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协同创新 破解发展难题

来源 :河南教育·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gerwes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以下简称“2011计划”)实施以来,河南师范大学高度重视协同创新工作,多次邀请专家领导进行专题宣讲和工作指导,多次召开各学院、职能部门负责人、学科平台负责人、省校特聘教授等参加的座谈会和研讨会,学习两部领导讲话和两个文件精神,深刻领会“2011计划”的核心内涵,就推进“2011计划”的思路、方向和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进行广泛研讨,并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协同创新,我们在行动
  在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河南师范大学出台了《河南师范大学协同创新计划实施方案》。方案规定,协同创新建设项目要与学校重点学科、重点科研平台建设衔接结合,统筹发展。要瞄准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积极融合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等创新资源,集聚拔尖创新人才,实现重大标志性成果突破,成为引领中原经济区快速发展的重要研发基地,并尽快进入国家和省“2011计划”行列。
  按照实施方案要求,学校首批遴选了动力电源及关键材料,精细化学品的设计、绿色合成及产业化,循环农业,太阳能光伏材料与技术,中原文化时代化与国际化,中原经济区高效低碳渔业技术,黄淮水环境污染与用水安全保障技术等校级协同创新中心,并各安排专项经费100万元用于协同创新中心的前期培育工作。
  《河南师范大学关于加强“协同创新”、推进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在协同创新中心建立人才政策特区,按照协同创新任务分工设置首席科学家岗位和专职科研岗位,确立了研发人员(含外聘人员)的岗位津贴制度,创新了协同中心人员准入和退出机制,优化了协同创新中心资源配置机制,构建了以创新质量和重要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机制。
  为加强学校各级协同创新中心组织领导,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协同创新领导小组组长、相关副校长为副组长,科研处、人事处、研究生学院、财务处、发展规划处、实验室建设与设备管理处、监察处、审计处、后勤管理处等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协同创新领导小组,负责全校协同创新中心的管理和资源配置。目前,学校构建的国家、省、校三级协同创新中心的培育工作正在扎实推进。
  协同创新,推动科研工作飞速发展
  河南师范大学大力提倡结合国家和地方需求开展科研创新,围绕行业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区域经济发展构建形式多样并充满创新活力的协同创新模式。
  组建动力电源及关键材料协同创新中心。动力电源及关键材料协同创新中心是以河南师范大学建设的河南省动力电源及关键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核心,与新乡市人民政府合作,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需求,联合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大学以及河南环宇等动力电池及电动汽车骨干企业组建而成。
  河南师范大学与新乡电池生产企业的合作已有20余年历史,经过多年的自主创新,在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设计、负极材料优化、隔膜材料创新等方面,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镍氢电池材料制备工艺、圆柱及方形密封锂离子二次电池生产工艺、锂离子电池锰酸锂正极材料及其生产工艺等成果先后实现产业化,为新乡乃至全国电池材料、电池及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中心开发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隔膜材料在合作企业投产后,产能达每年1亿平方米,产品质量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0%,并出口俄罗斯、韩国等国家。近期研发的超晶格结构锂离子动力电池正极关键材料,已进入中试阶段,产品性能经初步测试已超过国家制定的“十二五”末目标指标。现已形成转化一代、研发一代、储存一代技术成果的良性运行机制。2012年5月,河南省科技厅以河南师范大学为牵头单位,联合省内部分高校、科研院所和电池生产企业等20余家单位,组建了“河南省动力电池技术创新联盟”。
  为做大做强新乡的电池及电动汽车产业,打造完整的电池材料、电池和电动汽车产业链条,2010年,新乡市政府依托河南师范大学组建了新乡电池研究院,同时设置60个新乡市事业编制,用于引进和聘任国内外优秀人才,电池研究院由新乡市人民政府和河南师范大学共同管理,资源共享,研发成果优先转让新乡市电池生产企业。
  目前,新乡市政府已提供一座建筑面积21500平方米的研发大楼一座和5000万元研发经费,按照“建一个中试研发机构、集聚一批高层人才、配套一个孵化基地、支撑一个产业升级、带出一片产业集群”战略构想,以政府、大学、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知名企业、中介服务的协同创新为支撑,以解决电池材料创新、电池单体设计与优化、电池模块与车辆适配标准等关键核心技术问题为目标,打造国际化、开放性协同创新研发平台。
  组建精细化学品的设计、绿色合成及产业化协同创新中心。精细化学品的设计、绿色合成及产业化协同创新中心,是以河南师范大学建设的教育部绿色化学介质与反应重点实验室为核心,联合河南科技大学、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河南天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辅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三生药业以及新乡拓新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组建而成。
  近年,实验室主动与新乡市高新产业技术开发区合作,围绕产业集聚区生物医药及医用材料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技术需求,与企业开展源头合作和协同创新,联合三生药业、新乡拓新生化、牧歌生物技术等企业,组建了“河南省创新药物及医药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取得了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成果,5-氨基水杨酸锌获得国家一类新药临床批件,磺胺嘧啶锌及其软膏获得国家新药证书,先后突破了系列核苷、强力霉素、阿托伐他汀钙和氯吡格雷等医药中间体及大品种新药制备关键技术,为产业集聚区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实验室与新乡拓新生化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就核苷的低成本、环境友好的合成方法进行源头创新,经过多年努力,突破了合成方法的关键技术,发明了一种能促进C-N苷键在指定位置生成的高效催化剂。研究成果获得中国发明专利优秀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批理论成果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发表。由于课题来源于企业,很快实现了产业化,结束了我国核苷产品长期依赖进口的历史,并出口美国、西欧、日本、印度等国家和地区。
  目前,精细化学品的设计、绿色合成及产业化协同创新中心正在围绕精细化学品绿色合成方法与技术、创新药物、大品种药物及中间体、新型纳米助剂和催化剂等开展联合攻关和协同创新。   组建中原文化数字集成和网络推介协同创新研究中心。“中心”已有较为雄厚的研究基础,主要以学校现有的河南省重点社科研究基地——河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为主体,整合学校已有的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而组建的高层次科研平台。“中心”联合河南省文化厅、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河南省旅游局、河南省通信管理局、安阳师范学院等政府部门、高校和相关文化企事业单位组建而成,集聚了一大批中原文化研究领域的优秀科研创新人才。近年,“中心”研究人员先后获得了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河南省哲社规划项目、河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河南省政府决策招标课题、河南省高校人才创新计划等一大批科技计划的支持,并先后获得了一大批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还先后在国家权威报刊发表了500余篇有关中原文化研究的高层次学术论文,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协同创新,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河南师范大学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宗旨、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和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009年5月,学校召开教学工作会议,积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明确提出对本科生实施因材施教、分类培养。为此,学校确立了师资型、学术型和应用型三类人才培养方向,其中,师资型人才方向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现代教育理念和教师专业发展能力,掌握基础教育改革现状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学术型人才方向是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较强科研能力的创新人才;应用型人才方向是培养具有国际竞争意识和较强技术管理能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管理者和专业技术人才。
  为了推进师资型人才的发展,学校和100所省级示范性中学组成的“1+100”协作共同体,为师资型人才提供高水平、专业化的实习场景,提供与中学教师近距离进行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研究和实施教学的机会,增强学生对基础教育的适应性,缩短其胜任新课程教学的时间和周期。
  为了推进应用型人才的发展,2012年6月,学校联合省内外百家高新技术企业组成“1+100”河南师范大学——高新技术企业协作共同体。共同体发挥高校学科、人才、技术、信息等科技资源优势和企业的政策、资金、市场及产业化优势,促进高校与高新技术企业广泛形成人才、技术、资源的共享和互动,努力寻求共同合作愿景和共同发展利益需求,不断丰富合作内容,创新合作形式,建立战略性、紧密型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依照合作协议,协作共同体双方将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合作进行产品研发和技术提升,共享科技资源,搭建企业间相互协作的平台。学校将为合作单位解决技术难题,派遣实习生,对企业在职人员进行培训,聘请企业技术人员为兼职导师等;合作单位将安排学生实习,接收教师到单位搞科研,为学生提供模拟创业服务,推荐优秀兼职教师,优先接收优秀毕业生到单位工作等。
  河南师范大学在探索实践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围绕政产学研合作开展了一系列较有成效的工作。这些工作不仅极大提高了学校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也推动了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学校将进一步深化“2011计划”,创新工作机制,推动协同创新,为学校各项事业又快又好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责编:晓 月
其他文献
摘 要:竞技体育作为人类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的一项伟大实践活动,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教育价值。以竞技体育新兴项目——体育舞蹈为例,从社会学、美学等不同角度对竞技体育的美育价值进行分析探讨,可有效提高人们的审美意识,挖掘竞技体育的美,为促进竞技体育美学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竞技体育;美学教育;体育舞蹈  一、竞技体育的美学教育价值综述  人类最初的竞技活动之所以能够成为体育活动的一部分,与人类
期刊
高校青年教师是一个最不应该纠结的群体,在现实中,很多人却纠结了。  毫无疑问,他们是别人眼中的成功者,多年求学奋斗,一路过关斩将,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在大学里为人师,从此拥有一个光鲜而令人尊敬的名字——大学教师。然而,这并不代表他们能够过上理想的生活,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和科研。“他们中的很多人发现自己面临比原来更大的压力:内部的、外部的,同龄人的、隔代人的,学生的、老教师的。”他们的
期刊
(本刊讯 记者 高 杨 赵冬冬)10月30日至11月1日,河南省依法依规开展普通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培训研讨会在安阳师范学院召开。研讨会由河南省教育厅主办,河南省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研究会和安阳师范学院承办。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总结工作经验,研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工作队伍整体素质,推进学生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提升普通高校学生工作质量和水平。省委高校工委专职委员贾修国,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党委副书记
期刊
本刊讯(特约记者 董 庆)2012年10月22日至23日,由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分会主办,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承办的第九届国际少林武术节论文报告会在郑州大学体育学院隆重举行。  22日上午9∶00,论文报告会开幕式在郑大体院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与会的领导有: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中国武术协会副主席陈国荣,河南省体育局局长、党组书记、河
期刊
2012年5月28日~30日,第一届全国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在山东大学举行。经过层层选拔,来自全国各地的32个代表队的95名辅导员齐聚济南,我很幸运也很荣幸作为江西省高校辅导员的代表之一与其他高校优秀辅导员同场竞技,最终荣获三等奖,实属意外之喜。回顾比赛始末,感慨万千。  我想先和大家分享一下比赛的程序,本次大赛共分为三个阶段:初赛、复赛、决赛。  初赛是在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开展的,形式和内容
期刊
■ 特约记者 魏 鑫 沈 祥  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高校毕业生就业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关系到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持续推进,关系到社会和谐和安全稳定的大局。党的十六大以来,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取得了辉煌成绩。为回顾10年来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辉煌历程及丰硕成果,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本刊专访了中共河南省委高
期刊
连续10年16次参加国际和国家医疗队,足迹遍布多个国家和中国最偏远的省区;5次进藏,3次进疆,为6000多名白内障患者带去光明;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扶残助残先进个人”“全国我最喜爱的健康卫士”“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被藏族同胞亲切地称为传送光明的“德吉喇姆”(藏语“仙女”),她就是党的十八大代表、河南科技大学副校长雷方。  医之爱:传送光明  1997年12月,在国外研修学习的雷方
期刊
5月,在古都洛阳,在河南科技大学的校园里,15名学子筑起生命之墙、串起生命之链勇救落水青年的事迹正被人们传颂着。5月23日,赵兴坤、张亚萌等15名学生被河南科技大学授予“见义勇为模范大学生”,他们所在的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工程094班被授予“见义勇为模范班集体”。  手拉手!别松手!  5月的洛阳美如画、醉人心。14日下午,河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工程094班15名学生来到洛浦秋风园过
期刊
她用青春书写着生命的感动,她用爱心为患者拂去身心的伤痛,她用笑容为患者增添继续前行的勇气与信心,她用奉献丈量着生命的长度……她就是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二病区护士长姜虹。  37岁的姜虹自参加护理工作以来,一直秉承“诚心做人,用心做事”的信念,将患者的满意视为最大的快乐。有人说:“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芒,一粒沙可以验证大地的沧桑。”姜虹只是一名奋斗在临床一线的普通护士长。在医疗行业无数护
期刊
穆青1937年参加革命,1942年调到延安《解放日报》当记者,开始了长达61年的新闻生涯,其造诣博大精深。作为后辈,我难以全面诠释穆青精神,仅就“勿忘人民”的警示价值谈几点学习感悟。  “勿忘人民”是穆青同志25年前提出来的。1988年4月,穆青到福建省厦门市调查研究。4月17日,在厦门宾馆吃过早饭,陪同调研的福建分社社长崔葆章和厦门支社的同志恳请穆青为分社题词。穆青提笔写了“勿忘人民”四个大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