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7月3日,德国,莱比锡。
北京时间7月4日17时,“2016年度机器人世界杯”大赛如期结束。历时5天,来自世界各地的几百支代表队在莱比锡进行激烈的角逐,作为机器人领域的全球最高赛事,各个国家都派出了最有实力的团队。
这些团队中,不乏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世界名校。“勇士队”取得比赛救援b项目团队第六名的成绩,而在4天6夜的角逐中,这支队伍的程序设计、教学思维和计算机算法,得到了评委们的高度认可,被授予“最佳软件设计奖”。
领奖代表是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高一年级的陈太华、高二年级的谭鑫。热烈的掌声让两个中国孩子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微笑。而微笑的后面是一种诚实朴素的羞涩。
“勇士队”的高中学生来自中国宁陕。世界上很多人应该不知道宁陕这个地名。作为大赛唯一的一支中国代表队,他们不是来自北上广的名校,而是来自大秦岭深处的国家级贫困县----陕西宁陕县中学。
但这绝非偶然,继2012年、2013年之后,这是该校第三次派出代表队参加国际大赛并取得举世瞩目的好成绩。
1
夜幕降临,宁陕县城华灯初上,行政中心的广场上人群聚集,孩子们骑着童车在享受着放学后的轻松时刻,女人们随着音乐舞动着身姿,广场舞的音乐在这个秦岭深处的绿色小城里奏响。深秋夜深,长安河静静地流淌着,蛙叫虫鸣此起彼伏。
宁陕旧称五郎关,历代建置变迁中,多因疆域分界线而反复划拨归属地。1783年划拨周边五县边境地带建置五郎厅,厅署在老县城,归属西安府。1800年,又更名宁陕厅,确保陕西安宁之意。
建制时间不长,没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有据可查的兴教办学历史是乾隆年间的1794年。当时在老县城西北興办过太乙书院,至1823年有三所义学,分别在城内、北关和江口街。近代兴新学,多因土匪压境,校舍惨遭蹂躏后停办,譬如1919年“匪扰三次”“攻城三日”,就停止办学。
宁陕历史上最多的人口记录是道光三年(1823),时有12.9万人。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也只是最高峰时期的一半。历史上,曾经因为匪患流寇,治理困难,曾多次封禁过这方个地方。
宁陕一向有“版图大县、人口小县”之称。版图有多大?在陕西省应该在前十,放眼全国,宁陕的版图也算是大的,是大秦岭腹地的核心区域,国家整体的发展怎么能少了这方山水?人口有多少?全省后三位,散居在崇山峻岭的沟沟岔岔里,户籍在册人数尽管有7万多人,但实际上常年生活的人不过五六万,县城常住人口也只有2万多人。
如今的宁陕人要论起自己的籍贯和祖居,可以说是斑驳陆离,真正的原住民并不多见,倒是湖广移民、逃荒避难(特别是国民党逃兵)、土匪后裔很多。这样一来,宁陕早期的民风可想而知。
城隍庙坐落在两河交汇处的沙洲之上,四面环水,其形制是一条船,历史上经历多次洪水冲击而安然无恙,民间的说法是“金鸭浮舟”。门口是“垂裕后昆”的石碑,字迹浑厚陈力。
城隍庙是安康地区唯一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也是宁陕文脉的策源地,庙内的石刻碑文也载着宁陕历史发展和社会变革的世纪流变。
老百姓思想观念落后、发展信心不足和农村社会风气不好等是宁陕社会致贫的根本原因。而如今,地处秦岭腹地的宁陕,可以说民风和社会风气大变。优先发展教育是宁陕这块土地最基本、最真实、最致力于生存的发展道路。
2
从宁陕县政府督导室退休的唐继根深有感触地说:三十年前,我们一大批外地外乡人怀着极大的创业热情奔赴宁陕,支援宁陕。三十年来,宁陕的教育有了飞速的发展,在全国全市有了多个“率先”,大批优秀的大学毕业生走出宁陕、走出贫困的大山,走向全国各地,成为各行各业的建设人才,他们挥手告别了愚昧、告别了贫困。他认为,优先发展教育是贫困地区提升社会综合能力的关键出路。
唐继根至今心心念念的是一个叫西沟村的地方,30年前,宁陕大力发展教育的时候,他作为包村干部,在那里度过了一段至今感念的青春时光,时代的发展,验证了重视和发展教育的重要性。
“穷东沟、富中沟,扯筋弄盘是西沟”。这句顺口溜上年纪的宁陕人都知道,而如今的宁陕年轻人,对于龙王镇西沟村,则是另外一种印象,有三多:考上大学的多、进城买房的多、转学到城里读书的多。
龙王镇当时的西沟村老支书叫王学海,30年前发动群众集资办学,筹公筹劳,把村里最好的房子拿出来办学,带领村民下到河道里挖沙子和泥,还自己出任本村学校的民办教师。
王学海兴学的事迹曾经上过《安康日报》,他的事迹在宁陕是个现象级事件,一是村支书兼任民办教师。二是办学积极的村寨30年后成为宁陕的人才聚居地、输出地,实现了整体脱贫。三是聚合效应,出去的人带走老人和亲邻,等留守老人们相继离去,这些地方和村寨就会变成空心村。
王学海老人已经故去多年,他的儿子王小东如今在龙王镇政府当副镇长。他笑着说,老父亲尽管不在了,当年的积极办学,如今给西沟村带来的变化也是有目共睹的。他原来在其他乡镇工作,后来要求调到家门口,原因是村里的亲戚们都在,年轻一辈都考学出来了,老人们需要照顾,有个红白喜事的也好照应。
龙王镇280平方公里的地面上,只有5000多人,整个地形山大沟深,像条龙,只有伸出的四条爪子,才有零星的土地,才有人住。镇上有一所联办初中,一所中心小学,再就是西沟教学点。按照县上撤点并校的计划,西沟教学点本来是要撤的,但这么年了,群众对教育很重视,也有感情,不愿意撤,就留下来了。
西沟教学点紧邻着村委会,说起村里考上的大中专学生,大家都记得第一个叫储召华,从汉中师范学院毕业后,现在在县城的城关中学。另一个叫马治军,中专毕业后,现在在宁陕公安系统工作。
每年都有大学生,2017年,村里的陈阳旭高考631分,是宁陕县第二名,被哈工大录取了。马云祥家的两个娃,大学毕业后,儿子马小军在兰州,女儿马小玉在深圳。说起西沟村的后辈们,西沟村人满是骄傲,如数家珍。 村主任储学军说,村里娃娃出去了,有出息了,把老人也接出去享福呢,外面世事大,机会多,咱山里娃能吃苦,要想富还不容易?娃娃们走到全国各地,眼界也宽了,就不单单是脱贫那么简单了。
一代人有文化,见大世面了,就重视娃娃教育,一代一代就不一样了。储学军列了一个长长的名单,村里先后走出来的50名大中专学生:陈伟、宋玉玲、陈虹、邓力珈、邓力峰、徐杰、齐小金、梅涛、齐小艳、吴礼润、储倩、挂千丽、刘成艳、苏婷婷等人。
贫困也是一种文化,是由美国学者奥斯卡·刘易斯(OscarLewis)提出的。他认为,贫困文化是贫困群体在与环境相适应的过程中产生的行为反应,并且内化为一种习惯和传统文化,它的特点是对自然的屈从感、听天由命、对主流社会价值体系的怀疑等。
也就是说,贫困地区人口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生活态度,内化成群体的一种思维定式和行为准则。在这种贫困文化的熏染下,形成一种低水平的经济均衡,并在贫困地区一直延续。贫困的发生受地区自然条件、历史起点、经济发展、政策环境和文化素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对于哪种因素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可以说,教育扶贫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最终选择。但是,如何使教育结构与社会结构(人口结构、政治结构、经济结构)相适应,如何让教育的扶贫功能,在社会里发挥应有的作用,仍旧需要在实践中探索。
最近人口政策的改变,并没有使宁陕出现适龄儿童上学人数增长的迹象,很多学校的人数还在减少,近三年来的变化很大,这对于山大沟深、教学资源分散的宁陕来说,教育的布局和任务还很艰巨,还在不断调整中。
同时,大量的空心村出现了。西沟村的老人们说,走出去的大学生少有回来的,在外面安家落户以后,把父母兄弟也带出去了,甚至会影响家族和村里的人,这样,教育的发展导致空心村很多,村村都有人去门锁的现象。
移民搬迁是脱贫致富的一种方式,但搬出去,留得住也是个问题。宁陕历史上多次因为洪灾移民,但移居新址后,缺乏劳动技能,生存不下来,很多恋家的人又回到原来的地方,这是自然现象。
而教育移民,因受到良好的教育,思想观念也发生改变,生存能力也在提高,移民成了改变生存环境、提升生活品质的事情,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教育移民在宁陕是个很普遍、很自然的现象。
3
家住西安高新区的田启梅,出生于一个有着兄妹10人的大家族,至今他还在宁陕一家公办幼儿园当园长,尽管时常往返西安,但他仍然喜欢宁陕的山山水水,无法割舍至今生活在宁陕的一大家子人,更舍不得父亲留在他记忆深处的搬迁岁月。
1982年11月,正是寒冬时节,秦岭深处已经大雪封山。一个叫胭脂村的地方,因了一户人家的迁入而热闹起来。这户人家姓田,家主田玉忠带着老老小小十几口人,从湖北省襄阳县双沟镇一路风尘、辗转入村。村民们笼着手,哈着白气,裹着厚厚的破旧衣衫从村子四处赶来,三三两两地围观、帮忙,而更多的是惊奇。
八十年代初,还是贫穷、饥饿、落后的时候,能带着十几口人和大大小小箱笼从千里之遥来到西北山区,这场面对于闭塞的小山村来说无疑是壮观而不可思议的。
那天,家主老田在热心村民们的帮助下顺利安顿了一家老小,算是正式成为胭脂村一员,从此开始了他艰难的养家糊口生活,励志而传奇。
田玉忠祖籍湖南石门县,1937年9月5日出生于镇安县柴坪区庙沟,高小毕业。在1952年,拥有高小文化的田玉忠算是一个文化人,曾担任了双喜大队会计,并很快入了党。聪明、好学的田玉忠有着对数字过目不忘的本事,在16岁担任大队会计后,通过勤学苦练更是打得一手好算盘。
田玉忠和那个时代的很多人一样,有着苦难的生活经历,且生性耿直,得罪了村上干部,遭受了不白之冤,甚至惊动了省上的调查组。他兒女众多,生活无以为继,倒腾的小买卖,也遭受了清查。为了给孩子们创造好点的生存环境,于是从千里之外的湖北平原迁徙到陕西的深山里。当时,家里年龄最大的爷爷已经七十多岁,年龄最小的妹妹还不到一岁,田家搬家的浩大场面与途中奔波的艰难是可想而知的。
孩子们当时并不理解为什么父亲田玉忠要从平原来到大山的深处,等他们长大了才明白,父亲一生经历太多苦难和沧桑,认为只有读书才能彻底改变命运,改变家族的血统。
田父那个年代为了讨生活,曾在宁陕做伐木工包工头,结识了同是湖北移民的同姓村长,了解到偏远、贫困的宁陕县当时大学和中专的录取分数线偏低,就萌生了到胭脂村落户的念头。
为了儿女一次次搬迁的动荡生活终于在1982年11月的某一天画上句号,在这个小村子里算是从此安定下来,开始了他为儿女谋出路的另一艰难历程……田家兄妹至今记得家里一贫如洗却有一个书箱,甚至在田间地头,父亲都会带着书本,利用休息的时间让兄妹看书,或者他给孩子们讲书。
父亲的心血没有白费,田家姊妹先后考上各类大中专学校,亦如父亲当年的心愿,有了安定富足的生活。田家的故事曾经在《安康日报》刊出。说到教育扶贫,宁陕的很多人都知道,有个老田家。
我国学者林乘东于1997年提出教育扶贫论。他认为,教育具有反贫困的功能,可以切断贫困的恶性循环链;应该把教育纳入扶贫的资源配置中,实现教育投资的多元化,使公共教育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
他同时提出,教育不能独善其功地反贫困,需要具备四个条件:1.提高贫困地区的人口综合素质;2.建立相对公平的经济分配制度;3.优化贫困人口配置,提高贫困人口劳动力与生产要素的结合度和效率;4.增加资本积累和投入,为反贫困提供经济基础,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集美大学的严万跃认为,现代社会的贫困问题都是知识与能力贫困的表征和结果,发挥教育的扶贫功能不仅能增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能力,还可以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
4 80后贾安金是个“孤儿”,9岁那年冬天,父亲走了,母亲改嫁,家没了。如今他是宁陕县卫计委的一名干部,也是扶贫先进人物。说到教育扶贫,他直接说,自己是教育扶贫的直接受益者。
贾安金出生于1981年3月,家住宁陕县太山庙镇太山村二组。太山庙镇距县城31公里,因有古庙遗址而得名,尚存有古戏楼,这样一个秦岭深处的乡镇,交通不便,西汉高速和210国道擦肩而过。
安康市文艺创作研究室副主任王晓云在走访太山庙镇时曾写道:来到乡间,我清楚地看到和感觉到,每一种生存都有尊严,每种生存都会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向更加适宜的方向发展,人民勇敢面对社会的能量和上进心总是让我特别感动。
时任陕西省委书记的赵乐际曾“微服私访”过这里,在农户家待过两个小时。太山庙镇的基础设施走在了全国小乡镇建设的前面,在宁陕率先实现了组组通水泥路的建设目标。
在贾安金的记忆里,小时候是“富裕幸福”的,家里有爸爸、妈妈、妹妹、曾祖母、曾祖父,住着五间新修的大瓦房,那时在农村条件还算是很“富裕”。
厄运在贾安金9岁那年冬天降临了。“那年腊月初七,我父亲因肝癌去世,家里一下就垮塌了,妹妹只有八岁,曾祖母、曾祖父都是60多岁了,所有的重担都落在了年龄只有29岁的母亲身上,1991年,春季上学都成了问题。”
母亲找到当时学校的李校长说明情况,苦苦哀求,学校减免了他和妹妹的学杂费,总算上学了。贾安金对生活的变故从老师、家人的劝说中有了认识,他至今记得学校新调来的徐萍老师,对他很严厉,说,你父亲已经“走”了,家里穷,你和妹妹一定要好好念书,长大了才有用。
又过了一个冬天,1993年冬季,母亲实在被家庭负担压到喘不过气了,负气之下再婚远嫁到岚皋县横溪乡乐景村,随后,母亲带走了妹妹,贾安金成了“孤儿”。
贾安金说起这些往事的时候,总是抹泪,但说起帮助过他、温暖过的他的人名的时候,又是感恩和幸福的。那段时间的生活对贾安金来说,至今记忆犹新。小学毕业,贾安金以区第六名的成绩考进太山中学,此后的学校生活,是和一连串的人名、数额不等的帮扶联系在一起的:1997年中考,为了能让贾安金安心中考,王龙强老师又组织同学给他捐中考的费用。
1997年8月23日,贾安金永远忘不了这一天。开心和苦痛交织在一起,如此难忘。这一天,贾安金接到了安康农业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三年含辛茹苦的初中生活终于有了回报。但2030元的学费,又让他陷入了绝望之中。
他把录取通知书看了一眼就收起来了,“没钱上学,看了又有什么用”,那段时间,贾安金到处闲逛,不愿意去想,又不得不想,拿什么上中专呀?直到国庆节收假后,在街上闲逛的贾安金又遇到了一个“恩人”。太山中学的桂书新老师遇见贾安金,问他怎么还没去上学。贾安金并不轻松地说,没钱,不上学了。
桂书新老师把情况反映到学校,杨金国老师通过希望工程争取到1000元,乡政府开了贫困证明,报名后欠了学校500元,贾安金终于报了名,上了中专。于是贾安金给曾祖母把一个学期的柴火弄够,打算到安康上学了。
曾祖母害怕他在学校饿死了,找到乡政府领导,当时的王金贵书记、杨善年乡长,又组织单位及街上群众给贾安金捐款,一共捐了387元,邮寄到学校教务处。贾安金说,他后来请何兴刚老师写过感谢信,一份贴到新矿乡政府的,一份送到县政府的,他很感激当时帮助过他的人。
《平凡的世界》成为贾安金的精神支柱,他说,当年看第一遍的时候震撼很大。这部被贾安金看过七遍的小说激励了他,激励了渴望改变命运的人群,成为教育扶贫的精神食粮。
如今的贾安金是一名扶贫干部,自己对于贫困有着深切的感受,他的人生阅历就是扶贫的活教材。他是筒车湾镇桅杆坝村第一书记,也是扶贫攻坚工作队员。驻村期间,贾安金给群众培训扶贫政策时,特别提到教育扶贫,讲解得特别详细,用自己上学困難作为例子,鼓励贫苦户们好好地把子女培养出来。
2016年,贾安金被宁陕县委县政府评为优秀第一书记,2017年10月17日在国家第4个扶贫日表彰大会中,被筒车湾镇党委政府评为优秀帮扶干部。
教育扶贫工程是为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教育在扶贫开发中的重要作用,对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涉及的680个县实施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治愚”和“扶智”,根本就是发展教育。相对于经济扶贫、政策扶贫、项目扶贫等,“教育扶贫”直指导致贫穷落后的根源,牵住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牛鼻子”。
5
一本编撰于1993年,铅字油印的资料《宁陕县教育志》中提到:宁陕的教育历史仅有199年。宁陕建制较晚,历史上处于周边区县的边缘地带,深处秦岭腹地大山,匪患严重,和外界隔绝,“九山半水半分田”,独特的地貌特点,造成了人们特别的生活方式。
“靠山吃山”,直到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宁陕人还是靠贩运药材山货为生。
老唐说,宁陕人往前数三代,都是农民。20世纪末,长江发大水之后,宁陕山地传统的“木头经济”终结了,斧头锯子被没收,封山育林,民生何处去?和全国很多山区县一样,宁陕成了典型靠补助为生的国家级贫困县。
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支援宁陕建设。安康各县,关中地区,成百上千的年轻人来到宁陕,支援建设,一晃40年过去了,宁陕从彻底的人才“输入地”成为人才的输出地,大量的人才从宁陕走出,走到全国,走向世界,山里人的吃苦耐劳、朴实肯干,为他们迎来了新人生新天地,也为宁陕这个普通的山区赢得了名声和尊重。
这一切得益于教育!是教育改变了人的思想观念。从宁陕县经济发展的历史长卷来看,宁陕的教育扶贫充满了智慧的力量,包括政策的延续性、基础建设的渐变性、思想观念的包容性。 多年来,在国家发展和整体扶贫开发的过程中,宁陕的教育扶贫走在全省全國的前列。宁陕教育界的亲历者坦言,当年来到宁陕的时候,哪有什么人才,青壮年文盲比比皆是。1983年开始的扫盲运动,普及初等教育算是掀起了一场革命。
“革命”这个在近现代中国很特别的词语,在当时的宁陕却是真真切切。兴学热潮遍及宁陕的各个山村,凡是有几户人家的地方都有小学校,每个村民小组都办初小,每个村都办小学,教师都是当地的初高中毕业生,以及大批从全省各地、安康各县支援教育的师范生。
那个时候,有多少学校?全县有280所。这些学校是什么样子?黑屋子、土台子、烂桌子、泥孩子。说是学校,基本上都是利用当时的破庙、富裕人家闲置的草房、生产队的库房。这样的家底是如何发展教育的呢?
6
回顾和梳理宁陕的教育发展,我们清晰地看到一个县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当地行政主官的思想意识有着根本性的关系。
时隔多年,宁陕人念念不忘熊邦国这个人,他任县委书记时对教育工作的重视让很多人不理解。当时人们觉得温饱尚难以解决,怎么能花那么大的心思去抓教育事业。但今天看起来,当时的做法是对的,是有远见的,尽管当时很多人不理解,但今天看起来,正是那是时候,形成了宁陕教育的“基因”。
办教育缺人怎么办?就从各地调。宁陕家底薄,县上的领导跑到安康,跑到省上要,硬是从各地要来了人才。发黄破旧的油印《宁陕县教育志》里有份材料,是1985年9月10日,首届教师节宁陕县发出的《倡议书》,文中这样写到:改变陈腐的传统教育观念,在实现“一无两有”和普及初等教育的基础上,向“无盲县”和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而奋斗!
那又是怎么奋斗的?当时全县职工工资也就100多,但县上要求捐出300块,全县干部职工捐款办教育,除了面向社会征收教育附加费以外,全县所有的机关单位和部门、各行各业、个体户都要参与到教育中来。说起当时募集社会资金,老宁陕人笑着说,运政、交警部门甚至到路口盘查,查看过往行人缴纳教育资金的凭证。
学校老师甚至到各村寨去找村长、组长动员捐款,10块钱不嫌多,一块两块不嫌少,全社会都积极动员起来,村村户户都在帮建学校,全县干部职工加班加点,一干就是下半夜。学校里也组织勤工俭学,挖药材,砍柴垒墙,那个时候,铆足了劲,就干一件事,修学校,办教育。
一年以后,宁陕宣布普及初等教育,三年以后,普及小学教育,5年以后,全县实现了五年级改为六年级。上初小在家门口,上完初小到相对较远的村小或者乡中心校,多数学校就开始了住宿生活。在宁陕,山高路远,人烟稀少,住宿制是宁陕教育的一大特色。
多位退休教师表示,那个时候,的确老百姓觉得负担重了,但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看起来,受益的是老百姓,是宁陕人民。资料显示,多年来,宁陕人对政府事项的满意度调查中,教育的满意度最高,被列为政府免评单位。
宁陕教育从“无考”到安康市首先通过“两基”(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验收,走在全省乃至于全国前列,走访宁陕的教育界,让大家念念不忘的还有一个人:张志新。
宁陕教育最缺的是钱!这是个关键问题。
熊书记在任期间,宁陕社会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了教育,张志新薪火相传。直到今天,要说到宁陕教育能有如此大的成就,是历届行政主官对于教育的高度重视和执着造就的。
教育是个长期长久的事情,又是一个关乎未来的民生工程,投入大,涉及面广,“出力不讨好”,即便是这样,宁陕人仍然在坚持,静等花开。
1996年,宁陕顺利通过“两基”验收,资料显示财政投入资金是850万,而民间投资远远超过了这个数字。
“两基”之后,宁陕社会对教育的认识出现分歧,教育上去了,老百姓负担过重,财政透支严重,这样的情况下,需要在思想上统一、包容。大干快上之后,基础设施的欠账需要消化。“两基”以后,经过多年的消化,宁陕社会积蓄的教育力量在2007年春天又一次激活了。
陈伦宝的一次“偶遇”掀起了蝴蝶效应。故事是这样开始的:2007年春季开学的一天,天气乍暖还寒,时不时地还飘下几朵雪花。这天,时任县长的陈伦宝在汤坪镇汤坪沟的栗扎坪下乡,返回的路上,看到一群学生背着沉甸甸的书包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去上学。
陈伦宝让司机停下车,走上前去叫住几个学生,逐个看了看他们沉甸甸的书包,里面分别是瓶罐和小棹筒(农民自制的一种木质的小饭盒),还有玉米粉子、米及一些零食,棹筒里装的是腌咸菜。这是学生一周的粮食。
对于贫困地区的山里孩子,特别是陕南山区,这种景象是常见的。路遥《平凡的世界》里就有过这样的描写,不过各地的吃食和餐盒不同罢了。
而2007年的春天里,这种景象在宁陕还很普遍。这些供一个正在长身体的学生一周吃的酸咸菜让陈伦宝一阵心酸……他吩咐司机和随行的一位领导用自己的车将这群孩子送往学校,他一路沉思,步行走了很远很远……
第二天,他主持县政府常务工作会议,一项被称为“学生营养计划”的建议被提上日程。县财政年度预算“学生营养计划”工程开始执行。
标准先按照国家2002年执行的“一免一补”中的补助标准执行。全部住宿学生每天1.5元,一学期按120天计算,共计180元。每学期由县财政按月拨付到校,由学校免费为学生提供“热菜、热汤、热饭、热水”,蔬菜食品由学校负责采购,每周编制供应菜谱。
2007年秋季,全县小学、初中全面实施住宿生“营养计划”工程,4390名学生全部吃上了免费的“热菜、热汤、热饭”,喝上了热水,晚上有了热水洗脚。
这一事件被记者注意到,《安康日报》刊登了宁陕的这一做法。中国科学院农村政策研究室注意到这篇“豆腐块”文章,随即派员来到秦岭深处的大山调研。不久,关于贫苦地区农村学生的营养调研报告送到了国务院。 2009年7月,时任陕西省委书记的赵乐际在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提出實施“蛋奶工程”。2010年2月,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致函:我中心与REAP研究团队,美国斯坦福大学根据贵县创新做法跟踪评估结果,将贵县经验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介绍,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同时引起了国家有关部委的重视,研究报告将呈送国务院有关部委。
2011年,教育部在《教育规划纲要》里明确提出,改善学生的营养状况,尤其实施启动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营养改善计划。同年,陈伦宝被评为影响中国教育的十大新闻人物,
2007年,陕西省提出“双高双普”的教育发展目标。双高指的是高质量、高水平,双普是普及高中教育,普及一年学前教育。
这一时期的宁陕教育,反复强调发展教育要结合宁陕实际。宁陕早就普及小学教育,建立了相当扎实的学校教育基础,在普及学前教育的时候,很多小学就有了一年的学前班。面临着小学生源减少,并校的状况,宁陕创造性地发展了“一校两制”的做法。
“一校两制”就是在消化、创新宁陕积累的教育存量,把原来小学分开,按照学前教育的要求,进行小学和学前教育的同步发展,这样有效地解决了学前教育的校舍和师资的问题。
最初到省上汇报的时候,很多专家对宁陕发展学前教育不看好,结果专家调研了以后很震惊。专家组成员指着桌子上一沓资料说,省内外很多地区都来学习经验,他们当年的资料成了范本。
偏远山区可以这样,重点乡镇和县城怎么办?如今的宁陕学前教育的规模和水平,吸引了很多地方的专家学者来参观学习。
省上要求的“双高双普”只是提供学习机会,而宁陕做到了从学前教育到高中十五年一贯式免费教育,这在当时一下子成了全国媒体的热点,小县城来了很多省级媒体的记者,老唐说,那段时间够热闹够忙活的。
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凭什么率先在全国实现十五年免费教育?凭的就是宁陕教育强大的消化能力。
2012年,人称“教育书记”的安康市委书记方伟峰提出,教育扶贫是安康富民的奠基工程,并在各县推出:市长、县长一把手主管教育,教育预算支出年均增长33%,实施“人人技能工程”,实行高中阶段和中职免费教育制度,教育工作群众满意率达到各项事业之首,形成大教育、大培训的格局。时年6月18日,贫困地区教育扶贫发展论坛在安康召开。
此时此刻,安康地区教育发展的急先锋宁陕县岂能落后?县委书记邹成燕、县长唐新成提出“四要”:优先发展教育,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要项目给项目,要政策给政策。
2011年7月,宁陕县以全省第二家、陕南第一家的优秀成绩通过“双高双普验收”。9月,启动创建教育强县新目标。
2012年10月,陕西省教育强县专家组第一次对10万人以下贫困县进行前期评估。宁陕县十五年免费教育成为最突出的亮点。专家组认为:宁陕教育集中体现出一种艰苦奋斗、敢为人先和求真务实的精神,他们的教育实践给“小县办大教育,穷县办富教育”探索出一条新路,创造的经验,值得总结、学习和推广。2013年,宁陕县获得陕西省委、省政府奖励,被评为“陕西省教育强县”。2016年,宁陕县获批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均衡县。
一直跟踪调研宁陕教育的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室,在《关于陕西省宁陕县高中免费教育政策评估情况函》里写道:宁陕教育是一个十分有价值的研究个案,建议宁陕申报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
7
2011年底,宁陕教育被评为网易十大年度教育事件,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关注。各路媒体蜂拥至宁陕,宁陕的教育现状让见多识广的记者们很震撼,央视《焦点访谈》等栏目就多次报道宁陕的教育扶贫模式。
宁陕发展绕不过的一个话题就是洪水灾害,所有的学校几乎占有最好的地段,多数学校都遭遇过洪水,又都灾后再建,但可以肯定地说,在宁陕,最漂亮的建筑就是学校。
江口镇是宁陕除县城城关镇外第二大镇,人口8000多人,但一直没有公办幼儿园,镇上的学前教育一直由附设在江口小学的两个幼儿班和两所规模极小、条件不达标的民办幼儿园承担,截至2012年,学前三年综合入园率不足60%。
为了争抢生源,两家民办幼儿园还多次发生纠纷,矛盾重重。2012年上半年,县长唐新成检查江口教育后,指示教育部门,无论如何都要有公办的镇中心幼儿园。为了找地方,历时2年,先后数次设计方案,最终在镇村的大力配合下,确定购买镇北公路边的一户民房,在此修建公办幼儿园。
公办幼儿园列为学前三年行动计划建设后,苦于没有地方。县上领导多次踏勘,无奈周边都是民房,要么不愿意出售,要不就是要价畸高。一次暴雨过后,学校操场的石坎垮塌,损坏了坎下的一院民房,这户民房占地面积不小,县上决定购买回来拆除后新建幼儿园。
这是一个机会,于是教育部门和镇上多次耐心做农户思想工作,反正房子已经损毁,无法居住,县上可以另行安置到安全地方,院子出售后还有一份收入。经过三番五次的交涉,终于达成协议,这才让幼儿园有了修建的地方。
8
在宁陕,最让人感动得是那些山区里坚守的乡村教师,是他们撑起了宁陕教育扶贫的根基。
宁陕县丰富镇,有一个只有一位老师和13名学生的教学点——猴子坪小学。小学老师名叫黄同谦,今年58岁,从事教师职业39年。用他的话说,眼看着山里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他教的学生也越来越少。黄同谦把最宝贵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教育事业。他说:“我喜欢这份工作,喜欢我的学生。”他被宁陕县评为边远学校优秀教师。
据了解,宁陕县现有4所师生人数在15人以下的偏远山村小学,从教老师的平均年龄为50岁左右。有15个教学点实行复式教育,开设小学2年级以下课程,每个教学点有1至6名老师,有的只有1名。
这群坚守在大山之中的老师,从他们的言谈中可以了解到,他们并不孤独,因为他们有孩子们陪伴。面对这些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的学生,他们既是老师,又是家长,所以肩上的担子更重,心中的责任更沉。 黄同谦的事迹经过媒体报道引起社会反响后,宁陕针对偏远地区的教学点展开了补课式建设,确保有软化的场地、有明亮的教室、有户外玩具、有冬季取暖设施。先后将西沟教学点、候子坪教学点等十余个教学点进行了改造美化。
宁陕教育扶贫所取得的成绩,和省内及兄弟省市的辅助是分不开的,特别是512地震以后,国家的重建资金,对口支援兄弟省市单位的帮扶,以及县上各部门帮扶,多渠道筹措资金并切实运用到位,这些都是宁陕教育扶贫的宝贵经验。
9
在宁陕教育界乃至于全社会,提起尹学金几乎无人不晓,30岁考上大学,30年从教生涯,60个全国奖项。这组看似巧合的数字,记录着一个人不同寻常的人生历程,书写了一名教师的执着追求,展现出一位生物老师的非凡业绩。
尹学金是宁陕教育扶贫中一位典型的人物,是宁陕教育扶贫大军群像中的一员。正是几代主政领导,几代教师,念及宁陕老百姓的福祉,经历40年的光阴岁月,共同谱写了宁陕教育扶贫的今天,切实推进了宁陕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教育扶贫,仅仅体现在教育行业是远远不够的。199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尽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把扶贫开发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民素质的轨道上来”。
在宁陕的扶贫攻坚中,农民夜校、社会教育培训增强了农民的信心。农民夜校从2016年4月办起,办校的重点在于涉农惠农政策、党建知识、农家乐经营能力、种养业带头人等技术培训,着力宣传党的脱贫攻坚政策,旨在提升农民群众文化素质和科学致富技能,每月开一次课。
四亩地镇四亩地村村民汪胜福,儿子常年在外务工,自己和老伴生活没有来源,要求村上给他解决低保,因为不符合要求,村上没有同意,他就开始上访。
村委会组织其居住的组开了一个群众会,把汪胜福的情况在会上进行了说明,让大家评议,看他符不符合享受低保的条件。经过评议,大家一致认为,汪胜福有子女,不能享受低保。面对这个结果,汪胜福心服口服地接受了,并且再也没有找过村委会。
四亩地村的问题之所以这么顺利地得到处理,正是源于宁陕2015年初开始全面实行“群众会”的常态化。
村规民约,移风易俗树新风。“虽然现在两个妹妹和我的关系闹僵了,但是我不后悔。”提及母亲的丧事,宁陕县金川镇兴隆村民刘正才说。
刘正才的母亲去世,按照老人家生前的意愿,要求去世后要做道场。但刘正才违背了老人的意愿,不仅没有做道场,就连老人的丧事也是简简单单地办了,这就引起了两个妹妹的不满,兄妹之间产生了矛盾,关系闹僵。“村里有村规民约,红白喜事从简,我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就应该带头遵守,不然后面怎么执行!”
刘正才所说的“村规民约”,是2016年兴隆村时任“第一书记”的鲁化在开展脱贫攻坚驻村帮扶时,带领村党支部一班人,针对兴隆村存在的陈规陋俗,组织群众自下而上、再自上而下讨论制定的具有针对性的“八要八不要”村规民约。
“原来在农村有摆满月酒、乔迁酒、生日酒等习俗,主人家要摆少则几桌多则几十桌宴席,亲戚、朋友、邻居送份子钱,最低几百元,一年下来,家家户户要送上万元,谈何脱贫?”兴隆村党支部书记朱润霞说。
村规民约经全体村民讨论、签字通过后,村党员干部带头执行,村监委会监督执行,村民们积极执行。兴隆村贫困户刘正才父亲过世,他没有按照以往那样坐夜三天、摆酒席收礼,而是按照村规民约,一切从简。“国家扶持我,我还在大操大办,那我就不是贫困户了,所以我要响应号召带头执行。”刘正才说。
“村规民约没有制定前,仅2015年我送礼共送了两万多元,村规民约制定后,2016年我送礼支出不到5000元。原来是人家送你500元,你要回600元,对一些经济困难户来说负担很大。现在礼金定为50和100元两个标准,真的节省了很多。”兴隆村村主任王峰给笔者算了一笔账。
通过精神扶贫在农村树立向善好勤导向、营造文明风尚,教育引导贫困群众自立自强、争做有责任、有追求的新型农民,实现精神与物质的“双脱贫”。
10
“诗意宁陕、秦岭笔会”是宁陕县近年来形成的一个社会文化活动项目。2011年,陕西省作家协会、陕西省散文学会、中国汉江·安康诗歌创作中心三个宁陕创作基地正式授牌。
近些年,宁陕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形成了“两线三环六区十二点”的开发格局。优美的自然风光和鲜明的地域文化,提升了宁陕生态旅游的内涵,吸引了大量省内外游客来休闲度假、旅游观光。
陕西省美协在上坝河国家森林公园设立了写生基地,合作组建了大秦岭艺术创作中心,一批艺术家先后走进宁陕考察采风。
依托上坝河大秦岭文化艺术创作、悠然山音乐家创作、朝阳沟文学家创作、蒿沟地理地质科普和平河梁运动员亚高原训练五大基地,宁陕旅游积极引进名人名家、名企名校,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引导文化企业集聚,倾力打造秦岭文化产业基地,唱响“秦岭文化看宁陕”的主旋律。
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灵魂,是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撑。没有文化的发展繁荣,經济社会建设就没有活力,社会文明程度就难以提高,扶贫攻坚就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宁陕的主政者认为:从当前宁陕发展来看,尤其要大胆探索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子,以文化含量充实旅游内涵,以旅游项目展示文化意蕴,以文化品牌提升旅游层次,努力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宁陕的支柱产业与新的经济增长点。
纵观宁陕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宁陕自然条件有限,又是一个生态保护区。只有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坚定不移地推进教育扶贫,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扶贫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才能真正在贫困地区走出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11
陕西省作协教育扶贫项目调研组在宁陕,与一线教育从业者交流,感动于历任为政者、教育工作者的多年努力。他们认为教育扶贫的“宁陕实践”值得大书特书,但同时又为贫困地区县域教育的发展而困惑。 城市名校围猎下的县域教育,使得优质教育资源过度集中于大城市名校。生源流失,是县域教育发展的梦魇,这不算新闻。但实际上,真正到了基层学校,这种境况仍然让人瞠目结舌。
宁陕最高学府宁陕中学王校长坦言:全校高中每个年级不足400人,每年都有十几二十个学生被安康、西安的名校以“巨大的诱惑”挖走。王校长难抑失落地说,这些娃在宁陕照样考大学,而且从高考的效果看,很多人出去后悔了。
在宁陕还是个宝贝蛋,到了外面优秀学生多,难免心里会有落差,加上生活習惯、人际关系、适应过程等等,不出问题才怪。但整个教育环境就这样,家长盲目从众,也是没有办法。
在宁陕,最漂亮的建筑就是学校,随便走访一所幼儿园到高中,其基础设施丝毫不逊于城市学校。连教育部前来调研的官员都说,宁陕的学生是幸福的。全国率先实现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免费教育,加上政府的各项补贴,学生需要花费的仅仅是往返学校的“路费”。
在宁陕县简陋的教体局会议室,在投资数千万占地20亩的排场的县幼儿园,在国内县级示范青少年活动中心,在这个只有7万多人口,县城常住人口不足2万的秦岭山城,我们却看到了另外一个尴尬的局面。
教育的核心是教师,而师资成为宁陕未来教育之恨!出生于1967年的教体局石局长颇为感怀地说,过去的宁陕教育是一群对教育有情怀、有感情的人撑起来的。他指着身后一批人说,这些人在那个年代,都是这么过来的,大家静心办教育。
十年后呢?他们老了,退休了,宁陕教育谁来薪火相传?宁陕中学王校长说,她每年要送80%的学生上三本以上,但回来的人,连个本科生都难。政府招聘特岗教师,需要10名,报名的专科以上也就10多人,到了笔试3个人,却来了2个。
一批在过去那个年代里“货真价实”的大学生成就了宁陕教育,可十年之后,他们将退出历史舞台,后继者却基本的学历都难以达标!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十年之后,教育如何扶贫?
30年前,县域教育撑起了中国农村社会的未来,一批受益于教育的人走向了城市。20年前,县域教育激活了农村劳动力,一批人又走向城市,成为改革开放的生力军。10年前,县域教育随着教育产业化开始成为大城市教育资源的蓄水池。那么,今天呢?未来呢?
10年后,撑起县域及农村教育的一代人将老去,后继教育者是教育分层的落伍者,落伍者再去教育贫困者去参与社会竞争,不言而喻,县域教育及乡村教育将成为现代教育的遗忘者。
过去的辉煌,不能修补忧患的现状。行文至此,笔者想呼吁人们,关于教育扶贫,我们亦需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责任编辑:马小盐
北京时间7月4日17时,“2016年度机器人世界杯”大赛如期结束。历时5天,来自世界各地的几百支代表队在莱比锡进行激烈的角逐,作为机器人领域的全球最高赛事,各个国家都派出了最有实力的团队。
这些团队中,不乏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世界名校。“勇士队”取得比赛救援b项目团队第六名的成绩,而在4天6夜的角逐中,这支队伍的程序设计、教学思维和计算机算法,得到了评委们的高度认可,被授予“最佳软件设计奖”。
领奖代表是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高一年级的陈太华、高二年级的谭鑫。热烈的掌声让两个中国孩子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微笑。而微笑的后面是一种诚实朴素的羞涩。
“勇士队”的高中学生来自中国宁陕。世界上很多人应该不知道宁陕这个地名。作为大赛唯一的一支中国代表队,他们不是来自北上广的名校,而是来自大秦岭深处的国家级贫困县----陕西宁陕县中学。
但这绝非偶然,继2012年、2013年之后,这是该校第三次派出代表队参加国际大赛并取得举世瞩目的好成绩。
1
夜幕降临,宁陕县城华灯初上,行政中心的广场上人群聚集,孩子们骑着童车在享受着放学后的轻松时刻,女人们随着音乐舞动着身姿,广场舞的音乐在这个秦岭深处的绿色小城里奏响。深秋夜深,长安河静静地流淌着,蛙叫虫鸣此起彼伏。
宁陕旧称五郎关,历代建置变迁中,多因疆域分界线而反复划拨归属地。1783年划拨周边五县边境地带建置五郎厅,厅署在老县城,归属西安府。1800年,又更名宁陕厅,确保陕西安宁之意。
建制时间不长,没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有据可查的兴教办学历史是乾隆年间的1794年。当时在老县城西北興办过太乙书院,至1823年有三所义学,分别在城内、北关和江口街。近代兴新学,多因土匪压境,校舍惨遭蹂躏后停办,譬如1919年“匪扰三次”“攻城三日”,就停止办学。
宁陕历史上最多的人口记录是道光三年(1823),时有12.9万人。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也只是最高峰时期的一半。历史上,曾经因为匪患流寇,治理困难,曾多次封禁过这方个地方。
宁陕一向有“版图大县、人口小县”之称。版图有多大?在陕西省应该在前十,放眼全国,宁陕的版图也算是大的,是大秦岭腹地的核心区域,国家整体的发展怎么能少了这方山水?人口有多少?全省后三位,散居在崇山峻岭的沟沟岔岔里,户籍在册人数尽管有7万多人,但实际上常年生活的人不过五六万,县城常住人口也只有2万多人。
如今的宁陕人要论起自己的籍贯和祖居,可以说是斑驳陆离,真正的原住民并不多见,倒是湖广移民、逃荒避难(特别是国民党逃兵)、土匪后裔很多。这样一来,宁陕早期的民风可想而知。
城隍庙坐落在两河交汇处的沙洲之上,四面环水,其形制是一条船,历史上经历多次洪水冲击而安然无恙,民间的说法是“金鸭浮舟”。门口是“垂裕后昆”的石碑,字迹浑厚陈力。
城隍庙是安康地区唯一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也是宁陕文脉的策源地,庙内的石刻碑文也载着宁陕历史发展和社会变革的世纪流变。
老百姓思想观念落后、发展信心不足和农村社会风气不好等是宁陕社会致贫的根本原因。而如今,地处秦岭腹地的宁陕,可以说民风和社会风气大变。优先发展教育是宁陕这块土地最基本、最真实、最致力于生存的发展道路。
2
从宁陕县政府督导室退休的唐继根深有感触地说:三十年前,我们一大批外地外乡人怀着极大的创业热情奔赴宁陕,支援宁陕。三十年来,宁陕的教育有了飞速的发展,在全国全市有了多个“率先”,大批优秀的大学毕业生走出宁陕、走出贫困的大山,走向全国各地,成为各行各业的建设人才,他们挥手告别了愚昧、告别了贫困。他认为,优先发展教育是贫困地区提升社会综合能力的关键出路。
唐继根至今心心念念的是一个叫西沟村的地方,30年前,宁陕大力发展教育的时候,他作为包村干部,在那里度过了一段至今感念的青春时光,时代的发展,验证了重视和发展教育的重要性。
“穷东沟、富中沟,扯筋弄盘是西沟”。这句顺口溜上年纪的宁陕人都知道,而如今的宁陕年轻人,对于龙王镇西沟村,则是另外一种印象,有三多:考上大学的多、进城买房的多、转学到城里读书的多。
龙王镇当时的西沟村老支书叫王学海,30年前发动群众集资办学,筹公筹劳,把村里最好的房子拿出来办学,带领村民下到河道里挖沙子和泥,还自己出任本村学校的民办教师。
王学海兴学的事迹曾经上过《安康日报》,他的事迹在宁陕是个现象级事件,一是村支书兼任民办教师。二是办学积极的村寨30年后成为宁陕的人才聚居地、输出地,实现了整体脱贫。三是聚合效应,出去的人带走老人和亲邻,等留守老人们相继离去,这些地方和村寨就会变成空心村。
王学海老人已经故去多年,他的儿子王小东如今在龙王镇政府当副镇长。他笑着说,老父亲尽管不在了,当年的积极办学,如今给西沟村带来的变化也是有目共睹的。他原来在其他乡镇工作,后来要求调到家门口,原因是村里的亲戚们都在,年轻一辈都考学出来了,老人们需要照顾,有个红白喜事的也好照应。
龙王镇280平方公里的地面上,只有5000多人,整个地形山大沟深,像条龙,只有伸出的四条爪子,才有零星的土地,才有人住。镇上有一所联办初中,一所中心小学,再就是西沟教学点。按照县上撤点并校的计划,西沟教学点本来是要撤的,但这么年了,群众对教育很重视,也有感情,不愿意撤,就留下来了。
西沟教学点紧邻着村委会,说起村里考上的大中专学生,大家都记得第一个叫储召华,从汉中师范学院毕业后,现在在县城的城关中学。另一个叫马治军,中专毕业后,现在在宁陕公安系统工作。
每年都有大学生,2017年,村里的陈阳旭高考631分,是宁陕县第二名,被哈工大录取了。马云祥家的两个娃,大学毕业后,儿子马小军在兰州,女儿马小玉在深圳。说起西沟村的后辈们,西沟村人满是骄傲,如数家珍。 村主任储学军说,村里娃娃出去了,有出息了,把老人也接出去享福呢,外面世事大,机会多,咱山里娃能吃苦,要想富还不容易?娃娃们走到全国各地,眼界也宽了,就不单单是脱贫那么简单了。
一代人有文化,见大世面了,就重视娃娃教育,一代一代就不一样了。储学军列了一个长长的名单,村里先后走出来的50名大中专学生:陈伟、宋玉玲、陈虹、邓力珈、邓力峰、徐杰、齐小金、梅涛、齐小艳、吴礼润、储倩、挂千丽、刘成艳、苏婷婷等人。
贫困也是一种文化,是由美国学者奥斯卡·刘易斯(OscarLewis)提出的。他认为,贫困文化是贫困群体在与环境相适应的过程中产生的行为反应,并且内化为一种习惯和传统文化,它的特点是对自然的屈从感、听天由命、对主流社会价值体系的怀疑等。
也就是说,贫困地区人口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生活态度,内化成群体的一种思维定式和行为准则。在这种贫困文化的熏染下,形成一种低水平的经济均衡,并在贫困地区一直延续。贫困的发生受地区自然条件、历史起点、经济发展、政策环境和文化素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对于哪种因素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可以说,教育扶贫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最终选择。但是,如何使教育结构与社会结构(人口结构、政治结构、经济结构)相适应,如何让教育的扶贫功能,在社会里发挥应有的作用,仍旧需要在实践中探索。
最近人口政策的改变,并没有使宁陕出现适龄儿童上学人数增长的迹象,很多学校的人数还在减少,近三年来的变化很大,这对于山大沟深、教学资源分散的宁陕来说,教育的布局和任务还很艰巨,还在不断调整中。
同时,大量的空心村出现了。西沟村的老人们说,走出去的大学生少有回来的,在外面安家落户以后,把父母兄弟也带出去了,甚至会影响家族和村里的人,这样,教育的发展导致空心村很多,村村都有人去门锁的现象。
移民搬迁是脱贫致富的一种方式,但搬出去,留得住也是个问题。宁陕历史上多次因为洪灾移民,但移居新址后,缺乏劳动技能,生存不下来,很多恋家的人又回到原来的地方,这是自然现象。
而教育移民,因受到良好的教育,思想观念也发生改变,生存能力也在提高,移民成了改变生存环境、提升生活品质的事情,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教育移民在宁陕是个很普遍、很自然的现象。
3
家住西安高新区的田启梅,出生于一个有着兄妹10人的大家族,至今他还在宁陕一家公办幼儿园当园长,尽管时常往返西安,但他仍然喜欢宁陕的山山水水,无法割舍至今生活在宁陕的一大家子人,更舍不得父亲留在他记忆深处的搬迁岁月。
1982年11月,正是寒冬时节,秦岭深处已经大雪封山。一个叫胭脂村的地方,因了一户人家的迁入而热闹起来。这户人家姓田,家主田玉忠带着老老小小十几口人,从湖北省襄阳县双沟镇一路风尘、辗转入村。村民们笼着手,哈着白气,裹着厚厚的破旧衣衫从村子四处赶来,三三两两地围观、帮忙,而更多的是惊奇。
八十年代初,还是贫穷、饥饿、落后的时候,能带着十几口人和大大小小箱笼从千里之遥来到西北山区,这场面对于闭塞的小山村来说无疑是壮观而不可思议的。
那天,家主老田在热心村民们的帮助下顺利安顿了一家老小,算是正式成为胭脂村一员,从此开始了他艰难的养家糊口生活,励志而传奇。
田玉忠祖籍湖南石门县,1937年9月5日出生于镇安县柴坪区庙沟,高小毕业。在1952年,拥有高小文化的田玉忠算是一个文化人,曾担任了双喜大队会计,并很快入了党。聪明、好学的田玉忠有着对数字过目不忘的本事,在16岁担任大队会计后,通过勤学苦练更是打得一手好算盘。
田玉忠和那个时代的很多人一样,有着苦难的生活经历,且生性耿直,得罪了村上干部,遭受了不白之冤,甚至惊动了省上的调查组。他兒女众多,生活无以为继,倒腾的小买卖,也遭受了清查。为了给孩子们创造好点的生存环境,于是从千里之外的湖北平原迁徙到陕西的深山里。当时,家里年龄最大的爷爷已经七十多岁,年龄最小的妹妹还不到一岁,田家搬家的浩大场面与途中奔波的艰难是可想而知的。
孩子们当时并不理解为什么父亲田玉忠要从平原来到大山的深处,等他们长大了才明白,父亲一生经历太多苦难和沧桑,认为只有读书才能彻底改变命运,改变家族的血统。
田父那个年代为了讨生活,曾在宁陕做伐木工包工头,结识了同是湖北移民的同姓村长,了解到偏远、贫困的宁陕县当时大学和中专的录取分数线偏低,就萌生了到胭脂村落户的念头。
为了儿女一次次搬迁的动荡生活终于在1982年11月的某一天画上句号,在这个小村子里算是从此安定下来,开始了他为儿女谋出路的另一艰难历程……田家兄妹至今记得家里一贫如洗却有一个书箱,甚至在田间地头,父亲都会带着书本,利用休息的时间让兄妹看书,或者他给孩子们讲书。
父亲的心血没有白费,田家姊妹先后考上各类大中专学校,亦如父亲当年的心愿,有了安定富足的生活。田家的故事曾经在《安康日报》刊出。说到教育扶贫,宁陕的很多人都知道,有个老田家。
我国学者林乘东于1997年提出教育扶贫论。他认为,教育具有反贫困的功能,可以切断贫困的恶性循环链;应该把教育纳入扶贫的资源配置中,实现教育投资的多元化,使公共教育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
他同时提出,教育不能独善其功地反贫困,需要具备四个条件:1.提高贫困地区的人口综合素质;2.建立相对公平的经济分配制度;3.优化贫困人口配置,提高贫困人口劳动力与生产要素的结合度和效率;4.增加资本积累和投入,为反贫困提供经济基础,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集美大学的严万跃认为,现代社会的贫困问题都是知识与能力贫困的表征和结果,发挥教育的扶贫功能不仅能增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能力,还可以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
4 80后贾安金是个“孤儿”,9岁那年冬天,父亲走了,母亲改嫁,家没了。如今他是宁陕县卫计委的一名干部,也是扶贫先进人物。说到教育扶贫,他直接说,自己是教育扶贫的直接受益者。
贾安金出生于1981年3月,家住宁陕县太山庙镇太山村二组。太山庙镇距县城31公里,因有古庙遗址而得名,尚存有古戏楼,这样一个秦岭深处的乡镇,交通不便,西汉高速和210国道擦肩而过。
安康市文艺创作研究室副主任王晓云在走访太山庙镇时曾写道:来到乡间,我清楚地看到和感觉到,每一种生存都有尊严,每种生存都会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向更加适宜的方向发展,人民勇敢面对社会的能量和上进心总是让我特别感动。
时任陕西省委书记的赵乐际曾“微服私访”过这里,在农户家待过两个小时。太山庙镇的基础设施走在了全国小乡镇建设的前面,在宁陕率先实现了组组通水泥路的建设目标。
在贾安金的记忆里,小时候是“富裕幸福”的,家里有爸爸、妈妈、妹妹、曾祖母、曾祖父,住着五间新修的大瓦房,那时在农村条件还算是很“富裕”。
厄运在贾安金9岁那年冬天降临了。“那年腊月初七,我父亲因肝癌去世,家里一下就垮塌了,妹妹只有八岁,曾祖母、曾祖父都是60多岁了,所有的重担都落在了年龄只有29岁的母亲身上,1991年,春季上学都成了问题。”
母亲找到当时学校的李校长说明情况,苦苦哀求,学校减免了他和妹妹的学杂费,总算上学了。贾安金对生活的变故从老师、家人的劝说中有了认识,他至今记得学校新调来的徐萍老师,对他很严厉,说,你父亲已经“走”了,家里穷,你和妹妹一定要好好念书,长大了才有用。
又过了一个冬天,1993年冬季,母亲实在被家庭负担压到喘不过气了,负气之下再婚远嫁到岚皋县横溪乡乐景村,随后,母亲带走了妹妹,贾安金成了“孤儿”。
贾安金说起这些往事的时候,总是抹泪,但说起帮助过他、温暖过的他的人名的时候,又是感恩和幸福的。那段时间的生活对贾安金来说,至今记忆犹新。小学毕业,贾安金以区第六名的成绩考进太山中学,此后的学校生活,是和一连串的人名、数额不等的帮扶联系在一起的:1997年中考,为了能让贾安金安心中考,王龙强老师又组织同学给他捐中考的费用。
1997年8月23日,贾安金永远忘不了这一天。开心和苦痛交织在一起,如此难忘。这一天,贾安金接到了安康农业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三年含辛茹苦的初中生活终于有了回报。但2030元的学费,又让他陷入了绝望之中。
他把录取通知书看了一眼就收起来了,“没钱上学,看了又有什么用”,那段时间,贾安金到处闲逛,不愿意去想,又不得不想,拿什么上中专呀?直到国庆节收假后,在街上闲逛的贾安金又遇到了一个“恩人”。太山中学的桂书新老师遇见贾安金,问他怎么还没去上学。贾安金并不轻松地说,没钱,不上学了。
桂书新老师把情况反映到学校,杨金国老师通过希望工程争取到1000元,乡政府开了贫困证明,报名后欠了学校500元,贾安金终于报了名,上了中专。于是贾安金给曾祖母把一个学期的柴火弄够,打算到安康上学了。
曾祖母害怕他在学校饿死了,找到乡政府领导,当时的王金贵书记、杨善年乡长,又组织单位及街上群众给贾安金捐款,一共捐了387元,邮寄到学校教务处。贾安金说,他后来请何兴刚老师写过感谢信,一份贴到新矿乡政府的,一份送到县政府的,他很感激当时帮助过他的人。
《平凡的世界》成为贾安金的精神支柱,他说,当年看第一遍的时候震撼很大。这部被贾安金看过七遍的小说激励了他,激励了渴望改变命运的人群,成为教育扶贫的精神食粮。
如今的贾安金是一名扶贫干部,自己对于贫困有着深切的感受,他的人生阅历就是扶贫的活教材。他是筒车湾镇桅杆坝村第一书记,也是扶贫攻坚工作队员。驻村期间,贾安金给群众培训扶贫政策时,特别提到教育扶贫,讲解得特别详细,用自己上学困難作为例子,鼓励贫苦户们好好地把子女培养出来。
2016年,贾安金被宁陕县委县政府评为优秀第一书记,2017年10月17日在国家第4个扶贫日表彰大会中,被筒车湾镇党委政府评为优秀帮扶干部。
教育扶贫工程是为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教育在扶贫开发中的重要作用,对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涉及的680个县实施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治愚”和“扶智”,根本就是发展教育。相对于经济扶贫、政策扶贫、项目扶贫等,“教育扶贫”直指导致贫穷落后的根源,牵住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牛鼻子”。
5
一本编撰于1993年,铅字油印的资料《宁陕县教育志》中提到:宁陕的教育历史仅有199年。宁陕建制较晚,历史上处于周边区县的边缘地带,深处秦岭腹地大山,匪患严重,和外界隔绝,“九山半水半分田”,独特的地貌特点,造成了人们特别的生活方式。
“靠山吃山”,直到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宁陕人还是靠贩运药材山货为生。
老唐说,宁陕人往前数三代,都是农民。20世纪末,长江发大水之后,宁陕山地传统的“木头经济”终结了,斧头锯子被没收,封山育林,民生何处去?和全国很多山区县一样,宁陕成了典型靠补助为生的国家级贫困县。
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支援宁陕建设。安康各县,关中地区,成百上千的年轻人来到宁陕,支援建设,一晃40年过去了,宁陕从彻底的人才“输入地”成为人才的输出地,大量的人才从宁陕走出,走到全国,走向世界,山里人的吃苦耐劳、朴实肯干,为他们迎来了新人生新天地,也为宁陕这个普通的山区赢得了名声和尊重。
这一切得益于教育!是教育改变了人的思想观念。从宁陕县经济发展的历史长卷来看,宁陕的教育扶贫充满了智慧的力量,包括政策的延续性、基础建设的渐变性、思想观念的包容性。 多年来,在国家发展和整体扶贫开发的过程中,宁陕的教育扶贫走在全省全國的前列。宁陕教育界的亲历者坦言,当年来到宁陕的时候,哪有什么人才,青壮年文盲比比皆是。1983年开始的扫盲运动,普及初等教育算是掀起了一场革命。
“革命”这个在近现代中国很特别的词语,在当时的宁陕却是真真切切。兴学热潮遍及宁陕的各个山村,凡是有几户人家的地方都有小学校,每个村民小组都办初小,每个村都办小学,教师都是当地的初高中毕业生,以及大批从全省各地、安康各县支援教育的师范生。
那个时候,有多少学校?全县有280所。这些学校是什么样子?黑屋子、土台子、烂桌子、泥孩子。说是学校,基本上都是利用当时的破庙、富裕人家闲置的草房、生产队的库房。这样的家底是如何发展教育的呢?
6
回顾和梳理宁陕的教育发展,我们清晰地看到一个县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当地行政主官的思想意识有着根本性的关系。
时隔多年,宁陕人念念不忘熊邦国这个人,他任县委书记时对教育工作的重视让很多人不理解。当时人们觉得温饱尚难以解决,怎么能花那么大的心思去抓教育事业。但今天看起来,当时的做法是对的,是有远见的,尽管当时很多人不理解,但今天看起来,正是那是时候,形成了宁陕教育的“基因”。
办教育缺人怎么办?就从各地调。宁陕家底薄,县上的领导跑到安康,跑到省上要,硬是从各地要来了人才。发黄破旧的油印《宁陕县教育志》里有份材料,是1985年9月10日,首届教师节宁陕县发出的《倡议书》,文中这样写到:改变陈腐的传统教育观念,在实现“一无两有”和普及初等教育的基础上,向“无盲县”和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而奋斗!
那又是怎么奋斗的?当时全县职工工资也就100多,但县上要求捐出300块,全县干部职工捐款办教育,除了面向社会征收教育附加费以外,全县所有的机关单位和部门、各行各业、个体户都要参与到教育中来。说起当时募集社会资金,老宁陕人笑着说,运政、交警部门甚至到路口盘查,查看过往行人缴纳教育资金的凭证。
学校老师甚至到各村寨去找村长、组长动员捐款,10块钱不嫌多,一块两块不嫌少,全社会都积极动员起来,村村户户都在帮建学校,全县干部职工加班加点,一干就是下半夜。学校里也组织勤工俭学,挖药材,砍柴垒墙,那个时候,铆足了劲,就干一件事,修学校,办教育。
一年以后,宁陕宣布普及初等教育,三年以后,普及小学教育,5年以后,全县实现了五年级改为六年级。上初小在家门口,上完初小到相对较远的村小或者乡中心校,多数学校就开始了住宿生活。在宁陕,山高路远,人烟稀少,住宿制是宁陕教育的一大特色。
多位退休教师表示,那个时候,的确老百姓觉得负担重了,但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看起来,受益的是老百姓,是宁陕人民。资料显示,多年来,宁陕人对政府事项的满意度调查中,教育的满意度最高,被列为政府免评单位。
宁陕教育从“无考”到安康市首先通过“两基”(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验收,走在全省乃至于全国前列,走访宁陕的教育界,让大家念念不忘的还有一个人:张志新。
宁陕教育最缺的是钱!这是个关键问题。
熊书记在任期间,宁陕社会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了教育,张志新薪火相传。直到今天,要说到宁陕教育能有如此大的成就,是历届行政主官对于教育的高度重视和执着造就的。
教育是个长期长久的事情,又是一个关乎未来的民生工程,投入大,涉及面广,“出力不讨好”,即便是这样,宁陕人仍然在坚持,静等花开。
1996年,宁陕顺利通过“两基”验收,资料显示财政投入资金是850万,而民间投资远远超过了这个数字。
“两基”之后,宁陕社会对教育的认识出现分歧,教育上去了,老百姓负担过重,财政透支严重,这样的情况下,需要在思想上统一、包容。大干快上之后,基础设施的欠账需要消化。“两基”以后,经过多年的消化,宁陕社会积蓄的教育力量在2007年春天又一次激活了。
陈伦宝的一次“偶遇”掀起了蝴蝶效应。故事是这样开始的:2007年春季开学的一天,天气乍暖还寒,时不时地还飘下几朵雪花。这天,时任县长的陈伦宝在汤坪镇汤坪沟的栗扎坪下乡,返回的路上,看到一群学生背着沉甸甸的书包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去上学。
陈伦宝让司机停下车,走上前去叫住几个学生,逐个看了看他们沉甸甸的书包,里面分别是瓶罐和小棹筒(农民自制的一种木质的小饭盒),还有玉米粉子、米及一些零食,棹筒里装的是腌咸菜。这是学生一周的粮食。
对于贫困地区的山里孩子,特别是陕南山区,这种景象是常见的。路遥《平凡的世界》里就有过这样的描写,不过各地的吃食和餐盒不同罢了。
而2007年的春天里,这种景象在宁陕还很普遍。这些供一个正在长身体的学生一周吃的酸咸菜让陈伦宝一阵心酸……他吩咐司机和随行的一位领导用自己的车将这群孩子送往学校,他一路沉思,步行走了很远很远……
第二天,他主持县政府常务工作会议,一项被称为“学生营养计划”的建议被提上日程。县财政年度预算“学生营养计划”工程开始执行。
标准先按照国家2002年执行的“一免一补”中的补助标准执行。全部住宿学生每天1.5元,一学期按120天计算,共计180元。每学期由县财政按月拨付到校,由学校免费为学生提供“热菜、热汤、热饭、热水”,蔬菜食品由学校负责采购,每周编制供应菜谱。
2007年秋季,全县小学、初中全面实施住宿生“营养计划”工程,4390名学生全部吃上了免费的“热菜、热汤、热饭”,喝上了热水,晚上有了热水洗脚。
这一事件被记者注意到,《安康日报》刊登了宁陕的这一做法。中国科学院农村政策研究室注意到这篇“豆腐块”文章,随即派员来到秦岭深处的大山调研。不久,关于贫苦地区农村学生的营养调研报告送到了国务院。 2009年7月,时任陕西省委书记的赵乐际在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提出實施“蛋奶工程”。2010年2月,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致函:我中心与REAP研究团队,美国斯坦福大学根据贵县创新做法跟踪评估结果,将贵县经验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介绍,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同时引起了国家有关部委的重视,研究报告将呈送国务院有关部委。
2011年,教育部在《教育规划纲要》里明确提出,改善学生的营养状况,尤其实施启动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营养改善计划。同年,陈伦宝被评为影响中国教育的十大新闻人物,
2007年,陕西省提出“双高双普”的教育发展目标。双高指的是高质量、高水平,双普是普及高中教育,普及一年学前教育。
这一时期的宁陕教育,反复强调发展教育要结合宁陕实际。宁陕早就普及小学教育,建立了相当扎实的学校教育基础,在普及学前教育的时候,很多小学就有了一年的学前班。面临着小学生源减少,并校的状况,宁陕创造性地发展了“一校两制”的做法。
“一校两制”就是在消化、创新宁陕积累的教育存量,把原来小学分开,按照学前教育的要求,进行小学和学前教育的同步发展,这样有效地解决了学前教育的校舍和师资的问题。
最初到省上汇报的时候,很多专家对宁陕发展学前教育不看好,结果专家调研了以后很震惊。专家组成员指着桌子上一沓资料说,省内外很多地区都来学习经验,他们当年的资料成了范本。
偏远山区可以这样,重点乡镇和县城怎么办?如今的宁陕学前教育的规模和水平,吸引了很多地方的专家学者来参观学习。
省上要求的“双高双普”只是提供学习机会,而宁陕做到了从学前教育到高中十五年一贯式免费教育,这在当时一下子成了全国媒体的热点,小县城来了很多省级媒体的记者,老唐说,那段时间够热闹够忙活的。
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凭什么率先在全国实现十五年免费教育?凭的就是宁陕教育强大的消化能力。
2012年,人称“教育书记”的安康市委书记方伟峰提出,教育扶贫是安康富民的奠基工程,并在各县推出:市长、县长一把手主管教育,教育预算支出年均增长33%,实施“人人技能工程”,实行高中阶段和中职免费教育制度,教育工作群众满意率达到各项事业之首,形成大教育、大培训的格局。时年6月18日,贫困地区教育扶贫发展论坛在安康召开。
此时此刻,安康地区教育发展的急先锋宁陕县岂能落后?县委书记邹成燕、县长唐新成提出“四要”:优先发展教育,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要项目给项目,要政策给政策。
2011年7月,宁陕县以全省第二家、陕南第一家的优秀成绩通过“双高双普验收”。9月,启动创建教育强县新目标。
2012年10月,陕西省教育强县专家组第一次对10万人以下贫困县进行前期评估。宁陕县十五年免费教育成为最突出的亮点。专家组认为:宁陕教育集中体现出一种艰苦奋斗、敢为人先和求真务实的精神,他们的教育实践给“小县办大教育,穷县办富教育”探索出一条新路,创造的经验,值得总结、学习和推广。2013年,宁陕县获得陕西省委、省政府奖励,被评为“陕西省教育强县”。2016年,宁陕县获批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均衡县。
一直跟踪调研宁陕教育的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室,在《关于陕西省宁陕县高中免费教育政策评估情况函》里写道:宁陕教育是一个十分有价值的研究个案,建议宁陕申报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
7
2011年底,宁陕教育被评为网易十大年度教育事件,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关注。各路媒体蜂拥至宁陕,宁陕的教育现状让见多识广的记者们很震撼,央视《焦点访谈》等栏目就多次报道宁陕的教育扶贫模式。
宁陕发展绕不过的一个话题就是洪水灾害,所有的学校几乎占有最好的地段,多数学校都遭遇过洪水,又都灾后再建,但可以肯定地说,在宁陕,最漂亮的建筑就是学校。
江口镇是宁陕除县城城关镇外第二大镇,人口8000多人,但一直没有公办幼儿园,镇上的学前教育一直由附设在江口小学的两个幼儿班和两所规模极小、条件不达标的民办幼儿园承担,截至2012年,学前三年综合入园率不足60%。
为了争抢生源,两家民办幼儿园还多次发生纠纷,矛盾重重。2012年上半年,县长唐新成检查江口教育后,指示教育部门,无论如何都要有公办的镇中心幼儿园。为了找地方,历时2年,先后数次设计方案,最终在镇村的大力配合下,确定购买镇北公路边的一户民房,在此修建公办幼儿园。
公办幼儿园列为学前三年行动计划建设后,苦于没有地方。县上领导多次踏勘,无奈周边都是民房,要么不愿意出售,要不就是要价畸高。一次暴雨过后,学校操场的石坎垮塌,损坏了坎下的一院民房,这户民房占地面积不小,县上决定购买回来拆除后新建幼儿园。
这是一个机会,于是教育部门和镇上多次耐心做农户思想工作,反正房子已经损毁,无法居住,县上可以另行安置到安全地方,院子出售后还有一份收入。经过三番五次的交涉,终于达成协议,这才让幼儿园有了修建的地方。
8
在宁陕,最让人感动得是那些山区里坚守的乡村教师,是他们撑起了宁陕教育扶贫的根基。
宁陕县丰富镇,有一个只有一位老师和13名学生的教学点——猴子坪小学。小学老师名叫黄同谦,今年58岁,从事教师职业39年。用他的话说,眼看着山里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他教的学生也越来越少。黄同谦把最宝贵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教育事业。他说:“我喜欢这份工作,喜欢我的学生。”他被宁陕县评为边远学校优秀教师。
据了解,宁陕县现有4所师生人数在15人以下的偏远山村小学,从教老师的平均年龄为50岁左右。有15个教学点实行复式教育,开设小学2年级以下课程,每个教学点有1至6名老师,有的只有1名。
这群坚守在大山之中的老师,从他们的言谈中可以了解到,他们并不孤独,因为他们有孩子们陪伴。面对这些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的学生,他们既是老师,又是家长,所以肩上的担子更重,心中的责任更沉。 黄同谦的事迹经过媒体报道引起社会反响后,宁陕针对偏远地区的教学点展开了补课式建设,确保有软化的场地、有明亮的教室、有户外玩具、有冬季取暖设施。先后将西沟教学点、候子坪教学点等十余个教学点进行了改造美化。
宁陕教育扶贫所取得的成绩,和省内及兄弟省市的辅助是分不开的,特别是512地震以后,国家的重建资金,对口支援兄弟省市单位的帮扶,以及县上各部门帮扶,多渠道筹措资金并切实运用到位,这些都是宁陕教育扶贫的宝贵经验。
9
在宁陕教育界乃至于全社会,提起尹学金几乎无人不晓,30岁考上大学,30年从教生涯,60个全国奖项。这组看似巧合的数字,记录着一个人不同寻常的人生历程,书写了一名教师的执着追求,展现出一位生物老师的非凡业绩。
尹学金是宁陕教育扶贫中一位典型的人物,是宁陕教育扶贫大军群像中的一员。正是几代主政领导,几代教师,念及宁陕老百姓的福祉,经历40年的光阴岁月,共同谱写了宁陕教育扶贫的今天,切实推进了宁陕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教育扶贫,仅仅体现在教育行业是远远不够的。199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尽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把扶贫开发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民素质的轨道上来”。
在宁陕的扶贫攻坚中,农民夜校、社会教育培训增强了农民的信心。农民夜校从2016年4月办起,办校的重点在于涉农惠农政策、党建知识、农家乐经营能力、种养业带头人等技术培训,着力宣传党的脱贫攻坚政策,旨在提升农民群众文化素质和科学致富技能,每月开一次课。
四亩地镇四亩地村村民汪胜福,儿子常年在外务工,自己和老伴生活没有来源,要求村上给他解决低保,因为不符合要求,村上没有同意,他就开始上访。
村委会组织其居住的组开了一个群众会,把汪胜福的情况在会上进行了说明,让大家评议,看他符不符合享受低保的条件。经过评议,大家一致认为,汪胜福有子女,不能享受低保。面对这个结果,汪胜福心服口服地接受了,并且再也没有找过村委会。
四亩地村的问题之所以这么顺利地得到处理,正是源于宁陕2015年初开始全面实行“群众会”的常态化。
村规民约,移风易俗树新风。“虽然现在两个妹妹和我的关系闹僵了,但是我不后悔。”提及母亲的丧事,宁陕县金川镇兴隆村民刘正才说。
刘正才的母亲去世,按照老人家生前的意愿,要求去世后要做道场。但刘正才违背了老人的意愿,不仅没有做道场,就连老人的丧事也是简简单单地办了,这就引起了两个妹妹的不满,兄妹之间产生了矛盾,关系闹僵。“村里有村规民约,红白喜事从简,我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就应该带头遵守,不然后面怎么执行!”
刘正才所说的“村规民约”,是2016年兴隆村时任“第一书记”的鲁化在开展脱贫攻坚驻村帮扶时,带领村党支部一班人,针对兴隆村存在的陈规陋俗,组织群众自下而上、再自上而下讨论制定的具有针对性的“八要八不要”村规民约。
“原来在农村有摆满月酒、乔迁酒、生日酒等习俗,主人家要摆少则几桌多则几十桌宴席,亲戚、朋友、邻居送份子钱,最低几百元,一年下来,家家户户要送上万元,谈何脱贫?”兴隆村党支部书记朱润霞说。
村规民约经全体村民讨论、签字通过后,村党员干部带头执行,村监委会监督执行,村民们积极执行。兴隆村贫困户刘正才父亲过世,他没有按照以往那样坐夜三天、摆酒席收礼,而是按照村规民约,一切从简。“国家扶持我,我还在大操大办,那我就不是贫困户了,所以我要响应号召带头执行。”刘正才说。
“村规民约没有制定前,仅2015年我送礼共送了两万多元,村规民约制定后,2016年我送礼支出不到5000元。原来是人家送你500元,你要回600元,对一些经济困难户来说负担很大。现在礼金定为50和100元两个标准,真的节省了很多。”兴隆村村主任王峰给笔者算了一笔账。
通过精神扶贫在农村树立向善好勤导向、营造文明风尚,教育引导贫困群众自立自强、争做有责任、有追求的新型农民,实现精神与物质的“双脱贫”。
10
“诗意宁陕、秦岭笔会”是宁陕县近年来形成的一个社会文化活动项目。2011年,陕西省作家协会、陕西省散文学会、中国汉江·安康诗歌创作中心三个宁陕创作基地正式授牌。
近些年,宁陕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形成了“两线三环六区十二点”的开发格局。优美的自然风光和鲜明的地域文化,提升了宁陕生态旅游的内涵,吸引了大量省内外游客来休闲度假、旅游观光。
陕西省美协在上坝河国家森林公园设立了写生基地,合作组建了大秦岭艺术创作中心,一批艺术家先后走进宁陕考察采风。
依托上坝河大秦岭文化艺术创作、悠然山音乐家创作、朝阳沟文学家创作、蒿沟地理地质科普和平河梁运动员亚高原训练五大基地,宁陕旅游积极引进名人名家、名企名校,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引导文化企业集聚,倾力打造秦岭文化产业基地,唱响“秦岭文化看宁陕”的主旋律。
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灵魂,是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撑。没有文化的发展繁荣,經济社会建设就没有活力,社会文明程度就难以提高,扶贫攻坚就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宁陕的主政者认为:从当前宁陕发展来看,尤其要大胆探索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子,以文化含量充实旅游内涵,以旅游项目展示文化意蕴,以文化品牌提升旅游层次,努力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宁陕的支柱产业与新的经济增长点。
纵观宁陕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宁陕自然条件有限,又是一个生态保护区。只有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坚定不移地推进教育扶贫,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扶贫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才能真正在贫困地区走出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11
陕西省作协教育扶贫项目调研组在宁陕,与一线教育从业者交流,感动于历任为政者、教育工作者的多年努力。他们认为教育扶贫的“宁陕实践”值得大书特书,但同时又为贫困地区县域教育的发展而困惑。 城市名校围猎下的县域教育,使得优质教育资源过度集中于大城市名校。生源流失,是县域教育发展的梦魇,这不算新闻。但实际上,真正到了基层学校,这种境况仍然让人瞠目结舌。
宁陕最高学府宁陕中学王校长坦言:全校高中每个年级不足400人,每年都有十几二十个学生被安康、西安的名校以“巨大的诱惑”挖走。王校长难抑失落地说,这些娃在宁陕照样考大学,而且从高考的效果看,很多人出去后悔了。
在宁陕还是个宝贝蛋,到了外面优秀学生多,难免心里会有落差,加上生活習惯、人际关系、适应过程等等,不出问题才怪。但整个教育环境就这样,家长盲目从众,也是没有办法。
在宁陕,最漂亮的建筑就是学校,随便走访一所幼儿园到高中,其基础设施丝毫不逊于城市学校。连教育部前来调研的官员都说,宁陕的学生是幸福的。全国率先实现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免费教育,加上政府的各项补贴,学生需要花费的仅仅是往返学校的“路费”。
在宁陕县简陋的教体局会议室,在投资数千万占地20亩的排场的县幼儿园,在国内县级示范青少年活动中心,在这个只有7万多人口,县城常住人口不足2万的秦岭山城,我们却看到了另外一个尴尬的局面。
教育的核心是教师,而师资成为宁陕未来教育之恨!出生于1967年的教体局石局长颇为感怀地说,过去的宁陕教育是一群对教育有情怀、有感情的人撑起来的。他指着身后一批人说,这些人在那个年代,都是这么过来的,大家静心办教育。
十年后呢?他们老了,退休了,宁陕教育谁来薪火相传?宁陕中学王校长说,她每年要送80%的学生上三本以上,但回来的人,连个本科生都难。政府招聘特岗教师,需要10名,报名的专科以上也就10多人,到了笔试3个人,却来了2个。
一批在过去那个年代里“货真价实”的大学生成就了宁陕教育,可十年之后,他们将退出历史舞台,后继者却基本的学历都难以达标!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十年之后,教育如何扶贫?
30年前,县域教育撑起了中国农村社会的未来,一批受益于教育的人走向了城市。20年前,县域教育激活了农村劳动力,一批人又走向城市,成为改革开放的生力军。10年前,县域教育随着教育产业化开始成为大城市教育资源的蓄水池。那么,今天呢?未来呢?
10年后,撑起县域及农村教育的一代人将老去,后继教育者是教育分层的落伍者,落伍者再去教育贫困者去参与社会竞争,不言而喻,县域教育及乡村教育将成为现代教育的遗忘者。
过去的辉煌,不能修补忧患的现状。行文至此,笔者想呼吁人们,关于教育扶贫,我们亦需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责任编辑:马小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