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教育是最重要的人生启蒙方式,该教育阶段也是开发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黄金时期。通过分析人工智能背景下艺术领域对幼儿想象与创造能力培养的启发,介绍人工智能背景下艺术领域产生的变化,研究如何更好进行幼儿想象力及创造能力的培养,将现代先进技术、观念融合到幼儿教育当中,优化幼儿教育体系,提高教育质量。
【关键词】人工智能 幼儿教育 艺术领域 想象力 创造力
人工智能是当前社会最先进的技术之一,带来智能化的生产、生活方式。人工智能在艺术领域中的融合,使得艺术创作、艺术赏析偏向大众化、便捷化,极大促进了艺术领域的改革。艺术作为发散思维、刺激认知、培养创造力的核心途径,在幼儿教育中也有着深入的渗透。人工智能背景下,艺术领域发生的变革也必然给幼儿想象与创造力的培养带来新的灵感。
一、人工智能背景下艺术领域革新简介
人工智能背景下艺术领域的变革可总结为艺术与技术的融合,人工智能参与到书画创作、影音编辑当中,带来全新的艺术概念和艺术形式。例如,智能化绘画工具的产生,通过计算机、手绘板等设备终端,艺术创作不再是“艺术家”们的专项活动,创作的门槛更低,使普通大众也能进行艺术的实践和消费。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体系的又一步发展完善,其将成为艺术领域最重要的工具,并给艺术领域的发展带来更多新想法、新思路。
幼儿教育过程中,艺术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模块,通过音乐、美术等各项艺术活动的开展,开阔幼儿视野、挖掘艺术天赋,并促进幼儿思维发展、培养其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人工智能与艺术地融合显然给幼儿教育带来更丰富的资源,教师们能够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在人工智能的世界中,带领幼儿探索艺术奥秘。
二、人工智能背景下艺术领域对幼儿想象与创造能力培养
营造良好活动环境,提升幼儿想象能力
1.特色教室
教室是幼儿学习的主要场所,幼儿活泼好动,常被教室中的“稀奇”事物吸引,促使其产生一些有趣的想法,并通过自主观察获取更多知识。在培养幼儿想象及创造能力时,要求教师采取模块化方式,设置多个教室布置主题,结合具体教学、游戏活动的开展要求,进行针对性的装饰和修改。例如,大班幼儿想象及创造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升,在教室布置时,就要重点增加教室本身的可观察性和可探索性。如利用投影仪在教师墙壁上投射出内容丰富、色彩艳丽的人工智能绘画作品。投影使整个空间变得五彩斑斓、变幻莫测,幼儿在欣赏当代绘画艺术的同时,捕捉灯光、玩手影游戏,享受人工智能带来的有趣课堂。
2.亲近自然
大自然是幼儿汲取知识最好的场所。在艺术创作当中,自然界的花鸟鱼虫、星辰大海、时令变迁,都是最纯粹的创作灵感来源。幼儿成长在钢筋混凝土的世界中,加上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便捷生活方式,接触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机会越来越少。我们在探究人工智能给幼儿想象及创造力培养带来的新方法、新策略的同时,也要从正反两方面看待人工智能,将大自然作为培养幼儿想象及创造能力的又一主要场所。例如,对于条件允许的幼儿园,可带领幼儿到附近公园进行艺术写生活动。其他幼儿园则可利用盆栽植物,打造园内微缩自然景观,让幼儿亲自体验植物种植的过程,并使用画笔记录植物成长日记。在激发其想象及创造力的同时,让幼儿积累更多生活经验,提升动手操作能力。
丰富艺术教育形式,激发幼儿创造天赋
幼儿教育中的艺术活动主要为音乐、美术和文学三种形式,也是培养幼儿想象及创造能力的关键性渠道。例如,在音乐活动当中,选取儿歌《黄鹂鸟》,引入“键盘弹奏软件”,带领幼儿一边弹奏,一边进行歌曲的学习。键盘中字母的输入被转换成多媒体屏幕中钢琴按键的律动,幼儿对该种互动式的学习过程表现出极高的兴趣,不少幼儿跃跃欲试,想要亲自弹奏出美妙的音符。此时,教师提出一个小游戏,让本班幼儿依次到黑板,写下自己名字的拼音首字母,形成一张特殊的乐谱,看看幼儿们的名字能够组成什么样的音乐。
在文学故事讲读过程中,教师选取《植物小诗》,在朗读、赏析完原诗中提到的蘑菇、萝卜、扁豆等植物后,要求幼儿选取自己最喜爱的一种植物,进行诗歌仿写编创活动。引导幼儿使用简短的句子描述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到植物的形态、特点及相关知识,并融入自己的想法。幼儿掌握的汉字量非常有限,因此,可将诗歌编创成果以朗诵的形式进行展现。结合优美的音乐,幼儿们依次朗读出自己写的诗歌。最终,此次文学编创教学活动还可被引申成主题画游戏,描绘诗歌中描写的植物,并将幼儿作品录入到计算机系统当中,在幼儿园电子展示屏、家长微信群等进行展览。
开展针对教学活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幼儿想象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之间具备一定的递进关系,建立在丰富想象的基础之上,将想法变为客观存在的艺术作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行培养,激发创造天分。
1.思维能力
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应遵循科学性、适用性、递进性和整体性原则。科学性原则要求各类教学活动及游戏的设置必须充分服务于幼儿思维能力的提升,确保主题鲜明、效果显著。适用性原则指以幼儿年龄特点、行为偏好为基准,分别为大、中、小班幼儿安排适应的教学内容。递进性原则要求各类思维训练活动的开展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迎合幼儿思维发展特点。整体原则即要求思维能力培养与实践能力培养协调进行。例如,开展色彩区分活动,培养幼儿相似联想能力。在幼儿对颜色概念有基本的认识后,增加训练难度,选取颜色相同但饱和度不同的物体,要求幼儿由浅到深进行排序。
2.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能够促使幼儿将自身充满创意的想法、思维转换成真实存在的物质产品,精神到物质转化率的高低也是衡量幼儿想象力、创新力、实践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并对幼儿想象和创造能力能否持续输出起决定作用。实践能力的培养方式非常多样,例如,前文中案例提到的仿寫编创、字母弹奏都能有效发挥提升幼儿实践能力的作用。在此强调,人工智能背景下,通过艺术进行幼儿想象及创造能力的培养,要适当调整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之间的比例关系,给幼儿提供更多自主、独立动手操作的机会,并重视幼儿艺术作品收集与展示。让幼儿体会到自身想法转换成艺术作品,并得到他人赞扬的成就感和趣味性,进一步激发幼儿创造兴趣,促使其自主开展艺术探究活动。幼儿们纷纷将自己的想法、创意融入机器人作品当中,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最终作品,然后采取投票的方式评选出最优作品。该方式不但能锻炼幼儿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还能促进其去观察、欣赏其他人的艺术作品,提升幼儿艺术审美。
三、结论
人工智能的出现给艺术创作带来更便捷的工具,也让艺术作品体系更加更富、多样。在幼儿教育过程中,人工智能艺术形式及作品成为培养幼儿想象及创新能力的又一优质资源。这就要求相关教师结合幼儿特点,为其打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艺术教育形式、针对性开展教学活动,将人工智能艺术充分融合到幼儿教育工作当中,激发幼儿想象、提升幼儿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张苗.人工智能带来艺术创作新时代[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03-06(005).
[2]洪爱娟.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J].读写算,2016,(02).
[3]王灿明.儿童创造心理发展引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关键词】人工智能 幼儿教育 艺术领域 想象力 创造力
人工智能是当前社会最先进的技术之一,带来智能化的生产、生活方式。人工智能在艺术领域中的融合,使得艺术创作、艺术赏析偏向大众化、便捷化,极大促进了艺术领域的改革。艺术作为发散思维、刺激认知、培养创造力的核心途径,在幼儿教育中也有着深入的渗透。人工智能背景下,艺术领域发生的变革也必然给幼儿想象与创造力的培养带来新的灵感。
一、人工智能背景下艺术领域革新简介
人工智能背景下艺术领域的变革可总结为艺术与技术的融合,人工智能参与到书画创作、影音编辑当中,带来全新的艺术概念和艺术形式。例如,智能化绘画工具的产生,通过计算机、手绘板等设备终端,艺术创作不再是“艺术家”们的专项活动,创作的门槛更低,使普通大众也能进行艺术的实践和消费。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体系的又一步发展完善,其将成为艺术领域最重要的工具,并给艺术领域的发展带来更多新想法、新思路。
幼儿教育过程中,艺术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模块,通过音乐、美术等各项艺术活动的开展,开阔幼儿视野、挖掘艺术天赋,并促进幼儿思维发展、培养其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人工智能与艺术地融合显然给幼儿教育带来更丰富的资源,教师们能够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在人工智能的世界中,带领幼儿探索艺术奥秘。
二、人工智能背景下艺术领域对幼儿想象与创造能力培养
营造良好活动环境,提升幼儿想象能力
1.特色教室
教室是幼儿学习的主要场所,幼儿活泼好动,常被教室中的“稀奇”事物吸引,促使其产生一些有趣的想法,并通过自主观察获取更多知识。在培养幼儿想象及创造能力时,要求教师采取模块化方式,设置多个教室布置主题,结合具体教学、游戏活动的开展要求,进行针对性的装饰和修改。例如,大班幼儿想象及创造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升,在教室布置时,就要重点增加教室本身的可观察性和可探索性。如利用投影仪在教师墙壁上投射出内容丰富、色彩艳丽的人工智能绘画作品。投影使整个空间变得五彩斑斓、变幻莫测,幼儿在欣赏当代绘画艺术的同时,捕捉灯光、玩手影游戏,享受人工智能带来的有趣课堂。
2.亲近自然
大自然是幼儿汲取知识最好的场所。在艺术创作当中,自然界的花鸟鱼虫、星辰大海、时令变迁,都是最纯粹的创作灵感来源。幼儿成长在钢筋混凝土的世界中,加上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便捷生活方式,接触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机会越来越少。我们在探究人工智能给幼儿想象及创造力培养带来的新方法、新策略的同时,也要从正反两方面看待人工智能,将大自然作为培养幼儿想象及创造能力的又一主要场所。例如,对于条件允许的幼儿园,可带领幼儿到附近公园进行艺术写生活动。其他幼儿园则可利用盆栽植物,打造园内微缩自然景观,让幼儿亲自体验植物种植的过程,并使用画笔记录植物成长日记。在激发其想象及创造力的同时,让幼儿积累更多生活经验,提升动手操作能力。
丰富艺术教育形式,激发幼儿创造天赋
幼儿教育中的艺术活动主要为音乐、美术和文学三种形式,也是培养幼儿想象及创造能力的关键性渠道。例如,在音乐活动当中,选取儿歌《黄鹂鸟》,引入“键盘弹奏软件”,带领幼儿一边弹奏,一边进行歌曲的学习。键盘中字母的输入被转换成多媒体屏幕中钢琴按键的律动,幼儿对该种互动式的学习过程表现出极高的兴趣,不少幼儿跃跃欲试,想要亲自弹奏出美妙的音符。此时,教师提出一个小游戏,让本班幼儿依次到黑板,写下自己名字的拼音首字母,形成一张特殊的乐谱,看看幼儿们的名字能够组成什么样的音乐。
在文学故事讲读过程中,教师选取《植物小诗》,在朗读、赏析完原诗中提到的蘑菇、萝卜、扁豆等植物后,要求幼儿选取自己最喜爱的一种植物,进行诗歌仿写编创活动。引导幼儿使用简短的句子描述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到植物的形态、特点及相关知识,并融入自己的想法。幼儿掌握的汉字量非常有限,因此,可将诗歌编创成果以朗诵的形式进行展现。结合优美的音乐,幼儿们依次朗读出自己写的诗歌。最终,此次文学编创教学活动还可被引申成主题画游戏,描绘诗歌中描写的植物,并将幼儿作品录入到计算机系统当中,在幼儿园电子展示屏、家长微信群等进行展览。
开展针对教学活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幼儿想象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之间具备一定的递进关系,建立在丰富想象的基础之上,将想法变为客观存在的艺术作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行培养,激发创造天分。
1.思维能力
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应遵循科学性、适用性、递进性和整体性原则。科学性原则要求各类教学活动及游戏的设置必须充分服务于幼儿思维能力的提升,确保主题鲜明、效果显著。适用性原则指以幼儿年龄特点、行为偏好为基准,分别为大、中、小班幼儿安排适应的教学内容。递进性原则要求各类思维训练活动的开展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迎合幼儿思维发展特点。整体原则即要求思维能力培养与实践能力培养协调进行。例如,开展色彩区分活动,培养幼儿相似联想能力。在幼儿对颜色概念有基本的认识后,增加训练难度,选取颜色相同但饱和度不同的物体,要求幼儿由浅到深进行排序。
2.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能够促使幼儿将自身充满创意的想法、思维转换成真实存在的物质产品,精神到物质转化率的高低也是衡量幼儿想象力、创新力、实践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并对幼儿想象和创造能力能否持续输出起决定作用。实践能力的培养方式非常多样,例如,前文中案例提到的仿寫编创、字母弹奏都能有效发挥提升幼儿实践能力的作用。在此强调,人工智能背景下,通过艺术进行幼儿想象及创造能力的培养,要适当调整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之间的比例关系,给幼儿提供更多自主、独立动手操作的机会,并重视幼儿艺术作品收集与展示。让幼儿体会到自身想法转换成艺术作品,并得到他人赞扬的成就感和趣味性,进一步激发幼儿创造兴趣,促使其自主开展艺术探究活动。幼儿们纷纷将自己的想法、创意融入机器人作品当中,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最终作品,然后采取投票的方式评选出最优作品。该方式不但能锻炼幼儿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还能促进其去观察、欣赏其他人的艺术作品,提升幼儿艺术审美。
三、结论
人工智能的出现给艺术创作带来更便捷的工具,也让艺术作品体系更加更富、多样。在幼儿教育过程中,人工智能艺术形式及作品成为培养幼儿想象及创新能力的又一优质资源。这就要求相关教师结合幼儿特点,为其打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艺术教育形式、针对性开展教学活动,将人工智能艺术充分融合到幼儿教育工作当中,激发幼儿想象、提升幼儿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张苗.人工智能带来艺术创作新时代[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03-06(005).
[2]洪爱娟.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J].读写算,2016,(02).
[3]王灿明.儿童创造心理发展引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