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作为中职学校管理类专业课程,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本文结合实施信息化教学模式理论,把多种教学方法和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的教学方式有机结合起来,有力促进了中职学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模式;中职教学;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3-0101-03
国家教育部在《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随着中职课程教学改革的逐步推进,教育教学理念思想、方式方法和手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职学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作为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在推进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现代信息技术必将应用于教育教学,并与该课程有机整合起来。
一、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内涵与特点
信息化教学模式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在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基于数字化、信息化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新的教学体系,包括教育观念、教学策略、教育技术、教育内容、教育环境、教育评价等结构和程序的活动范型。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特点是:(1)以学生为中心,信息化教学资源丰富,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合作与对话等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2)教师在信息化教学中,能开展一对一指导,因材施教,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帮助者和促进者;(3)通过多媒体情景创设、问题研究、案例分析、讨论学习等,有利于师生互助互动,分工合作,培养团队精神;(4)通过计算机辅助手段,学生用此来查询相关学习资料,有利于中职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分析信息能力的培养;(5)教学过程由教师灌输知识的进程转变为以学生通过多媒体自主学习的过程,学生能对课堂知识进行主动学习,并学以致用,解决相关实际问题,有利于培养中职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信息技术与《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结合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础理论和实践的教学,让学生全面了解和学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过程中的各环节和流程,从而熟练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方法,解决在对人的管理过程中最为复杂和棘手的问题。通常情况下,中职类学生对课本上抽象的理论知识较难把握和理解,需要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因此,信息化教学方式可以很好地解决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困难。根据《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的特点,需要利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让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充分地与《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相融合。通过对课程结构、内容、资源和课程实施等,营造出一种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多重交互、共享资源等全新的教学环境,构建出一种既能发挥专业教师为主导,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新模式。在专业教师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实现“自主、合作、探索、共享”的教学目标与要求,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着一种积极上进的精神状态,为全面提高中职学校学生的专业基础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信息化教学模式在中职《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我校中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大力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根据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特点,积极探索适合中职学校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其归纳为以下几种:
1.案例式教学模式。案例式教学在中职《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运用得最为普遍。它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教学方式,它改革了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的填鸭式传统教学方式,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课程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要求,设计相关经典案例。学生处于特定的案例情境中,通过自身掌握的有关基础理论和分析技术,在信息不是很充分的情况下对复杂多变的环境独立做出判断和决策,可充分锻炼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理论知识、经验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很好地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潜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理念、工作作风、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例如在应聘学习中,教师可以模拟招聘现场,让学生设计求职简历,学生既可以充当面试官,也可以充当求职者,现场将课堂所学招应聘基础知识运用到实际模拟情景中,在合作中相互沟通,在沟通中增进合作,让学生牢牢掌握应聘的技巧和方式方法,可以为中职学生应对将来面临的职场竞争打下良好的基础。
2.讨论式教学模式。该模式下,教师通常要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经过小组讨论、大组合作,采取“头脑风暴法”进行思维思想和理念的撞击。讨论的答案通常不是唯一的,而是开放的、多元的。教师可通过有意识的引导,让学生自己查阅学习资料,学生通过分析和判断,積极寻找多种答案,获得自主学习的方法。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在互联网上实现讨论学习,可以通过BBS、QQ、微信、EMIL等实现实时讨论、用户留言、电子邮件等诸多功能。讨论学习一般由专业教师管理,在网络平台站点上建立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讨论组,例如可以就企业招聘员工的素质要求作为讨论话题,让学生在特定的区域内留言,讨论品德重要还是能力重要。并针对其他同学的意见进行评论,每个人的讨论意见都能被上该门课程的学生看到。这种学习由专业教师监控,以保证学生在讨论和发言时符合该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通过讨论,培养了中职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批判、追求真理的作风和能力。
3.分工合作式教学模式。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师在各知识单元的学习中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并给学生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学生基于共同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分工合作,促使学生自主地进行学习和相互合作,学生还可以在他们感兴趣的领域内与其他专业的学生进行分工合作学习。这是一种“学生与学生”的分工合作模式,这种模式把专业学习中的竞争与合作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训教学中,这种分工合作模式运用得最为广泛。例如在人力资源管理培训实训中,专业教师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的学生根据实训的内容又可以分成几个功能单元,例如“员工素质培训”、“员工能力提升培训”、“企业文化培训”、“企业绩效培训”等,每个功能单元由一个学生或者几个学生独立完成,可以让学生收集各种培训资料,最后各小组将各功能单元的资料进行汇合总结,完成人力资源管理培训的实训项目。这种学习方式,既体现了学习过程中的分工,又体现了项目的合作,很好地培养了学生分工合作的团队精神。
4.“一对一”的教学模式。“一对一”的教学模式针对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因材施教,能够提高专业教育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模式可通过基于计算机互联网的QQ软件、语音聊天室、专业教师与单个学生之间的电子邮件往来、飞信、微信等工具来实现。个别辅导可在学生和教师之间形成实时的和非实时的交流,例如可以通过在线交流的方式实现实时沟通。“一对一”的教学模式所针对的对象应该是些自律能力比较强、求知欲望比较强、学习基础比较好、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实施起来效果会比较好。例如在《人力资源管理》学习中,经常要指导学生参加各类专业技能大赛,比如校园模拟招聘大赛,专业教师要结合比赛的内容,给学生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制定比赛训练的时间表和学习计划,参加比赛的学生要按照训练的时间不折不扣地完成学习的内容,并把完成的作业以及需要专业教师解答的疑难问题发到指导教师的电子邮箱上,供指导老师批改和答疑,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及时调整比赛训练时间和内容。通过认真“一对一”指导学生参赛,取得良好的比赛成绩。
5.网络平台教学模式。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信息化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它超越了时空限制,给学生创建了无限开放的学习空间和环境。网络平台教学模式要求建立丰富的教学资源库和一整套信息化教学软件,利用网络资源与多媒体技术,创建一个技术含量较高的信息化教学基地。专业教师把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学习指导、网上讨论答疑、教学站点辅导以及各种学习资源放在了这个教学基地上,并全天候开放。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通过互联网,在计算机上学习课程内容,也可将课程内容下载到自己的电脑上学习。基于这种教学模式,专业教师可以建立《人力资源管理》计算机网络课程,把相关资料放到计算机互联网上,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性地学习,在何时何地都可以进行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极大地满足了学生学习的需要。当然,《人力资源管理》网络课程需要专业教师不断增加和更新学习的内容,保证学习资料的新颖性,调动学生学好专业知识的积极性。
四、结束语
以上五种教学模式应该说在中职学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应用,专业教师可以择适当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案例、教材,教学媒体,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程教学模式,通过精心的课堂课外教学设计,追求最佳的专业教育教学效果。教师还要根据该门课程各章节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以及实训情况的不同加以调整,采取相应不同的教学模式。值得注意的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其主题是课程,而非信息技术,不要为了一味追求教学感官效果而本末倒置。教师应以课程学习目标为根本出发点,适当整合和融入现代信息技术,让学生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是一种现代教育技术和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它促进了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的深层次改革。中职学校要加强研究,把握信息化教学的内涵与特点,大胆实践,勇于创新,构建出真正符合中职学校课程教学的信息化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Z].
[2]赵刚.对职业学校《电子线路》信息化教学的探讨[D].四川师范大学,2007.
[3]雒伟群.信息化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初探[J].西藏教育,2011,(8).
[4]宋丹霞.关于《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案例教学方法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7,(12).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模式;中职教学;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3-0101-03
国家教育部在《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随着中职课程教学改革的逐步推进,教育教学理念思想、方式方法和手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职学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作为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在推进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现代信息技术必将应用于教育教学,并与该课程有机整合起来。
一、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内涵与特点
信息化教学模式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在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基于数字化、信息化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新的教学体系,包括教育观念、教学策略、教育技术、教育内容、教育环境、教育评价等结构和程序的活动范型。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特点是:(1)以学生为中心,信息化教学资源丰富,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合作与对话等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2)教师在信息化教学中,能开展一对一指导,因材施教,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帮助者和促进者;(3)通过多媒体情景创设、问题研究、案例分析、讨论学习等,有利于师生互助互动,分工合作,培养团队精神;(4)通过计算机辅助手段,学生用此来查询相关学习资料,有利于中职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分析信息能力的培养;(5)教学过程由教师灌输知识的进程转变为以学生通过多媒体自主学习的过程,学生能对课堂知识进行主动学习,并学以致用,解决相关实际问题,有利于培养中职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信息技术与《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结合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础理论和实践的教学,让学生全面了解和学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过程中的各环节和流程,从而熟练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方法,解决在对人的管理过程中最为复杂和棘手的问题。通常情况下,中职类学生对课本上抽象的理论知识较难把握和理解,需要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因此,信息化教学方式可以很好地解决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困难。根据《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的特点,需要利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让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充分地与《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相融合。通过对课程结构、内容、资源和课程实施等,营造出一种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多重交互、共享资源等全新的教学环境,构建出一种既能发挥专业教师为主导,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新模式。在专业教师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实现“自主、合作、探索、共享”的教学目标与要求,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着一种积极上进的精神状态,为全面提高中职学校学生的专业基础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信息化教学模式在中职《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我校中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大力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根据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特点,积极探索适合中职学校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其归纳为以下几种:
1.案例式教学模式。案例式教学在中职《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运用得最为普遍。它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教学方式,它改革了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的填鸭式传统教学方式,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课程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要求,设计相关经典案例。学生处于特定的案例情境中,通过自身掌握的有关基础理论和分析技术,在信息不是很充分的情况下对复杂多变的环境独立做出判断和决策,可充分锻炼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理论知识、经验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很好地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潜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理念、工作作风、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例如在应聘学习中,教师可以模拟招聘现场,让学生设计求职简历,学生既可以充当面试官,也可以充当求职者,现场将课堂所学招应聘基础知识运用到实际模拟情景中,在合作中相互沟通,在沟通中增进合作,让学生牢牢掌握应聘的技巧和方式方法,可以为中职学生应对将来面临的职场竞争打下良好的基础。
2.讨论式教学模式。该模式下,教师通常要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经过小组讨论、大组合作,采取“头脑风暴法”进行思维思想和理念的撞击。讨论的答案通常不是唯一的,而是开放的、多元的。教师可通过有意识的引导,让学生自己查阅学习资料,学生通过分析和判断,積极寻找多种答案,获得自主学习的方法。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在互联网上实现讨论学习,可以通过BBS、QQ、微信、EMIL等实现实时讨论、用户留言、电子邮件等诸多功能。讨论学习一般由专业教师管理,在网络平台站点上建立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讨论组,例如可以就企业招聘员工的素质要求作为讨论话题,让学生在特定的区域内留言,讨论品德重要还是能力重要。并针对其他同学的意见进行评论,每个人的讨论意见都能被上该门课程的学生看到。这种学习由专业教师监控,以保证学生在讨论和发言时符合该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通过讨论,培养了中职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批判、追求真理的作风和能力。
3.分工合作式教学模式。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师在各知识单元的学习中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并给学生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学生基于共同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分工合作,促使学生自主地进行学习和相互合作,学生还可以在他们感兴趣的领域内与其他专业的学生进行分工合作学习。这是一种“学生与学生”的分工合作模式,这种模式把专业学习中的竞争与合作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训教学中,这种分工合作模式运用得最为广泛。例如在人力资源管理培训实训中,专业教师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的学生根据实训的内容又可以分成几个功能单元,例如“员工素质培训”、“员工能力提升培训”、“企业文化培训”、“企业绩效培训”等,每个功能单元由一个学生或者几个学生独立完成,可以让学生收集各种培训资料,最后各小组将各功能单元的资料进行汇合总结,完成人力资源管理培训的实训项目。这种学习方式,既体现了学习过程中的分工,又体现了项目的合作,很好地培养了学生分工合作的团队精神。
4.“一对一”的教学模式。“一对一”的教学模式针对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因材施教,能够提高专业教育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模式可通过基于计算机互联网的QQ软件、语音聊天室、专业教师与单个学生之间的电子邮件往来、飞信、微信等工具来实现。个别辅导可在学生和教师之间形成实时的和非实时的交流,例如可以通过在线交流的方式实现实时沟通。“一对一”的教学模式所针对的对象应该是些自律能力比较强、求知欲望比较强、学习基础比较好、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实施起来效果会比较好。例如在《人力资源管理》学习中,经常要指导学生参加各类专业技能大赛,比如校园模拟招聘大赛,专业教师要结合比赛的内容,给学生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制定比赛训练的时间表和学习计划,参加比赛的学生要按照训练的时间不折不扣地完成学习的内容,并把完成的作业以及需要专业教师解答的疑难问题发到指导教师的电子邮箱上,供指导老师批改和答疑,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及时调整比赛训练时间和内容。通过认真“一对一”指导学生参赛,取得良好的比赛成绩。
5.网络平台教学模式。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信息化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它超越了时空限制,给学生创建了无限开放的学习空间和环境。网络平台教学模式要求建立丰富的教学资源库和一整套信息化教学软件,利用网络资源与多媒体技术,创建一个技术含量较高的信息化教学基地。专业教师把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学习指导、网上讨论答疑、教学站点辅导以及各种学习资源放在了这个教学基地上,并全天候开放。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通过互联网,在计算机上学习课程内容,也可将课程内容下载到自己的电脑上学习。基于这种教学模式,专业教师可以建立《人力资源管理》计算机网络课程,把相关资料放到计算机互联网上,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性地学习,在何时何地都可以进行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极大地满足了学生学习的需要。当然,《人力资源管理》网络课程需要专业教师不断增加和更新学习的内容,保证学习资料的新颖性,调动学生学好专业知识的积极性。
四、结束语
以上五种教学模式应该说在中职学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应用,专业教师可以择适当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案例、教材,教学媒体,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程教学模式,通过精心的课堂课外教学设计,追求最佳的专业教育教学效果。教师还要根据该门课程各章节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以及实训情况的不同加以调整,采取相应不同的教学模式。值得注意的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其主题是课程,而非信息技术,不要为了一味追求教学感官效果而本末倒置。教师应以课程学习目标为根本出发点,适当整合和融入现代信息技术,让学生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是一种现代教育技术和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它促进了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的深层次改革。中职学校要加强研究,把握信息化教学的内涵与特点,大胆实践,勇于创新,构建出真正符合中职学校课程教学的信息化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Z].
[2]赵刚.对职业学校《电子线路》信息化教学的探讨[D].四川师范大学,2007.
[3]雒伟群.信息化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初探[J].西藏教育,2011,(8).
[4]宋丹霞.关于《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案例教学方法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