女孩。她自出生后,就对光、颜色、声音、图案等充满了兴趣。躺在摇篮里,妈妈拴在摇篮边的五颜六色的气球,爸爸放在她枕边的随身听总能使她有滋有味地玩半天。稍长大后,她又迷上了玩具,但爸爸妈妈给她买的玩具,大多被她玩不到一两天便被她拆成了零件,她很好奇地想知道玩具车为什么能跑?变形金刚为什么会动?布娃娃为什么会哭?好在她有一个热爱小发明的父亲,不仅没有责备她,而是陪着女儿一块玩,拆了装,装了拆,边玩边借机向戴瑛瑛讲解一些浅显的制作原理,激发女儿的好奇心和创造力。戴瑛瑛在父亲戴智勇的不断启发、引导和培养下,不仅对生活中的日常事物观察细致,而且由此及彼,举一反三。戴智勇看到这些,更是多角度地挖掘女儿的潜力,给女儿讲爱迪生、钱学森、李四光、居里夫人的故事;带领女儿动手参与一些小发明、小制作,并反复向女儿讲解浅显得易懂的制作原理,使女儿领会科学技术的奥妙。
玩出来的发明
戴瑛瑛获得国家专利的4项发明:取暖凳(专利号:00204282.7)、录音书包(专利号:00208305.1)、闪光带音乐跳绳带(专利号:00208382·5)、吹气塑料方便碗(专利号:00254997·2)全是玩出来的结果。
一天,戴瑛瑛骑小自行车骑得满身是汗后回家洗澡,看到妈妈正在用电熨斗熨衣服,她觉得电熨斗与自行车座板相似,马上联想到爸爸在进行发明制作时给她的指导,就在脑海里用加法原理发明了取暖凳:自行车座板+电熨斗。爸爸回家后,戴瑛瑛把自己的构想告诉了爸爸,戴智勇着手做成模型后,觉得切实可行,帮女儿申报了国家专利,获得第一项国家专利后,戴瑛瑛觉得发明并不难,从而对发明更有了信心。一次,她观看一个外地马戏团表演的人蛇共舞的节目,兴奋得不得了,晚上做梦也梦见自己拿着蛇当绳在玩跳绳,蛇变的绳子既能发光又能计数,好玩极了。第二天清晨她一睁开眼睛就将这个梦告诉了爸爸,并要爸爸和她一道制作一根这样的绳子。于是,戴瑛瑛又拥有了第二项国家专利。
一次,她又因贪玩忘了老师布置第二天要带劳动工具搞大扫除的任务,因而在搞劳动时受到了老师的批评。戴瑛瑛是自尊心很强的孩子,回家后她想如果自己能发明一种记事书包,不仅自己不会因贪玩而挨批评,还能帮助同学记下老师布置的作业和各项事项。她拿出爸爸给她买的微型录放机要爸爸帮她安装到书包上,并将开关改装在书包带上。上学时,只要手触动书包背带上的录音开关,就能将老师讲的话录起来,回家后,一触放音开关,就能播出老师布置的任务。就这样,“录音书包”成了戴瑛瑛的第三项专利。
戴瑛瑛每天中午都在学校吃中餐,为了卫生,同学们都从家里带碗去学校。现今的学生书包本来就重,再背一只碗,更是不堪重负。一天,戴瑛瑛放学回家,看见一位修自行车的叔叔正在补内胎,她观察到叔叔把内胎打足了气放在水盆里查找漏气的部位,她受到了很大的启发,立即联想到如果发明一种吹气塑料碗,给同学们带到学校去,使用时吹足气使其成为一只碗,用完后把气放掉用一只袋子装起来放在书包里,既便于携带又可多次使用,一定会受到同学们的欢迎。就这样,她回家在爸爸的支持下,又发明了一种吹气塑料碗。
玩也要讲究技巧
戴瑛瑛在读四年级以前由于贪玩,成绩并不好。爸爸戴智勇既看到了她在科技方面的特长,也看到了她在其它方面的不足。他特意购买了一本《本人父母教子经典》书籍进行阅读,用以指导自己培养女儿成才。他用书中的许多实例向女儿讲偏科的危害性,并用女儿许多因知识局限无法回答的问题引导戴瑛瑛刻苦学习文化知识,戴瑛瑛也通过自己在发明过程所遇到的自己无法解决的难题深刻地体会到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性,自此,戴瑛瑛在学习上也如发明创造一样劲头十足,两次获得了“三好学生”的称号。戴智勇作为一个培养孩子成才的成功家长向笔者介绍说:任何孩子都是贪玩的,但玩也要讲究技巧。我们的家长要多和孩子玩,在孩子玩的过程中发现孩子的潜质和特长,并加以选择地给予引导和培养,玩要玩得有层次、上档次,才能玩出才华的火花。
从戴瑛瑛的发明经历和她父亲的举动中我们能悟出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