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9~1942年,在被称为“死亡公路”的滇缅公路上,一辆辆货车载着军需物资在日军的轰炸声中驶过“初一翻车,十五到底”的险路危桥,在时常塌方翻车的崇山峻岭间日夜不休、风雨兼程。这些货车驾驶员身着军装、爱梳头洗澡、爱吹口琴喝咖啡的时髦青年,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南侨机工”。
“南侨机工”的全称为“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是抗日战争时期从南洋各地回国支援抗战的华侨汽车司机与修理技术人员的统称。其中琼籍南侨机工有800多名,400多名牺牲在滇缅路上。目前,海南依然健在的南侨机工仅有2人,琼海中原镇的吴钟标便是其中之一。
吴钟标3岁的时候,父亲便去世了,母亲一手把他拉扯大。为了儿子有个好的前程,在吴钟标15岁那年,母亲不惜变卖家里的田产托人将他送到新加坡投靠叔叔。然而身处乱世,吴钟标少年血性,一心想着归国抗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想回国抗日。”恰逢此时,吴钟标看到了南侨筹赈总会主席陈嘉庚在报上刊登的一则《征募汽车修理、驾机人员回国服务》的通告。
抗日战争爆发后,我国沿海口岸及对外交通要道先后沦陷。在抗战最艰难的时期,1938年动工修筑,1939年1月10日正式通车的滇缅公路成为中国与外界唯一的一条交通线。此时国内无力生产的汽车坦克、枪炮子弹、汽油钢材、药品纱布等维系几百万将士抗战所需的国际援助物资,都有赖这条道路运输。
然而,滇缅公路山高谷深、地势险恶,沿途要翻过海拔3000多米的横断山脉和高黎贡山脉;要横跨水流湍急的漾濞江、澜沧江和怒江,还要穿越亘古荒凉、人烟稀少的“烟瘴之地”。在如此恶劣的环境行车,急需大量技术娴熟的司机与修理工,但当时国内驾驶人员十分匮乏,临时训练显然远水救不了近火。于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西南运输处的宋子良致电陈嘉庚,请他代招募华侨机工回国,以解燃眉之急。
第一次去报名,吴钟标因为不会开车也不会修车而被拒之门外。于是吴钟标花钱租了辆车到野外跟着一位的士司机练。一个星期后,吴钟标学会了驾驶,再次前去报名。得知吴钟标要回国抗日,叔叔以他是家中独子为由坚决反对。吴钟标无法,瞒着叔叔改了姓名和年龄,偷偷报名参加了南侨机工。
1939年8月14日,吴钟标作为第九批回国机工中的一员乘坐一艘轮船离开新加坡。码头上,前来送别的队伍人山人海。甲板上,大家都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歌曲《告别南洋》、《义勇军进行曲》。这时的吴钟标看到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兴奋。
回国后,经过昆明潘家湾训练所的短期军事、业务集训后,吴钟标被编入西南运输处,奔赴滇缅公路沿线服务。据《新华日报》1941年1月27日报道:“当此路通车之始,华侨司机就做了开路先锋。他们驾车驰至芒市、遮放一带,每天遭遇流行的恶性疟疾,平均死亡率每日约计七八人。”南侨机工前赴后继,在滇缅路上,不仅要躲避日军的狂轰滥炸,还要战胜瘴疟关、雨水泥泞关、险路险情关多道“鬼门关”,他们抢运军火达45万吨,运送10万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并抢修上千车辆,直接牺牲在滇缅路上的南侨机工有1000多人,死伤远超半数,以一公里一条生命的代价保障了抗战“输血管”滇缅公路的畅通。
有一次,吴钟标亲眼看着前面一辆装满油料的车,因为急转弯的时候轮子打滑而翻到悬崖下去,在坠落过程中车辆打了约十个筋斗才摔到悬崖底下。吴钟标自己也曾因踩急刹车时车子差点摔下悬崖,好在旁边有一个土堆挡住了。下车一看,大半个车头都伸出悬崖之外,吴钟标不禁吓出一身冷汗。
滇西至缅北一带是世界上有名的“烟瘴之地”,毒蚊猖獗、恶疟流行。“很多机工是病死的。由滇西到缅北一带的大山中有瘴气和毒蚊。许多机工被毒蚊叮咬后,患上疟疾。许多机工由于缺医少药,患上疟疾后只能等死。”吴钟标说,
而日寇为了封锁滇缅公路,时常派飞机空袭、轰炸。据统计,自1940年10月18日至1941年2月27日的130多天内,日寇出动飞机400多架次,轰炸滇缅路的重点桥梁达20多次。在运输途中,吴钟标经常遇到日军飞机在头顶上盘旋,看到汽车就投炸弹,很多司机因此而惨死。3年间,约有1000多名南侨机工血染疆场。
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寇大举进攻东南亚。1942年2月,南洋群岛各地先后沦陷,日军由泰国入侵缅甸。为保卫滇缅公路,根据中英协定,中国派遣10万远征军入缅与英缅联军并肩作战,南侨机工们除了抢运军需物资,还要一整车一整车地运送远征军。
3月8日仰光沦陷,4月下旬日军沿滇缅公路向中国境内推进,为阻止日军东进,国民党军队自炸惠通桥,致使数百名南侨机工、近千辆汽车及数万名缅甸华侨难民未及过桥而被阻于怒江天险。滇缅公路终于被切断了。
资料显示:1939年到1942年,滇缅公路共向中国各抗日战场输送约50万吨军需物资,15000余辆汽车。据1940年1月的一份运货单显示,一周时间南侨机工抢运2329箱迫击炮弹、1502箱37毫米炮弹、186箱飞机炸弹等共计160吨的军火。
结束滇缅公路上的运输任务后,吴钟标后经人推荐报考黄埔军校。1945年后,吴钟标回到海南岛开始了农耕生活。“我的生活很有规律,一月是一个样,一年还是一个样。”在琼海市中原镇一间普通楼房内,吴钟标摊开一份《参考消息》,拿起放大镜,逐字逐句读着国内外要闻。每天一个多小时的读报时间,吴钟标最关心的是中日关系。
“南侨机工”的全称为“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是抗日战争时期从南洋各地回国支援抗战的华侨汽车司机与修理技术人员的统称。其中琼籍南侨机工有800多名,400多名牺牲在滇缅路上。目前,海南依然健在的南侨机工仅有2人,琼海中原镇的吴钟标便是其中之一。
吴钟标3岁的时候,父亲便去世了,母亲一手把他拉扯大。为了儿子有个好的前程,在吴钟标15岁那年,母亲不惜变卖家里的田产托人将他送到新加坡投靠叔叔。然而身处乱世,吴钟标少年血性,一心想着归国抗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想回国抗日。”恰逢此时,吴钟标看到了南侨筹赈总会主席陈嘉庚在报上刊登的一则《征募汽车修理、驾机人员回国服务》的通告。
抗日战争爆发后,我国沿海口岸及对外交通要道先后沦陷。在抗战最艰难的时期,1938年动工修筑,1939年1月10日正式通车的滇缅公路成为中国与外界唯一的一条交通线。此时国内无力生产的汽车坦克、枪炮子弹、汽油钢材、药品纱布等维系几百万将士抗战所需的国际援助物资,都有赖这条道路运输。
然而,滇缅公路山高谷深、地势险恶,沿途要翻过海拔3000多米的横断山脉和高黎贡山脉;要横跨水流湍急的漾濞江、澜沧江和怒江,还要穿越亘古荒凉、人烟稀少的“烟瘴之地”。在如此恶劣的环境行车,急需大量技术娴熟的司机与修理工,但当时国内驾驶人员十分匮乏,临时训练显然远水救不了近火。于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西南运输处的宋子良致电陈嘉庚,请他代招募华侨机工回国,以解燃眉之急。
第一次去报名,吴钟标因为不会开车也不会修车而被拒之门外。于是吴钟标花钱租了辆车到野外跟着一位的士司机练。一个星期后,吴钟标学会了驾驶,再次前去报名。得知吴钟标要回国抗日,叔叔以他是家中独子为由坚决反对。吴钟标无法,瞒着叔叔改了姓名和年龄,偷偷报名参加了南侨机工。
1939年8月14日,吴钟标作为第九批回国机工中的一员乘坐一艘轮船离开新加坡。码头上,前来送别的队伍人山人海。甲板上,大家都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歌曲《告别南洋》、《义勇军进行曲》。这时的吴钟标看到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兴奋。
回国后,经过昆明潘家湾训练所的短期军事、业务集训后,吴钟标被编入西南运输处,奔赴滇缅公路沿线服务。据《新华日报》1941年1月27日报道:“当此路通车之始,华侨司机就做了开路先锋。他们驾车驰至芒市、遮放一带,每天遭遇流行的恶性疟疾,平均死亡率每日约计七八人。”南侨机工前赴后继,在滇缅路上,不仅要躲避日军的狂轰滥炸,还要战胜瘴疟关、雨水泥泞关、险路险情关多道“鬼门关”,他们抢运军火达45万吨,运送10万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并抢修上千车辆,直接牺牲在滇缅路上的南侨机工有1000多人,死伤远超半数,以一公里一条生命的代价保障了抗战“输血管”滇缅公路的畅通。
有一次,吴钟标亲眼看着前面一辆装满油料的车,因为急转弯的时候轮子打滑而翻到悬崖下去,在坠落过程中车辆打了约十个筋斗才摔到悬崖底下。吴钟标自己也曾因踩急刹车时车子差点摔下悬崖,好在旁边有一个土堆挡住了。下车一看,大半个车头都伸出悬崖之外,吴钟标不禁吓出一身冷汗。
滇西至缅北一带是世界上有名的“烟瘴之地”,毒蚊猖獗、恶疟流行。“很多机工是病死的。由滇西到缅北一带的大山中有瘴气和毒蚊。许多机工被毒蚊叮咬后,患上疟疾。许多机工由于缺医少药,患上疟疾后只能等死。”吴钟标说,
而日寇为了封锁滇缅公路,时常派飞机空袭、轰炸。据统计,自1940年10月18日至1941年2月27日的130多天内,日寇出动飞机400多架次,轰炸滇缅路的重点桥梁达20多次。在运输途中,吴钟标经常遇到日军飞机在头顶上盘旋,看到汽车就投炸弹,很多司机因此而惨死。3年间,约有1000多名南侨机工血染疆场。
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寇大举进攻东南亚。1942年2月,南洋群岛各地先后沦陷,日军由泰国入侵缅甸。为保卫滇缅公路,根据中英协定,中国派遣10万远征军入缅与英缅联军并肩作战,南侨机工们除了抢运军需物资,还要一整车一整车地运送远征军。
3月8日仰光沦陷,4月下旬日军沿滇缅公路向中国境内推进,为阻止日军东进,国民党军队自炸惠通桥,致使数百名南侨机工、近千辆汽车及数万名缅甸华侨难民未及过桥而被阻于怒江天险。滇缅公路终于被切断了。
资料显示:1939年到1942年,滇缅公路共向中国各抗日战场输送约50万吨军需物资,15000余辆汽车。据1940年1月的一份运货单显示,一周时间南侨机工抢运2329箱迫击炮弹、1502箱37毫米炮弹、186箱飞机炸弹等共计160吨的军火。
结束滇缅公路上的运输任务后,吴钟标后经人推荐报考黄埔军校。1945年后,吴钟标回到海南岛开始了农耕生活。“我的生活很有规律,一月是一个样,一年还是一个样。”在琼海市中原镇一间普通楼房内,吴钟标摊开一份《参考消息》,拿起放大镜,逐字逐句读着国内外要闻。每天一个多小时的读报时间,吴钟标最关心的是中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