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施素质教育离不开课堂教学,素质教育的实施,必须以课堂教学为主要阵地,正确分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应该采取的措施,是小学数学教师提高教学效果应该考虑的问题。
数学学习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都离不开计算。计算能力就是一种数学能力。这种数学能力体现在:读懂需要计算的问题、选择适当的计算方法、准确的进行计算,精确的得出结果的过程。作为一线小学数学教师,笔者将多年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积累的方法和经验,介绍给大家,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 计算题教学效果差的原因分析
教材方面,苏教版教材改革后,在计算方面突出强调对计算方法的算理进行理解,强化口算能力的提高,培养估算意识,对计算能力的教学有所忽视。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要让学生通过知识的迁移、类推、转化,能合理运用所学知识,获得自主学习新知的能力。在现行的数学的教材中,计算题从数量上和难度上比起改革前都降低了很多。但是任何能力的培养都是需要在反反复复、循序渐进的过程中才能有所提高的。
教师方面,教材已经进行了改革,但是执教的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还没有跟得上,出现了利用陈旧的教学理念使用新的教育资源的不匹配的现象。教师只让学生单纯地面对一些没有趣味性的计算题,时间长了,学生就没有兴趣了,甚至开始反感数学了导致教学成绩下滑,教学的预期目标不能实现。
学生方面,部分小学生不喜欢计算题。经调查显示,41%的学生认为,做计算题太枯燥,带不来快感。还有一些学生感觉做题累,怕吃苦不爱动脑筋。
以上几方面原因综合在一起,导致了数学计算题教学效果上不去。
二 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几点措施
笔者在课堂教学中,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就造成问题的原因进行了透徹的分析,寻找到了相应的提高措施,运用于课堂教学过程中。
(一)语言激励,消除学生对数学计算的畏难情绪
教育人是一门艺术,教育的艺术需要语言作为依托,数学教学也不例外。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语言的激励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之一是他们对计算学习的必要性认识不足,多半是应付老师的检查,敷衍了事,没有耐心,急于算出结果。针对于此,这种情况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正确地使用激励语言,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树立正确的计算认识观,充分的利用好放智力因素在数学教育中的作用,同时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求真务实的精神。教师通过激励语言的有效的应用,让学生能够在计算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美,产生对数学知识探究的欲望。
(二)温故知新,联系学生身边的实际生活
目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教师基本上还是沿用老的思维定势和套路,力求模式的规范、统一,这样的方法使得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显得十分的被动,不利于学生能动性的充分发挥,更影响学生的个体发展。比如计算题“1.25×(80 4)”学生出错比较多,1.25×(80 4)=1.25×80 4=100 4=104,原因在于学习乘法分配律时,对1.25×(80 4)的意义理解不到位,没有意识到就是求84个1.25,可以先求80个1.25,和4个1.25之和,就是84个1.25。教师面对此类问题,如能联系学生身边的现实事例,就容易解决了。
(三)教师帮助学生分析计算错的原因并督促改正
教师要让学生注意认真审题,看清数字和符号以后再动笔,在脱式计算中,要注意运算顺序,寻找简便的计算方法;要注意力集中,防止丢三落四;要帮助学生在计算教学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要让学生在改正错误中锤炼自我,养成善于克服困难的学习品质。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丰利镇丰利小学)
责任编辑:周正旺
数学学习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都离不开计算。计算能力就是一种数学能力。这种数学能力体现在:读懂需要计算的问题、选择适当的计算方法、准确的进行计算,精确的得出结果的过程。作为一线小学数学教师,笔者将多年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积累的方法和经验,介绍给大家,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 计算题教学效果差的原因分析
教材方面,苏教版教材改革后,在计算方面突出强调对计算方法的算理进行理解,强化口算能力的提高,培养估算意识,对计算能力的教学有所忽视。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要让学生通过知识的迁移、类推、转化,能合理运用所学知识,获得自主学习新知的能力。在现行的数学的教材中,计算题从数量上和难度上比起改革前都降低了很多。但是任何能力的培养都是需要在反反复复、循序渐进的过程中才能有所提高的。
教师方面,教材已经进行了改革,但是执教的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还没有跟得上,出现了利用陈旧的教学理念使用新的教育资源的不匹配的现象。教师只让学生单纯地面对一些没有趣味性的计算题,时间长了,学生就没有兴趣了,甚至开始反感数学了导致教学成绩下滑,教学的预期目标不能实现。
学生方面,部分小学生不喜欢计算题。经调查显示,41%的学生认为,做计算题太枯燥,带不来快感。还有一些学生感觉做题累,怕吃苦不爱动脑筋。
以上几方面原因综合在一起,导致了数学计算题教学效果上不去。
二 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几点措施
笔者在课堂教学中,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就造成问题的原因进行了透徹的分析,寻找到了相应的提高措施,运用于课堂教学过程中。
(一)语言激励,消除学生对数学计算的畏难情绪
教育人是一门艺术,教育的艺术需要语言作为依托,数学教学也不例外。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语言的激励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之一是他们对计算学习的必要性认识不足,多半是应付老师的检查,敷衍了事,没有耐心,急于算出结果。针对于此,这种情况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正确地使用激励语言,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树立正确的计算认识观,充分的利用好放智力因素在数学教育中的作用,同时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求真务实的精神。教师通过激励语言的有效的应用,让学生能够在计算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美,产生对数学知识探究的欲望。
(二)温故知新,联系学生身边的实际生活
目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教师基本上还是沿用老的思维定势和套路,力求模式的规范、统一,这样的方法使得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显得十分的被动,不利于学生能动性的充分发挥,更影响学生的个体发展。比如计算题“1.25×(80 4)”学生出错比较多,1.25×(80 4)=1.25×80 4=100 4=104,原因在于学习乘法分配律时,对1.25×(80 4)的意义理解不到位,没有意识到就是求84个1.25,可以先求80个1.25,和4个1.25之和,就是84个1.25。教师面对此类问题,如能联系学生身边的现实事例,就容易解决了。
(三)教师帮助学生分析计算错的原因并督促改正
教师要让学生注意认真审题,看清数字和符号以后再动笔,在脱式计算中,要注意运算顺序,寻找简便的计算方法;要注意力集中,防止丢三落四;要帮助学生在计算教学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要让学生在改正错误中锤炼自我,养成善于克服困难的学习品质。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丰利镇丰利小学)
责任编辑:周正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