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短环形腔制备高速扫频光源的研究

来源 :光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mfdpv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制作高速扫频光源,基于光纤法布里-珀罗可调滤波器和半导体光放大器搭建了一个短环形腔.首先,通过半导体光放大器的通断电控制,实现占空比为50%的扫频激光输出.然后,利用交织器把激光分成两路再进行错位叠加,从而获得占空比为100%、扫描频率为可调滤波器振动频率两倍的扫频激光.最后,扫频激光经过二级半导体光放大器进行再放大,实现更高功率的扫频输出.所获得的扫频激光,扫描频率为245 kHz,中心波长约为1544 nm,扫描范围达到73 nm,有效相干长度为12 mm,平均输出功率大于20 mW.本文采用的设计方案对于制备高性能、低成本的高速扫频光源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
其他文献
首先采用藻类荧光产率模型,以荧光饱和参数E_σ作为饱和激发光强的判断标准,提出了一种激发光强自适应方法,以准确获取不同藻类的光合荧光参数。结果表明,7种藻经自适应调整后可快速而稳定地获得饱和激发光强,调整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2.5%。然后利用激发光强自适应的可变光脉冲诱导荧光(TPLIF)技术测量了7种藻的有效光吸收截面σ_(PSII),并分析了不同门类藻的σ_(PSII)差异。最后采用TPL
基于6S大气辐射传输模型和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上午星Terra的气溶胶光学厚度数据以及MODIS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RDF)模型参数产品(MCD43A1),对高分一号(GF-1)卫星宽视场相机(WFV)四个波段的大气层顶辐亮度图像进行大气校正,得到校正后的地表反射率图像。而后基于Brenner梯度算子和中频离散余弦变换两种方法统计校正前后图像的清晰度值,分析计算结果可得大气校正后图像清
提出一种基于光子晶体光纤(PCF)的光纤迈克耳孙干涉仪,传感器结构由单模光纤(SMF)与一段PCF熔接构成.SMF与PCF之间的粗锥作为耦合器,既能激发出PCF中的高阶包层模,又能耦合PC
河北金融学院 雄安新区建设发展研究中心  2017年4月,第七期香樟经济学Seminar(北京)暨第一期雄安新区建设发展研究中心高端论坛在河北金融学院召开。本次论坛由河北金融学院雄安新区建设发展研究中心主办,金融研究所、德融研究院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多伦多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学者围绕雄安新区建设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