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地时间4月10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日内瓦举行的新冠肺炎例行发布会上强调说,目前欧洲部分国家疫情已放缓,但非洲国家疫情发展迅速,蔓延很快,并正在向农村传播;由于农村地区贫困落后,医疗条件比城市更加捉襟见肘,因此形势令人担忧。世卫组织警告称,未来几周,非洲一些地区将出现疫情高峰,各国应加强疫情检测和防控,二十国集团等国际组织也应施以援手。
截至4月14日18时,非洲联盟55个成员国中,有53国报告出现了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累计确诊15380人、治愈2859人、病亡837人。只有科摩罗和莱索托两个小国尚未报告,但这两个国家属于世界上最穷的国家,卫生体系十分薄弱,无报告并不意味着那里是“世外桃源”。而且,囿于技术能力和医疗水平,非洲许多国家被检测的人数很有限,如果像欧美那样普遍检测,确诊者会高出很多。
非洲大国埃及2月14日发现首例新冠肺炎感染者,打破整个非洲大陆零的纪录,从此,非洲“一发而不可收”。截至4月14日,患者最多的6个非洲国家分别是南非(2272人)、埃及(2190人)、阿尔及利亚(1983人)、摩洛哥(1763人)、喀麦隆(848人)和突尼斯(726人)。值得注意的是,阿尔及利亚有313名确诊者死亡,病亡率高达15.78%。
面对不断升级的疫情,非洲国家防控措施不断升格。3月26日,南非进入为期21天的全国“封城”状态。3月30日,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和最大城市拉各斯开始限制民众出行,为期两周。埃塞俄比亚、多哥、莫桑比克、卢旺达、赤道几内亚等国宣布进入“紧急状态”,突尼斯、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等国实施宵禁。不少国家还在“封城”、紧急状态或宵禁期结束后再次延长。尼日利亚政府决定将国家體育馆临时改建成新冠肺炎治疗中心,正在为可能增加的病例做准备。一些国家呼吁退休医生重返一线。4月1日,多哥总统福雷宣布全国进入为期3个月的卫生紧急状态。塞内加尔和马里两国议会分别授权总统可不寻求议会同意直接颁布防控疫情的法律。
人员往来方面,非洲许多国家都关闭了边境,停飞了民航航班,大中小学停课,一些文化活动也取消。摩洛哥司法部宣布,摩洛哥国王穆罕默德六世大赦了5654名囚犯,并指示加强对监狱和教养所中囚犯的保护,以防止集体感染。突尼斯、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等国,甚至还停刊了许多报刊,突尼斯报纸主编协会4月初强调说,全国已有9家报纸和包括周刊、月刊在内的约20个出版物停止发行。阿尔及利亚3月24日实施宵禁后,许多报刊已经停止印刷。摩洛哥文化部要求国内所有报刊出版商无限期停止印刷和发行任何出版物,理由是许多人正是因为用手翻阅报纸而感染上了新冠病毒。
纵观53个被感染非洲国家,只有南非防控工作做得较好。南非虽然是眼下非洲感染人数最多的国家,但这恰恰是因为其医疗条件在非洲最好,有条件接受检测的人最多。南非与欧洲等世界各地在经济、文化领域交流频繁,高收入阶层也喜欢去欧洲度假,因此,当疫情在欧洲蔓延时,病毒也被带到南非。为提高病毒检测能力,南非政府鼓励私营实验室参与,同时还设立了“得来速”检查站、流动检查车等,在低收入人群聚居区加强检测。截至4月14日,南非确诊2272人,病亡27人,病亡率1.19%,在非洲国家中最低。
然而,就整个非洲大陆而言,疫情防控可谓举步维艰。
首先是医疗基础设施薄弱,卫生健康体系不健全。世卫组织4月10日发表声明说,41个非洲国家的公共卫生系统总计仅有不到2000台呼吸机,重症病人治疗设备在非洲更是严重短缺,据43个非洲国家报告的数据,重症监护室共有不到5000张病床,平均每百万人仅5张,而欧洲为每百万人4000张。
实际上,何止听上去昂贵而神秘的呼吸机,就是普通的病床和硬、软件设施,非洲许多国家也是异常匮乏。据报道,苏丹全国只有24张隔离病床;在疫情严重的意大利,每万人平均配备41名医生,非洲每万人中却只有两名医生。麦肯锡研究报告也称,在非洲每千人中,医生仅为0.25人,医院病床拥有量只有1.4张。《华尔街日报》认为,“疫情对非洲的冲击可能会超过其他地区,一些国家可能面临失控的局面。”而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最高的6个国家中有5个在非洲,同时,非洲一半的死亡病例是由传染病引起的,而欧洲只有2%。
其次是经济发展滞后,民众生活困难,对防疫构成掣肘。非洲40%以上的人每天的生活费不足2美元,而做一次核酸检测需要75美元,因此,许多非洲人做不起,也根本不考虑做。在非洲,许多国家都只聘用临时工人,这些工人的工资是日结的,这样,一旦“封城”,他们就断了生活来源,因此,他们宁可冒着风险继续打工、挣钱养家糊口,也不理睬政府的禁足令。
除了“封城”存在困难外,所谓“社交距离”在非洲许多国家也难以做到。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全球约有10亿人生活在类似贫民窟的环境中,其中多数在非洲,这些住处的通风、排水和排污设施很少,疾病很容易传播。43岁的阿迪安博与丈夫和6个孩子住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穆库鲁区贫民窟,她说:“孩子们一走动就会撞到对方。我们不可能为了防止感染,将一个孩子与另一个孩子分开。我们没地方这样做。政府应该将感染者带到医院。” 第三,非洲一些国家常年战乱,流血冲突不断,严重制约疫情防控。3月14日,利比亚民族团结政府总理萨拉杰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并要求全国停课、关闭公共娱乐场所、实行宵禁、关闭机场以及陆路口岸等。4月2日,利比亚出现首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而截至4月9日,该国已报告24个感染病例。但上述数据显然不准确,因为利比亚饱受战争创伤,战前还算先进的卫生系统几近崩溃,现在国家依然处于连绵不息的流血冲突之中,抗疫成了“奢侈”之事。联合国难民署表示,利比亚国内冲突加剧了新冠肺炎的威胁,导致该国面临人道主义危机恶化的悲惨局面。事实上,利比亚的冲突现状,使该国的卫生系统陷入严重的瘫痪之中,靠近冲突地带的许多医院、卫生设施遭到破坏或被迫关闭。就在最近,首都的黎波里拥有400张床位、治疗新冠肺炎的定点医院遭到袭击,联合国利比亚人道协调员表示,这明显违反了国际人道法,令人无法接受,它将使利比亚的疫情防控雪上加霜。
类似的情况还有索马里等国。法新社报道说,从南苏丹到布基纳法索,非洲许多国家的动荡与冲突已经成为常态。国际救援委员会称,在经历了6年战乱的南苏丹,1170万人口只有4台呼吸机、24张重症病床。该国已经出现多名确诊病例,如果人道主义项目中断,将会面临饥荒。而在西非国家布基纳法索,2090万人口也只有11台呼吸机,而该国目前的确诊人数已经达到443人,包括多名政府部长和高官。
第四,新一波蝗灾来临,使非洲抗疫分身乏术。就在疫情传播至世界多数地区的数周前,部分非洲国家面临70年来最大的蝗虫灾害,肯尼亚、索马里、埃塞俄比亚等国损失最大,蝗虫所到之处,几乎寸草不生,一个4000万只规模的蝗群就可以在一天內吃掉几万人的粮食。如今,非洲地区正面临第二波蝗灾,埃塞俄比亚农业部长对媒体说,这一波蝗灾暴发的规模约为上一次的20倍,将从4月持续到8月。当地媒体报道说,数十亿只年幼蝗虫正从繁殖温床的索马里涌出,寻找雨季中滋长的新鲜植被。非洲疾病专家担心,屋漏偏逢连阴雨,蝗虫除了会分散人们的抗疫精力,还有传播新冠肺炎病毒的潜在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非洲紧急行动负责人米歇尔·姚4月9日表示,“目前非洲地区疫情蔓延非常迅速,在刚过去的4天内,我们看到感染人数翻了一番。”他特别警告称,“如果这一趋势继续下去,非洲地区一些国家会面临巨大疫情高峰,而且这一高峰可能在未来几周内出现。”对于这一讲话,许多媒体都做了报道,并希望非洲加大疫情防控力度,然而,这又谈何容易。
非洲联盟55国之中,已有53国出现疫情
截至4月14日18时,非洲联盟55个成员国中,有53国报告出现了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累计确诊15380人、治愈2859人、病亡837人。只有科摩罗和莱索托两个小国尚未报告,但这两个国家属于世界上最穷的国家,卫生体系十分薄弱,无报告并不意味着那里是“世外桃源”。而且,囿于技术能力和医疗水平,非洲许多国家被检测的人数很有限,如果像欧美那样普遍检测,确诊者会高出很多。
非洲大国埃及2月14日发现首例新冠肺炎感染者,打破整个非洲大陆零的纪录,从此,非洲“一发而不可收”。截至4月14日,患者最多的6个非洲国家分别是南非(2272人)、埃及(2190人)、阿尔及利亚(1983人)、摩洛哥(1763人)、喀麦隆(848人)和突尼斯(726人)。值得注意的是,阿尔及利亚有313名确诊者死亡,病亡率高达15.78%。
防控措施不断升格,但只有南非效果较好
面对不断升级的疫情,非洲国家防控措施不断升格。3月26日,南非进入为期21天的全国“封城”状态。3月30日,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和最大城市拉各斯开始限制民众出行,为期两周。埃塞俄比亚、多哥、莫桑比克、卢旺达、赤道几内亚等国宣布进入“紧急状态”,突尼斯、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等国实施宵禁。不少国家还在“封城”、紧急状态或宵禁期结束后再次延长。尼日利亚政府决定将国家體育馆临时改建成新冠肺炎治疗中心,正在为可能增加的病例做准备。一些国家呼吁退休医生重返一线。4月1日,多哥总统福雷宣布全国进入为期3个月的卫生紧急状态。塞内加尔和马里两国议会分别授权总统可不寻求议会同意直接颁布防控疫情的法律。
人员往来方面,非洲许多国家都关闭了边境,停飞了民航航班,大中小学停课,一些文化活动也取消。摩洛哥司法部宣布,摩洛哥国王穆罕默德六世大赦了5654名囚犯,并指示加强对监狱和教养所中囚犯的保护,以防止集体感染。突尼斯、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等国,甚至还停刊了许多报刊,突尼斯报纸主编协会4月初强调说,全国已有9家报纸和包括周刊、月刊在内的约20个出版物停止发行。阿尔及利亚3月24日实施宵禁后,许多报刊已经停止印刷。摩洛哥文化部要求国内所有报刊出版商无限期停止印刷和发行任何出版物,理由是许多人正是因为用手翻阅报纸而感染上了新冠病毒。
纵观53个被感染非洲国家,只有南非防控工作做得较好。南非虽然是眼下非洲感染人数最多的国家,但这恰恰是因为其医疗条件在非洲最好,有条件接受检测的人最多。南非与欧洲等世界各地在经济、文化领域交流频繁,高收入阶层也喜欢去欧洲度假,因此,当疫情在欧洲蔓延时,病毒也被带到南非。为提高病毒检测能力,南非政府鼓励私营实验室参与,同时还设立了“得来速”检查站、流动检查车等,在低收入人群聚居区加强检测。截至4月14日,南非确诊2272人,病亡27人,病亡率1.19%,在非洲国家中最低。
屋漏偏逢连阴雨,医疗落后蝗灾又至
然而,就整个非洲大陆而言,疫情防控可谓举步维艰。
首先是医疗基础设施薄弱,卫生健康体系不健全。世卫组织4月10日发表声明说,41个非洲国家的公共卫生系统总计仅有不到2000台呼吸机,重症病人治疗设备在非洲更是严重短缺,据43个非洲国家报告的数据,重症监护室共有不到5000张病床,平均每百万人仅5张,而欧洲为每百万人4000张。
实际上,何止听上去昂贵而神秘的呼吸机,就是普通的病床和硬、软件设施,非洲许多国家也是异常匮乏。据报道,苏丹全国只有24张隔离病床;在疫情严重的意大利,每万人平均配备41名医生,非洲每万人中却只有两名医生。麦肯锡研究报告也称,在非洲每千人中,医生仅为0.25人,医院病床拥有量只有1.4张。《华尔街日报》认为,“疫情对非洲的冲击可能会超过其他地区,一些国家可能面临失控的局面。”而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最高的6个国家中有5个在非洲,同时,非洲一半的死亡病例是由传染病引起的,而欧洲只有2%。
其次是经济发展滞后,民众生活困难,对防疫构成掣肘。非洲40%以上的人每天的生活费不足2美元,而做一次核酸检测需要75美元,因此,许多非洲人做不起,也根本不考虑做。在非洲,许多国家都只聘用临时工人,这些工人的工资是日结的,这样,一旦“封城”,他们就断了生活来源,因此,他们宁可冒着风险继续打工、挣钱养家糊口,也不理睬政府的禁足令。
除了“封城”存在困难外,所谓“社交距离”在非洲许多国家也难以做到。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全球约有10亿人生活在类似贫民窟的环境中,其中多数在非洲,这些住处的通风、排水和排污设施很少,疾病很容易传播。43岁的阿迪安博与丈夫和6个孩子住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穆库鲁区贫民窟,她说:“孩子们一走动就会撞到对方。我们不可能为了防止感染,将一个孩子与另一个孩子分开。我们没地方这样做。政府应该将感染者带到医院。” 第三,非洲一些国家常年战乱,流血冲突不断,严重制约疫情防控。3月14日,利比亚民族团结政府总理萨拉杰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并要求全国停课、关闭公共娱乐场所、实行宵禁、关闭机场以及陆路口岸等。4月2日,利比亚出现首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而截至4月9日,该国已报告24个感染病例。但上述数据显然不准确,因为利比亚饱受战争创伤,战前还算先进的卫生系统几近崩溃,现在国家依然处于连绵不息的流血冲突之中,抗疫成了“奢侈”之事。联合国难民署表示,利比亚国内冲突加剧了新冠肺炎的威胁,导致该国面临人道主义危机恶化的悲惨局面。事实上,利比亚的冲突现状,使该国的卫生系统陷入严重的瘫痪之中,靠近冲突地带的许多医院、卫生设施遭到破坏或被迫关闭。就在最近,首都的黎波里拥有400张床位、治疗新冠肺炎的定点医院遭到袭击,联合国利比亚人道协调员表示,这明显违反了国际人道法,令人无法接受,它将使利比亚的疫情防控雪上加霜。
类似的情况还有索马里等国。法新社报道说,从南苏丹到布基纳法索,非洲许多国家的动荡与冲突已经成为常态。国际救援委员会称,在经历了6年战乱的南苏丹,1170万人口只有4台呼吸机、24张重症病床。该国已经出现多名确诊病例,如果人道主义项目中断,将会面临饥荒。而在西非国家布基纳法索,2090万人口也只有11台呼吸机,而该国目前的确诊人数已经达到443人,包括多名政府部长和高官。
第四,新一波蝗灾来临,使非洲抗疫分身乏术。就在疫情传播至世界多数地区的数周前,部分非洲国家面临70年来最大的蝗虫灾害,肯尼亚、索马里、埃塞俄比亚等国损失最大,蝗虫所到之处,几乎寸草不生,一个4000万只规模的蝗群就可以在一天內吃掉几万人的粮食。如今,非洲地区正面临第二波蝗灾,埃塞俄比亚农业部长对媒体说,这一波蝗灾暴发的规模约为上一次的20倍,将从4月持续到8月。当地媒体报道说,数十亿只年幼蝗虫正从繁殖温床的索马里涌出,寻找雨季中滋长的新鲜植被。非洲疾病专家担心,屋漏偏逢连阴雨,蝗虫除了会分散人们的抗疫精力,还有传播新冠肺炎病毒的潜在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非洲紧急行动负责人米歇尔·姚4月9日表示,“目前非洲地区疫情蔓延非常迅速,在刚过去的4天内,我们看到感染人数翻了一番。”他特别警告称,“如果这一趋势继续下去,非洲地区一些国家会面临巨大疫情高峰,而且这一高峰可能在未来几周内出现。”对于这一讲话,许多媒体都做了报道,并希望非洲加大疫情防控力度,然而,这又谈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