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子送夫上战场:古有佘太君,今有邓玉芬

来源 :时代报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minfeng_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雄母亲送夫送子上前线
  北京密云县一位名叫邓玉芬的母亲,把丈夫和5个孩子送上前线,他们全部战死沙场。华北平原上的一个庄户人家写下这样一副对联: “万众一心保障国家独立;百折不挠争取民族解放。” 横批是: “抗战到底。”这是中华儿女同日本侵路者血戰到底的怒吼,是中华民族抗战必胜的宣言。
  ——2014年7月7日,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仪式上的讲话
  “杨家将”世代忠勇护国,前仆后继,其中最让人感动的便是佘太君。作为名将之妻,她精通韬略,其八子多数殉国。西夏侵扰时,她以百岁高龄,率领杨家一众寡妇征战。而在邓云芬的身上则上演了现实版“杨家将”:抗日战场上,为保卫国家,她送丈夫和六个儿子上战场,等来的却是一个又一个噩耗。
  在北京市密云区张家坟村的山岩上,一尊5米高的花岗岩雕塑刻画了邓云芬的形象——她左手握着布鞋,右臂挎着针线筐,眺望远方的目光坚定而深邃。每当路过此处,村民们都会心存敬仰。在他们看来,这位几乎为抗日献出全部亲人的老人,是当之无愧的“当代佘太君”,她的家人就是“当代杨家将”。她的故事成为中国人不畏强暴、血战到底之抗战精神的真实写照,被一代代人口口相传。
  天下有哪个母亲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平安健康?可邓玉芬在家国大义面前选择了让儿子挺身而出。每次送儿子上战场,她都会流下泪水,但她却不会让儿子们看到。
  “我的曾祖母把大儿、二儿、三儿送进游击队,让四儿、五儿参加了村里的自卫军模范队。她和我曾祖父一边开荒种地,一边为八路军运军粮、背子弹、跑交通。”邓玉芬曾孙、北京市密云区张家坟村党支部副书记任宏伟说,她托人给前线的儿子捎去话:别惦记家,安心打鬼子。
  1891年,邓玉芬出生在密云县水泉峪村。幼年家境贫寒,未成年就嫁到邻村张家坟村任家,靠租种地主的几亩土地过活。从小在苦水里泡大的邓玉芬,生就一副刚强的性格,她不怕穷,不信命,相信只要儿孙满堂,总有过上好日子的一天。正是怀着这种希望,她年复一年,含辛茹苦拉扯大7个儿子。
  1932年2月,东三省沦陷后,日本帝国主义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华北地区。1933年,邓玉芬的家乡被日本侵略者划为“满洲国”。自此以后,当地百姓便坠入了日伪统治的水深火热之中。为了糊口,邓玉芬三个年纪稍长的儿子只得离家外出谋生,夫妻俩也被迫带着几个年龄小的儿子,搬到张家坟村东南的猪头岭山上开荒度日,维持生计。
  在日伪统治下,日军还在精神上对民众进行奴化教育,妄图在文化上控制中国。他们除了大肆散布“中日亲善”“共存共荣”“和平反共”等奴化言论,还胁迫中国人说日语、唱日本歌、升日本国旗。邓玉芬虽然只是一个农家妇女,可是她清楚这意味着什么,她懂得国家民族大义,痛恨日本侵略者。
  面对日本侵略者的奴化教育,邓玉芬看在眼里,恨在心中。为了不忘本,每年的清明节,她都要带上儿子去祖坟祭祀逝去的亲人,并反复教育孩子们不要忘记“咱是中国人,到死也不能忘了祖宗”。对于日本人开设的教育科目,邓玉芬坚决不让自己的孩子参与。
  1938年6月,宋时轮、邓华领导的八路军第四纵队经平北挺进冀东,开辟根据地。
  八路军还迅速在各村办起了夜校和妇女识字班,对农村妇女开展扫除文盲和抗日爱国主义教育,教大家始终不忘“我是中国人”“中国人就应该爱中国”。抗日政府的举动,让邓玉芬在绝望中看到了希望。邓玉芬经常带着孩子参加学习,并通过识字班和八路军有了接触。
  在和八路军的接触中,她一次次聆听八路军宣讲抗日道理,觉得句句都说到了自己的心坎上,越听心里越豁亮。邓玉芬明白了作为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民,只有参加抗日,拿起武器来打鬼子,才能维护国家民族的安全,才能翻身。深明大义的她便和丈夫商量,把儿子们叫回来。
  1940年7月,丰滦密第一支游击队——白河游击队在猪头岭上成立了,邓玉芬的两个儿子老大永全、老二永水光荣地加入了这支游击队。从此,邓玉芬一家的命运就和八路军、游击队紧紧连在了一起。而且,在邓玉芬的带动下,全村上下涌现出男女老少齐动员的参军热潮。
  三个月后,由于抗日队伍作战减员严重,兵力不济。邓玉芬又将三儿子任永兴送到了抗日队伍上,她对三儿子说:“一定要英勇杀敌,不要管妈。进入队伍后,也不要想妈,不能给队伍丢脸。”
  三个儿子外出抗敌,邓玉芬成了家里唯一的顶梁柱。她承担起全部的家务活,并带领余下几个尚且年幼的儿子开荒种地,好让自己的丈夫腾出手为八路军运军粮、背子弹、跑交通。邓玉芬的家也成为八路军和伤员的经常住所,她为八路军烧水做饭,缝补衣服,亲如一家;为伤员接屎接尿,喂汤喂水,没有一句怨言。
  为了帮助八路军伤员尽快恢复身体,邓玉芬经常拿出家里寥寥可数的粮食,变着花样为伤员补充营养,好让受伤的战士早日康复。
  自从八路军来了那天起,谁也说不清她究竟养好了多少伤病员。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十团指战员和丰滦密县区干部、游击队员几乎人人都知道,猪头岭上有个温暖的家,家里有一位亲切慈祥的邓妈妈。
  1941年秋,日军为了阻止八路军向“伪满”地区推进,开始对丰滦密抗日根据地发动万人大扫荡,实行残酷的“烧光、杀光、抢光”政策,疯狂制造“无人区”。
  为了对抗日军的疯狂行径,抗日根据地政府发出了“回山搞春耕”的号召,邓玉芬一家决定重返“无人区”搞春耕,准备边生产,边与敌人进行斗争。然而没有料到的是,邓玉芬的丈夫和四儿子、五儿子却在备耕中遭到马营据点的日军偷袭,惨遭杀害。邓玉芬闻讯犹如五雷轰顶,悲愤交加,几次晕厥过去。
  然而,不幸并没有放过这个可怜的母亲。1942年秋,大儿永全在保卫盘山根据地的一次战斗中英勇牺牲;1943年夏,被抓走的四儿永合惨死在鞍山监狱中;1943年秋,二儿永水在战斗中负伤回家休养,因伤情恶化无药医治死在家里……
  1944年春,日本侵略者再次对无人区进行疯狂“扫荡”,一连七天七夜搜山剿岭,乡亲们纷纷躲进深山。逃亡的过程中,邓玉芬跟六儿子走散了,她只好背着刚满7岁发着高烧的七儿子和逃难的群众躲到一个隐蔽的山洞里,一藏就是好几天。   此时,一股敌人逐渐接近乡亲们藏身的山洞,如果孩子的哭声传到敌人的耳朵里,不仅会暴露目标,甚至会给隐藏在此处的乡亲招来杀身之祸。
  这个时候,正好搜山的鬼子就到这个洞口跟前了。也是在百般无奈的情况下,邓玉芬从破棉袄里拽出一些旧棉絮,狠狠地塞在小七嘴里,紧紧地抱着小七。”
  许久之后,日本兵终于走远了,邓玉芬赶忙将小七嘴里的棉絮掏出,然而此时,小七的脸已经憋成了深紫色。饥饿和长时间缺氧,夺走了小七的生命。这个还没有来得及取大名的孩子,在母亲怀里永远地闭上了双眼。
  面对沉重打击,邓玉芬再一次咬牙挺住了。掩埋好幼子后,她化悲痛为力量,搞生产、做军鞋,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对八路军伤员的照料上。她失去了五个儿子,就把八路军战士当作自己的孩子。她唯一的愿望就是八路军能早日将日本鬼子赶出中国,亲眼看到胜利的那一天。
  1945年9月2日,日本代表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至此,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邓玉芬日夜等待的这一天终于来了,那一天,邓玉芬来到亲人坟前, 眼含泪花,对九泉之下的丈夫和儿子们说:“鬼子被咱们打败了,咱们胜利了!”
  从1942年到1944年,不到两年的时间中,邓玉芬先后失去了六位亲人。然而,正当大家为抗战的胜利而欢欣鼓舞时,战火再次燃起。国民党反动派又发动了内战。残酷的现实让邓玉芬无法无动于衷。她又做出一个重要的决定,送六儿子永恩参加了县支队。六儿子走了,她忽然感到从未有过的孤独。身边仅剩下这一个孩子,万一六儿子有个三长两短,她就再也没有可以陪伴的亲人了!
  第二天一早,她赶到县支队驻地,想领六儿子回家,只要她向领导张口说明情况,六儿子就能脱下军装随母亲回家。可是到了驻地,看到一队队的战士,玉芬又犹豫了:哪个孩子没有妈?都不上战场,谁来保卫乡亲们的胜利果实?别人的孩子也是母亲身上掉下来的肉啊!我怎么能如此自私啊?想到这儿,忍住了眼里的泪水,她改变了主意,还是要把六儿留在部队。她叮嘱六儿子任永恩:“不要惦记家里,好好打仗,立了功回来见妈!”
  六儿子没有让妈妈失望。1947年8月,他在密云县河北庄战斗中立了功,受到嘉奖;1948年在攻打黄坨子据点的战斗中却壮烈牺牲了。他立了功,却永远不能回来见妈妈了。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帮助这位伟大的母亲,国家为她建了房,免除一切开支,但邓玉芬却怎么都不舍得用,出门连一分钱的东西都不舍得买,她说:“国家不富裕,我已经很知足了,不能再添麻烦。”
  1970年2月5日,邓玉芬因病医治无效不幸逝世,享年79岁。
  为了传承邓玉芬的伟大爱国精神,2012年,密云县委县政府在石城镇张家坟村新村中心,建设了邓玉芬雕塑和主題广场,并开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爱国主义与传统革命教育,培育民族精神与民族气节。她为革命献出了自己的一切,也给后人留下了永恒的精神财富。
  绵绵燕山岭,巍巍司马台,挺拔不曲的红杉树,奔流不息的潮白河,见证着一代又一代山里人的牺牲奉献,见证着普通百姓对党的一片深情。
其他文献
正值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一周年之际,2015年10月26日至31日,河南省文艺志愿者艺术家一行十余人以实际行动响应“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号召,走进甘肃省定西市,为当地贫困地区老百姓捐赠书法、美术、摄影等作品。  27日上午,由河南省文联、甘肃省定西市委、定西市政府主办,河南省文艺志愿者协会等协办的“紫气东来·丹青传情—河南省文联、河南省文艺志愿者协会走进甘肃定西捐赠书法、美术、摄
期刊
六月,是一个缤纷多彩的季节,告别了温柔的春风,迎来了火热的夏天。2018年6月22日上午,骄阳似火,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河南省书法志愿者冒着烈日酷暑,走进滑县黄塔小学开展书法培训活动。10名书法家为300余名小学生献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书法课”。  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理事、中国书协会员、河南省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省书协理事申慧生,中国书法家协会隶书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会员耿自礼
期刊
2016年3月20日,由中国文联、中国音协、省委宣传部、省文联联合主办的“中国文联、中国音协文艺志愿服务团放歌‘一带一路’— 走进郑州国际陆港进行慰问演出”在郑欧班列起点—郑州国际陆港举行。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关牧村等倾情献唱,为郑州观众带来了欢乐。  时任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郭运德,时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协副主席、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徐沛东,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中心主任、中国文艺志
期刊
在广袤的苏北平原,有一个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2700多年建城史的古老城市,焕发着青春的活力在迅速地崛起。宿迁市,西楚霸王项羽的故乡,位列中国新兴城市排行榜前三甲,2017年入选年中国百强城市,2018年入选首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并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荣获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这一国家含金量最高、影响力最大、最具品牌价值的城市称号!  在宿迁,有一座大桥,市民都亲切地称为秀强大桥,它源于一
期刊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三农工作”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2019年7月6日下午,由河南省文艺志愿者协会、河南广播电视台新农村频道共同主办的不忘初心唱响新时代,乡村振兴共同奔小康“我和我的祖国”河南省文艺志愿者慰问演出活动走进郑州市金水区宋砦村。  慰问演出开始前,河南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王守国代表河南省文联、河
期刊
55年前,1964年5月14日,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同志在兰考的一年多时间里,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对革命忠心耿耿,为人民鞠躬盡瘁,最后积劳成疾,在郑州病故,时年42岁。  本期,我们选发“纪念焦裕禄逝世55周年学术研讨会”上几位专家的发言,以深切缅怀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同志。
期刊
70年,对于个体生命,已看遍繁华和起落;70年,对于历史长河,或许只是其中的一朵浪花;70年,对于新中国,却是沧桑巨变、蓬勃发展的伟大征程。  1949年-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走过了整整70年的风雨和辉煌。这70年,是新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百废待兴的国家,一跃成为国内生产总值和综合国力均居世界前列的社会主义强国的70年;是中国人民从一穷二白到逐步过上富裕、幸福、美好生活的70年;是五千年文明
期刊
夏明翰、方志敏的就义诗  95年来,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英勇奋斗,成千上万的烈士为了这个理想献出了宝贵生命。“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 “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 ,这些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誓言生动表达了共产党人对远大理想的坚贞。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我们一定要铭记烈士们的遗愿,永志不忘他们为之流血牺牲的伟大理想。  ——2016年7月1日,在庆
期刊
1848年2月24日,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在英国伦敦第一次以德文单行本发表,共23页。《共产党宣言》正式发表,标志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诞生。自此之后,这一伟大著作一直放射着真理的光芒,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共产主义战士,改变了中国、改变了世界。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当他看到安放于陈列柜中的《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时,讲了一个故事。
期刊
毛岸英、唐铎在苏联卫国战争  中国人民和俄罗斯人民在反法西斯和军国主义的战斗中相互支持,相互援助,并肩战斗,用鲜血和生命凝成了战斗友谊。在卫国战争最艰苦的时刻,中华民族许多热血儿女毅然投身到抗击法西斯德军的英勇行列中。毛泽东主席的长子毛岸英作为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坦克连指导员,转战千里,直至攻克柏林。中国飞行员唐铎作为苏军空中射击团副团长,鹰击长空,在同法西斯军队的空战中屡建战功。在莫斯科伊万诺沃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