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建 心繫社会 执著教育

来源 :杰出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HGFD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简介】
  李子建教授,太平绅士,香港教育大学副校长(学术)/ 课程与教学讲座教授/ 宗教教育与心灵教育中心总监,UNESCO Chair in Reg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and Lifelong Learning(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区域教育发展与终身学习教席),曾任西南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主编或合编著《中小学环境教育理论与实践——迈向可持续发展》《课程、教学与学校改革》等专著30餘部。另亦主持有关环境教育、冯燊均国学基金会支持的“返本开新·安身立命:植根中华文化的生命教育计划”、生命教育等项目。2008年推行的“优质教育跃进学校计划”获得优质教育基金傑出奖。


  教育的种子早早在他心中种下,他走上了一条育人的道路。从教学到师资培育再到管理,担子未曾卸下,腳步一往无歇。
  他信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理念,面对“百家爭鸣”的教育界现状,提倡和而不同的教育思想,在九十年代末期与香港中文大学同事推行“优质教育跃进学校计划”。
  他主张教研相长,心繫社会发展,他殚精竭虑,主持编撰中外文书籍30餘部。他认为教育的本质在“传承”,新世纪教育应以“21世纪技能”、生命与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发展,让其身心灵得到全面健康的成长。
  教育应与社会连结
  受作为幼稚园教师的母亲的薰陶,李子建教授自小对教师有种特别的情感。加之学生时代受老师影响较深,小小年纪,教育的种子就在他的心中种下。
  学成後,他走上一条教育路。从此,春华秋实育桃李,德才兼备树学人。


  李兢兢业业教了几年中学。与学生亲密接触的日子,以往的校园生活他历历在目。1989年,他进入柏立基师范学院,从事师资培育工作,从教育学生到培养教师,角色的过渡,任务的加码,让他更感到身上的担子之重。
  那时候,他就觉得,要培养学生成才,必要先有优秀的老师。
  转眼是一个五年。1994年,李加入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学系,並於2003年获委任为该院院长暨大学与学校夥伴协作中心主任,积累了丰富的行政管理经验。2010年,李加盟香港教育学院,担任副校长(学术)。2016年,香港教育学院正名为香港教育大学,李协助推动大学的教育建设和发展,迄今已是第八年。
  几十年风雨历程,不管崗位如何变化,不管对自己是否有所挑战,他都“也无风雨也无晴”。只知道学问和对人生意义的领悟是个漫长的沉淀过程,时光变迁,学生的成长与机构的进步便是他最大的安慰。
  从事教育工作几十年,李有著自己的教育理念。他信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言在中国的国情之下,在大中华的文化脈络之下,教育工作应以中国国情为本体,在此基础上汲取和借鉴西方的理论和方法,要将西方理念融入我们的国情和实践之中,而非全盘西化。
  令他感触颇深的是,教育是一门多元化的学科和事业,百家爭鸣,各教育及研究工作者的观点很难统一。李认为教育工作有三大原则:一、教育是集体的工作,想解决问题首先要目标和理想都一致,赋权承责,发挥所长,这正是“优质教育跃进学校计划”所提倡的精神;二、在工作中要想改革改进,就要迎难而上,加强沟通合作,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三、遵循“和而不同”的原则,允许不同思想之间的碰撞,尊重学术的多样性。通过李教授和同事以及学校的共同努力,“优质教育跃进学校计划”的改进策略在香港教育界被广为运用,並於2008年获得优质教育基金傑出奖。


  当一名教育工作者被问及职业时,很多人都会说自己是“教书的”,李认为,教书和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他言,教书只是一个职业,无论大、中、小学或幼稚园都必须要有老师,他们承担着培养学生的职责,连结的主体是学生。“教育则不同。教育是个大范畴,其职责不仅仅是培养老师,更要和整个社会进行连结。大众教育、公众教育,说的都是教育需要响应社会。”李言,无论肩负哪种职责,教育工作者都有“言传身教”的责任,要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社会的榜样。
  教研硕果满枝头
  在教学过程中,李推崇教学相长,教研相长。在他看来,无论什麽时候,教育工作都应以学生为本,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角色,向老师提出自己的疑惑。教学也从来不是老师一方讲,教学与研究应该是相互促进相互提升的,研究应该是伴随著整个教学生涯的。李桃李满门,部分博士毕业生已在内地及本地大学任职,近年更在繁重的行政工作下,指导来自“一带一路”国家哈萨克斯坦的博士研究生。
  他的教育路上,产生了许多教研成果。多年来,在其他教育工作者的协助下,李编撰了30餘部书著以及100多篇学术论文。九十年代中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著作《中小学环境教育理论与实践——迈向可持续发展》,並取得了正面的反响。此书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支持下,李为中国写的第一本书,其前瞻性的教育理念和认知得到一定的认可。
  2000年,国内外教育界正进行著大改革。面对新的形势和变化,李思索著为这一次的改革做些什麽。於是,他将90年代以来和同事一起出版发表的文章结集,编著《课程、教学与学校改革》一书,呈现期间的教学经验,供业界参考。


  随著眼界的开阔,以前专注於香港和内地教育的李,渐渐将视线投放到国外。他说,教育改革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都有发生,其他地方有著不同的经验,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於是他又与甘国臻教授(Professor Kerry J. Kennedy)联合出版了英文著作《The Changing Role of Schools in Asian Societies: Schools for the Knowledge Society》,讲述亚洲社会里的学校改革。继这本书之後,他们又编辑出版了手册《Routledge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Schools and Schooling in Asia》,颇具权威性。业界专家评价这两本书在亚洲教育界具有一定代表性。   2013年,李凭著实力成为了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那时候,中国西部教育得到了教育界的关注。西部地缘环境相对偏僻,国家非常重视西部教育,因此,李去了西部,成为西南大学的“长江学者”讲座教授。该项目要求教授必须与学校达成三年的合作,身兼香港教育大学副校长的李几乎没有了假期。工作最紧凑的时候,他经历过工作日在香港如常投身教学管理工作,假期就乘搭飞机到重庆,为西南大学的学生们给予指导和从事学术研究的日子。
  三年过去,李对内地的大学和学校教育有了颇深的认识,思想又一次得到了昇华。尤其是,当他看到不仅仅我们国家在关心西部教育,国际上很多专家学者也在关心著我们的西部教育时,李又产生了出书结集的想法。此番,他将国内外许多学者研究中国西部教育的心得成果编撰成书,编辑《Educational Development in Western China: Towards Quality and Equity》,评述中国西部教育发展,称其“迈向了质量和平等”,拓阔了各界对我国西部教育的认识。


  谈及科研成果,李总是很澹然,他说,这些成果不是自己一个人的,而是身边很多朋友、同行一起努力取得的。他把每一次的成绩当做一个新的开始:“每一个当下的成果都不是最好的,我始终抱著下次会做得更好的心态去做事,如此才会获得想要的进步。”
  教育的本质在“传承”
  奔走於香港和内地之间,李深感两地教育的不同。他说,以师范教育为例,香港的教育学校国际化程度较高,相比之下,内地除北大、清华之外,其他不少省份大学的国际化程度稍弱一些,而更著重本地(国家);从学校教学和课程上来说,内地更偏於传统,而香港较为灵活较有弹性。此外,香港的大学大部分为公费资助大学,研究型取向较明显,专业策划性强,内地则偏於行政导向。
  “儘管存在不少差異,但香港和内地的教育本质不变,都在於‘传承’。”李说,香港教育博物馆举办的“香港幼儿教育今昔”展览和出版的书籍《再做一次幼稚园生——香港幼儿教育今昔》,将这种“传承”的理念诠释得淋漓尽致。香港的幼稚园,有著清晰的发展脈络,它更彰显出“教育从娃娃抓起”的理念。作为一门多元化的学科和事业,教育的根本在於传承,将优秀的东西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每个学校都有的校训正表达著这种传承。
  随着年纪的增长,李深感时间和精力越来越有限,他想把时间花在最有意义的事情上。於他而言,最有意义的莫过於未来和一些同事一起,用较为浅白的语言让大众明白教育是什麽。如今,国家推行“一带一路”倡议,他更想通过教育与不同国家之间建立连结。作为“一带一路”的其中一个点,越南的发展一直是李所关注的。过去一年,他也在张仁良校长的指导和鼎力支持下,做著推动越南教育发展的事,他希望尽一己之力,为教育发展创造更多可能性。


  谈及香港及国家教育,李说,不少西方国家如美国、芬兰等提及的“21世纪技能”便是未来的方向。“21世纪技能”顾名思义,是21世纪教育应培养的核心素养和技能,即跨学科、超学科的技能,包括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沟通能力、解难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要培養学生的‘21世纪技能’,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必须了解全球教育的发展脈络和趋势,结合时代发展,制定出更多可行的发展方案。”李说。
  近年,他致力推动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是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女士尤为重视的价值观教育之一,也是香港教育很重要的方向。生命教育可以说是与价值观教育和德育有著密切的关係,在李看来,培养学生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告诉他们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下如何看待自己的人生价值、学会並做到爱人爱己,比单纯地灌输学生知识更重要。作为一个在教育领域无悔耕耘的工作者,他更关心学生身心灵的健康成长,他关注减负,希望减负之後,学生能参与更多课外体验活动,实现身心均衡发展並建立自己的人生理想。
  如今的李教授,将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教育上,在百忙之中,除了爭取与家人共处外,还对电影、收藏、音乐等有著浓厚的兴趣。这些爱好,让他的生活过得更加充实而有意义。眼前的他,教书育人,又极富感染力,生活厚爱这样一位心中有爱的人,生命善待这样一位心繫教育的人。
其他文献
【人物简介】  高山先生,《环球汉诗百年经典》《首届“国学盃”全国汉诗大赛》《当代百家绝唱诗词精选》编委会委员,《中华传世诗词选集》《中华当代诗词名家精品大全》编委委员,北京朝阳图书编著中心永久性艺术指导顾问,香港芙蓉文艺歌舞团行政总监,广东省高氏历史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渤海高氏港澳宗亲联谊会顾问,香港诗词学会常务理事,香港高氏宗亲会副会长等,曾任香港深圳市龙岗同乡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高山先生艰
期刊
【人物简介】  徐德馨女士,海天书画会会长,香港兰亭学会会员,香港书法爱好者协会会员,香港诗书联学会会员,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藏书票研究会会员;作品曾入选“香港当代艺术双年展(9 2)”“加拿大枫叶奖(9 7)”“韩国亚细亚美术招待展”“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港澳台地区特邀作品展’”等,屡获海内外书画比赛金、银、优異等奖项;传略入编《世界华人美术名家年鉴(1998)》;出版有《德馨小品》《水墨颂——
期刊
【本刊讯】2019年2月15日,协成行集团总部假香港美心皇宫举行了每年一度的协成行集团联欢晚宴。协成行集团总部全体同仁,方氏家族成员,以及受邀嘉宾等100多人齐聚,筵开12席,共度盛会。  会上,方润华主席倾情讲述了自己创办协成行的奋斗史,以及曾經遭遇的困难和坚持的宗旨,更希冀能夠赚到更多的钱,以便做更多的善事,造福於人。  1948年,方氏父子於中环永和街6号地铺创办协成行,主要经营芝麻及桂皮的
期刊
【本刊讯】日前,香港中小企经贸促进会、香港孙子兵法国际研究中心受东莞清园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邀请,赴东莞松山湖考察了清园教育的智能科技教育产品,並对东莞松山湖的营商置业环境进行了考察。  在考察论坛上,东莞松山湖科技创新局局长方少文先生对香港考察团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他对莞港两地人文风俗习惯相近相亲进行了强调,並介绍了东莞松山湖科技创新园对香港企业到来所推出的各项利好举措。  香港中小企经贸促进会会长
期刊
【人物简介】  郑喜才先生,祖籍广东潮阳,出生於香港,现居澳门。先後从事运输、装修及地产等多个行业。现任大大地产置业公司总经理,曾兼任澳门地产业总商会(2005-2008)副理事长、澳门货车运输业互助会荣誉会长、澳门凼仔培华中学校董、澳门潮州同乡会常务理事等职,曾任潮阳市政协委员,现为澳门地产业总商会荣誉会长。  大大地产公司总经理郑喜才先生,在人生的伊始就遭遇了生活的不如意,在其後的奋斗历程中,
期刊
1月21日,国际网球名人堂官方宣佈2019年正式入围名单,中国选手李娜的名字赫然在列,此外一同入围的名将还包括两届女单大满贯得主、法国人玛丽·皮尔斯,以及男单前世界第一、俄罗斯人卡费尔尼科夫。  李娜职业生涯曾四次杀进大满贯女单决赛,获得了2冠2亚的成绩,在2011年法网赛中,她为亚洲带回了首个大满贯单打冠军奖盃,两年多之後,她又在2014年澳网摘掉了“一满贯”的帽子。李娜职业生涯的成就还不局限於
期刊
2019广府庙会在2月19日元宵节开幕,一连七天的活动精彩纷呈,其中有粤港澳三地粤剧泰斗同台共唱粤韻,还有三地非遗项目荟萃,充分展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精粹。  广府庙会是华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民俗文化品牌活动之一,适逢《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发展纲要》刚刚发佈,庙会特别组织三地交流互动节目《粤韻三地情》,由香港的龙贯天、澳门的叶幼琪、广东的倪惠英三位艺术家联袂同台演绎,诉说三地一家亲的血脈亲情,体现广府传统
期刊
【人物简介】  黄俊明先生,香港海外置业有限公司区域经理,海港物业顾问行高级客户经理。他把每一个客户当做自己的朋友,做到热情、真诚,站在客户的角度,充分考虑客户的利益,客观地、实事求是地把房产品质、周边环境、配套设施给客户介绍清楚,耐心细緻为客户解答问题。让客户买得放心,买得舒心,是其不变的服务宗旨。  作为香港海外置业有限公司区域经理及海港物业顾问行高级经理,主营马来西亚海外置业业务,黄俊明先生
期刊
【人物简介】  江慧心小姐,唯听澳门听觉与言语中心有限公司董事。该中心提供听力测验、助听器验配、耳模及耳塞、听力辅具、无线调频系统、听力仪器等专业服务与设备。同时,她还担任澳门中华总商会妇女委员会成员、澳门健康协会理事长等公职。  本着父亲的愿望,江慧心小姐把做好听力健康这一事业作为使命。  2002年,由江慧心小姐参与创建的听力中心成为了全澳门首间提供专业听觉服务的私营机构;2009年,由她与香
期刊
【人物简介】  陈智文先生,亚洲金融执行董事、亚洲金融慈善基金有限公司董事、银联信託有限公司董事、香港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董事、香港中华总商会常务会董及香港潮州商会副会长、潮阳同乡会永远荣誉会长、潮阳百欣小学校监及香港潮阳小学校董、东华三院顾问局投票委员、香港泰国商会创会会员、香港外展训练学校信託基金会委员、太平山扶轮社会员及香港歌剧院创会会员、选举委员会(金融界)委员等。  香港,中外闻名的国际金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