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2
近年来,由于生活环境、工作压力以及社会价值趋向等对妇女的影响,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产后抑郁是指产褥期发生的抑郁,其病程较产后心绪不良长,但严重度不及产褥期精神病[1],又称产后沮丧。产后抑郁症给产妇带来了严重地精神压力,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及家庭和睦。现将近年来有关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及研究进展的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1 产后抑郁的患病率及危害性
据报道,国内产后抑郁症的患病率占产后妇女的3.1%-16.3%[2]。产后抑郁症的临床表现与一般抑郁症相似,初期表现为头疼、健忘、情绪低落、饮食减少、失眠或嗜睡等症状。严重的表现为反应迟钝,对生活失去兴趣,并有自杀或残害婴儿等倾向。
2 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危险因素
2.1 生理因素
产后是妇女的身体产生巨大变化的时期,产妇分娩前后激素(如雌激素和黄体酮)水平的变化会导致脑内儿茶酚胺减少,从而影响大脑的高级活动,造成一系列的精神紊乱[3]。产妇疾病(尤其是感染、发热),或残疾亦可促发产后抑郁[4]。
2.2 遗传因素与个性因素
研究发现,有精神病家族史,特别是有家庭抑郁症病史的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病率高[5]。而性格固执、内向、敏感、社交能力差、情绪不稳定等孕妇是产后抑郁的高发人群。
2.3 心理因素
产妇对母亲角色适应不良,无法克服做母亲的压力。产妇对自己分娩后自己身体状况的及分娩后体型是否能恢复的担忧。担心家庭负担加重等。
2.4 社会因素
2.4.1 家庭因素
研究发现,缺乏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与帮助,特别是来自丈夫和长辈的帮助,是产后抑郁症发生的危险因素[6]。婆媳冲突也是造成产妇产后抑郁症的重要因素。
2.4.2 经济因素
经济条件差,无固定收入等会对产妇的情绪有重要影响,是产后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对于低收入家庭来说,新生儿的到来大大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促进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2.5 产科及儿科因素
2.5.1 产科因素
产科因素主要与分娩过程是否顺利有关。研究发现不同原因的剖宫产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有明显关系[7]。急性剖宫产因难产、滞产、胎儿宫内窘迫、产前出血等原因在紧急情况下实施,产妇缺乏充足的心理准备,促进产褥期抑郁症的发生。
2.5.2 新生儿健康状况
新生儿是否健康、有无畸形、性别是否理想等都是影响产妇情绪的重要因素,也是促发产褥期抑郁症的原理。
3 护理措施
3.1 产前护理
完善充足的产前护理干预可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3.1.1 孕期保健
从产前检查开始向孕妇进行孕期健康教育,指导孕妇角色适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身心适应状态,帮助孕妇消除紧张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情,多向孕妇讲解有关分娩的相关知识,同时解答孕妇有关分娩的相关问题使其了解分娩过程,减少其对分娩的恐惧感。
3.1.2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医护人员要热情接待孕妇,并及时介绍病区环境,介绍其主管医生,助产士和责任护士,对产妇进行分娩过程中基本知识的宣教。产前参观产科病房熟悉环境,有利于产妇的心理改变,促进护患相互信任[8]。
3.1.3 建立社会支持系统
在围产期应该加强产妇的社会支持系统。对家人进行教育和指导,使产妇的家人,尤其是丈夫对产后抑郁症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对产妇有更多的理解、关心、支持和帮助。
3.2 产时护理
3.2.1 导乐分娩
导乐分娩是由一名有经验的助产士陪伴产妇分娩,可提供分娩指导和心理支持。要根据产妇的喜好播放音乐、电视节目,营造轻松舒适的氛围,分散产妇对分娩痛的注意力;同时要关心体贴产妇,协助饮水、进食、擦汗、和如厕等生活护理。
3.2.2 产时陪伴
开展陪伴分娩有利于减轻产妇心理压力,分娩期丈夫的关系、体贴、照顾能减轻妻子的产痛,有效的减少抑郁情绪的产生。
3.3 产后护理
3.3.1 产后心理疏导
创造舒适安静的休息环境,减少不必要的探视。指导母乳喂养,讲述简单实用的育儿知识使产妇顺利实现角色转换。同时产妇需要家庭成员的充分关注,了解其重要性,避免对产妇的精神刺激,多做感情沟通营造温馨、愉悦的家庭气氛[9]。
3.3.2 家庭访视
由有一定专业知识的家访护士对出院后的产妇提供心理和情绪的支持,针对产妇的具体情况进行心理疏导。指导产妇的丈夫及其父母要在心理上、精神上给予更多的安慰和支持,帮助产妇树立信心消除郁闷心境。正确认识反常心理,解决产妇生活上的难题,帮助产妇掌握喂养技巧,照顾婴儿的方法讲解产后保健知识和有关育儿知识等,让产妇对照料婴儿和自己充满信心。
4 小结
产后抑郁症不仅严重影响了产妇的身心健康及婴儿的生长发育,而且影响着婚姻、家庭和社会。因此对产妇产后抑郁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和干预,积极预防和治疗尤为重要。导致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较多,针对各种相关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促进工作,从而有效的预防和防治产后抑郁症的发生,进而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倪颖.产后抑郁症的研究与护理进展[J].护理研究,2009,23(4):854-856.
[2] 钱耀荣,晏晓颖.中国产后抑郁症发病率的系统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12):1-3.
[3 ]宫玲,高玲.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的研究现状[J].内蒙古中医药,2011,6(10)
[4 ]邓满娇.产后抑郁症的护理[J].现代护理,2007,4(25)
[5 ]窦娟.产后抑郁症及其预防[J].全科护理,2009,7(4):1069.
[6 ]韩思敏,许波,何文静.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1):59-60.
[7]陈红,刘建. 产后抑郁症的影响因素及防治进展[J].重庆医学,2009,38(6):655-656.
[8] 叶元芬.产后抑郁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中外医学研究,2010,8(9):132-134.
[9 ]王宏伟.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和护理干预[J].中国医学创新,2010,7(9):148.
近年来,由于生活环境、工作压力以及社会价值趋向等对妇女的影响,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产后抑郁是指产褥期发生的抑郁,其病程较产后心绪不良长,但严重度不及产褥期精神病[1],又称产后沮丧。产后抑郁症给产妇带来了严重地精神压力,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及家庭和睦。现将近年来有关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及研究进展的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1 产后抑郁的患病率及危害性
据报道,国内产后抑郁症的患病率占产后妇女的3.1%-16.3%[2]。产后抑郁症的临床表现与一般抑郁症相似,初期表现为头疼、健忘、情绪低落、饮食减少、失眠或嗜睡等症状。严重的表现为反应迟钝,对生活失去兴趣,并有自杀或残害婴儿等倾向。
2 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危险因素
2.1 生理因素
产后是妇女的身体产生巨大变化的时期,产妇分娩前后激素(如雌激素和黄体酮)水平的变化会导致脑内儿茶酚胺减少,从而影响大脑的高级活动,造成一系列的精神紊乱[3]。产妇疾病(尤其是感染、发热),或残疾亦可促发产后抑郁[4]。
2.2 遗传因素与个性因素
研究发现,有精神病家族史,特别是有家庭抑郁症病史的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病率高[5]。而性格固执、内向、敏感、社交能力差、情绪不稳定等孕妇是产后抑郁的高发人群。
2.3 心理因素
产妇对母亲角色适应不良,无法克服做母亲的压力。产妇对自己分娩后自己身体状况的及分娩后体型是否能恢复的担忧。担心家庭负担加重等。
2.4 社会因素
2.4.1 家庭因素
研究发现,缺乏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与帮助,特别是来自丈夫和长辈的帮助,是产后抑郁症发生的危险因素[6]。婆媳冲突也是造成产妇产后抑郁症的重要因素。
2.4.2 经济因素
经济条件差,无固定收入等会对产妇的情绪有重要影响,是产后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对于低收入家庭来说,新生儿的到来大大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促进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2.5 产科及儿科因素
2.5.1 产科因素
产科因素主要与分娩过程是否顺利有关。研究发现不同原因的剖宫产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有明显关系[7]。急性剖宫产因难产、滞产、胎儿宫内窘迫、产前出血等原因在紧急情况下实施,产妇缺乏充足的心理准备,促进产褥期抑郁症的发生。
2.5.2 新生儿健康状况
新生儿是否健康、有无畸形、性别是否理想等都是影响产妇情绪的重要因素,也是促发产褥期抑郁症的原理。
3 护理措施
3.1 产前护理
完善充足的产前护理干预可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3.1.1 孕期保健
从产前检查开始向孕妇进行孕期健康教育,指导孕妇角色适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身心适应状态,帮助孕妇消除紧张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情,多向孕妇讲解有关分娩的相关知识,同时解答孕妇有关分娩的相关问题使其了解分娩过程,减少其对分娩的恐惧感。
3.1.2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医护人员要热情接待孕妇,并及时介绍病区环境,介绍其主管医生,助产士和责任护士,对产妇进行分娩过程中基本知识的宣教。产前参观产科病房熟悉环境,有利于产妇的心理改变,促进护患相互信任[8]。
3.1.3 建立社会支持系统
在围产期应该加强产妇的社会支持系统。对家人进行教育和指导,使产妇的家人,尤其是丈夫对产后抑郁症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对产妇有更多的理解、关心、支持和帮助。
3.2 产时护理
3.2.1 导乐分娩
导乐分娩是由一名有经验的助产士陪伴产妇分娩,可提供分娩指导和心理支持。要根据产妇的喜好播放音乐、电视节目,营造轻松舒适的氛围,分散产妇对分娩痛的注意力;同时要关心体贴产妇,协助饮水、进食、擦汗、和如厕等生活护理。
3.2.2 产时陪伴
开展陪伴分娩有利于减轻产妇心理压力,分娩期丈夫的关系、体贴、照顾能减轻妻子的产痛,有效的减少抑郁情绪的产生。
3.3 产后护理
3.3.1 产后心理疏导
创造舒适安静的休息环境,减少不必要的探视。指导母乳喂养,讲述简单实用的育儿知识使产妇顺利实现角色转换。同时产妇需要家庭成员的充分关注,了解其重要性,避免对产妇的精神刺激,多做感情沟通营造温馨、愉悦的家庭气氛[9]。
3.3.2 家庭访视
由有一定专业知识的家访护士对出院后的产妇提供心理和情绪的支持,针对产妇的具体情况进行心理疏导。指导产妇的丈夫及其父母要在心理上、精神上给予更多的安慰和支持,帮助产妇树立信心消除郁闷心境。正确认识反常心理,解决产妇生活上的难题,帮助产妇掌握喂养技巧,照顾婴儿的方法讲解产后保健知识和有关育儿知识等,让产妇对照料婴儿和自己充满信心。
4 小结
产后抑郁症不仅严重影响了产妇的身心健康及婴儿的生长发育,而且影响着婚姻、家庭和社会。因此对产妇产后抑郁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和干预,积极预防和治疗尤为重要。导致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较多,针对各种相关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促进工作,从而有效的预防和防治产后抑郁症的发生,进而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倪颖.产后抑郁症的研究与护理进展[J].护理研究,2009,23(4):854-856.
[2] 钱耀荣,晏晓颖.中国产后抑郁症发病率的系统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12):1-3.
[3 ]宫玲,高玲.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的研究现状[J].内蒙古中医药,2011,6(10)
[4 ]邓满娇.产后抑郁症的护理[J].现代护理,2007,4(25)
[5 ]窦娟.产后抑郁症及其预防[J].全科护理,2009,7(4):1069.
[6 ]韩思敏,许波,何文静.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1):59-60.
[7]陈红,刘建. 产后抑郁症的影响因素及防治进展[J].重庆医学,2009,38(6):655-656.
[8] 叶元芬.产后抑郁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中外医学研究,2010,8(9):132-134.
[9 ]王宏伟.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和护理干预[J].中国医学创新,2010,7(9):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