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的督导员是高校教学质量的“卫士”。督导肩负着对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各方面的责任。从微观上讲,高校教学督导员是执行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的主体,是高校监控教学质量的桥梁和纽带。因此,教学督导的职业素养对保证教学督导工作质量起到决定性作用,是实现高校教学督导规范化、科学化、发展化的基础。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稳定发展的督导队伍是开展优质教学督导工作的首要前提。
一、督导员现有工作模式实证分析
1、“行政监督式”督导模式突出。对目前高校的督导工作模式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督导的工作基本以监督教师的工作为主要内容,将工作中发现的教师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向学校有关部门提出,在心态上以专家、管理者自居,偏离督导的最终目的,实质上成为了“为了督导而督导”的机械过程。
2、“被动式督导”现象普遍存在。在开展督导工作的过程中,督导员基本以学校督导管理部门指派的任务为工作内容和方向,形式上以“地毯式”听课或验证性选择学生评教不好的课程听课为主,基本以课堂为开展工作的主要领域。督导人员往往通过课堂评价对教师进行整体教学评价,片面代替统筹,主观因素太多。
3、“只督不导”督导功能缺失。督导员在工作中没有认识到督导工作的最终目标,只督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不足和缺点,缺少和教师进行沟通交流,提出激励型的改进意见或进行示范和指导;过度着眼于对教师的评价,而忽略了教师的教学专业化水平的发展和提高。
教学督导工作如何在实践中发展和创新以适应教学改革的新形式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的首要问题。
二、新教育形势下督导功能定位
督导工作的实质是为了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最终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职责赋予督导的责任重大,督导工作的开展也应该从多层面综合落实。主流观点认为,教学督导具有“督教”、“督学”、“督管”三种职能,但在工作的具体开展模式上,督导的工作模式和工作侧重点应该随着教学目标、教学理念、学校的办学和人才培养定位的改变而相应的做出调整。
(1)“督教”工作应该转变模式和方向
传统的督导工作模式都是通过课程检查、日常的听课等方式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反映出的教学能力、专业水平、教学效果等进行检查指导,以督促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手段、提升教学艺术与职业素养。但这种传统的工作模式并不能有效的引导教师对教学技能、职业素养的有效提高和反馈。“督教”的切入点应该从“检查”转换为“交流切磋”、 “从维护教学秩序”转换为 “促进教学改革”,督导工作的目标和重心都应该指向教学质量的提升和人才培养。督导的工作不能再仅仅停留在“检查”的基础上,而应该在“交流”中与教师探讨,引导教师优化教学方案和教学手段,改善教学效果。
(2)明确角色和职责,做好“督管”职能
从督导工作的“督管”职能来看,最重要的就是做好角色定位,与学校、学院的管理部门精诚合作,当好参谋,顾全大局,及时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以一种合作的态度共同面对各种教学问题,探求解决的途径。督导既需要结合常规督导工作,如教学巡察、学生座谈、检查具体教学材料等方式开展工作,也需要进行专题调研、专题研究工作以及和教学管理部门在合作的基础上对教学过程进行整体的引导。
(3)以人为本,以学生为重心,以“督学”为重点
内涵式教育的本质要求督导工作必须在“人性化”督导方式下进行,督导除了“督教”这一工作重点,还需要以“督学”为重心,突出服务功能,在工作中给予人性关怀,力求做到“督要严格、导要得法、帮要诚恳”,使老师和学生都能从督导的工作开展中树立信心和勇气,增强自身的内在动力,双方密切配合从而产生良好的作用。
(4)“督”为辅,“导”为主
在倡导人性化督导模式下,教学督导必须改变以行政监督或管理的心态和方式开展督导工作,而应该本着“学生为中心,教师为根本”的心态,以服务、咨询、指导、交流切磋的方式进行督导工作。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需要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和方案,或者以身示范以强化“导”的功能和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切实的提高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督导能力模型建设与分析
1、业务能力
思想道德素质是一个人的根本,作为督导员首先必须具备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公正的形象,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崇高的敬业精神是促进督导老师自身进步和发展的基石。其次,一个合格的督导还需要具备扎实的知识能力素质。督导监控的是高校的教学质量,因此,督导员必须至少能熟练把握一门专业知识的发展动态,能在教学和学科研究上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此外,督导员在开展工作中还需要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方法、技能和阅历。
2、协调能力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相互的,高校中的督导承担着学校相关部门、领导和老师、学生之间的各种沟通桥梁作用。督导既需要把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信息传递给学校部门和领导,同时还需要对教师和学生发挥“导”的指导、引导作用。所以督导自身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以处理好教学结构中各点间的关系。
3、交流能力
交流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艺术。“导”即沟通、切磋、交流,身为高校教学督导员要善于沟通和与人交往,具有良好的亲和力,积极并热情的参与各项教学研讨活动和教学沙龙。督导要善于和周围的老师、学生保持一种融洽、平等和友好的关系,在和教师、同学交流的时候需要用温和、平易的态度和恰当的语言进行沟通,让对方能体会到真诚和善意才能达到功半事倍的效果。
4、判断能力
教学督导的能力专业化和工作系统化是督导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督导效能提升的重要环节。教师和学生的成长离不开督导的成长,督导作为教学监督的专家,必须能在督导工作中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分析,能从专业的角度给予教师和学生有效的、建设性的建议和指导,能客观、全面、系统地对教学督导工作做出评价和建议。
5、个人发展能力
督导队伍的建设倡导督导效能的提升。现阶段高校的督导队伍基本以兼职督导专家为主体,督导专家应该在本职教学工作和督导工作之间建立一种有效的、良好的互动、协调关系和合作。督导员应该在本职教学工作中探索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知学科发展的方向;在督导工作中注重系统督导知识的培训,专业技能的提高。只有具备良好的知识素养和诉求才能胜任督导工作的实践要求。
四、督导工作建议
1、加强督导队伍制度建设,提升督导工作的专业化、系统化水平
督导队伍的职业素养需要制度建设来保障,优化督导环境,为督导的素养提高创造条件。目前高校的督导基本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缺乏督导工作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没有解决很多观念上的问题和障碍。上级和学校层面都应该多给督导成长以关心和支持,加强专业培训,规范督导工作的种类和任务要求,建立激励机制,促使督导的职业素养的要求内化为自觉的行动和诉求。
2、教学督导需要加强理论研究,不断提高自身水平
督导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学参谋和专家,不仅需要加强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水平建设,同时还需要研究自己,反思自己的督导工作效果,教学督导工作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需要不断的研究规律,总结经验,探索方法,只有理论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促进督导实践的进步,才能真正的提高教学质量。
3、加强督导队伍建设,进行督导队伍信息化建设
高校督导队伍建设需要专业化和系统化,有效的督导队伍建设必须实行信息化管理和建设。必须加强督导工作档案制度建设,对督导本人的学科、特长、督导经验信息都必须进行祥实、生动、有效的总结和记录,不能将督导工作停留在表面上和纸面上,必须整合成有效的信息记录和评价,对典型的个案可以进行研究或推广,增强督导工作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教学督导的素养和素质直接关系着高校督导工作的效能和品质,最终影响到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和人才的培养。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必须将教学督导内化为一种责任意识和使命感,推动教学问题的解决和教学实践的发展。
[本文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校级教改课题YB201548 “工程教育中教学督导能力素养建设与教学持续改进探究”的研究成果。]
一、督导员现有工作模式实证分析
1、“行政监督式”督导模式突出。对目前高校的督导工作模式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督导的工作基本以监督教师的工作为主要内容,将工作中发现的教师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向学校有关部门提出,在心态上以专家、管理者自居,偏离督导的最终目的,实质上成为了“为了督导而督导”的机械过程。
2、“被动式督导”现象普遍存在。在开展督导工作的过程中,督导员基本以学校督导管理部门指派的任务为工作内容和方向,形式上以“地毯式”听课或验证性选择学生评教不好的课程听课为主,基本以课堂为开展工作的主要领域。督导人员往往通过课堂评价对教师进行整体教学评价,片面代替统筹,主观因素太多。
3、“只督不导”督导功能缺失。督导员在工作中没有认识到督导工作的最终目标,只督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不足和缺点,缺少和教师进行沟通交流,提出激励型的改进意见或进行示范和指导;过度着眼于对教师的评价,而忽略了教师的教学专业化水平的发展和提高。
教学督导工作如何在实践中发展和创新以适应教学改革的新形式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的首要问题。
二、新教育形势下督导功能定位
督导工作的实质是为了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最终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职责赋予督导的责任重大,督导工作的开展也应该从多层面综合落实。主流观点认为,教学督导具有“督教”、“督学”、“督管”三种职能,但在工作的具体开展模式上,督导的工作模式和工作侧重点应该随着教学目标、教学理念、学校的办学和人才培养定位的改变而相应的做出调整。
(1)“督教”工作应该转变模式和方向
传统的督导工作模式都是通过课程检查、日常的听课等方式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反映出的教学能力、专业水平、教学效果等进行检查指导,以督促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手段、提升教学艺术与职业素养。但这种传统的工作模式并不能有效的引导教师对教学技能、职业素养的有效提高和反馈。“督教”的切入点应该从“检查”转换为“交流切磋”、 “从维护教学秩序”转换为 “促进教学改革”,督导工作的目标和重心都应该指向教学质量的提升和人才培养。督导的工作不能再仅仅停留在“检查”的基础上,而应该在“交流”中与教师探讨,引导教师优化教学方案和教学手段,改善教学效果。
(2)明确角色和职责,做好“督管”职能
从督导工作的“督管”职能来看,最重要的就是做好角色定位,与学校、学院的管理部门精诚合作,当好参谋,顾全大局,及时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以一种合作的态度共同面对各种教学问题,探求解决的途径。督导既需要结合常规督导工作,如教学巡察、学生座谈、检查具体教学材料等方式开展工作,也需要进行专题调研、专题研究工作以及和教学管理部门在合作的基础上对教学过程进行整体的引导。
(3)以人为本,以学生为重心,以“督学”为重点
内涵式教育的本质要求督导工作必须在“人性化”督导方式下进行,督导除了“督教”这一工作重点,还需要以“督学”为重心,突出服务功能,在工作中给予人性关怀,力求做到“督要严格、导要得法、帮要诚恳”,使老师和学生都能从督导的工作开展中树立信心和勇气,增强自身的内在动力,双方密切配合从而产生良好的作用。
(4)“督”为辅,“导”为主
在倡导人性化督导模式下,教学督导必须改变以行政监督或管理的心态和方式开展督导工作,而应该本着“学生为中心,教师为根本”的心态,以服务、咨询、指导、交流切磋的方式进行督导工作。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需要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和方案,或者以身示范以强化“导”的功能和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切实的提高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督导能力模型建设与分析
1、业务能力
思想道德素质是一个人的根本,作为督导员首先必须具备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公正的形象,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崇高的敬业精神是促进督导老师自身进步和发展的基石。其次,一个合格的督导还需要具备扎实的知识能力素质。督导监控的是高校的教学质量,因此,督导员必须至少能熟练把握一门专业知识的发展动态,能在教学和学科研究上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此外,督导员在开展工作中还需要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方法、技能和阅历。
2、协调能力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相互的,高校中的督导承担着学校相关部门、领导和老师、学生之间的各种沟通桥梁作用。督导既需要把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信息传递给学校部门和领导,同时还需要对教师和学生发挥“导”的指导、引导作用。所以督导自身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以处理好教学结构中各点间的关系。
3、交流能力
交流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艺术。“导”即沟通、切磋、交流,身为高校教学督导员要善于沟通和与人交往,具有良好的亲和力,积极并热情的参与各项教学研讨活动和教学沙龙。督导要善于和周围的老师、学生保持一种融洽、平等和友好的关系,在和教师、同学交流的时候需要用温和、平易的态度和恰当的语言进行沟通,让对方能体会到真诚和善意才能达到功半事倍的效果。
4、判断能力
教学督导的能力专业化和工作系统化是督导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督导效能提升的重要环节。教师和学生的成长离不开督导的成长,督导作为教学监督的专家,必须能在督导工作中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分析,能从专业的角度给予教师和学生有效的、建设性的建议和指导,能客观、全面、系统地对教学督导工作做出评价和建议。
5、个人发展能力
督导队伍的建设倡导督导效能的提升。现阶段高校的督导队伍基本以兼职督导专家为主体,督导专家应该在本职教学工作和督导工作之间建立一种有效的、良好的互动、协调关系和合作。督导员应该在本职教学工作中探索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知学科发展的方向;在督导工作中注重系统督导知识的培训,专业技能的提高。只有具备良好的知识素养和诉求才能胜任督导工作的实践要求。
四、督导工作建议
1、加强督导队伍制度建设,提升督导工作的专业化、系统化水平
督导队伍的职业素养需要制度建设来保障,优化督导环境,为督导的素养提高创造条件。目前高校的督导基本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缺乏督导工作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没有解决很多观念上的问题和障碍。上级和学校层面都应该多给督导成长以关心和支持,加强专业培训,规范督导工作的种类和任务要求,建立激励机制,促使督导的职业素养的要求内化为自觉的行动和诉求。
2、教学督导需要加强理论研究,不断提高自身水平
督导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学参谋和专家,不仅需要加强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水平建设,同时还需要研究自己,反思自己的督导工作效果,教学督导工作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需要不断的研究规律,总结经验,探索方法,只有理论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促进督导实践的进步,才能真正的提高教学质量。
3、加强督导队伍建设,进行督导队伍信息化建设
高校督导队伍建设需要专业化和系统化,有效的督导队伍建设必须实行信息化管理和建设。必须加强督导工作档案制度建设,对督导本人的学科、特长、督导经验信息都必须进行祥实、生动、有效的总结和记录,不能将督导工作停留在表面上和纸面上,必须整合成有效的信息记录和评价,对典型的个案可以进行研究或推广,增强督导工作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教学督导的素养和素质直接关系着高校督导工作的效能和品质,最终影响到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和人才的培养。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必须将教学督导内化为一种责任意识和使命感,推动教学问题的解决和教学实践的发展。
[本文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校级教改课题YB201548 “工程教育中教学督导能力素养建设与教学持续改进探究”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