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地风波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wenyh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6年的一天,作家柳青手里提着一盒从北京买回来的烤鸭来到我家。一边推门,一边兴冲冲地对我爷爷说道:“老叔,我在北京见到周总理了。”
  “高兴你的啥呢?这回你把事给惹大咧。”我爷爷问。
  “啥,我惹啥麻达事了?”柳青惊愕地反问。
  “你外出办事买回的日本稻种,可能上了日本鬼子的当了!秧苗长得枝叶细黄,萎缩的样子好像没吃饭的娃,饿得东倒西歪的。有的秧苗还长出了稻穗,庄稼人常说,稻子出穗早,秆子长不高,收成好不了。”接着,我爷爷郑重其事地对柳青说道,“你看,不知哪个货给你编的顺口溜,听了,真把人能气死!”
  “啥,顺口溜?”
  “日本粳稻,把人失倒,产量不高,还没稻草。”
  “这是谁编的?”
  “你先问我谁编的,你再看看我这刚从办公室外墙上揭下来的这段顺口溜。”我爷爷说着,递给柳青一张纸。
  “柳书记,心虽好,自掏腰包买回日本稻,个子矮,吐穗早,真格把人能整倒。”
  柳青看着这冷言冷语的顺口溜,脸上烧得火辣辣的。不管资料上如何介绍这种日本稻种有多好,但在现实中确实谁也没有见过它生长的优势。恐慌不安的柳青,心里像倒了五味瓶似的难受、担忧。虽然他批评过村干部改换品种需先试验、少种些,不要一下子都种上。可生米已做成熟饭,干部们心劲儿高,一心想多打粮食也不是什么坏事,他也就没再多说什么。但如果试种真的失败了,自己的名誉损失倒是个小事,一千多名社员吃饭可是大事呀!他越想越觉得后怕,越想感觉压力越大,拿顺口溜的手不停地颤抖着。这顺口溜不是等于在自己脸上狠狠地打了一个响亮的耳光吗?
  我爷爷看着心悬到半空的柳青,说道:“柳书记,你甭急,以后的事咱现在不说,咱现在先考虑,娃得了啥病,咱怎样治。”
  我爷爷的话,给柳青提了个醒。
  他说:“老叔,咱们一块到县上去找技术员去。”说着,柳青就上前拉着我爷爷的手,急匆匆地直奔县城。
  从县上请来了农技员王德林、曹彦信和村干部、务农能手们一起商量研究,大家从资料上、理论上,都认为日本稻种没有问题,但谁也没有亲自种植过,毕竟是引进来的新品种嘛。柳青想起王家斌从眉县引进的云阳红水稻也出现过类似的问题,心里一亮,就对大家风趣地说:“可能是咱从远方请来的客人闹情绪,嫌咱们对它没有好好招待。这样吧,咱给它弄点好吃的。”于是,柳青和县供销社联系,买回一车尿素,让技术员指导农民分别撒在各个田块里。
  他安排技术员分队包干,进行严格的科学管理。经过增施水肥后,加上锄草、疏苗,秧苗很快变得绿油油的了。待到开花结穗时,本来就对花粉过敏的柳青,每年都要到外地去躲病,但在那一年他不敢在这时离开皇甫村半步,破例没有到外地去躲病,他每天都要和妻子马葳一起叫上我爷爷,在皇甫村的稻田来回跑上十多里路,他常常手里拿着治气喘的喷雾器,一边给嘴里喷着,一边下到稻田里,察看水稻的长势,或者和农民交谈。虽然日本水稻个子不高,甚至比云阳红籼稻还矮半尺多,但柳青从资料上查到,就是这个品种高产的特点,看着繁茂的稻穗,丰收在望的情景,柳青那顆高悬的心才踏实了点。
  功夫不负有心人。秋收时,日本水稻果然亩产超过了当地水稻四五百斤,有十多亩亩产超过千斤,最多的一亩打了一千三百多斤。
  看着喜获丰收的水稻,曾编顺口溜挖苦讽刺过柳青的小伙,重新编了一段新的顺口溜:“柳书记,就是好,出钱买回日本稻。产量高,质量好,人人肚子能吃饱。他是干部好榜样,皇甫人民忘不了。”
  责任编辑:蒋建伟
其他文献
我和元伟结识五十年,屈指数来,我们最近一次相聚也是六年前的事了。  那是2013年春夏之交,我退休后第一次携家人出行,专程去看望早已调离新疆的元伟一家。火车凌晨两点到达,老远就看见元伟夫妇等候在出站口。分别多年,异地重逢,他没有一点儿大企业老总的派头,指名道姓的招呼,略带调笑的问候,一如过往那样默契、自然。而后,他一把抢过我手里的行李车走在了前面。上汽车时人多超员,他执意让妻子一个人打的先走,自己
期刊
回到家乡,阵阵桂花香,如影随形,陪伴着我的脚步,衣袂飘拂,花香飘逸,我几乎要醉倒在家乡的怀抱里。  家乡在闽西武平,在闽赣两省的交界处,叫桂坑。上苍把它放在一个很不起眼儿的山沟里,重重山峦,像绿色的围墙,守护着这座只有一千来人的村子。村道两旁是新种的桂花树,只有几年树龄,却长得比人高了,它们粗壮的枝干,擎着一把大伞,迎风摇曳,它们的叶子微微发红,仿佛含羞的少女,迎迓故人归来。  走在这坚实而又温暖
期刊
在我很小的时候,常听母亲说牙痛,尤其是碰到冷热食物,痛得她难受。这,也成了我的一块搁在心中的石头。  临海,是当时台州地区行政公署的驻地,我后来分配在地区水利局工作。单位的路边,有一爿镶牙店。每每走在上下班的路上,都要经过这爿牙店,我也几次走进牙店打听“行情”。后又到当地的台州医院作了咨询。经过仔细比较,觉得这爿牙店镶牙不但方便,而且收费也比大医院合理,技术是祖上传下来的,让人放心。  有一年的春
期刊
2002年初夏,我路费几乎用尽的时候,终于在昆山找到一份工作。最怕的就是过周末:一个人待在狭小的出租屋里,没有电视,翻来覆去看家里带来的两本书。更糟糕的是还要忍受饥饿——周末休息,吃不成公司食堂,没到发薪水的日子,只能一天吃一顿饭。我把五十元钱细细地卷起来,藏在贴身处以备不时之需。  这里离上海很近,像我这样来自农村的年轻人大多去建设上海了,那里是最肯包容的地方,只要有力气就行。我不想去,守着读书
期刊
梅雨季节的江城武汉,空气潮湿闷热。那个星期一的早晨,87岁的三舅吃了小半碗北方馄饨,喝下了一杯豆浆,准备去医院,他已是一个癌症晚期病人,他并不知道会在医院待多长时间。他穿上了干净的内衣和白衬衫,目光还在挑选外套。表弟媳提醒说:“爸,您是去医院,进了病房就要换衣服,就穿随便点吧!”三舅摇摇头:“不,不能不像样子。”  三舅是他母亲的弟弟,小母亲三岁,在兄妹中排行老三,所以,按大别山南麓农村的风俗,他
期刊
我们家有一个盛菜用的小盆,它有大碗那么大,一巴掌高,盆口向外闪着,檐上有一圈绿边,里边的盆底还画着在波浪中跃起的一条红色的鱼,恰如鲤鱼跳龙门。它身着银白色瓷衣,盆底有几处已被时光磨破,露出了黑褐色铁骨。就这个普普通通的小盆,已陪伴着我们整整度过了四十个春秋。  提起它的来历,得从我们结婚时说起。1978年,我与周三村姑娘李玉环自由恋爱,那时我们家生活很贫困,全家八口人,兄妹六个,我是老大,父亲和我
期刊
我是上个世纪70年代初成为姐姐的弟弟的,她比我大九岁。  从我有记忆开始,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姐姐的背上度过的,那时,由于母亲忙于农活儿,带我的任务就全落在她一人的身上了。及至我慢慢地长大,姐姐也总是一边操持着农活儿、家务,一边为我忙这忙那的,当我生气的时候,千方百计地哄我。我知道在姐姐的心中,她一定是多么的愛她的这个弟弟。每当父母从外面带来什么好吃的东西,他们总是先给我最多的一份儿,而只是象征性地给
期刊
草丛里有一条马鞭。  这条马鞭用一张牛皮编成,牛角把手上镶嵌着金色和银色的金属线条,构成流畅的上下起伏的波浪线图案,精美又结实。马鞭对于哈萨克男人来说,是灵魂,也是生命。可是,现在它却静静地躺在草丛里,无所事事。  太阳和月亮轮番出现在它的头顶,光和影在它身边悄悄流淌。它的把手上依然留有主人的握痕,那里散发出哈萨克男人身上特有的草原气息。鞭子上的牛皮已被磨得光滑,那是驱赶牲畜时的印记,也是抵御狼和
期刊
我是在外婆家长大的,“文革”时期随父母由广丰的大镇五都下放到沙田碧石这个小村庄,住的是三舅父的两间低矮小瓦房。我是老大,后面紧随的5个弟妹相继来到身边,那两间本就狭窄的小瓦房也就只能勉强各摆得了一张旧式老床。  我是老大,母亲就让我先是去隔壁的贵阳舅舅那里搭铺。贵阳舅舅是我叫三外婆的第二个儿子,也就比我大五六岁的样子,人比较矮小,额头上有三四道很深的水平皱纹,家穷又没念过书,平时就在生产队出工挣五
期刊
仲秋,凌晨六点三十分,在一间不算宽大的厨房里,悦悦舅舅正娴熟地将一大团面在面板上反复地揉搓。考虑到路上的安全问题,我来得略略迟一点儿,没有看到熬制第一锅油茶汤的情景。  在重力之下,案板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悦悦舅舅揉搓一会儿,用手揪下一小团面坯,观察一下,放到鼻子下闻一闻。然后再继续揉搓、拉长。整个过程既费力又需要动脑。  悦悦舅舅说:面里面加有酵子、盐和碱,要反复揉,将面性揉活了,搓麻糖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