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给博物馆带来什么?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huo2009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明网刊文说,近年来,互联网新技术的运用与发展,让不少博物馆焕发“新颜”。许多博物馆的数字化探索不仅可以让游客看到藏品更加精巧入微的细节,甚至可以让他们3D打印出立体的藏品细细把玩,而如果愿意,甚至可以足不出户在家“游览”博物馆。引入互联网新技术,已然成为国内外博物馆发展的潮流。此外,大型博物馆纷纷开始玩转微博、微信。比如,国家博物馆的官方微博粉丝超过160万,微信语音导览正在取代传统的人工向导和解说机。首都博物馆网站已开通网上体验馆、互动漫游和三维展示,以期突破图片和文字的局限,给游客“身临其境”的体验。中华艺术宫开通了我国首个提供全景虚拟浏览的博物馆官方网站。在电脑上点开“虚拟游览”,网友就可以循着参观路线,将中华艺术宫从内到外在掌上“逛”一番。陕西数字博物馆是国内虚拟博物馆中的佼佼者。一张充满历史感的陕西“地图”上,标出了陕西境内大大小小的博物馆名称。随意用鼠标点击其中一座,就能沿着“地图”在不同展厅进行虚拟参观,还能便捷地观看展品的高清图像与介绍。
  海外的博物馆是数字化“道路”上的先行者,且在这条路上玩出了更多有意思的花样。走在英国纽卡斯尔市的街道上,你的手机可能会突然跳出这样一条信息:“曾经扰乱治安的酒徒和斗殴分子,会受到公开羞辱的惩戒。”短暂的茫然后,你会发现自己正站在曾经酒徒横行的酒吧街上。再往前走,你又会在手机上看到,“1733年,一个表演者在城堡前召集了一群看客……”你一转身,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堡就矗立在身后。这个推送故事的手机App正是当地泰恩·威尔档案博物馆的杰作。他们结合了当地历史、档藏珍品和手机定位,让游人身临其境地体味历史,也在不知不觉中培养起对博物馆的兴趣。许多博物馆不满足于让游客“看”得尽兴,还为他们“定制”出可以触摸的文物。英国化石标本3D数据库由英国地质调查局牵头,集合了英国各大文博机构的化石标本。每个标本都配有高品质的3D图像和3D模型。参观者可以在电脑上将模型旋转、放大和下载。如果实在爱不释手,你还可以借助一台3D打印机,让立体的标本和化石呈现在你眼前。
  不过,面对虚拟博物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反而是实体博物馆面对的机遇,而非冲击。比如举世闻名的艺术作品《蒙娜丽莎》,一些3D复制品可能将画作精细到连脸部细纹都能看得一清二楚,但大家还是如痴如狂地涌入卢浮宫。因为即使复制出一模一样的《蒙娜丽莎》,博物馆里那种神圣、庄严的感觉还是无法复制。
其他文献
眼尖的读者不难发现,本期对“老炮儿”真是不吝版面。这不但因为《老炮儿》这部电影正在火热放映,更因为“老炮儿”这个银幕形象值得好好说说。  对于“老炮儿”这个人物,持不同价值观的人们肯定说不到一块去,看看本期“批评先锋”栏目里甲方乙方的对掐,就知道“赞者”和“弹者”的立场是如何的截然不同。这又何妨,一部电影能够引起广泛共鸣或争议,足以证明它的不平庸。而我们在意的,并不是对现实生活中“老炮儿”这类人的
期刊
编者按:  连环画大师贺友直突然驾鹤西去,引来如潮怀念。本刊收到多篇来稿,因篇幅有限,摘要刊登其中三位画家的纪念文章,以飨读者。  “老头儿”走了,中国传统连环画关上一扇厚重的门  上海美术界提起“老头儿”,大家都知道是指我国连环画大师贺友直先生,“老头儿”是对他的爱称,也是宁波人对老人的一种称呼。“老头儿”急匆匆走了,让我们来不及接受他离去的事实。3月16日下午我接到他女婿张海天发来的信息:“贺
期刊
由市文联支持、上海电视艺术家协会和上海网络视听行业协会共同主办的“电视艺术讲堂”近日在上海徐汇区源咖啡馆开讲。“电视艺术讲堂”的第一讲主讲人,上海广播电视台真实频道《大师》栏目制作人王韧从自己从业经历出发,以“说导演 释主题”为题,与大家分享了纪录片创作的一些思考。来自宝山、闵行、浦东广播电视台、万禾文化等影视制作机构的50多位年轻编导和影视从业者聆听讲座。王韧从事电视工作20余年,是一位有着丰富
期刊
光明网刊文说,内地涉案涉警题材电影经历了大萧条时代,终于在《湄公河行动》热血激荡的跨国战斗和数亿票房中看到终结的曙光。并非以票房论成败,而是这部影片让人看到内地对这一电影题材开放态度的明朗化——大概是从2013年的《毒战》开始回暖吧,之后的《解救吾先生》以及日前上映的《追凶者也》,都渐呈趋热的态势。《白日焰火》《烈日灼心》即便是拿奖,在宣传上还是小心翼翼的对题材的敏感性进行了规避。而现下,包括诸如
期刊
京华时报刊文说,《咬文嚼字》遵循岁末惯例发布的“2015年十大流行语”,又一次勾起了人们对于这一年的各种记忆、各种感受,也又一次引起了人们对于这个年年选的榜单的各种争论。入得《咬文嚼字》编辑部法眼的十大流行语,其流行程度,套用一句流行语,是“主要看气质”。获得感、互联网+、颜值、宝宝、创客、脑洞大开、任性、剁手党、网红、主要看气质,这些流行语,不少是高大上的气质有余,接地气的程度不足。而现实生活中
期刊
北京日报刊文说,作家王安忆携最新长篇小说《匿名》亮相上海复旦大学,这是王安忆继《天香》发表4年后推出的又一部极具叙事特色和思辨意味的长篇小说,也是王安忆文学创作40周年之际的又一次全新探索。这部长达35万字的作品,分为上下两部,通过绑架、失忆等比较常见的手法,让主人公从现代文明秩序中脱离出来,进入到一个相对蛮荒和原始的环境中去,并在一步步剥离和剔除身份上的附着物之后,重新进入社会。用王安忆的话来说
期刊
人民网刊文说,现在流行跨界当导演,演员、歌手、主持人都当起了导演,就连在书斋从事纯文学创作的作家,也有不少人耐不住寂寞,要过一把当导演的瘾。最近,著名作家、诗人韩东与峨影集团签约,要把自己的小说《在码头》拍成电影。老友贾樟柯担任监制,为韩东的导演处女作护航。韩东多年来勤于写作,并没有当导演的打算,突然来这么一出,多少还是令人感到意外。就在前些年,电影导演还是很专业的行当,大多是学院派出身干这行。更
期刊
对于我的书法创作,许多人认为既野又怪走火入魔,同时又有许多人表示理解并特别欣赏。我1997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时,就有互不相识的观众在展厅里争吵起来了。我觉得这很正常,而且很好,创新哪有不被争议的,艺术的发展就是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中不断前进的。但是最近有些批评文章实在脱离了学术的轨道,口口声声说要“终结丑书”, 乱泼脏水,乱扣帽子,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让一般人了解“丑书”究竟是怎么回事,我觉得有必
期刊
第五届上海市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表彰座谈会日前在市文联文艺大厅召开。在上海文艺界数百位老中青艺术家的共同见证下,杨祖柏、吴新伯、张建亚、张培础、陆星奇、陈飞华、林路、金江波、胡建平、奚小琴、蔡金萍、谭晶华、魏松等13位文艺工作者被授予“上海市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荣誉称号。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董云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广局局长胡劲军,市文联主席施大畏,市文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宋妍,市文联党组
期刊
上海市杂技家协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市文联文艺大厅召开,全市杂技艺术工作者代表一百余人出席会议。大会选举产生了上海市杂技家协会第六届理事会,俞亦纲当选为第六届主席,王莹、毛奇平、刘明亚、陆星奇、曹刚(以姓氏笔画为序)当选为副主席,推举程海宝为上海杂协第六届名誉主席。会上,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胡劲军代表市委宣传部向大会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