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消除百姓“心肺之患”——雾霾,不仅成为百姓热议的环保热词,更成为今年全国上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2014年4月9日至11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的中国国际制冷展上,来自江苏江阴的一家民营企业——双良推出的“治霾”主题展区吸引了众多参展者关注的目光。
作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然而,伴随城镇化而来的是快速增长的城市供热需求突出、高能耗工业、燃煤发电厂带来的环境污染以及能源的浪费,雾霾成为挥之不去的“痛”。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曾明确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生活,关乎民族未来。雾霾天气范围扩大,持续时间延长,环境污染矛盾突出,是大自然向粗放发展方式亮起的红灯,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下决心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
目前,全国各地已经纷纷将治霾列入环境整治的重中之重,以北京为例,不仅确定了7600亿元的巨额治理投资、将用市场手段治理雾霾,还出台了《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打出了分量十足的治霾“组合拳”。在各级政府致力治霾的同时,在各大工业、企业的节能减排计划还在酝酿之时,江苏双良集团的治霾探索却早已在几年前就悄然启动了。
作为全球最大的吸收式节能技术和系统提供商,双良自1982年以来一直致力于节能减排事业,拥有世界先进的余热利用技术、特有的吸收式节能技术及产品。
“真空换热是双良的核心节能技术,我们把它应用到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上,成功延伸了产品在余热利用市场的应用。这一应用也得到了制冷行业专家耿惠彬前辈的肯定,”双良销售公司副总经理闫唐明介绍道,“另外我们研发的‘基于吸收式换热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技术’是国家发改委列为国家重点节能推广目录(第二批)节能技术,该技术的核心就是吸收式热泵节能技术。为了给客户提供从研发、生产制造到市场供应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完整的节能技术产业链,双良还专门构建了博士后工作站、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生产技术部组成的三级研发体系。”
据了解,截至目前,双良在节能减排领域累计申报各项专利400余项,其中有100余项为国家发明专利,拥有3个高新技术企业,53项科技成果鉴定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以上,国家火炬计划30余项,国家重点新产品23只,省高新技术产品47只,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19项。
为彻底治理城市大气污染,双良利用工业企业余热、大型火电厂余热,在不增加能耗的情况下,提供大面积集中供热。2012年底,双良与北京热电二厂进行合作,收集排放到大气中的热量,进行二次利用,在不增加能耗的情况下,增加供暖面积约30%,这种方式既实现了工业废热和余热的变废为宝,还节约了煤炭资源,最重要的是减少了因燃煤而造成的空气污染。
本着既要“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又要“健康长寿、永续发展”的理念,2013年,在由工信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推出的我国第一部大型高清工业纪录片《大国重器》中,专题报道了“江苏双良集团节能环保造福人类,迈向世界高端制造业” 的节能减排成果。同年12月21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对“兰州市2013年优良天气已达292天、占全年天数80%、成为空气质量达标城市”这一重要新闻事件进行了专题报道。而双良就是兰州治霾背后的“幕后英雄”。目前,双良与兰州政府已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全面介入兰州的集中供热和电厂余热利用技术的升级改造。
据了解,32年来双良累计为社会提供了近20000台节能设备,以节约电力供应为例,相当于少建了15个600兆瓦的火力发电厂。这意味着,双良的节能设备每年将节约2250万吨标准煤,减排5760万吨二氧化碳,相当于再建16万公顷森林。未来5—10年,双良还将为社会各界提供近10000台节能设备,每年节约1125万吨标准煤。
在不断提升技术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双良还不断创新业务模式,通过收购电力设计院,成立合同能源管理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为客户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做工程总包,带资金、带技术、带装备、带管理、带服务,为客户提供产品设计、安装施工、竣工验收和管理维护一条龙服务,以余热利用系列产品为基础,实现了从产品制造商向系统集成商和投资运营商的转变。
作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然而,伴随城镇化而来的是快速增长的城市供热需求突出、高能耗工业、燃煤发电厂带来的环境污染以及能源的浪费,雾霾成为挥之不去的“痛”。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曾明确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生活,关乎民族未来。雾霾天气范围扩大,持续时间延长,环境污染矛盾突出,是大自然向粗放发展方式亮起的红灯,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下决心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
目前,全国各地已经纷纷将治霾列入环境整治的重中之重,以北京为例,不仅确定了7600亿元的巨额治理投资、将用市场手段治理雾霾,还出台了《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打出了分量十足的治霾“组合拳”。在各级政府致力治霾的同时,在各大工业、企业的节能减排计划还在酝酿之时,江苏双良集团的治霾探索却早已在几年前就悄然启动了。
作为全球最大的吸收式节能技术和系统提供商,双良自1982年以来一直致力于节能减排事业,拥有世界先进的余热利用技术、特有的吸收式节能技术及产品。
“真空换热是双良的核心节能技术,我们把它应用到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上,成功延伸了产品在余热利用市场的应用。这一应用也得到了制冷行业专家耿惠彬前辈的肯定,”双良销售公司副总经理闫唐明介绍道,“另外我们研发的‘基于吸收式换热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技术’是国家发改委列为国家重点节能推广目录(第二批)节能技术,该技术的核心就是吸收式热泵节能技术。为了给客户提供从研发、生产制造到市场供应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完整的节能技术产业链,双良还专门构建了博士后工作站、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生产技术部组成的三级研发体系。”
据了解,截至目前,双良在节能减排领域累计申报各项专利400余项,其中有100余项为国家发明专利,拥有3个高新技术企业,53项科技成果鉴定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以上,国家火炬计划30余项,国家重点新产品23只,省高新技术产品47只,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19项。
为彻底治理城市大气污染,双良利用工业企业余热、大型火电厂余热,在不增加能耗的情况下,提供大面积集中供热。2012年底,双良与北京热电二厂进行合作,收集排放到大气中的热量,进行二次利用,在不增加能耗的情况下,增加供暖面积约30%,这种方式既实现了工业废热和余热的变废为宝,还节约了煤炭资源,最重要的是减少了因燃煤而造成的空气污染。
本着既要“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又要“健康长寿、永续发展”的理念,2013年,在由工信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推出的我国第一部大型高清工业纪录片《大国重器》中,专题报道了“江苏双良集团节能环保造福人类,迈向世界高端制造业” 的节能减排成果。同年12月21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对“兰州市2013年优良天气已达292天、占全年天数80%、成为空气质量达标城市”这一重要新闻事件进行了专题报道。而双良就是兰州治霾背后的“幕后英雄”。目前,双良与兰州政府已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全面介入兰州的集中供热和电厂余热利用技术的升级改造。
据了解,32年来双良累计为社会提供了近20000台节能设备,以节约电力供应为例,相当于少建了15个600兆瓦的火力发电厂。这意味着,双良的节能设备每年将节约2250万吨标准煤,减排5760万吨二氧化碳,相当于再建16万公顷森林。未来5—10年,双良还将为社会各界提供近10000台节能设备,每年节约1125万吨标准煤。
在不断提升技术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双良还不断创新业务模式,通过收购电力设计院,成立合同能源管理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为客户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做工程总包,带资金、带技术、带装备、带管理、带服务,为客户提供产品设计、安装施工、竣工验收和管理维护一条龙服务,以余热利用系列产品为基础,实现了从产品制造商向系统集成商和投资运营商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