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不断推进,对于国际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的上升,这对于这方面的人才培养提出新的挑战。在粤港澳大湾区突进的关键时期,需要重构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政府--企业--大学”协同创新培养机制,提高广东省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的质量,为粤港澳湾区的发展提供源源不尽的支持。
【关键词】 粤港澳 国际商务 人才培养
在2017年3月5日的国家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这意味着比肩世界三大湾区的粤港澳大湾区横空出世,并升级为国家战略。要促进粤港澳经济的深度合作,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贸易、国际航运、国际金融、国际科技创新的重要承载区,打造适合适合国际公司发展的营商环境,这对包括了经济、贸易、外语、金融、管理、法律在内的国际商务专业的培养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并且,随着国际贸易环境的不断变化,对能处理国际商务事务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也有了更为紧迫的需求。
国际商务专业正是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商业道德,通晓现代商务理论,掌握国际商务技能,具有精湛的外语水平和富有特色的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国际商务领军人才。然而,虽然目前广东省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已经比较大了,但是“质量”有限,无法满足广东省自贸区以及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发展的需要。因此,探索出一个新的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但有利于人才质量的提高,也将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
一、粤港澳湾区的打造对于国际商务人才的需求
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粤港澳大湾区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点区域,是对接东南亚、南亚、中东、欧洲等国家的必经之地。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充分发挥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等开放合作区作用,深化与港澳合作,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将利用其区位优势,对接一带一路战略。由此,通晓国际商务惯例、具备跨文化商务沟通能力、掌握外经贸操作技能、熟练运用商务英语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商务人才日益受到湾区内企业的青睐。
首先,需要业务精通的应用型国际商务人才。粤港澳大湾区的未来的发展对于实际操作技能和经验的要求尤为看重,希望未来的人才是有岗位职业能力、国际商务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和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三者融会贯通的人才。其次,需要具备跨文化商务沟通能力。由于粤港澳包括广东省和香港澳门,三地之间在制度文化上有一定的差异,并且在将来将需要迎接来自全世界企业的入驻,这需要商务人才具备较强的跨文化沟通和商务谈判能力。最后,需要复合创新型人才。要把粤港澳打造成世界级湾区,这不但要求国际商务人才能够熟练使用英语,也需要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学习能力、较强的合作意识,具备一专多能的综合素质。
二、当前国际商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的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走出来的毕业生与企业的需求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存在招生来源不专业、培养目标不清晰、课程设置不合理、校企合作不深入等问题。
第一,招生来源不专业。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在招生的时候,每年只有30%左右的学生(在本科学习的时候)是国际商务相关专业,以致于在教学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听不懂进而失去对国际商务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第二,培养目标不清晰,课程设置不合理。国际商务专业囊括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金融专业的课程学习,在培养目标上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导致国内很多人误认为国际商务专业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等没有本质区别。并且,国际商务专业对学生基础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基本上停留着基础层面,课程教学时间过短,在国际化视野、国际法律知识和国际谈判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还不够。第三,校企合作不深入。国际商务专业培养的是要能够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但培养的程度不深,而且形式有限,一般仅仅停留在专家讲座上,较少能够深入到企业参观考察学习、让岗位的需求驱动着教学计划和安排、学生见习、共建实训基地等合作上。
三、面向粤港澳湾区发展的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目前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不利于粤港澳湾区对于人才的需求,为了给粤港澳湾区健康稳健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进行一定的改革与调整。
第一,明确培养目标。树立市场导向的培养目标,设立由政府官员、企业人力资源和高校老师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结合政策发展,深入企业调研,精心设计出适合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第二,增加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相关研究發现,出国、增加与来自不同文化的人接触、参加跨文化交际活动能够提高国际商务专业学生的跨文化能力。第三,打造“政府--企业--大学”合作模式。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协同创新发展事关国家及湾区发展整体战略,需要集聚各方力量和资源高位推进,更需要三地政府、企业和高校之间紧密协同、务实合作,以政府政策支持、企业提供平台、高校创新教育相集合的模式,积极探索出惠及湾区经济发展、社会转型发展和人民福祉增长的新模式。
结 语
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需要与时俱进,在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学生实践上应进行专业化的改革,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探索出一条适合新时代发展的培养模式,为粤港澳湾区、“一带一路”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粤港澳大湾区的元年与展望-广东城乡规划设计院-2018,5-6.
[2] 查贵勇.国际商务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以上海海关学院为例[J].上海海关学院学报,2012,(5):118 -126.
[3] 许慧.高校国际商务教育的跨文化能力培养效用研究[J].教育导刊,2018,(6):90-91.
作者简介:赵国翔(1994—),男,汉族,安徽宿州人,国际商务硕士在读,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国际商务专业,研究方向:国际商务。
【关键词】 粤港澳 国际商务 人才培养
在2017年3月5日的国家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这意味着比肩世界三大湾区的粤港澳大湾区横空出世,并升级为国家战略。要促进粤港澳经济的深度合作,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贸易、国际航运、国际金融、国际科技创新的重要承载区,打造适合适合国际公司发展的营商环境,这对包括了经济、贸易、外语、金融、管理、法律在内的国际商务专业的培养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并且,随着国际贸易环境的不断变化,对能处理国际商务事务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也有了更为紧迫的需求。
国际商务专业正是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商业道德,通晓现代商务理论,掌握国际商务技能,具有精湛的外语水平和富有特色的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国际商务领军人才。然而,虽然目前广东省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已经比较大了,但是“质量”有限,无法满足广东省自贸区以及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发展的需要。因此,探索出一个新的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但有利于人才质量的提高,也将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
一、粤港澳湾区的打造对于国际商务人才的需求
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粤港澳大湾区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点区域,是对接东南亚、南亚、中东、欧洲等国家的必经之地。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充分发挥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等开放合作区作用,深化与港澳合作,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将利用其区位优势,对接一带一路战略。由此,通晓国际商务惯例、具备跨文化商务沟通能力、掌握外经贸操作技能、熟练运用商务英语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商务人才日益受到湾区内企业的青睐。
首先,需要业务精通的应用型国际商务人才。粤港澳大湾区的未来的发展对于实际操作技能和经验的要求尤为看重,希望未来的人才是有岗位职业能力、国际商务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和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三者融会贯通的人才。其次,需要具备跨文化商务沟通能力。由于粤港澳包括广东省和香港澳门,三地之间在制度文化上有一定的差异,并且在将来将需要迎接来自全世界企业的入驻,这需要商务人才具备较强的跨文化沟通和商务谈判能力。最后,需要复合创新型人才。要把粤港澳打造成世界级湾区,这不但要求国际商务人才能够熟练使用英语,也需要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学习能力、较强的合作意识,具备一专多能的综合素质。
二、当前国际商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的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走出来的毕业生与企业的需求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存在招生来源不专业、培养目标不清晰、课程设置不合理、校企合作不深入等问题。
第一,招生来源不专业。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在招生的时候,每年只有30%左右的学生(在本科学习的时候)是国际商务相关专业,以致于在教学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听不懂进而失去对国际商务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第二,培养目标不清晰,课程设置不合理。国际商务专业囊括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金融专业的课程学习,在培养目标上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导致国内很多人误认为国际商务专业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等没有本质区别。并且,国际商务专业对学生基础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基本上停留着基础层面,课程教学时间过短,在国际化视野、国际法律知识和国际谈判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还不够。第三,校企合作不深入。国际商务专业培养的是要能够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但培养的程度不深,而且形式有限,一般仅仅停留在专家讲座上,较少能够深入到企业参观考察学习、让岗位的需求驱动着教学计划和安排、学生见习、共建实训基地等合作上。
三、面向粤港澳湾区发展的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目前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不利于粤港澳湾区对于人才的需求,为了给粤港澳湾区健康稳健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进行一定的改革与调整。
第一,明确培养目标。树立市场导向的培养目标,设立由政府官员、企业人力资源和高校老师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结合政策发展,深入企业调研,精心设计出适合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第二,增加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相关研究發现,出国、增加与来自不同文化的人接触、参加跨文化交际活动能够提高国际商务专业学生的跨文化能力。第三,打造“政府--企业--大学”合作模式。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协同创新发展事关国家及湾区发展整体战略,需要集聚各方力量和资源高位推进,更需要三地政府、企业和高校之间紧密协同、务实合作,以政府政策支持、企业提供平台、高校创新教育相集合的模式,积极探索出惠及湾区经济发展、社会转型发展和人民福祉增长的新模式。
结 语
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需要与时俱进,在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学生实践上应进行专业化的改革,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探索出一条适合新时代发展的培养模式,为粤港澳湾区、“一带一路”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粤港澳大湾区的元年与展望-广东城乡规划设计院-2018,5-6.
[2] 查贵勇.国际商务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以上海海关学院为例[J].上海海关学院学报,2012,(5):118 -126.
[3] 许慧.高校国际商务教育的跨文化能力培养效用研究[J].教育导刊,2018,(6):90-91.
作者简介:赵国翔(1994—),男,汉族,安徽宿州人,国际商务硕士在读,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国际商务专业,研究方向:国际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