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猪肉价格在涨、绿豆价格在涨、大蒜价格在涨……除了工资不涨,什么都在涨,这是工薪族的切身感受。但今年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收入倍增计划”计划似乎在努力扭转这一单边上涨局面。
今年7月7日,北京人保局发布《企业工资指导线》,提出企业职工平均工资增长基准线为11%。至此,全国已有8个省市以工资指导线的形式推进劳动者收入倍增计划。按河北、天津、山东等5省15%的基准线,只需5年时间职工收入就可翻番,按北京11%的速度也只需7年。此前,某些部门官员爱讲“管理通胀预期”这句话,言下之意是“管不住通胀,难道还管不住预期”?于是,市场中非垄断品种涨价,一推天灾(水、旱、气温、节气),二骂人祸(投资客或中介恶炒);垄断品种(水、天然气等)涨价则拿“节约资源”说事儿。与其百般虚与委蛇,不如给百姓一个“收入增长预期”,公布工资指导线正体现了时代的进步,影响深远。
但是知易行难,出台计划虽然风起云涌,全国响应,但是劳动者的“收入倍增”由谁来埋单呢?
首先埋单的自然是民企。尽管“工资指导线”没有行政强制性,但却对劳资双方都有强烈的暗示作用。说到这,我们可以将老板分为三等:一等老板给员工丰厚的收入,却仍然能使企业发展壮大,最典型的是亨利•福特。当美国普通工人每天工作9小时获得2.34美元日薪时,亨利却开出了5美元日薪,而且每天只工作8小时。二等老板随大流,与同类企业平齐、不多也不少。末等老板年年月月考验着员工的承受能力,只要你能忍我就敢克扣。第一类万里挑一,只能作为榜样,但不能强求;第三类老板百里挑一,他们的企业应当早早倒掉;第二类老板是占95%的大多数,工资指导线主要作用于这个群体。政府出公告、一众媒体摇旗呐喊,对工资不满的员工再也不用贴“李嘉欣”海报了!
但好心不一定能办得了好事,政府不能只开支票不付账。民企经营环境已经很恶劣了,强迫加薪可能成为压垮部分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如果接纳了绝大多数劳动者的民营企业大批倒掉,就业形势将进一步恶化,饭碗都没了还谈什么加薪?1997年至2007年,劳动者报酬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份额从53%掉到40%,而政府财政收入从11%升至21%。预计2010年财政收入将稳超8万亿元,这还不算垄断国企从实体经济中抽的“血”和卖地得的1万多亿元。同期,物价指数和房价、黄金价格不断上扬,超过了国民收入的增速,成为引发社会矛盾的重要诱因。
所以,让劳动者收入大幅增长是应该的,但不能让民营企业老板独自埋单,减免企业赋税、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政府承担一部分都是必要的。
最后,中产者也可能要为这一计划做出贡献。这又从何说起呢?因为收入倍增不等于生活水平成倍地提高,大面积的加薪必然导致通货膨胀。工资几十块钱时许多蔬菜只有几分钱一斤,工资涨到几千块,但土豆都每斤两块了!其实,通胀对各国政府都有巨大的诱惑力,因为加税不得人心。当许多人还读不准“菅直人”的姓时,这位日本新任首相的民众支持率就从60%多跌至30%,只因他声称要加税。但通胀却能化解政府财务困境于无形。在连年投放巨量流动性且地方政府债台高筑的情况下,中国也面临着这种诱惑。唯一的阻碍是通胀会使低收入群体反应强烈,甚至引发社会动荡。有了收入倍增计划,通胀的“安全边际”将豁然开朗。倍增的首要对象是低收入群体,如果生活必需品与工资同步增长,这部分人的福利不会受到太大影响,社会就可以承受更高的通胀。在通胀情况下,资产价格自然水涨船高,持有公司股权和不动产的富豪也不会有什么损失。中产阶层将面临萎缩,会理财的跻身富有者,不会理财只知存钱的沦落底层,社会将进一步两极分化。■
[编辑 陈建光]
E-mail:chinacbr@vip.163.com
今年7月7日,北京人保局发布《企业工资指导线》,提出企业职工平均工资增长基准线为11%。至此,全国已有8个省市以工资指导线的形式推进劳动者收入倍增计划。按河北、天津、山东等5省15%的基准线,只需5年时间职工收入就可翻番,按北京11%的速度也只需7年。此前,某些部门官员爱讲“管理通胀预期”这句话,言下之意是“管不住通胀,难道还管不住预期”?于是,市场中非垄断品种涨价,一推天灾(水、旱、气温、节气),二骂人祸(投资客或中介恶炒);垄断品种(水、天然气等)涨价则拿“节约资源”说事儿。与其百般虚与委蛇,不如给百姓一个“收入增长预期”,公布工资指导线正体现了时代的进步,影响深远。
但是知易行难,出台计划虽然风起云涌,全国响应,但是劳动者的“收入倍增”由谁来埋单呢?
首先埋单的自然是民企。尽管“工资指导线”没有行政强制性,但却对劳资双方都有强烈的暗示作用。说到这,我们可以将老板分为三等:一等老板给员工丰厚的收入,却仍然能使企业发展壮大,最典型的是亨利•福特。当美国普通工人每天工作9小时获得2.34美元日薪时,亨利却开出了5美元日薪,而且每天只工作8小时。二等老板随大流,与同类企业平齐、不多也不少。末等老板年年月月考验着员工的承受能力,只要你能忍我就敢克扣。第一类万里挑一,只能作为榜样,但不能强求;第三类老板百里挑一,他们的企业应当早早倒掉;第二类老板是占95%的大多数,工资指导线主要作用于这个群体。政府出公告、一众媒体摇旗呐喊,对工资不满的员工再也不用贴“李嘉欣”海报了!
但好心不一定能办得了好事,政府不能只开支票不付账。民企经营环境已经很恶劣了,强迫加薪可能成为压垮部分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如果接纳了绝大多数劳动者的民营企业大批倒掉,就业形势将进一步恶化,饭碗都没了还谈什么加薪?1997年至2007年,劳动者报酬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份额从53%掉到40%,而政府财政收入从11%升至21%。预计2010年财政收入将稳超8万亿元,这还不算垄断国企从实体经济中抽的“血”和卖地得的1万多亿元。同期,物价指数和房价、黄金价格不断上扬,超过了国民收入的增速,成为引发社会矛盾的重要诱因。
所以,让劳动者收入大幅增长是应该的,但不能让民营企业老板独自埋单,减免企业赋税、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政府承担一部分都是必要的。
最后,中产者也可能要为这一计划做出贡献。这又从何说起呢?因为收入倍增不等于生活水平成倍地提高,大面积的加薪必然导致通货膨胀。工资几十块钱时许多蔬菜只有几分钱一斤,工资涨到几千块,但土豆都每斤两块了!其实,通胀对各国政府都有巨大的诱惑力,因为加税不得人心。当许多人还读不准“菅直人”的姓时,这位日本新任首相的民众支持率就从60%多跌至30%,只因他声称要加税。但通胀却能化解政府财务困境于无形。在连年投放巨量流动性且地方政府债台高筑的情况下,中国也面临着这种诱惑。唯一的阻碍是通胀会使低收入群体反应强烈,甚至引发社会动荡。有了收入倍增计划,通胀的“安全边际”将豁然开朗。倍增的首要对象是低收入群体,如果生活必需品与工资同步增长,这部分人的福利不会受到太大影响,社会就可以承受更高的通胀。在通胀情况下,资产价格自然水涨船高,持有公司股权和不动产的富豪也不会有什么损失。中产阶层将面临萎缩,会理财的跻身富有者,不会理财只知存钱的沦落底层,社会将进一步两极分化。■
[编辑 陈建光]
E-mail:chinacbr@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