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期的枪都是前装枪,每次需要从枪管先填入火药、再放入铅弹,然后用纸捻等物压紧铅弹封住枪口,此时才能够击发。后来带弹壳的枪弹出现后,枪的威力大大增强,操作也更为简便,但火力密度仍无多大的变化。正因为早期枪每次射击前都要经历较长的准备时间,以便让射手完成开膛、退壳、装填、闭锁、击发等过程,因此当时的步兵大多排成密集的队形进行作战,以增加火力密度,或者大量步兵分成数组轮流射击装填,以保持火力的连续性。如果能够让一支枪不停地连续发射,那不就是一种威力巨大的武器嘛?这一想法吸引了无数早期枪械设计师。1718年,詹姆斯·帕克尔发明了一种称为防御枪的武器,这种武器有一根枪管,其后有一个大大的弹轮,实际上这就是一种放大了的左轮手枪,其弹轮通过首要机械驱动转动,这种武器在7分钟内可以发射63发弹。
美国南北战争期间,人们还尝试过用其他手段研制连射武器。这次人们把24根枪管排列在一起,用特殊的机构实现同时击发,这样24枚弹丸就能同时发射出去。但尽管如此,这种武器每射击一次后就得人工进行退壳和重新装填,才能进行下一次发射,并不能真正实现连续射击。
1861年,一名叫做查德·加特林的美国医生设计出一种新型连射武器,这也是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机枪。加特林1818年出生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一个农场主家庭。年轻的加特林除了天生喜欢琢磨农业问题外,还显示出多方面的才能。17岁时,他就进行过各种不同的发明试验,有时搞个船用螺旋桨,有时又搞台插秧机。美国内战爆发后,加特林在一家军队医院服役。一次,他在医治伤员时,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假如少数士兵使用速射武器,能够对付敌方一个步兵团,那么己方就不会造成这么大的伤亡了。于是,加特林对连射武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过潜心钻研,加特林终于设计出一款“加特林连用速射武器”,也被后世称为加特林机枪。
加特林机枪有6根枪管,通过一套巧妙的旋转机构依次对每根枪管实现装填、击发、退壳,射手只需人力摇动手柄,就能实现旋转机构的运动。加特林机枪的优势在于,把过去需要人工完成的装填和退壳都改由旋转机构来完成,这样6根枪管就可以连续不停地发射,把密集的火力射向目标,首次实现了人们梦寐以求的连续发射。
1865年,美国军队购买了加特林机枪,此后欧洲各主要国家军队先后都装备了这种机枪。1870年,英军对加特林机枪进行了测试,试验中加特林机枪在两分钟内连续发射了616发子弹!
此后的战争中,加特林机枪开始投入使用。1877年,俄国和土耳其爆发战争,参战的俄军中就有8个连使用加特林机枪,每连50挺。1879年的祖鲁战争中,英国军队的加特林机枪发挥了不小的作用。然而,尽管加特林机枪真正做到了连续发射,但是要想操作这种机枪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种机枪需要4名士兵一起操作,非常麻烦。
1881年,美国发明家希拉姆·马克沁到巴黎参加电器设备展览,展会上有人告诉他,“如果你想赚大钱,那么你就发明一种威力更为强大的作战武器吧。”说者无意,听者有心。马克沁后来移居伦敦,此后就开始钻研连射武器。马克沁想,过去的机枪都是通过人力操纵一套机构实现连续发射,那么这种动力能不能用其他方式实现呢?他发现,每发子弹射出后,火药能量会有相当一部分转化为后坐力,那么这种力量应该能够帮助驱动机构实现连续动作。本着这种概念,马科沁设计了一种新型机枪,他利用一套巧妙的机构,借助每一发子弹发射后的后坐能量完成抛出空弹壳以及推送下一发枪弹入膛,巧妙地实现了全自动连续发射。马克沁机枪是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自动连射武器,只要射手扣下扳机,就可以连续不断地发射,直到耗尽所有子弹。
1885年,马科沁向英军展示了他的机枪,试验中该枪每分钟可以发射500发枪弹,这种火力密度超过了100支步枪。1887年冬,马克沁带上他的样枪到俄罗斯圣彼得堡表演。当他一扣扳机,将全部333发子弹在半分钟内打完时,在场的人无不为之惊叹。俄国人马上决定装备马克沁机枪。后来,马克沁又到德国展示他的产品,德国国王亲临现场参观表演。表演结束后,德国国王大为赞赏,这种机枪只需一两名射手就可以操作,远比加特林机枪简便。他立即下令德国军队装备马克沁机枪。
马克沁的发明极大地启发了各国的轻武器设计者,他们纷纷效仿马克沁的方案设计机枪,一时间,各种机枪纷纷出现。
一战中,马克沁机枪大显威力。1916年7月,英法联军在法国索姆地区40千米正面上向德国发动大规模进攻,德国调动了众多马克沁机枪进行防御,密集的火力让英法联军遭到重大伤亡,仅一天之内,英法联军就死伤5.7万余人!在整个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机枪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当时战场上几乎80%以上的伤亡都是机枪造成的。机枪那可怕的射击声,成了士兵们的噩梦。
机枪的出现让战争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的人海战术顿时变得毫无用处。在过去,士兵们排列成密集的队形冲向敌人的阵地,这常常给防御一方的士兵造成极大的恐慌。而现在,他们不必担心了,机枪发射的密集子弹完全可以抵挡敌方的集群进攻。
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机枪已经成为步兵部队的标准武器,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当初,恐怕任何人也没有想到,从单发武器到连射武器,会有如此巨大的差异。与其说这是连续的力量,倒不如说这是科技的力量!
美国南北战争期间,人们还尝试过用其他手段研制连射武器。这次人们把24根枪管排列在一起,用特殊的机构实现同时击发,这样24枚弹丸就能同时发射出去。但尽管如此,这种武器每射击一次后就得人工进行退壳和重新装填,才能进行下一次发射,并不能真正实现连续射击。
1861年,一名叫做查德·加特林的美国医生设计出一种新型连射武器,这也是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机枪。加特林1818年出生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一个农场主家庭。年轻的加特林除了天生喜欢琢磨农业问题外,还显示出多方面的才能。17岁时,他就进行过各种不同的发明试验,有时搞个船用螺旋桨,有时又搞台插秧机。美国内战爆发后,加特林在一家军队医院服役。一次,他在医治伤员时,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假如少数士兵使用速射武器,能够对付敌方一个步兵团,那么己方就不会造成这么大的伤亡了。于是,加特林对连射武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过潜心钻研,加特林终于设计出一款“加特林连用速射武器”,也被后世称为加特林机枪。
加特林机枪有6根枪管,通过一套巧妙的旋转机构依次对每根枪管实现装填、击发、退壳,射手只需人力摇动手柄,就能实现旋转机构的运动。加特林机枪的优势在于,把过去需要人工完成的装填和退壳都改由旋转机构来完成,这样6根枪管就可以连续不停地发射,把密集的火力射向目标,首次实现了人们梦寐以求的连续发射。
1865年,美国军队购买了加特林机枪,此后欧洲各主要国家军队先后都装备了这种机枪。1870年,英军对加特林机枪进行了测试,试验中加特林机枪在两分钟内连续发射了616发子弹!
此后的战争中,加特林机枪开始投入使用。1877年,俄国和土耳其爆发战争,参战的俄军中就有8个连使用加特林机枪,每连50挺。1879年的祖鲁战争中,英国军队的加特林机枪发挥了不小的作用。然而,尽管加特林机枪真正做到了连续发射,但是要想操作这种机枪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种机枪需要4名士兵一起操作,非常麻烦。
1881年,美国发明家希拉姆·马克沁到巴黎参加电器设备展览,展会上有人告诉他,“如果你想赚大钱,那么你就发明一种威力更为强大的作战武器吧。”说者无意,听者有心。马克沁后来移居伦敦,此后就开始钻研连射武器。马克沁想,过去的机枪都是通过人力操纵一套机构实现连续发射,那么这种动力能不能用其他方式实现呢?他发现,每发子弹射出后,火药能量会有相当一部分转化为后坐力,那么这种力量应该能够帮助驱动机构实现连续动作。本着这种概念,马科沁设计了一种新型机枪,他利用一套巧妙的机构,借助每一发子弹发射后的后坐能量完成抛出空弹壳以及推送下一发枪弹入膛,巧妙地实现了全自动连续发射。马克沁机枪是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自动连射武器,只要射手扣下扳机,就可以连续不断地发射,直到耗尽所有子弹。
1885年,马科沁向英军展示了他的机枪,试验中该枪每分钟可以发射500发枪弹,这种火力密度超过了100支步枪。1887年冬,马克沁带上他的样枪到俄罗斯圣彼得堡表演。当他一扣扳机,将全部333发子弹在半分钟内打完时,在场的人无不为之惊叹。俄国人马上决定装备马克沁机枪。后来,马克沁又到德国展示他的产品,德国国王亲临现场参观表演。表演结束后,德国国王大为赞赏,这种机枪只需一两名射手就可以操作,远比加特林机枪简便。他立即下令德国军队装备马克沁机枪。
马克沁的发明极大地启发了各国的轻武器设计者,他们纷纷效仿马克沁的方案设计机枪,一时间,各种机枪纷纷出现。
一战中,马克沁机枪大显威力。1916年7月,英法联军在法国索姆地区40千米正面上向德国发动大规模进攻,德国调动了众多马克沁机枪进行防御,密集的火力让英法联军遭到重大伤亡,仅一天之内,英法联军就死伤5.7万余人!在整个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机枪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当时战场上几乎80%以上的伤亡都是机枪造成的。机枪那可怕的射击声,成了士兵们的噩梦。
机枪的出现让战争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的人海战术顿时变得毫无用处。在过去,士兵们排列成密集的队形冲向敌人的阵地,这常常给防御一方的士兵造成极大的恐慌。而现在,他们不必担心了,机枪发射的密集子弹完全可以抵挡敌方的集群进攻。
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机枪已经成为步兵部队的标准武器,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当初,恐怕任何人也没有想到,从单发武器到连射武器,会有如此巨大的差异。与其说这是连续的力量,倒不如说这是科技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