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新课程改革教学的实施与研究

来源 :新校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wg_zhouwg_z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时代的发展呼吁教育的改革。高中生心理渐趋成熟,自我意识也逐渐增强,因此,高中的教育方式与初中教育应有所区别。音乐是相对令人放松的课程,更应该适应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做出相应的改变。本文将对高中音乐新教程教学改革的实施与研究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音乐新教程;教学改革;实施与研究
  音乐是世界上最动听的语言,可以引起人们的共鸣,连接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因此,高中音乐教学改革很有必要,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人文素质。
  一、高中音乐新课程教学实施的意义
  高中音乐课堂能够开阔学生的眼界。在教授音乐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领略各国音乐之美,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学习的压力自然也能得以缓解。高中音乐课程的改革,可以为对音乐感兴趣的学生开拓新道路,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如今高中音乐教学的发展现状
  1.学校普遍不重视音乐课程。音乐课程不列入高考的必考课程,对于我国重分数轻素质的教学理念来说,音乐课程是可有可无的。学校对音乐课程的不重视,直接导致学生对音乐关注度减少;如此一来,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则越来越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并没能得到良好发展,不必要的课程负担反倒是增多了。
  2.教学内容繁复杂乱,没有重点。音乐课本中的内容基本上都比较陈旧,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各国著名音乐家的作品往往曲高和寡,脱离生活实际,不能得到大多数学生的共鸣。
  3.教学方法陈旧,不适应现今的教学模式。音乐的学习过程其实是欣赏音乐的过程;以研究分析演奏技巧,探讨音乐的表现力为主。而如今的音乐课堂主要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往往重视对音乐知识性教学技能的培养,忽略了学生的思想。这种教学方法单一陈旧,引发不了学生与音乐课程的共鸣。
  三、如何对现今的音乐新课程进行教学改革
  第一,通过教学改革,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能,调动学生对于音乐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讲解,加深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了解所听音乐的本质和所表达的情感。教师可以和学生分享不同境界的音乐作品,以增强学生对于音乐的全面理解,真正做到雅俗共赏。教师还可以通过新课程音乐教学改革,培养学生丰富的内心情感、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二,多组织一些课外音乐实践类活动,这样的活动对于学生学习音乐、理解音乐、激发对音乐的兴趣都有重要作用。组织音乐实践类活动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更加了解音乐内容;多组织音乐实践类活动,这对班级团结、提高学生集体荣誉感有促进作用。
  第三,采用角色扮演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也可以通过音乐家的小故事或人生经历,使学生更深层地了解这些伟大的音乐家。学生也可以通过自己对于音乐的理解,各组合作,编写音乐剧本,表演相关的音乐话剧。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以此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
  第四,采用情境式教学方法。教师在讲授音乐课时可以根据讲解的音乐内容,制造相应的音乐情境;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为学生播放一些相关的音乐视频,讲述一些音乐家的人生经历和创作小故事。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使学生的创作能力得到训练,还能够提升课堂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师在进行讲解时可以带入自己的情感,注重声调的抑扬顿挫,将学生带入相关的场景中。这样的教学方法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学生对音乐学习有更深刻的理解。
  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教师不仅仅是学业的教授者,更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领路人;因此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师德都必须得到保障。教师应该根据自身情况,结合音乐课堂中学生的表现,制定更加合适的教学情境和情感教育。教师要该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和教学水平,增加自己的教学经验,注意在课堂讲解时的情绪及自身情感表达的方式,以最好的姿态呈现在音乐课堂中。
  音乐是一门艺术。高中的音乐课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将对学生起到很大的作用。音乐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鉴赏能力,也能够让学生掌握相关的技巧;更重要的是音乐能够引导真善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因此,对高中音乐新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1]印滢斐.富于聆听音乐的心灵一双羽翼——谈音乐课中民主和谐教学氛围的创设[J].中小学音乐教育,2005(11).
  [2]管建华.文化策略与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思考[J].中国音乐,2005(2).
  [3]张亚红,谭天静.音乐教师不要越权——关于音乐新课程的综合理念的断想[J].中国音乐教育,2004(3).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