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课堂评价成就有效的生物课堂

来源 :空中英语教室·科学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er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有效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教无定法,评无定则。本人在多年的生物教学实践中,把改进教学评价落实到教学的每堂课的实际行动中去,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中因人而异、因材施教,采用差异化的、多样化的、情感化的课堂评价方式,用好课堂评价语,构建了和谐、轻松、有效的课堂。
  【关键词】 课堂评价 教学评价 生物课堂 有效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美的清泉,就不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我想说:"我一万次地确信,没有准确有效的课堂评价,就不能成就有效的生物课堂!"教师在课堂对学生的回答或表现作出恰当有效的评价,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求知欲,提升学习效果是至关重要的。
  在教学实际中,初中生物教师一般都要担任多个班级的教学任务,由于缺乏考试压力,学生学习普遍缺乏动力,这就更需要我们依据实际的教学环境和学科特点,研究合理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切实提高学生的课堂效能。
  一.差异化的课堂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1.研究班级差异,注重激发潜能
  遵循"面对全体学生,让多数学生学有所获"的原则,笔者因班级学情不同,课堂教学评价侧重点也不同。学生整体水平比较高的班级,课堂气氛往往较为活跃,教学目标容易达成,教学效果也较为理想。在授课过程中,我适当进行知识内容的延伸和拓展,结合激励性的评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发散其思维,避免学生因为内容没有挑战性而慢慢失去学习兴趣。对学生整体水平较低的班级,则抓住双基,评价时注重提高学生的信心和兴趣,避免盲目提高难度、深度。对介于中间水平的班级,评价时则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根据班级差异情况,研究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课堂教学中采取符合班级实际情况的教学和评价引导,最大限度地发掘了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和提高。
  2.根据学生差异,实施分层激励
  每个学生个体在智力、品德、个性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教师要充分关注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激励,对不同学生进行恰当的评价。基础好、能力强的学生,自信心比较强,对他们的评价要严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基础差、进步慢,自卑感较强,应尽量地寻找他们的闪光点,用激励的语言评价,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如在提问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从知识应用的灵活性、难度、深度、广度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问,让他们都有思考的空间。当优等生和学困生答案相似时,对学困生应充分肯定,尽量地寻找他们的闪光点,用激励的语气评价。对优等生则应提出期待和希望,激励其富有创造性的学习。
  如果在教学中努力适应学生个体差异,让他们会得更有信心,更有成就,更加自豪,就能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获,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闪闪发光的"金子"。
  3.分析内容差异,进行分类评价
  不同的学习内容,对学生的评价也应该是有区别的。当学习内容比较简单,属于生物学基础性的知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要求学生独立思考作答,教师把机会尽可能留给后进生,让他们也享受到掌握知识的快乐;对于学习内容有一定难度,属于综合运用知识,需要一定的技能技巧来灵活处理的知识,例如综合题、实验题或生物探究性的问题,教师则给学生提供讨论学习的机会,把学生科学分组,在各学习小组内进行合作学习、研究讨论,使学生互相受到启发。教师则对各学习小组的合作情况及时检查督促、指导评价。通过小组的集体讨论、集体评价,能鼓励不同类型的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自我认识、与人交往、团队协作、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二.多样化的课堂评价,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1.即时评价与延时评价相结合
  教学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堂上的学习评价应该是发展性的评价,这就需要做到即时评价与延时评价相结合。
  即时评价发生在教与学的全过程中。教师应发挥教学机智,适时恰当地将之引入课堂教学。如,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常以问题为引领,学生根据导学提纲,自主学习后进行课堂表达和交流,本人对学生的回答和表现做出即时性的评价。从教育学和心理学角度看,学生得到老师的肯定后,会使学生处于亢奋状态,感觉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实现愿学、乐学。
  延时评价,是相对于即时评价来说的,即利用学生的期待心理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或作出的回答不予以及时的评价,而是适当地向后拖延,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时间,一个自由思考的空间,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究,让学生在完成思考过程中,获得顿悟、感悟,在有新的发现之后才给以恰如其分的评价或小结。例如生物探究实验中,有的學生操作错误,但结论正确;有的操作过程正确,但结论错误,这时的评价不应该是简单的肯定或否定。笔者会要求学生自己寻找错误的原因,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和思维,让学生重新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去,审视自己的实验过程,寻求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正确答案。这时对于学生来说,延时评价也许比即时评价来得更具内涵,更能保护了学生积极的学习心理,真正发挥了评价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
  2.用物化评价调动学生积极性
  生物作为小学科,不被学生重视,在教学中,笔者一直思考,到底什么是最有效的、最受学生欢迎的评价方式,近年来本人尝试用物化的评价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物化评价方式"就是学分考核评价。本人在课堂教学中,常常给学生提供充分表演和参与的机会,学生分组活动、回答问题、课堂展示有所表现之后,本人常常根据设置问题的难易程度,给予平时成绩考核10分、5分的加分,这时学生的活动得到激励,学生的学习得到及时的评价和强化,学习效果大大提高。同时,部分优秀学生的良好表现也能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发言、表演和活动中来。这种物化的评价要比"你真棒" 、"回答得不错"等一些简单的评价效果好得多。
  3. 师生共评促进有效合作学习
  新课程倡导实践与体验、合作与交流,重视学生在此过程种反映出来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变化和发展,从而帮助学生有效调控学习过程,获得成就体验。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非常重视学生的主动思考、合作讨论,表达交流,尤其在生物探究式实验、分组对照实验中,常采用分组合作、小组互评、师生共评来提高学习效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细致观察,选好组长,做好考核,避免部分学生滥竽充数。教师要注意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取长补短,相互评价,教师给予必要的帮助、释疑、纠正。通过师生的相互交流、共同评价极大地提升了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三.情感化的课堂评价,焕发课堂生命活力
  1.用幽默的评价营造愉悦的氛围
  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曾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才表现得最活跃。因此,在进行课堂评价时,风趣幽默的语言是不可或缺的,它是是调节师生情绪,打破课堂沉闷的有效方法。曾经有一次上课,一个男生(课前被其他老师批评过)被我叫起来回答问题,不知道是不会还是不想回答,还没回答眼泪便流出来了,那节课正好讲到"水在生物体中的含量最高"这一知识点,我感叹道:"都说女人是水做的,通过今天的学习,我 们明白其实男人也是水做的。"该生破涕为笑,全体学生也在哈哈大笑中对"水在生物体中的含量"有了更鲜活的理解,这就是所谓的"笑中有得"吧。
  2.用激励的评价点燃学习的激情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用敏锐的眼光去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用寄予鼓励期待的语言激励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主体性活动。除了语言之外,笔者还常常运用肢体语言:轻轻的点头、微微的一笑、亲切的抚摸、翘起的拇指,来展示对学生的赞美,与学生产生心理上的共振。正是因为教师评价时的感情投入,真诚而坦率的赞美,课堂气氛变得亲切、融洽,使学生上课精神更振奋,课堂思维更活跃,相互合作更主动。特别是那些争强好胜,学习成绩不甚理想的学生,教师的训诫和说教只会让他们"避之不及",对于他们的回答我们应细心处理,正确的回答应给予积极肯定,不完整的甚至错误的答案也要耐心引导,即便一时回答不出来,也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绝不冷嘲热讽。
  3.用智慧的评价唤醒学习的潜能
  给学生"跳起来才摘得到的桃子",在教学中,笔者常运用留空艺术,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空间,用智慧的评价唤醒学习的潜能。例如在《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我结合社会现实,引导谈论"低碳生活", 启发理解"低碳生活",鼓励参与"低碳生活",说出自己"低碳行为",激励提出"合理建议"。在教师的点拨和肯定下,学生闪烁出惊人的智慧火花,他们的发言之深刻、独到,给你意料之外的惊喜。即便有的同学的答案不很切题,也对他们热情鼓励,耐心引导。多用智慧的启发性评语,有助于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使课堂成为他们的舞台,展示出最具活力的"舞蹈"。
  艺术有效的评价好比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要把改进教学评价落实到教学的点滴行动中,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用好积极的评价语言,构建和谐轻松有效的课堂。
  参考文献
  [1] 郭启明.教师语言艺术[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
  [2] 杨九俊.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 莫雷.《教育心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5
  [4] 走向多元化评价,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桐乡市崇福镇小科学教研组.2006.7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要求“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情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教材也突出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许多教学内容都建立了形象的生活情境,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笔者从数学情境生活化——体验数学、数学生活融合化——感受数学、数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3-0187-02    “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教坛几载风雨,我备尝苦辣酸甜,也深深认识到:爱是教师最美丽的语言。要当好一名教师,就要爱岗敬业,热爱学生,爱得专心致志,爱得无私无畏!而要做到这无私的爱,必须捧着一颗心来!尤其作一个班主任,更需要用心。回顾这段历程,我觉得如果把学生看作卫星、飞船,班主
期刊
【摘要】许多中小学校都面临着体育活动场地狭小的问题,这对完成体育教学任务造成了较大困难。另外由于体育器材缺乏,更让体育教师产生畏难情绪。我校老校区基本情况也是如此,本人根据自己近几年的教学实际和经验,针对怎样组织小场地体育教学活动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小场地;体育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3-0184-01    1
期刊
【Abstract】Nowadays, English writing is very important in ESL teaching, but it is also a headache and the weakest part for most of the non-English major students. What is the best and efficient way to
期刊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镇人口增加,全球能源危机和生态破坏日益加剧。电动驱动汽车因其低污染高节能的优势广受关注。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电机的安全性能与动静态性能至关重要。多相永磁游标(permanent magnet vernier,PMV)电机具有转矩密度高、容错性能好等特点,非常适用于电动汽车等领域,而电机运行容错运行,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因此,本文以五相PMV电机为被控对象,着重研究电机正常运行和容错运行时的稳态控制。针对五相PMV电机传统直接转矩控制(direct torque cont
一、从认识论的观点看机械读背的初级阶段是感性认识阶段   它就像小孩子学说话一样,开始全是凭借感觉,感觉得时间长了,便渐渐地形成了内在能力,然后逐步地向更高阶段发展。在发展过程,内在的能力起主导作用。学生读第一遍课文时,不大理解其内容,接着再读,会一遍比一遍强。当学生能把一篇文章读得很熟练,甚至能背诵下来时,对文章的认识就已经有了一种飞跃。此时,再经过老师的讲解,会使学生的认识完全上升到理性阶段
期刊
【摘要】 改革开放后,我们经过三十年的发展,现今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而众小学生们也深受时代进步的影响,他们的生理和心理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也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因此,班主任应认识现今班主任的工作特点,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育观念,使学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 指导思想 培养目标 工作方法 活动方式 管理方法    要把一个班几十个学生组织成坚强的集体,有计
期刊
近年来,随着中考改革的深入,古诗词在中考语文试题中的比重逐年增加。这样一来,教好古诗词就显得更为重要了。但是,由于古诗词的创作距离我们时间久远,语法结构特异,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何使学生很好地学习古诗词中的词句,体会古诗词的意境,领悟作者的感情,达到教学之目的,这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考虑的重点之一。在进行古诗词的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手段,可以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期刊
随着城市发展,输电电缆越来越多的被使用。以常州为例,输电电缆总长度以年均10%以上的速度高速增长,输电电缆逐步取代架空线已经成为大趋势。输电电缆总长度大幅增加,与此同时也就带来了电缆运维的困难。带电检测是在线路带电的情况下进行的试验,既可以发现肉眼无法发现的问题,又可以减少输电线路的停电次数。因此,通过带电检测及时发现电缆异常是输电电缆运维专业的发展趋势。在输电电缆中相对比较成熟而且运用最多的带电检测手段主要有三种,分别是红外热像、接地电流检测以及高频局部放电检测。
  不同的带电检测方式发展程度不
【摘要】 从教育的视角论述了高校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分析了高校体育教学有效性 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提高高校体育教学有效性的对应策略。  【关键词】 高校 体育教学 有效性 策略 影响因素   【Abstract】 Elaborated the university sports teaching validity from the education angle of view, has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