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实施以来,课堂教学成果斐然,现在就课堂教学课改中的展示环节如何进行谈一下自己的粗浅的看法。
1预习是知识构建、储备、搜集信息及情感体验,初步形成三维目标,是展示课的基础,没有预习或预习不充分绝不进行展示,预习具有基础性
展示是对学生预习的延伸,交流预习的学习成果,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此环节是生生、师生、组组互动的过程,主角是学生,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讨论、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如在 “帝国主义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展示课上,有的学生从巴黎和会操纵者的意图和和约的内容上加以分析, 说明凡尔赛体系充分表现了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还有的学生举出帝国主义列强孤立苏俄和在瓜分殖民地上采取的“委任统治”的史实,说明列强与苏俄以及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矛盾也很尖锐,最后得出这一体系的崩溃是不可避免的。在讨论中,教师和学生始终是在平等地探讨问题。教师一方面是讨论的参与者,另一方面又是引导者。讨论中得出的结论,不是教师直接做出的,而是引导学生一步步分析得出的。通过讨论,增进了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心理活动的能量也得以增强。
展示过程既是预习成果的展现,又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生由预习交流,接着确定目标,然后由教师分配学习任务,一般是以小组为单位,这里的分配任务就是立体式教学的体现。原来一节课是在教师主持下,从头到尾,全体学生同时考虑相同的问题,就像学生打菜的窗口一样,一个窗口,一排好长的队伍,如果多开几个窗口,不就是提高效率了吗?小组领到任务后,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形成自己或小组最佳解答方案,完成后,便有更好的解答方法。
展示时由班内小组代表交流。各小组代表根据组内合作学习情况,对组内学习任务(解决的问题)进行讲解、分析;各小组代表所交流的并非全部是正确的,对疑难问题和不易理解的问题可能出现偏差,因此,教师要及时点拨、引导和讲解,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和认识问题,全面掌握知识。小组代表讲解、分析完毕,小组内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和纠正由一条线变为立体式的网络。通过各组对不同任务的完成及展示提升,课堂容量加大了,原来一节课完成三个问题,现在能完成十几个,原来一题只有几种解法的,现在多达十几种、几十种。由于立体式教学,不仅课堂容量加大,而且教学进度加快。学生们的理解、体会,更深、更透、更快。
2学生展示的好处
2.1可以加大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思考,学生讲解中可能出现一些失误,下面同学大胆进行指正,使讲解问题的学生在以后准备会更加充分。
2.2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学生有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在成功的同时有了自豪感,从而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和勇气,进而进入一个良性循环:即展示——成功——信心——展示。
2.3为了讲好,学生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因此就会在讲之前积极认真地预习、思考、讨论、交流问题,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我校八年级一班的王巧在展示中国近代史帝国主义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时,引用了陈天华的诗句:“俄罗斯,自北方,包我三面;英吉利,假通商,毒计中藏;法兰西,占广州,窥伺黔桂;德意志,胶州领,虎视东方;新日本,取台湾,再图福建;美利坚,也想要,割土分疆。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
2.4既解放了教师,又解放了学生。可以延伸学生记忆的长度和深度,在下面听的学生也会逐渐有一种急于上讲台展示的心理。
3展示环节注意事项
小组讨论成果的展示方式单一、机械,为“展示”而“展示”。要么学生讨论热烈但没有达成共识,回答的讨论结果只是个人的见解,不能反馈出学习小组的整体情况。要么是点名回答几个问题,而回答的问题也都是照书本念答案,也冠以“小组展示”的头衔。
课堂展示要采用多样化的评价和奖励方式:一是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二是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奖励。
4学生展示的要求
4.1不耽误时间,上台就讲。
4.2讲解时面向全体同学,姿态大方自然,不扭捏。
4.3只讲解解题思路以及用到的相关知识点,不讲解解题步骤。
4.4讲解错误时其他允许同学友好地指出并加以纠正。
4.5讲解结束要说明,并礼貌地问:“谁还有其他意见,请补充?”
4.6其他同学要给讲解者以欢迎等形式的鼓励。
5学生展示时教师的任务
5.1学生展示时教师要集中全部精力注意学生的讲解情况,讲解不到位的、讲解不合要求的要及时纠正,让学生逐步养成习惯。
5.2“合作与点拨相结合”原则:对于学生易混、易错、易漏的问题必须重点点拨,而且要讲透;对于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能掌握的知识大胆放手给学生教师决不包办。
5.3时时刻刻对课堂进行调控,不能站在讲台上不闻不问,任由学生活动。要调控到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交流合作。
以上就是我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几点做法和体会,我相信,只要我们真的转变了观念,克服了惰性和惯性,就会将课堂教学改革进行到底,教学质量将会跃上新的台阶。
1预习是知识构建、储备、搜集信息及情感体验,初步形成三维目标,是展示课的基础,没有预习或预习不充分绝不进行展示,预习具有基础性
展示是对学生预习的延伸,交流预习的学习成果,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此环节是生生、师生、组组互动的过程,主角是学生,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讨论、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如在 “帝国主义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展示课上,有的学生从巴黎和会操纵者的意图和和约的内容上加以分析, 说明凡尔赛体系充分表现了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还有的学生举出帝国主义列强孤立苏俄和在瓜分殖民地上采取的“委任统治”的史实,说明列强与苏俄以及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矛盾也很尖锐,最后得出这一体系的崩溃是不可避免的。在讨论中,教师和学生始终是在平等地探讨问题。教师一方面是讨论的参与者,另一方面又是引导者。讨论中得出的结论,不是教师直接做出的,而是引导学生一步步分析得出的。通过讨论,增进了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心理活动的能量也得以增强。
展示过程既是预习成果的展现,又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生由预习交流,接着确定目标,然后由教师分配学习任务,一般是以小组为单位,这里的分配任务就是立体式教学的体现。原来一节课是在教师主持下,从头到尾,全体学生同时考虑相同的问题,就像学生打菜的窗口一样,一个窗口,一排好长的队伍,如果多开几个窗口,不就是提高效率了吗?小组领到任务后,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形成自己或小组最佳解答方案,完成后,便有更好的解答方法。
展示时由班内小组代表交流。各小组代表根据组内合作学习情况,对组内学习任务(解决的问题)进行讲解、分析;各小组代表所交流的并非全部是正确的,对疑难问题和不易理解的问题可能出现偏差,因此,教师要及时点拨、引导和讲解,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和认识问题,全面掌握知识。小组代表讲解、分析完毕,小组内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和纠正由一条线变为立体式的网络。通过各组对不同任务的完成及展示提升,课堂容量加大了,原来一节课完成三个问题,现在能完成十几个,原来一题只有几种解法的,现在多达十几种、几十种。由于立体式教学,不仅课堂容量加大,而且教学进度加快。学生们的理解、体会,更深、更透、更快。
2学生展示的好处
2.1可以加大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思考,学生讲解中可能出现一些失误,下面同学大胆进行指正,使讲解问题的学生在以后准备会更加充分。
2.2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学生有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在成功的同时有了自豪感,从而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和勇气,进而进入一个良性循环:即展示——成功——信心——展示。
2.3为了讲好,学生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因此就会在讲之前积极认真地预习、思考、讨论、交流问题,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我校八年级一班的王巧在展示中国近代史帝国主义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时,引用了陈天华的诗句:“俄罗斯,自北方,包我三面;英吉利,假通商,毒计中藏;法兰西,占广州,窥伺黔桂;德意志,胶州领,虎视东方;新日本,取台湾,再图福建;美利坚,也想要,割土分疆。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
2.4既解放了教师,又解放了学生。可以延伸学生记忆的长度和深度,在下面听的学生也会逐渐有一种急于上讲台展示的心理。
3展示环节注意事项
小组讨论成果的展示方式单一、机械,为“展示”而“展示”。要么学生讨论热烈但没有达成共识,回答的讨论结果只是个人的见解,不能反馈出学习小组的整体情况。要么是点名回答几个问题,而回答的问题也都是照书本念答案,也冠以“小组展示”的头衔。
课堂展示要采用多样化的评价和奖励方式:一是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二是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奖励。
4学生展示的要求
4.1不耽误时间,上台就讲。
4.2讲解时面向全体同学,姿态大方自然,不扭捏。
4.3只讲解解题思路以及用到的相关知识点,不讲解解题步骤。
4.4讲解错误时其他允许同学友好地指出并加以纠正。
4.5讲解结束要说明,并礼貌地问:“谁还有其他意见,请补充?”
4.6其他同学要给讲解者以欢迎等形式的鼓励。
5学生展示时教师的任务
5.1学生展示时教师要集中全部精力注意学生的讲解情况,讲解不到位的、讲解不合要求的要及时纠正,让学生逐步养成习惯。
5.2“合作与点拨相结合”原则:对于学生易混、易错、易漏的问题必须重点点拨,而且要讲透;对于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能掌握的知识大胆放手给学生教师决不包办。
5.3时时刻刻对课堂进行调控,不能站在讲台上不闻不问,任由学生活动。要调控到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交流合作。
以上就是我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几点做法和体会,我相信,只要我们真的转变了观念,克服了惰性和惯性,就会将课堂教学改革进行到底,教学质量将会跃上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