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在小学阶段的学校教育工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于学生而言,学习语文并不只是一个积累语文知识,探索语文世界的过程,更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有强力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必须肩负起教好语文,以及引导学生学好语文的重任。但在现实情况中,教师会发现学生在朗读方面有非常明显的欠缺,不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以及综合能力的提升。那么,教师应当怎样在语文课堂当中开展朗读指导,让学生会读、读好课文呢?接下来,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并根据个人教学经验以及近年来层出不穷的理论研究成果,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指导;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5-190
在小学语文新课标中明确的要求,学生要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就应当重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当围绕“听、说、读、写”四大语文核心素养,对学生进行培养,其中“朗读”的能力尤为重要。以下,是笔者针对学生朗读能力培养策略的几点看法。
一、培养朗读兴趣,快乐朗读
兴趣是学生产生学习行为的内在动力源泉,也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非智力因素,更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息息相关。因此,在开展朗读指导的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朗读兴趣,并始终把激发学生朗读兴趣放在教学工作的第一位。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当创设有趣的情境,让学生体验朗读带来的乐趣。课堂上,教师所使用的教学语言应当富有感染力,也应当优美,只有如此,才能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当中,从而与课文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这就要求教师不仅仅要拥有深厚的专业素养,更要拥有细腻的情感以及准确的表达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整合互联网之中的音乐、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多元化的语文课堂当中感受文章的韵味。例如,教师在执教《腊八粥》一课的相关内容时。课文中有部分描写“腊八粥”制作场面的语句,在这些语句中,展现了主人公盼粥時的神态、以及腊八粥在锅中的样子。因此,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教师可以为学生配上能够体现春节时喜庆氛围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当中进行朗读,学生便能够不由自主的将欢度佳节时开心的心情带入朗读过程。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觉得朗读有趣,更能对文章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
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也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朗读指导不仅仅局限在课堂当中,还应当适当的向现实生活延伸。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一场朗读比赛,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出战”,也可以“各自为战”,更可以请家长“协助作战”。由于比赛形式的多样化,学生参与到比赛之中的积极性大大提升。例如,教师举办了一次以“诵读经典,品味传承”为主题的古诗词朗读活动。在活动的准备阶段,学生可以亲身的参与到朗读作品、背景音乐的选择、“服化道”的设计制作过程中,这样一来,相对困难的古诗词教学由于有了这次活动的辅助,学生乐在其中。
二、掌握朗读技巧,精彩朗读
在现行的语文教材当中,编入的经典篇目颇多,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技巧,让学生精彩的朗读这些作品显得尤为重要。但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加上语言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上的欠缺,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让学生学会朗读技巧,从而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读准每一个字的音节,包括韵母、声母,引导学生学会分辨前后鼻音,指导学生使用标准的普通话朗读课文。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化的差异,有的学生可能会说方言,有的学生随家长从外地而来,因此,在朗读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些口音上的差异。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逐渐消除这种口音上的差异,教师应当善于归纳,并因材施教,指导学生说一口流利且标准的普通话,进而为今后的朗读指导打下良好基础。
(二)在朗读的过程中,经常遇到一些比较长的语句,在此时,教师应当指导学生根据文意并结合语境去适当的停顿。但是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有局限性,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在朗读的过程中穿插适当的文本分析能力训练,从而帮助学生提升语感,更好的朗读。
(三)指导学生标注重音,在朗读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句子表达的内容与情感随机应变。
(四)读好基本句型,比如,感叹句,疑问句,祈使句等。在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的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边读边想。比如,在读疑问句时,教师要教会学生结合语境,想象发出疑问的人的神态,究竟是因惊讶而发出疑问,还是表示不赞同而发出反问。这样一来,学生便能够更好的进行朗读。
三、巧用朗读方式,多样朗读
在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中,要学会灵活变通,不能长时间的使用同样的指导方式,以避免朗读指导的过程变得机械化、公式化。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使用范读、齐读、分角色朗读、融合角色扮演游戏进行朗读等方式。在课堂上,教师应当充分的理解教学文本,甄选教学方法。比如,在执教记叙文时,可以选择分角色读;在执教人物较多的课文时,可以选择分角色朗读。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认真的聆听,从而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同时,教师也要尽量参与到学生的朗读过程中,这样一来,学生的朗读积极性便会进一步提升,且教师的朗读也会对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
结合教材内容的特点,教师还可以抽出时间,把课文改编成一个小剧本,让学生在课堂上出演一场情境剧,这也是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朗读方式之一。例如,教师在朗读指导的过程中穿插爱国主义教育时,选择了《江姐》作为学习文本。除了重音标注、普通话辅导、断句联系之外,教师可以根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影视作品,把课文改编成剧本。同时,举办一场“演员试镜”活动,请学生踊跃的参与其中,在选择出“演员”之后,由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让学生在充分吃透课文与剧本的前提下,表演课文。与此同时,为了演出的成功进行,学生们会为之做充分的准备,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从而更好的朗读。
总而言之,小学朗读指导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只有教师付出心血,不断探究,并付诸实践,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带来精彩的课堂,让学生“好读”、“读好”,助力学生综合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常艳梅. “读”你千遍也不厌倦——谈小学语文朗读指导[C]. .教育理论研究(第三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8:166.
[2]付欢欢.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2018.
[3]李迎莹. 小学高年级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渤海大学,2018.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指导;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5-190
在小学语文新课标中明确的要求,学生要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就应当重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当围绕“听、说、读、写”四大语文核心素养,对学生进行培养,其中“朗读”的能力尤为重要。以下,是笔者针对学生朗读能力培养策略的几点看法。
一、培养朗读兴趣,快乐朗读
兴趣是学生产生学习行为的内在动力源泉,也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非智力因素,更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息息相关。因此,在开展朗读指导的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朗读兴趣,并始终把激发学生朗读兴趣放在教学工作的第一位。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当创设有趣的情境,让学生体验朗读带来的乐趣。课堂上,教师所使用的教学语言应当富有感染力,也应当优美,只有如此,才能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当中,从而与课文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这就要求教师不仅仅要拥有深厚的专业素养,更要拥有细腻的情感以及准确的表达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整合互联网之中的音乐、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多元化的语文课堂当中感受文章的韵味。例如,教师在执教《腊八粥》一课的相关内容时。课文中有部分描写“腊八粥”制作场面的语句,在这些语句中,展现了主人公盼粥時的神态、以及腊八粥在锅中的样子。因此,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教师可以为学生配上能够体现春节时喜庆氛围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当中进行朗读,学生便能够不由自主的将欢度佳节时开心的心情带入朗读过程。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觉得朗读有趣,更能对文章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
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也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朗读指导不仅仅局限在课堂当中,还应当适当的向现实生活延伸。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一场朗读比赛,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出战”,也可以“各自为战”,更可以请家长“协助作战”。由于比赛形式的多样化,学生参与到比赛之中的积极性大大提升。例如,教师举办了一次以“诵读经典,品味传承”为主题的古诗词朗读活动。在活动的准备阶段,学生可以亲身的参与到朗读作品、背景音乐的选择、“服化道”的设计制作过程中,这样一来,相对困难的古诗词教学由于有了这次活动的辅助,学生乐在其中。
二、掌握朗读技巧,精彩朗读
在现行的语文教材当中,编入的经典篇目颇多,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技巧,让学生精彩的朗读这些作品显得尤为重要。但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加上语言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上的欠缺,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让学生学会朗读技巧,从而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读准每一个字的音节,包括韵母、声母,引导学生学会分辨前后鼻音,指导学生使用标准的普通话朗读课文。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化的差异,有的学生可能会说方言,有的学生随家长从外地而来,因此,在朗读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些口音上的差异。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逐渐消除这种口音上的差异,教师应当善于归纳,并因材施教,指导学生说一口流利且标准的普通话,进而为今后的朗读指导打下良好基础。
(二)在朗读的过程中,经常遇到一些比较长的语句,在此时,教师应当指导学生根据文意并结合语境去适当的停顿。但是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有局限性,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在朗读的过程中穿插适当的文本分析能力训练,从而帮助学生提升语感,更好的朗读。
(三)指导学生标注重音,在朗读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句子表达的内容与情感随机应变。
(四)读好基本句型,比如,感叹句,疑问句,祈使句等。在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的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边读边想。比如,在读疑问句时,教师要教会学生结合语境,想象发出疑问的人的神态,究竟是因惊讶而发出疑问,还是表示不赞同而发出反问。这样一来,学生便能够更好的进行朗读。
三、巧用朗读方式,多样朗读
在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中,要学会灵活变通,不能长时间的使用同样的指导方式,以避免朗读指导的过程变得机械化、公式化。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使用范读、齐读、分角色朗读、融合角色扮演游戏进行朗读等方式。在课堂上,教师应当充分的理解教学文本,甄选教学方法。比如,在执教记叙文时,可以选择分角色读;在执教人物较多的课文时,可以选择分角色朗读。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认真的聆听,从而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同时,教师也要尽量参与到学生的朗读过程中,这样一来,学生的朗读积极性便会进一步提升,且教师的朗读也会对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
结合教材内容的特点,教师还可以抽出时间,把课文改编成一个小剧本,让学生在课堂上出演一场情境剧,这也是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朗读方式之一。例如,教师在朗读指导的过程中穿插爱国主义教育时,选择了《江姐》作为学习文本。除了重音标注、普通话辅导、断句联系之外,教师可以根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影视作品,把课文改编成剧本。同时,举办一场“演员试镜”活动,请学生踊跃的参与其中,在选择出“演员”之后,由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让学生在充分吃透课文与剧本的前提下,表演课文。与此同时,为了演出的成功进行,学生们会为之做充分的准备,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从而更好的朗读。
总而言之,小学朗读指导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只有教师付出心血,不断探究,并付诸实践,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带来精彩的课堂,让学生“好读”、“读好”,助力学生综合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常艳梅. “读”你千遍也不厌倦——谈小学语文朗读指导[C]. .教育理论研究(第三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8:166.
[2]付欢欢.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2018.
[3]李迎莹. 小学高年级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渤海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