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鉴赏小常识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han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线是中国书画的脊梁
  
  常听人说:“中国书画的本质是笔墨”。我认为这种提法不准确,正确的表达应该是“中国书画基本功的本质是笔墨。”因为前一种提法只突出了笔墨在中国书画中的重要性,而忽视了语言在中国书画中的重要性。所以要强调笔墨的重要性,就应表达为后一种说法。既然笔墨在中国书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那鉴赏书画就应从鉴赏书画中的笔墨开始,也就是说笔墨好的书画才具备好书画起码的条件。
  作者笔墨的好坏反映在书画上,最基本的判断方式就是审视线的好坏。线好的书画说明作者笔墨基本功好,反之亦然。可见线在书画中是多么重要。他就相当于人的脊梁,在书画中起着脊梁的作用。对立统一规律是认识万物必须应用的规律,我们认识线也离不开应用这一规律。
  我们审视总结前辈大家的线,发现好的线一定具备以下特征:1、浑厚中内涵着飘逸;2、沉稳中内涵着灵动;3、淡雅中内涵着深邃;4、巧妙中内涵着笨拙;5、流畅中内涵着收敛;6、坚定中内涵着熟虑;7、刚中有柔,粗犷中有细腻;8、干中带润;9、圆中有毛;10、虚中有实等等。还可以有许多其他的描述,但不管怎样描述,好的线一定是对立的统一体,一定是用书法的法则以笔笔变化的中锋写出来的。
  你研究那些临摹作品、伪作和那些中、小名家的作品,就不难发现,那里面的线:纤细无力、犹豫弯曲、快滑轻浮、扁平方折、拖泥带水、生硬笨拙、重复少变、干擦飞白等等,并且多是侧锋用笔。现在有些画中的线是用滋的方法或其他制作的方法造出来的。因为他们不属于中国画的范畴,我在这里就不再评论了。
  综上所述,只要紧紧抓住审视书画中线的水平,就能很快判断一幅书画的好坏、真伪。
  
  语言是中国书画的灵魂
  
  “语言”是人与人思想交流的媒介。它可以是说,可以是唱,可以是肢体动作,还可以用文章、乐曲、书画等多种形式来表达。总之,各种表达形式都是为了人与人之间思想的交流。
  书画作者赖以与读者思想交流的媒介当然就是书画了。书画中展现着作者对客观事物的各种思想体会和自己的主观世界:书者写什么怎样写,画者画什么怎样画,及他们的动手能力都展现在书画作者的书画语言和基本功中。没有书画语言就没有书画作品,没有书画基本功书画语言也不会变成书画作品,于是语言就成了中国书画的灵魂,而基本功就成了中国书画的命脉。语言不但决定着书画的内容,也决定着基本功的好坏,也就是说基本功好不好反映着作者在思想上对基本功好坏的标准和重要性有没有正确的认识和把握。当然也体现着作者的动手能力,反之书画基本功的水平也可以反映出其语言水平是否全面。
  题材新、表达新、气韵生动、格调高雅、有诗意、意境深邃,用笔、用墨、设色精到的绘画不但说明作者语言丰富而且动手能力强。像宋朝:郭熙的《早春图》、范宽的《西山行旅图》、王诜的《渔村小雪图》、赵佶款的《听琴图》、文同的《墨竹图》、李迪的《风雨归牧图》;元朝:赵孟頫的《水村图》、王蒙的《青卞隐居图》、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王振鹏的《伯牙鼓琴图》;明朝:唐寅的《落霞孤鹜图》、《孟蜀宫伎图》;清朝:石涛的《搜尽奇峰打草稿图》都显示着丰富的书画语言,是语言和笔墨俱佳的作品。相反,题材陈旧,表达陈旧,缺少内容,气韵呆板,格调低俗,缺少中锋骨法用笔,笔划变化少,墨色单调少变,设色少变,构图局部或多部重复这些都表现着作者书画语言上的贫乏,和语言上修养不高。看这些书画作品就会产生我们常说的“匠气”和“行气”的感觉。所谓“匠气”和“行气”就是因陈旧、重复、少变而产生的,语言和基本功都不好的书画作品在流传的过程中会被淘汰。语言基本功部分不好的,会被按好坏的程度归类到相应档次的作者群中。清初“四王”的书画有一定好的绘画语言和一定好的基本功,但在用笔的表现形式上少变,像画山的皴法都相似,画树的方法都相似,用墨的层次少,构图重复,新的题材少,新的表现形式少,所以读者看了他们的书画就会感到“匠气”,这就是他们的绘画为什么既会受到好评又会受到批评的原因。明朝的吴伟在人物造型上很有创意,但笔划扁平,缺乏骨法用笔。徐渭的《墨葡萄图》墨韵极佳,极为飘逸,甚至这些大的优点掩饰着茎和没骨法用笔的不足。清朝的朱耷也是造型极有创意的画家,但他的很多画中都有行笔扁平,有的笔划行笔速度太快,拉丝飞白,显得力量和厚重感不足,并且他画的荷叶笔划太多太碎(一片荷叶竟用了几十笔来表达),给读者带来缺陷感。弘仁虽然用中锋行笔,但因线太细也给人带来大气不足的印象。上述这些名气很大的书画家的笔墨的不足,实质上部是语言修养上的不全面所致,因此书画作者要想提高自己的笔墨水平首先就应从语言上全面提高自己的修养,同时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语言水平提高了,动手能力增强了,一个好的书画家就产生了。
其他文献
史载:“大观通宝”系北宋徽宗大观年间(1107—1110年)所铸。面文为徽宗御书瘦金体,计有小平、折二、折三、折十等数十种版式,分铜、铁、锡等币质。小平钱又以“通”字部位结构,有“昂通”、“降通”、“斜通”、“楷通”、“大字小通”之分。其中以当十大钱最为精美,尤以小平行书及样钱、母钱为珍贵。折十铜母当属精美之品。  该枚“大观通宝”折十铜母,直径4.05厘米,穿径1.3厘米,重13克,铜质精良,钱
期刊
记得《红楼梦》里,各种家族利益的算计投机,可谓是琳琅满目,但等到危机来临的时候,贾府内所有源于另有图谋的婚姻大多凋零破败,在大难临头的时候,难有宝玉黛玉,就算没有结婚成为夫妻,却也是心中满满的幸福踏实,收获了人生,其实艺术收藏与投资,亦是同理。  在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来临的时候,没有哪一个环节,哪一个产业,哪一个人能够独善其身。我们组织了一个由艺术投资专家,画廊经营者,艺术评论家和国际艺术投资顾问
期刊
本人收藏的一枚“乾元重宝”当十钱属于开门见山之物。见图及拓片(背幕和钱文正面一样精致),此币直径3.05厘米,穿孔0.7厘米,厚0.2厘米,重达10克。华光普先生在其《中国古钱图录》中提示:“初铸品轮廓精整,字文精美,标准乾元当十钱重约8克。”并且在图中将重7.5克和8.7克的钱币均加以标注,可见重达10克多的版别实属少见。诸谱所载的“乾元重宝”当十钱母钱的尺寸(按图测量)为2.95厘米,而本人所
期刊
近期国内邮币卡市场较为低迷,前期较为活跃的金银纪念币、流通金银纪念币和第三套人民币价格都纷纷下跌,连一直十分强势的人民币连体纪念钞也开始止步不前。但近期有一个在底部区域盘整了很久的钱币板块——外汇兑换券却不甘寂寞,开始受到一些钱币投资者的关注,成交量也有所放大,并露出向上突破的迹象。在林林总总的钱币品种里,兑换券作为一个独立的板块,具有较高的收藏和投资价值。但也有一些初涉钱币收藏领域的爱好者对我国
期刊
咸丰当十大钱,存世量十分丰富,除铸制铜钱,还铸行了数量可观的铁钱。由于铸量大,品种丰富,版别复杂,其中不乏珍稀品。而母钱的存世更为罕见,备受古钱爱好者青睐。另一方面由于一些版别铸期短,昙花一现,甚至只停留在试铸阶段便胎死腹中,目前只有少量实物的留存,才得以挖掘发现,填补了一些史料空白。  这枚当十铁母,查了多种泉谱,只发现《成丰泉汇》有一枚铁钱图录(51页1-3-36图)。经过多年的关注,不少版别
期刊
在方孔钱上,盛开着一朵奇异的小花,这就是独树一帜的花穿钱。  所谓花穿钱,是指方孔钱的穿廓部位在外形上有些微妙变化。其钱的穿孔呈八角形态,穿似花朵,新颖别致。它改变了方孔钱的单调形式,在表现形式上更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这种异形穿孔钱,称之为花穿钱(如图1)。  这种穿似花朵的钱币,在我国钱园已盛开了二千多年。但过去一直不被重视,直到1994年在《钱币》杂志上展开讨论后,才逐渐被藏界重视,这块肥沃的
期刊
宋时的耀州窑以青瓷刻印花产品而驰名中外,至金元时期,黄堡镇“十里窑厂”因多种因素开始向东转移至立地坡、上店、陈炉三镇。陈炉窑继承了耀州窑的传统制瓷工艺,延续至今,与此同时又有新的发展和创新。尤其是清代、民国产品的装饰纹样,不仅有植物、动物等传统题材,还出现有许多以文字来装饰的器皿,其内容有诗词、民谚、吉祥语、谜语、堂号等。本文介绍三件极为罕见的以楹联为装饰的器皿供大家赏析。    一、香黄地青花黑
期刊
几十年的两岸隔绝,使台湾书画在大陆出现的不多,清代名家的就更少。此幅台湾清代著名画家许筠所作的精美纨扇,构思独特,笔法老到,生趣盎然。两簇雪白的梨花分布在纨扇的左边,却不显拥挤凌乱,中间绘有一只待飞的雪雀,为整个画面平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作品所画笔笔到位,墨色浓淡变化自然,用色不显俗气,画面布局疏密得当,足见作者功底。作品右题:“丙申壮月,法任伯年作意,以为子春四兄大人雅正,纶亭弟许筠”。丙申壮月
期刊
年画是中国老百姓最喜爱的富有生活情趣的一种艺术形式。在我收藏的万余张年画中(包括木版年画、月份牌年面及新年画),其中表现各时期时尚女性选题的年画占有相当的比例。  早在十九世纪术,江南女性因为地域上的便利与经济生活的发达,其服装和发式在全国来说是首屈一指的,于是在上海一些商家为推销商品,常在商品广告中附有年历并画有新潮女郎以引人注目,也确有不少时髦女士按画竞相仿效(倪耕野《园中佳人》)。当时在天津
期刊
陶瓷刷花始于清末,是景德镇釉上彩中新彩的品种之一,俗称筛色瓷,是受洋人传入的搪瓷喷花和西画的启发,结合中国民间丝网印刷工艺并融合民间剪纸艺术而发明的。波阳陶业学校学生冯完白将刷花技艺推广到景德镇。景德镇陶瓷刷花在民国时期最为鼎盛,讲究色块与色阶的交汇,造型与情感的融集,既有没骨法用笔的空灵,又有随类赋彩的化境,色彩明朗悦目,层次分明,民间艺术风韵浓厚,被誉为陶瓷艺坛中的一枝奇葩。      一、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