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当前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不少学生处于压抑状态,学习缺乏热情,思维缺少活力,就像学习的旁观者,看不到他们的积极参与,更谈不上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素质教育的呼声近几年愈来愈强烈,我们在肯定已取得成绩的同时不得不面对传统教学遗留下来的种种后患,尤其是应试教育笼罩下的学生缺乏标新立异的勇气、创新的能力和参与的激情。这主要源于学生缺乏问题意识和质疑的精神。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引发的思考
现在很多教师仍然只重视学科内容的讲授,而忽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人生态度的培养,忽视学生的实践和经验。在教学过程中,新课改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往往流于形式,“满堂灌”的课堂教学不知何时被“满堂问”所替代。这种课堂无疑是对学生主体参与、创新精神的扼制,是對学生问题意识的抹杀。如果我们从意识层面上进行分析,发现学生缺乏问题意识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权威意识的束缚
学生缺乏问题意识主要来自于教材的权威、教师的权威和考试的权威。从教材这个角度来看,编辑者在单元提示、课文提示与课后练习中或明示或暗含课文的思想意义和形式技法,这便成了学生阅读时的“凭借”,即学生不是靠自己的阅读来发现和提出问题,展示自己的真实阅读情况的,而是“捷足先登”,使学生养成了一种依赖性和惰性。而历来的师道尊严,教师享有绝对的权威,学生即使有疑,可能也被老师的威严甚至一个眼神吓倒了。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所要做的、应该做的就是恭敬地听老师的分析讲授,视教师所讲为唯一正确的观点,甚至要记录下来帮助自己理解和掌握。学生、家长以至全社会都有一种潜意识:学生应该服从教师,听话的学生才是好学生。学生习惯于接受和服从,强烈的问题意识也随之减弱。此外,语文考查、评价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也制约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命题者常常是主动发问,而学生总是在被动作答;考试只考学生回答问题的能力,很少考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这大大限制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在试卷的批阅过程中,也有很多弊端妨碍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如,有些理解性的答案过于死板,范围过于狭隘;缺少对思维过程的评价,会导致学生对思维过程的忽视,只关注问题的结论。这不仅有可能养成学生知识探究中一些似是而非的认知和习惯,不利于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而且会限制学生对思维乐趣的深刻体验,进而抑制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2.传统习惯的扼杀
长期以来,学生总是处于“被组织”的状态,主动权始终掌握在教师手里,提问成了教师的专利,学生只有回答的义务。教师不问,学生便不知道怎样学,更无问题产生,课堂教学完全依附于教师的“牵引”。学生缺乏阅读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只能循教师而动,哪有问题产生?我们不能否认有很大一部分教师在更多的时候采用的是注入式教学方法。讲授法以其能在较短时间内通过口头语言的形式,向学生传播系统连贯的知识的特点,备受教师们的青睐。这种方法如果运用不当,很容易导致学生消极、被动的学习,课内课外都太追求对所学知识的记忆效果。同时,教师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时,比较习惯讲解或学习现成的结论,轻视实证和归纳的思维方式,不习惯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探索,总结出新的原理和方法。这都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以及问题意识的产生。谈话法和讨论法,从理论上说,对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问题意识及口头表达能力都有好处。但在许多人看来,这是一种理想主义的方法,在课堂实施确实受时间及教师组织水平等因素的局限。回顾过去,以往的教学方法过分强调理性与智力因素,而忽视非理性、非智力因素的作用。这样,把学生人格和智力看做是毫不相干的东西,导致了智力与人格的脱离和完整人格的解体,致使学生缺少产生发现的惊奇自豪、满足求知欲的愉快和创造的欢乐等各种情感体验,问题意识日渐减少。激发学生问题意识,改革教学方法十分重要。
二、学生缺乏问题意识的危害
缺乏问题意识,学生成了学习的木偶,没有老师的牵动便僵化在阅读的表面。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在初读课文了解了故事的梗概、学习了生字之后,就不知该做什么才好了。很多老师苦恼于学生在课堂上的局外人身份,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不积极参与甚至有做小
动作、开小差的行为,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教育心理学指出:学习兴趣是学生自觉性与积极性的核心因素。许多研究表明,学生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是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学生一旦对某学科失去兴趣,学习效率自然就会下降,长此以往“学将不学了”。
现在看来,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尚有许多问题值得探索,仅仅是老师和学生一厢情愿地培养,毫无目标地寻找是不可能实现理想中的效果的。综上所述,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要求我们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不断探索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促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责任编辑 韦 雄)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引发的思考
现在很多教师仍然只重视学科内容的讲授,而忽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人生态度的培养,忽视学生的实践和经验。在教学过程中,新课改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往往流于形式,“满堂灌”的课堂教学不知何时被“满堂问”所替代。这种课堂无疑是对学生主体参与、创新精神的扼制,是對学生问题意识的抹杀。如果我们从意识层面上进行分析,发现学生缺乏问题意识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权威意识的束缚
学生缺乏问题意识主要来自于教材的权威、教师的权威和考试的权威。从教材这个角度来看,编辑者在单元提示、课文提示与课后练习中或明示或暗含课文的思想意义和形式技法,这便成了学生阅读时的“凭借”,即学生不是靠自己的阅读来发现和提出问题,展示自己的真实阅读情况的,而是“捷足先登”,使学生养成了一种依赖性和惰性。而历来的师道尊严,教师享有绝对的权威,学生即使有疑,可能也被老师的威严甚至一个眼神吓倒了。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所要做的、应该做的就是恭敬地听老师的分析讲授,视教师所讲为唯一正确的观点,甚至要记录下来帮助自己理解和掌握。学生、家长以至全社会都有一种潜意识:学生应该服从教师,听话的学生才是好学生。学生习惯于接受和服从,强烈的问题意识也随之减弱。此外,语文考查、评价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也制约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命题者常常是主动发问,而学生总是在被动作答;考试只考学生回答问题的能力,很少考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这大大限制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在试卷的批阅过程中,也有很多弊端妨碍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如,有些理解性的答案过于死板,范围过于狭隘;缺少对思维过程的评价,会导致学生对思维过程的忽视,只关注问题的结论。这不仅有可能养成学生知识探究中一些似是而非的认知和习惯,不利于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而且会限制学生对思维乐趣的深刻体验,进而抑制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2.传统习惯的扼杀
长期以来,学生总是处于“被组织”的状态,主动权始终掌握在教师手里,提问成了教师的专利,学生只有回答的义务。教师不问,学生便不知道怎样学,更无问题产生,课堂教学完全依附于教师的“牵引”。学生缺乏阅读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只能循教师而动,哪有问题产生?我们不能否认有很大一部分教师在更多的时候采用的是注入式教学方法。讲授法以其能在较短时间内通过口头语言的形式,向学生传播系统连贯的知识的特点,备受教师们的青睐。这种方法如果运用不当,很容易导致学生消极、被动的学习,课内课外都太追求对所学知识的记忆效果。同时,教师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时,比较习惯讲解或学习现成的结论,轻视实证和归纳的思维方式,不习惯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探索,总结出新的原理和方法。这都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以及问题意识的产生。谈话法和讨论法,从理论上说,对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问题意识及口头表达能力都有好处。但在许多人看来,这是一种理想主义的方法,在课堂实施确实受时间及教师组织水平等因素的局限。回顾过去,以往的教学方法过分强调理性与智力因素,而忽视非理性、非智力因素的作用。这样,把学生人格和智力看做是毫不相干的东西,导致了智力与人格的脱离和完整人格的解体,致使学生缺少产生发现的惊奇自豪、满足求知欲的愉快和创造的欢乐等各种情感体验,问题意识日渐减少。激发学生问题意识,改革教学方法十分重要。
二、学生缺乏问题意识的危害
缺乏问题意识,学生成了学习的木偶,没有老师的牵动便僵化在阅读的表面。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在初读课文了解了故事的梗概、学习了生字之后,就不知该做什么才好了。很多老师苦恼于学生在课堂上的局外人身份,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不积极参与甚至有做小
动作、开小差的行为,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教育心理学指出:学习兴趣是学生自觉性与积极性的核心因素。许多研究表明,学生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是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学生一旦对某学科失去兴趣,学习效率自然就会下降,长此以往“学将不学了”。
现在看来,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尚有许多问题值得探索,仅仅是老师和学生一厢情愿地培养,毫无目标地寻找是不可能实现理想中的效果的。综上所述,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要求我们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不断探索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促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责任编辑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