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同学或许认为哲学知识难度高而叫苦不迭;或许认为学习哲学没有用而干脆放弃,着实令人感到惋惜。其实,学好哲学从长远来说能够涵养性情、启迪智慧、保持求知欲望、提升思维品质;从短期看有助于同学们“玩转”高考作文,取得理想成绩。也许有人会质疑,作文主要考查考生的谋篇布局能力和语言表现力,怎么会跟哲学扯上关系呢?其实,在高考评卷过程中,考生的审题能力、文章立意和思维深度,是作文的考查重点。很多语言华丽的作文并没有得到评卷老师的青睐,原因多在于跑题。我们试以2013年天津高考作文题目为例进行深入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60分)
中国自古有“学而知之”的说法,这里的“学”,通常被理解为从师学习。韩愈就说过:“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或懂得道理的途径日趋多元。请结合你的心得和体验,在“——而知之”中的横线处填入一字,构成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能以“学而知之”为题;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这个题目角度多元、形式新颖,是传统与现代、限定与开放的巧妙结合,是对高考作文命题思路的积极探索,重点考查考生对人类获得知识途径的理解。人类获得知识的途径有两种:一是通过知识的学习和传递而获得间接经验;二是亲身参与实践活动而獲得直接经验。但绝大多数考生获得的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幼小初高”这种“从师学习”,作文要求第一条却是不能以“学而知之”为题。这让很多学生顿感无奈,不知从何下笔。
试题难度适中,材料中的关键句、关键词有明确的写作指向。笔者以为,从高考对学生起到的“风向标”作用看,命题者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角度出发,引导共和国的未来建设者——青年学生树立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并在实践中获得真知、增长才干,培养对人民群众深厚感情的意识。
若是考生在写作文时,能够联系生活与哲学中关于“知识的来源”等哲理和论述,立意符合命题主旨、行文有新意、有哲学智慧,定能给阅卷老师留下良好的印象。以下是笔者的一些思路,谨供参考。
1.教材第六课第一框题《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系统地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人类获得知识的最终途径是参加实践。党和政府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强调“实干兴邦、空谈误国”,新闻媒体“走基层,访民生”等都在强调实践的重要性。教材中也有“人对问题的高明认识、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都和一定的哲学智慧联系在一起……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的表述。而学生们接触过的包含“实践”思想的古诗词、名言、典故也为数不少,比如“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亲口尝一尝”、伽利略比萨斜塔实验说明自由落体速度与质量无关、“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等都能够充分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但是作文要求在横线上只能填一个字,检验考生文化积淀的地方正是此处。中国传统文化中用“行”描述“实践”。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改名历程“陶文浚—陶知行-陶行知”,就是一个非常经典的例证。因此,横线上最宜填“行”字,成题为:行而知之。
2.教材第5页有“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思考世界……并用自己在思考中形成的观念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哲学(知识)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论语》亦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因此,横线上可填“思”字,成题为:思而知之。
3.教材第10页导言中有“在人类追索智慧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哲学派别。它们在相互辩难中发展……曲折前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某一事物或行为的看法,因为地位、利益、立场、知识、阅历的不同,往往莫衷一是,这就需要论辩。现实生活中。特别是中学阶段,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家长与孩子之间肯定有过很多的争辩。各种类型辩论比赛等更是能说明:灯不拨不亮,事不鉴不清,理不辩不明。因此,横线上可填“辩”字,成题为:辩而知之。
4.教材第27页有“哲学让我们参悟宇宙,体悟人生”。格式塔派心理学家指出人类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顿悟。顿悟是一种突然的颖悟,是指人们对问题百思不得其解,突然看出问题情境中的各种关系并产生了顿悟和理解。相关的诗词名言有“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等。因此,横线上可填“悟”字,成题为:悟而知之。
5.教材第67页导言部分有“认识世界就是认识矛盾,改造世界就是解决矛盾。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现实生活中,犯错会使人遭受损失,也会使人警醒。我们既要看到犯错的危害,又要看到了犯错的“隐形效果”。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的“试误说”认为:动物,包括人类基本的学习方式就是“试误学习”;俗语中“吃一堑、长一智”、“失败是成功之母”均能说明此理。因此,横线上可填“错”字,成题为:错而知之。
6.从思维过程的切入点看,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会遇到困惑,产生疑问。怀疑精神和批判性思维对于人们树立创新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明代陈献章说:“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因此,横线上可填“疑”字,成题为:疑而知之。
其实,从生活体验出发,可填“乐”、“苦”;从求知方式人手,可填“读”、“听”等。笔者认为命题者给了广大考生较大的自由发挥空间,只要立意新颖、言之有理、思路清晰、论证严谨、论据详实,均是好文章。
总之,“欲作好文,先做好人”,学好哲学知识对写作文时准确审题、立意高远、抒发情怀大有裨益。“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树立起责任感和使命感,多关心社会热点,多留意身边之事,多积累经典素材,丰富人身阅历,开阔视野,主动投身社会实践,并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60分)
中国自古有“学而知之”的说法,这里的“学”,通常被理解为从师学习。韩愈就说过:“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或懂得道理的途径日趋多元。请结合你的心得和体验,在“——而知之”中的横线处填入一字,构成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能以“学而知之”为题;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这个题目角度多元、形式新颖,是传统与现代、限定与开放的巧妙结合,是对高考作文命题思路的积极探索,重点考查考生对人类获得知识途径的理解。人类获得知识的途径有两种:一是通过知识的学习和传递而获得间接经验;二是亲身参与实践活动而獲得直接经验。但绝大多数考生获得的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幼小初高”这种“从师学习”,作文要求第一条却是不能以“学而知之”为题。这让很多学生顿感无奈,不知从何下笔。
试题难度适中,材料中的关键句、关键词有明确的写作指向。笔者以为,从高考对学生起到的“风向标”作用看,命题者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角度出发,引导共和国的未来建设者——青年学生树立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并在实践中获得真知、增长才干,培养对人民群众深厚感情的意识。
若是考生在写作文时,能够联系生活与哲学中关于“知识的来源”等哲理和论述,立意符合命题主旨、行文有新意、有哲学智慧,定能给阅卷老师留下良好的印象。以下是笔者的一些思路,谨供参考。
1.教材第六课第一框题《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系统地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人类获得知识的最终途径是参加实践。党和政府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强调“实干兴邦、空谈误国”,新闻媒体“走基层,访民生”等都在强调实践的重要性。教材中也有“人对问题的高明认识、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都和一定的哲学智慧联系在一起……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的表述。而学生们接触过的包含“实践”思想的古诗词、名言、典故也为数不少,比如“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亲口尝一尝”、伽利略比萨斜塔实验说明自由落体速度与质量无关、“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等都能够充分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但是作文要求在横线上只能填一个字,检验考生文化积淀的地方正是此处。中国传统文化中用“行”描述“实践”。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改名历程“陶文浚—陶知行-陶行知”,就是一个非常经典的例证。因此,横线上最宜填“行”字,成题为:行而知之。
2.教材第5页有“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思考世界……并用自己在思考中形成的观念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哲学(知识)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论语》亦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因此,横线上可填“思”字,成题为:思而知之。
3.教材第10页导言中有“在人类追索智慧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哲学派别。它们在相互辩难中发展……曲折前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某一事物或行为的看法,因为地位、利益、立场、知识、阅历的不同,往往莫衷一是,这就需要论辩。现实生活中。特别是中学阶段,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家长与孩子之间肯定有过很多的争辩。各种类型辩论比赛等更是能说明:灯不拨不亮,事不鉴不清,理不辩不明。因此,横线上可填“辩”字,成题为:辩而知之。
4.教材第27页有“哲学让我们参悟宇宙,体悟人生”。格式塔派心理学家指出人类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顿悟。顿悟是一种突然的颖悟,是指人们对问题百思不得其解,突然看出问题情境中的各种关系并产生了顿悟和理解。相关的诗词名言有“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等。因此,横线上可填“悟”字,成题为:悟而知之。
5.教材第67页导言部分有“认识世界就是认识矛盾,改造世界就是解决矛盾。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现实生活中,犯错会使人遭受损失,也会使人警醒。我们既要看到犯错的危害,又要看到了犯错的“隐形效果”。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的“试误说”认为:动物,包括人类基本的学习方式就是“试误学习”;俗语中“吃一堑、长一智”、“失败是成功之母”均能说明此理。因此,横线上可填“错”字,成题为:错而知之。
6.从思维过程的切入点看,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会遇到困惑,产生疑问。怀疑精神和批判性思维对于人们树立创新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明代陈献章说:“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因此,横线上可填“疑”字,成题为:疑而知之。
其实,从生活体验出发,可填“乐”、“苦”;从求知方式人手,可填“读”、“听”等。笔者认为命题者给了广大考生较大的自由发挥空间,只要立意新颖、言之有理、思路清晰、论证严谨、论据详实,均是好文章。
总之,“欲作好文,先做好人”,学好哲学知识对写作文时准确审题、立意高远、抒发情怀大有裨益。“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树立起责任感和使命感,多关心社会热点,多留意身边之事,多积累经典素材,丰富人身阅历,开阔视野,主动投身社会实践,并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