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和而不同”作为中国哲学思想核心之一,深刻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发展与传播。中国面食文化的发展与传播过程中也蕴含着民族间的认同与冲突。法国哲学家德里迭认为只有在文化差异和冲突的过程中,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和整合,才能使文化有可能打破原有的范式,实现创新。以小麦为代表的中国面食文化从古埃及向全球传播并发展的哲学基础正是文化的认同与和谐。保持民族的文化特性,坚守本土的文化自信,才能在世界文化交流中争取到话语权,保持民族文化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关键词]面食文化;和而不同;民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1)04-0046-03
一、从“你吃饭了吗”谈起
“你吃饭了吗”这是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一句问候语,这句看似简单的问候语,实际上是饮食文化,进而上升到民族文化的一个体现。如果细细品味其中的历史渊源、民族特征、文化包含的话,学者们可以写成深刻的学术论文甚至论著。吃,这是最基本的动物特征,“民以食为天”,“仓廪实而知礼节”,在物质文明不断发展的今天,它又被人类发展成了一种极高境界的文化一饮食文化。“吃饭”的文化包含,已从仅仅的填饱肚子、维持生存,发展成为了一种享受和品位,和书画、音乐、文学相提并论的艺术。所以,“你吃饭了吗”的问候语虽然可以退出历史舞台,但是饮食文明却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说到饮食,恐怕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和中国并驾齐驱,以几千年的历史和960万平方公里广袤的大地以及56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发展起来的中国饮食文化是何等的光辉灿烂和琳琅满目。“鲁、粤、淮、川”四大菜系以及数不清的地方菜系就是证明,遍及全球各个角落的中国饭馆也证明了其魅力所在。甚至汉语“吃饭”一词还成了巴西时尚的外来语。饮食以其无国界、无政治的特性,在全球化时代里,以通用的护照,畅通无阻地流传、发展,并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吃饭”也是文化传播的一部分。
在中国饮食中,最普及、最具影响力的首推面食,尤其是面条在国人特别是北方人的眼中简直就是中国饮食文化的核心与代表。但是,面条并不起源于中国而是起源于古埃及,面食文化的源头并不是中国,而是伊斯兰世界,关于面条的第一部大型纪录片也不是来自于中国,而是在中国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韩国。进一步讲,文化古国的中国,至今没有叫得响的饮食文化品牌,每个中国人能叫得出名字的饮食文化品牌,如“肯德基”、“麦当劳”、“可口可乐”全都是西方的,西方的商业文化在雄厚资本的裹挟下迅速蔓延,对我国的民族文化形成了冲击,造成了威胁。
用“和而不同”的思想分析面食文化的流传与发展,对于我国民族文化,特别是文化产业品牌的形成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二、和而不同的哲学原理
儒、道、墨、法、农、阴阳……中国古代哲学流派众多,但是中国文化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阴阳,阴阳生五行,金木水火土、东西南北中、心肝脾肺肾,万物相生相克,相生者,同也,相克者,异也,所以“和而不同”乃是中国哲学思想的核心之一,它揭示了事物的发展之道,阐释了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
关于和的思想,西周太史史伯在《国语·郑语》中说:“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已成百物。”阐述出丰富多彩的世界是由复杂多变的不同的元素相互调和、相互补充构成的。管子提出“畜之以道,则民和”;老子的“知和日常,知常日明”;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礼之用,和为贵”;孟子则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荀子提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中庸》提出“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因此没有和就没有发展,失去和,不按规律办事,就将一事无成,甚至会造成恶劣的后果。
但是和,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它只能延续,不能发展,而在和的基础上“求异”,承认“不同”,才能保持特色,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和文化十分强调和与同的辩证关系,比如“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等等。法国后现代思想家德里达提出了“延异”的概念,“延异”由“差异”(difference)与“延缓”(deferment)两个词合成,“延异”表示最终意义不断被延缓的状态,只有在不断“延异”的过程中,文学、艺术才能突破先前的范式得以发展和创新,文学艺术才会真正具有持续的生命力,其他事物也如此。正是在这样的文化差异和冲突的过程中,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和整合,才使文化有可能打破原有的范式,实现创新,而创新,是生命力的保证。
三、面食的传播与和而不同
小麦原产于5000多年前的古埃及,以小麦为原料的面食文化最早在伊斯兰世界中发展传播,作为伊斯兰文化一部分的新疆,是面食文化引入中国的门户。上世纪90年代,在新疆挖掘的现存最早的面条,和在吐鲁番博物馆保存的饺子,年代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也就是中国的汉朝。新疆的名吃拉条子和馕,就是当地人民对面食文化不断改进与发展的智慧的结晶,是新疆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从汉都长安到西域的著名的丝绸之路,中原一代的古丝绸传入西方,小麦及其面食文化也由此被带到中原。位于河西走廊的兰州,出现了兰州拉面,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以面食为主的小吃闻名遐迩,西安附近的山西成了面食王国。从汉到唐,中原人以其发达的农耕文明和中原文化对面食文化进行改造与发展,并继续向东、向南传播,发展出四川的担担面、扬州的阳春面、云南的过桥米线……甚至通过遣唐使传播到日本、韩国、东南亚一带。据说,与遣唐使一起渡海到中国的空海,在奈良时代把唐朝的“馄饨”制作技术带到日本,开始叫做“温饨”(音译),后来发展成了乌冬面。
从以上可以看出,小麦及其面食文化从古埃及向全球传播并发展,这是民族间相互学习、交流、融合的结果,这种交流的哲学基础是文化的认同与和谐,同时也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世界上各种事物间的巧妙结合,就是“和”。小麦及面食发展的轨迹也可能有偶然的因素,但也有其必然的规律,如果没有汉唐发达的农耕文明,如果中国广大的北方没有适合小麦种植的自然条件,如果大唐不是当时世界文明的中心,那么面食在世界上可能就没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了。
引进的、外来的加上民族的、地方的,才会有特色的出现,这就是在“和”的基础上的“不同”。中国300多种饺子、几百种的面点、数不清的富有地方特色的各种面食以及数不清的地方小吃,都是就地取材,小麦粉、大米粉、荞麦粉、玉米粉,佐以蔬菜及肉类,结合当地的生活习惯,使用擀、搓、压,煮、蒸、炒等等而形成的地方饮食文化,是和而不同思想精华的体现。
四、民族文化及文化产业品牌的发展之路
胡锦涛主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国家之间的竞争尤其是大国的竞争重点,已经由资源的竞争、资本实力的竞争,转移到知识与科技的竞争,进而转移到文化的竞争。
党和国家已清晰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并且借国家经济结构调整之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我国的文化产业如何搞,如何树立文化品牌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结合世界范围的经验和教训,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在有序的、稳定的文化社会结构形成及政治权利、经济利益、法律保障的基础之上,从历史、地理、民族等各个方面,全面系统地挖掘文化内涵,进行合理的文化定位,避免零碎的、割裂的、无系统性的开发。
(二)努力促进商业化的文化产业运作模式的形成,在保持自身个性基础上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手段进行推广和宣传,形成有特色的文化产业链,从而参与到全球化的市场竞争。具体来讲,我们需要设计和打造一些易于识别、易于传播、具有丰富内涵和时代精神的民族文化符号,努力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避免过于强调商业化从而丧失了自身的文化个性,或者过于固守传统从而拒绝商业化的渗透,这些都不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三)完善民族文化传承机制。适应当前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增强自身的生机和活力,尽量本着“民族性”和“本真性”来构建文化产业。避免文化商业化中“伪文化”的传播,失去文化本身的意蕴和意义,同时也要避免出现文化碎片,割裂文化的连续性,肢解民族文化的本义,使文化成为赚钱的工具。
21世纪全球化进程中,我们应当以清醒的民族意识,保持各个民族自己的文化定力,坚守本土的文化自信,以丰厚的历史感和鲜明的文化底蕴,展示无可替代的文化魅力,从而在世界文化交流中争取到话语权,保持民族文化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责任编辑 王艳芳]
[关键词]面食文化;和而不同;民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1)04-0046-03
一、从“你吃饭了吗”谈起
“你吃饭了吗”这是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一句问候语,这句看似简单的问候语,实际上是饮食文化,进而上升到民族文化的一个体现。如果细细品味其中的历史渊源、民族特征、文化包含的话,学者们可以写成深刻的学术论文甚至论著。吃,这是最基本的动物特征,“民以食为天”,“仓廪实而知礼节”,在物质文明不断发展的今天,它又被人类发展成了一种极高境界的文化一饮食文化。“吃饭”的文化包含,已从仅仅的填饱肚子、维持生存,发展成为了一种享受和品位,和书画、音乐、文学相提并论的艺术。所以,“你吃饭了吗”的问候语虽然可以退出历史舞台,但是饮食文明却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说到饮食,恐怕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和中国并驾齐驱,以几千年的历史和960万平方公里广袤的大地以及56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发展起来的中国饮食文化是何等的光辉灿烂和琳琅满目。“鲁、粤、淮、川”四大菜系以及数不清的地方菜系就是证明,遍及全球各个角落的中国饭馆也证明了其魅力所在。甚至汉语“吃饭”一词还成了巴西时尚的外来语。饮食以其无国界、无政治的特性,在全球化时代里,以通用的护照,畅通无阻地流传、发展,并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吃饭”也是文化传播的一部分。
在中国饮食中,最普及、最具影响力的首推面食,尤其是面条在国人特别是北方人的眼中简直就是中国饮食文化的核心与代表。但是,面条并不起源于中国而是起源于古埃及,面食文化的源头并不是中国,而是伊斯兰世界,关于面条的第一部大型纪录片也不是来自于中国,而是在中国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韩国。进一步讲,文化古国的中国,至今没有叫得响的饮食文化品牌,每个中国人能叫得出名字的饮食文化品牌,如“肯德基”、“麦当劳”、“可口可乐”全都是西方的,西方的商业文化在雄厚资本的裹挟下迅速蔓延,对我国的民族文化形成了冲击,造成了威胁。
用“和而不同”的思想分析面食文化的流传与发展,对于我国民族文化,特别是文化产业品牌的形成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二、和而不同的哲学原理
儒、道、墨、法、农、阴阳……中国古代哲学流派众多,但是中国文化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阴阳,阴阳生五行,金木水火土、东西南北中、心肝脾肺肾,万物相生相克,相生者,同也,相克者,异也,所以“和而不同”乃是中国哲学思想的核心之一,它揭示了事物的发展之道,阐释了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
关于和的思想,西周太史史伯在《国语·郑语》中说:“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已成百物。”阐述出丰富多彩的世界是由复杂多变的不同的元素相互调和、相互补充构成的。管子提出“畜之以道,则民和”;老子的“知和日常,知常日明”;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礼之用,和为贵”;孟子则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荀子提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中庸》提出“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因此没有和就没有发展,失去和,不按规律办事,就将一事无成,甚至会造成恶劣的后果。
但是和,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它只能延续,不能发展,而在和的基础上“求异”,承认“不同”,才能保持特色,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和文化十分强调和与同的辩证关系,比如“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等等。法国后现代思想家德里达提出了“延异”的概念,“延异”由“差异”(difference)与“延缓”(deferment)两个词合成,“延异”表示最终意义不断被延缓的状态,只有在不断“延异”的过程中,文学、艺术才能突破先前的范式得以发展和创新,文学艺术才会真正具有持续的生命力,其他事物也如此。正是在这样的文化差异和冲突的过程中,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和整合,才使文化有可能打破原有的范式,实现创新,而创新,是生命力的保证。
三、面食的传播与和而不同
小麦原产于5000多年前的古埃及,以小麦为原料的面食文化最早在伊斯兰世界中发展传播,作为伊斯兰文化一部分的新疆,是面食文化引入中国的门户。上世纪90年代,在新疆挖掘的现存最早的面条,和在吐鲁番博物馆保存的饺子,年代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也就是中国的汉朝。新疆的名吃拉条子和馕,就是当地人民对面食文化不断改进与发展的智慧的结晶,是新疆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从汉都长安到西域的著名的丝绸之路,中原一代的古丝绸传入西方,小麦及其面食文化也由此被带到中原。位于河西走廊的兰州,出现了兰州拉面,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以面食为主的小吃闻名遐迩,西安附近的山西成了面食王国。从汉到唐,中原人以其发达的农耕文明和中原文化对面食文化进行改造与发展,并继续向东、向南传播,发展出四川的担担面、扬州的阳春面、云南的过桥米线……甚至通过遣唐使传播到日本、韩国、东南亚一带。据说,与遣唐使一起渡海到中国的空海,在奈良时代把唐朝的“馄饨”制作技术带到日本,开始叫做“温饨”(音译),后来发展成了乌冬面。
从以上可以看出,小麦及其面食文化从古埃及向全球传播并发展,这是民族间相互学习、交流、融合的结果,这种交流的哲学基础是文化的认同与和谐,同时也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世界上各种事物间的巧妙结合,就是“和”。小麦及面食发展的轨迹也可能有偶然的因素,但也有其必然的规律,如果没有汉唐发达的农耕文明,如果中国广大的北方没有适合小麦种植的自然条件,如果大唐不是当时世界文明的中心,那么面食在世界上可能就没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了。
引进的、外来的加上民族的、地方的,才会有特色的出现,这就是在“和”的基础上的“不同”。中国300多种饺子、几百种的面点、数不清的富有地方特色的各种面食以及数不清的地方小吃,都是就地取材,小麦粉、大米粉、荞麦粉、玉米粉,佐以蔬菜及肉类,结合当地的生活习惯,使用擀、搓、压,煮、蒸、炒等等而形成的地方饮食文化,是和而不同思想精华的体现。
四、民族文化及文化产业品牌的发展之路
胡锦涛主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国家之间的竞争尤其是大国的竞争重点,已经由资源的竞争、资本实力的竞争,转移到知识与科技的竞争,进而转移到文化的竞争。
党和国家已清晰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并且借国家经济结构调整之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我国的文化产业如何搞,如何树立文化品牌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结合世界范围的经验和教训,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在有序的、稳定的文化社会结构形成及政治权利、经济利益、法律保障的基础之上,从历史、地理、民族等各个方面,全面系统地挖掘文化内涵,进行合理的文化定位,避免零碎的、割裂的、无系统性的开发。
(二)努力促进商业化的文化产业运作模式的形成,在保持自身个性基础上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手段进行推广和宣传,形成有特色的文化产业链,从而参与到全球化的市场竞争。具体来讲,我们需要设计和打造一些易于识别、易于传播、具有丰富内涵和时代精神的民族文化符号,努力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避免过于强调商业化从而丧失了自身的文化个性,或者过于固守传统从而拒绝商业化的渗透,这些都不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三)完善民族文化传承机制。适应当前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增强自身的生机和活力,尽量本着“民族性”和“本真性”来构建文化产业。避免文化商业化中“伪文化”的传播,失去文化本身的意蕴和意义,同时也要避免出现文化碎片,割裂文化的连续性,肢解民族文化的本义,使文化成为赚钱的工具。
21世纪全球化进程中,我们应当以清醒的民族意识,保持各个民族自己的文化定力,坚守本土的文化自信,以丰厚的历史感和鲜明的文化底蕴,展示无可替代的文化魅力,从而在世界文化交流中争取到话语权,保持民族文化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责任编辑 王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