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的精灵忧郁疯狂向天使发起进攻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zub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由的人,你会永远爱海吧!
  海是你的镜子,在波涛的
  无止境进展中,你鉴照灵魂
  而你的精神却是同样辛酸的深渊
  ——《人与海》(L'Homme et la mer)/波特莱尔《恶之华》
  1857年6月25日,彼时欧陆艺文界正处于浪漫主义末期,法国现代派诗人波特莱尔(Charles Baudelaire,1821~1867)业经多年纵浪生涯,终在他三十六岁那年正式出版诗歌巨作《恶之华》(Les Fleurs du Mal),书中内容屡屡不乏吟咏颓废、死亡、醇酒及性爱,侈言各种忧郁(spleen),形而上的不安与情色感官等概念不断延展。小说家雨果(Victor Hugo,1802~1885)形容为“灼热闪烁,犹如众星”,宛如“一道新的颤栗”震惊同时代之人,所谓“象征主义”(Symbolism)风格思潮亦由此发轫。
  回溯十九世纪末欧洲大陆自工业革命以降,乃开始进入了近代工商业繁荣的都市文明生活,当时人们将这个追求经济利益至上、富足社会的时代称作“美好年代”(Belle Epoque),尤其是世界艺术之都——巴黎,更完全沉浸在洋溢着华美享乐的气氛当中。但相对来说在这繁荣欢乐的背后,却隐藏着人们对文明进步虚华表象的厌恶,以及精神与物质文明之间的落差,于是衍生出关乎不安、苦恼、空虚、颓废的诸多联想,象征主义即是在此世纪末的时代氛围底下孕育而生。其最初反映在文学与诗歌创作方面,藉由刊登在报章杂志上的文学诗篇,配合大量的插图,促成文学与绘画之间彼此产生对话互动,从而相继影响音乐、戏剧和美术工艺等各个领域。
  及至1900年,恰逢世纪之交的关键年,德裔瑞士籍画家卡洛斯·舒瓦伯(Carlos Schwabe,1866~1926)首次为波特莱尔诗集《恶之华》(Les Fleurs du Mal)绘制一系列插画创作暨封面设计。此书封面画中显见一株枝叶顶端生有异常美丽的宽唇口袋、外表貌似鲜艳果实的漂亮植物,许多昆虫便因禁不住袋内蜜汁所引诱,遂不幸失足葬身其间化作醇液津食,用以隐喻诗人波特莱尔笔下不舍追求颓废败德意识的怪诞奇想,抑或召唤出《恶之华》之《美的颂歌》(Hymne à la Beauté)诗里对美所隐藏的危险诱惑与内心畏惧的双重面貌,乃至歌颂死亡的“罪恶(不朽)之花”。
  封面描绘这朵带有诱惑性的花儿,即为今日我们熟知的热带食虫植物“猪笼草”。追想当初一百多年前却是才刚刚传入欧洲不久的新物种,早先由约瑟夫·班克斯爵士(Sir Joseph Banks)于1789年从原产地(马来西亚)婆罗洲引种到英国植物园温室内栽培观赏,据说当时全世界的植物学者与艺术家都相继为之风靡,很少有人能抗拒猪笼草的诱惑,并且在十九世纪80年代达到了高峰,被称作“猪笼草的黄金年代”。诸如早年英国女画家暨植物学家玛莉安·诺斯(Marianne North,1830~1890)首开先例,画了一幅《猪笼草》水彩作品而声名大噪,之后又有近代著名象征主义先驱画家舒瓦伯将它绘入诗篇《恶之华》封面主题当中,更增添了不少传奇色彩。
  话说出生于德国Altona城镇(邻近汉堡一地)、舒瓦伯自幼即随家人移居瑞士,早年在日内瓦完成美术课程,十八岁时(1884年)只身前往巴黎闯荡,先后担任过墙纸设计师、版画海报以及插画工作,亦对当时欧洲盛行主张唯美至上的“耽美派”颓废文学(比如王尔德的小说、波特莱尔的诗)怀有浓厚兴趣,偏爱水彩画创作的他,乃是一位善用色彩和线条的行家,且由于年少时期曾经目睹挚友亡故,舒瓦伯终其一生都对探索神秘的死亡题材情有独钟。
  1890年,舒瓦伯早期最具代表性的水彩画作《掘墓者与死神》(La mort du fossoyeur)即以其妻为原型,描绘出了所谓“死亡天使”(Angles of Death)降临人间的形象。画中死亡天使轻闭双眼,安祥的面容宛如纯洁圣母般,一手捧着冥世间的青绿色微光,一手指向天堂,仿佛承诺着另一个极乐世界;而底下掘墓老人仰望的姿势也像是殷切期盼着,将死亡当作一种美丽的救赎。随后,于1892年,舒瓦伯在他接受委托替“第一届蔷薇十字沙龙”设计的版画海报亦描绘了一幅人类向理想迈进的神秘景象:画面下方的女人被困在俗世泥沼中,而欲挣脱将她困在俗世的铁链,至于阶梯上的两人则一步步地迈向天堂,两相对照之下藉以表达出世人盼想从现实底层攀升至理想境界的普遍渴望。
  如是沉浸在构思奇特的瑰丽色彩世界里,舒瓦伯常以丰富的想象力、精确的造型线条来表现一种缠绵悱恻的情感,他画中人物每每形若精灵、神比天使,其装饰画风大抵结合了杜勒(Albrecht Durer,1471~1528)、葛饰北斋(1760~1849)以及前拉斐尔画派(the Pre-Raphaelites)倾向怀旧的影响,尤其偏好以古典神话和传统寓言题材表现出充满怪诞和幻想、鬼魅及情欲的视觉场景,举凡一笔一画,抑或各类细致的、分析性的技法对于每个细节来说皆有其意义。
  而作为一个专职的插画家,舒瓦伯除了波特莱尔的诗集《恶之华》以外,还曾陆续画过法国作家佐拉(Emile Zola)的小说《梦幻》(1892)、比利时剧作家梅特林克(Maurice Maeterlinck)的浪漫爱情剧《佩利亚与梅丽桑》(1892)、法国诗人萨曼(Albert Samain)的《在公主的花园里》(1893)等多部书籍插画作品。
  身为堪称近代西方美术史上第一个以画家身份结合象征主义文学与绘画领域的先驱者,舒瓦伯亦为引领法国“新艺术运动”的先锋人物,他的画作每每予人诗意的感受,却并非一般悠闲的田园牧歌,而是倾向灵感奔涌的、如海浪般席卷而来的神秘诗篇。
其他文献
香港电影的文化生产在新世纪第一个十年,可谓乍暖还寒,被拍滥及谈滥的合拍模式,昙花一现的新生代浪潮力量,《桃姐》、《夺命金》、《天水围的日与夜》及其所承载的高出所应负担期许的价值坐标,这一切,都令得香港电影批量类型片维持工业进而文化良性循环的面目在今日变得扑朔迷离,是工业本身的位移,亦成为文化批评意义上一道难说分明的沟壑。  此所以(“此所以”这三个字亦在书中反复出现,成为汤祯兆文笔的个人显著标签)
期刊
2012年4月15日这天,过去二十年来吸引了为数众多的小咖啡馆、文教产业及书店业者群聚最为密集的台大公馆(温罗汀)商圈终于首度出现了一家无论档次与服务质量均足以媲美日本东京神保町“小宫山”等级的“Antique bookstore”(古书店)。  就在“真理堂”教会大楼旁“西雅图咖啡”二楼,举目即见书店的大片玻璃橱窗正对着台大校园新生南路侧门入口,即便是偶然经过的路人都能隐约感受满室书香呼之欲出,
期刊
2012年9月18日,晚上7点,机器轰鸣的印刷车间,在厂长、车间主任、机长及印刷工人的共同注目下,责任印制和我在精挑细选出来的封面色样上分别签下自己的名字。凝视着封面上文茜的盈盈双眼,历经三十多天的努力和等待,直到此刻,我们终于松了一口气,相视而笑。  距离上一本书《只剩一个角落的繁华》出版不到四个月,中信出版社又隆重推出台湾知名媒体人、社会观察家陈文茜的最新力作《文茜的百年驿站》。前一本书的主题
期刊
很久很久以前…… 有个平庸的少女,她在台北永和长大。镜子里,总觉得自己不够美,她没有魔镜,只有叫做吊桥的胸罩,不问自己是不是世界上最美丽的人,因为她相信自己根本不是。很久很久以前,她在广告公司扮演着网络上的别人,她有点迟疑,却不得不被时间被岁月被人生在背后推着,恶意的手肘架了她一个又一个拐子,跌跌撞撞,一跛一跛、无可挽回地变成大人……  从《少女核》到《百分之九十八的平庸少女》,字面上看起来,从一
期刊
著名奇幻作家、《鬼妈妈》作者尼尔·盖曼八岁起就爱读詹姆斯·瑟伯的童话,时隔四十年后的2008年,在为“纽约评论50本童话”书系重版的《13只钟》作序时,盖曼依然盛赞此书,他评价说:“这不是一个童话,不是一首诗,也不是寓言、神话、小说或笑话。”他认为,它就像瑟伯写到的“似乎从未有人见过的……迄今为止独一无二的东西”。犹如江湖独门剑术,世人知其好、又难言其所以好。同样收列在上述书系的还有被称为纯粹瑟伯
期刊
常言道“有钱能使鬼推磨”,以此比拟金钱的威力强大。不过,也有人不以为然,认为“金钱不是万能”(只是没钱的确万万不能)。两派人马僵持不下,各自都能说出一番道理来支持自己的论点。  然而,能够两派僵持不下,互相激辩的时代,似乎逐渐远去了。这年头,相信“有钱能使鬼推磨”、“没钱万万不能”的人,远胜过“金钱不是万能”。就算金钱不是万能(例如还是没办法买到绝症的解药),但也快要无所不能了。看看下面的例子: 
期刊
我喜欢阅读,每年花在实体或网络的阅读时数和作品数,在台湾总人口或华语地区总人口,应该可以挤进前面百分之一行列。但在数字世界中,我还不够快;或者,更精确地说,我还被“嫌”不够快。  奥多比(Adobe Systems ,一家总部位于美国加州圣何塞的电脑软件公司)台湾分公司销售技术顾问夏荣庆,在一篇博文中说:“科技产业走向倍数发展不仅是这两年的事,主流关键技术的变革、市场趋势的改变,往往以季甚至月作单
期刊
独立漫画虽然小众,但在欧美国家蓬勃发展,出版社或美术馆甚至将其作为一种当代艺术来出版和展览。而大陆似乎一直不见响动。大陆市场的漫画长期以日本或商业漫画为主,直到2010年,一部名为《SC3》的独立漫画集在法国安古兰漫画节获“另类漫画大奖”,大家才恍然惊觉大陆独立漫画“突如其来”的风采,引发主流媒体的关注。  SC,是“SPECIAL COMIX(特别的漫画)”的意思。第一册《SC》,采用的是“ST
期刊
前不久,光合作用书店因债务问题被一伙供應商哄抢,而导致全盘休业,在业界、政府主管部门、读者心目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也引来了不少话题。人们更多的是报以惋惜和同情,惋惜的是光合作用从厦门出发,成为民营书业的一朵奇葩,白领阶层的私人书房,读者心目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一路走来不容易。同情的是歇业也并非光合不努力,而是大环境出了问题。网络书店等各种新兴平台不断分流读者,使得光合作用往日风光不再;物价,特别是
期刊
根据英国出版商联合会(The Publisher Association)今年9月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全英虚构类电子书销售自2012年1月至6月与2011年同比增长了188%; 其中,在童书类的电子书销售中,虚构类书籍与非虚构类书籍,亦同比增长了171%与128%。与该协会今年5月出版的2011年年报结果相比,英国读者在电子书方面的消费2010年迅速增长了336%。作为目前全英规模最大的图书零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