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柯桥区城乡生活污水治理势在必行。在全省“五水共治”倡导下,柯桥通过全新机制,积极推进污水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柯桥在城乡生活污水治理所取得的成效已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关键词】柯桥排水;生活污水;治理成效
引言
从2014年起,柯桥区通过三年努力,实现城乡即柯桥城区、柯桥开发区、滨海工业区、柯岩—鉴湖旅游度假区、12个城镇建成区、16个工业园区及358个村(居)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全覆盖。柯桥区对生活污水的治理实行城区、集镇到农村三维一体的治理模式,运行设施由区政府直属的柯桥水务集团直接运行管理。
1 .创新机制
为进一步推进全区城乡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管理工作,排水公司探索创新管理制度。2017年3月份,正式启动“三长制”管理模式,工作人员以村(居)、泵 站、管线划定责任区域,由这些“村长”、“站长”、“管长”分别承担起区域内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维护的管理。
1.1编织责任网络
建立管理干部责任制,对142个生活污水运维村居、273座污水泵站、1143公里污水管线实施“三长制”管理,做到精准管理、精准运行,确保污水畅通排放、处理达标。目前,已确定了88名“三长制”联系员,明确每人负责的村居、泵站和管线。
1.2明确管理内容
每个联系员每月对泵站、终端、管线设施进行2次巡查,既督查生活污水收集系统设备维修养护情况,又检查村居河道水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样、送检和排查原因。目前,“三长制”联系员已累计巡查543人次,重点对Ⅴ类、劣Ⅴ类河道水质检测断面涉及的116个村居生活污水收集系统建设运行情况进行巡查。
1.3严格反馈考核
建立“三长制”管理巡查情况收集、处理、反馈机制,实行每月分析报告、每月问题反馈、每季汇总整理,建立剿灭劣Ⅴ类水“水务铁军”微信群,对每天巡查情况进行实时上传、监督,确保“不掉一村、不漏一户、不落一问题”。目前,已将第一轮巡查发现的703家未纳管排水户汇总成清单,通报反馈给属地镇街逐一落实整改。
1.4分级负责制
农户:负责化粪池、接户管、户用检查井的管理和维修更换;镇村:负责村居污水管道、窨井的安全巡查;运维中心:负责巡查维修、设备更换,对窨井盖破损、缺失,污水管道破损、堵塞,化粪池满溢等情况及时做好抢修和处置工作。建立“自管为主、托管为辅、垂直监管”模式,集中纳管的村居由水务集团自行运维,偏远且就地终端处理的村居与有经验的专业单位合作运维。
2.實施细则
2.1四全管理
一是村居全覆盖。通过两年时间,使全区所有村居生活污水全部纳入“大水务”统一管理范畴。建立了生活污水从城区、集镇到农村“三维一体”治理模式。
二是管网全检测。为确保系统质量,我们在国内率先实行了生活污水管网无差别、全覆盖的“机器人”做“肠镜”工程,采用CCTV管道内窥系统和杆式潜望镜,在验收时对所有管网内部情况进行全面检测,严把质量关,真正确保“一次建设、长久使用、持续发挥作用”。
三是监管全过程。实行“三定四化”管理,对收集、输送和处理进行全过程的监管,同时通过“双G”管理(GPS/GIS)对运维人员进行全过程监管。
四是处理全达标。柯桥区农村生活污水,一半实行集中纳管,一半进入终端处理,实行“分质提标改造”,使生活污水集中收集、专业处理、达标排放。
2.2 “三定”运维
2.2.1定人.
每个人负责3个村居的巡检,每组养护人员负责20个村居的专业化养护。
2.2.2定责.
运维管理中心:负责终端处理设施的技术指导,污水管线及相关构筑物维护抢修;运维管理分中心:负责各自服务区域内管线、终端处理设施、污水泵站等日常巡检,设备维修,水质取样,应急处置,化粪池、窨井内污物清理、疏通等运维管理工作;终端处理运维服务网点:负责偏远村居就地处理治理设施的日常巡检、工艺技术、水质检测、疏通清理等运维管理。
2.2.3定标准.
终端处理系统治理区域、工艺模式、设计规模等概况及操作规程、安全警示标识标牌设置齐全;每周对终端处理系统进行巡检,终端处理设施是否完整、运行是否正常;每周对终端处理系统进行日常性保养、清洁工作,并做好记录;根据终端处理系统处理能力和出水标准,定期分类进行取样、检测,做好检测数据统计、分析,发现异常及时进行处理;每年对终端处理系统各类处理池进行疏通和污物清理,保障系统正常运行。
2.3“四化”管理
2.3.1制度化.
制定《城乡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维护实施细则》、《城乡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巡检管理制度》、《城乡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维修保养制度》、《城乡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水量水质监测管理制度》等,编制设备设施运维管理手册、用户手册和12本台帐。
2.3.2智能化.
探索“智慧+”管理方式,实施智能化、信息化管理。一是建立自动化控制系统,在中控室开辟监控界面,建立远程控制和监控系统;二是建立视频监控系统,实时显示村居泵站、终端系统的实时视频图像,全面监控设备设施运行情况及周边安全状况,实现安防管理;三是建立在线水质监测系统,对重点区域、日处理能力在30吨以上、受益农户在100户以上的终端处理系统安装水质在线监测仪,对进、出水水质进行实时监控;四是建立智能巡检系统,对巡检员和养护车辆实行“双G”实时定位管理,实现系统对巡检路线、养护状态、在线情况、巡检记录,图片上报和作业的视频监控,做到就近处置,快速响应,确保治理设施的长效正常运行。
2.3.3精细化.
通过对治理设施统一标识,制定污水收集运行模式、应急处置流程,实行队伍装备专业化,实现城乡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维工作精细管理,确保责任到位,落实到位,设施发挥应有功效。
一是实行治理设施标识化,主要包括泵站收集区域、设计规模、泵站参数、工艺流程、管理标准等内容,并对监督电话上墙公示。
二是制定运行模式,定期调查村居纳管排水户和治理农户的产污量,按照应收尽收的原则,科学制定运行模式,实现污水收集处理安全高效。
三是制定应急处置工作流程,接到故障信息后,工作人员30分钟内到达现场进行处置,其中井盖破损1小时内完成更换,管道堵塞2小时内完成疏通。
2.3.4实效化.
实效化管理目标:通过定期分析水质水量,养护和应急处置等信息结果,提高运维工作实效性,确保生活污水“收的进、排的畅”,出水达标排放,设施运行安全高效。
一是定期分析水量和水质,每周对终端设施、泵站实际收集、处理污水量与理论产污量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水量异常及时排查处理,每月对终端设施、泵站进、出水水质进行检测分析,发现水质异常及时排查处理,确保生活污水能收集、能处理。
二是建立设施养护、应急处置定期分析机制,确保设施安全运行、管道畅通排放。
3 .结论
目前,全区358个行政村居除了拆迁之外,全部进行了生活污水系统改造或建设,其中,2014年至2016年累计投资17.3亿,建设和改造了261个村居,治理的农户约12.4万户,村级污水泵站约150座、污水管道约3000公里、终端处理池约630座、化粪池约11万只、窨井约22万只,农村里生活污水横流的场景成了过去式。柯桥区城乡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值得在全省范围内推广,有极大的示范价值。
参考文献:
[1]顾俊. 常熟市统筹推进城乡生活污水治理实践[J]. 小城镇建设,2016,(10):25-29.
[2]胡跃芬,李海雷,麻建锋. 永嘉县农村生活污水现状与治理[J].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09):307-308+310.
[3]冯梁峰. 浅谈柯桥区城乡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维管理[N]. 企业家日报,2016-09-14(003).
【关键词】柯桥排水;生活污水;治理成效
引言
从2014年起,柯桥区通过三年努力,实现城乡即柯桥城区、柯桥开发区、滨海工业区、柯岩—鉴湖旅游度假区、12个城镇建成区、16个工业园区及358个村(居)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全覆盖。柯桥区对生活污水的治理实行城区、集镇到农村三维一体的治理模式,运行设施由区政府直属的柯桥水务集团直接运行管理。
1 .创新机制
为进一步推进全区城乡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管理工作,排水公司探索创新管理制度。2017年3月份,正式启动“三长制”管理模式,工作人员以村(居)、泵 站、管线划定责任区域,由这些“村长”、“站长”、“管长”分别承担起区域内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维护的管理。
1.1编织责任网络
建立管理干部责任制,对142个生活污水运维村居、273座污水泵站、1143公里污水管线实施“三长制”管理,做到精准管理、精准运行,确保污水畅通排放、处理达标。目前,已确定了88名“三长制”联系员,明确每人负责的村居、泵站和管线。
1.2明确管理内容
每个联系员每月对泵站、终端、管线设施进行2次巡查,既督查生活污水收集系统设备维修养护情况,又检查村居河道水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样、送检和排查原因。目前,“三长制”联系员已累计巡查543人次,重点对Ⅴ类、劣Ⅴ类河道水质检测断面涉及的116个村居生活污水收集系统建设运行情况进行巡查。
1.3严格反馈考核
建立“三长制”管理巡查情况收集、处理、反馈机制,实行每月分析报告、每月问题反馈、每季汇总整理,建立剿灭劣Ⅴ类水“水务铁军”微信群,对每天巡查情况进行实时上传、监督,确保“不掉一村、不漏一户、不落一问题”。目前,已将第一轮巡查发现的703家未纳管排水户汇总成清单,通报反馈给属地镇街逐一落实整改。
1.4分级负责制
农户:负责化粪池、接户管、户用检查井的管理和维修更换;镇村:负责村居污水管道、窨井的安全巡查;运维中心:负责巡查维修、设备更换,对窨井盖破损、缺失,污水管道破损、堵塞,化粪池满溢等情况及时做好抢修和处置工作。建立“自管为主、托管为辅、垂直监管”模式,集中纳管的村居由水务集团自行运维,偏远且就地终端处理的村居与有经验的专业单位合作运维。
2.實施细则
2.1四全管理
一是村居全覆盖。通过两年时间,使全区所有村居生活污水全部纳入“大水务”统一管理范畴。建立了生活污水从城区、集镇到农村“三维一体”治理模式。
二是管网全检测。为确保系统质量,我们在国内率先实行了生活污水管网无差别、全覆盖的“机器人”做“肠镜”工程,采用CCTV管道内窥系统和杆式潜望镜,在验收时对所有管网内部情况进行全面检测,严把质量关,真正确保“一次建设、长久使用、持续发挥作用”。
三是监管全过程。实行“三定四化”管理,对收集、输送和处理进行全过程的监管,同时通过“双G”管理(GPS/GIS)对运维人员进行全过程监管。
四是处理全达标。柯桥区农村生活污水,一半实行集中纳管,一半进入终端处理,实行“分质提标改造”,使生活污水集中收集、专业处理、达标排放。
2.2 “三定”运维
2.2.1定人.
每个人负责3个村居的巡检,每组养护人员负责20个村居的专业化养护。
2.2.2定责.
运维管理中心:负责终端处理设施的技术指导,污水管线及相关构筑物维护抢修;运维管理分中心:负责各自服务区域内管线、终端处理设施、污水泵站等日常巡检,设备维修,水质取样,应急处置,化粪池、窨井内污物清理、疏通等运维管理工作;终端处理运维服务网点:负责偏远村居就地处理治理设施的日常巡检、工艺技术、水质检测、疏通清理等运维管理。
2.2.3定标准.
终端处理系统治理区域、工艺模式、设计规模等概况及操作规程、安全警示标识标牌设置齐全;每周对终端处理系统进行巡检,终端处理设施是否完整、运行是否正常;每周对终端处理系统进行日常性保养、清洁工作,并做好记录;根据终端处理系统处理能力和出水标准,定期分类进行取样、检测,做好检测数据统计、分析,发现异常及时进行处理;每年对终端处理系统各类处理池进行疏通和污物清理,保障系统正常运行。
2.3“四化”管理
2.3.1制度化.
制定《城乡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维护实施细则》、《城乡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巡检管理制度》、《城乡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维修保养制度》、《城乡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水量水质监测管理制度》等,编制设备设施运维管理手册、用户手册和12本台帐。
2.3.2智能化.
探索“智慧+”管理方式,实施智能化、信息化管理。一是建立自动化控制系统,在中控室开辟监控界面,建立远程控制和监控系统;二是建立视频监控系统,实时显示村居泵站、终端系统的实时视频图像,全面监控设备设施运行情况及周边安全状况,实现安防管理;三是建立在线水质监测系统,对重点区域、日处理能力在30吨以上、受益农户在100户以上的终端处理系统安装水质在线监测仪,对进、出水水质进行实时监控;四是建立智能巡检系统,对巡检员和养护车辆实行“双G”实时定位管理,实现系统对巡检路线、养护状态、在线情况、巡检记录,图片上报和作业的视频监控,做到就近处置,快速响应,确保治理设施的长效正常运行。
2.3.3精细化.
通过对治理设施统一标识,制定污水收集运行模式、应急处置流程,实行队伍装备专业化,实现城乡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维工作精细管理,确保责任到位,落实到位,设施发挥应有功效。
一是实行治理设施标识化,主要包括泵站收集区域、设计规模、泵站参数、工艺流程、管理标准等内容,并对监督电话上墙公示。
二是制定运行模式,定期调查村居纳管排水户和治理农户的产污量,按照应收尽收的原则,科学制定运行模式,实现污水收集处理安全高效。
三是制定应急处置工作流程,接到故障信息后,工作人员30分钟内到达现场进行处置,其中井盖破损1小时内完成更换,管道堵塞2小时内完成疏通。
2.3.4实效化.
实效化管理目标:通过定期分析水质水量,养护和应急处置等信息结果,提高运维工作实效性,确保生活污水“收的进、排的畅”,出水达标排放,设施运行安全高效。
一是定期分析水量和水质,每周对终端设施、泵站实际收集、处理污水量与理论产污量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水量异常及时排查处理,每月对终端设施、泵站进、出水水质进行检测分析,发现水质异常及时排查处理,确保生活污水能收集、能处理。
二是建立设施养护、应急处置定期分析机制,确保设施安全运行、管道畅通排放。
3 .结论
目前,全区358个行政村居除了拆迁之外,全部进行了生活污水系统改造或建设,其中,2014年至2016年累计投资17.3亿,建设和改造了261个村居,治理的农户约12.4万户,村级污水泵站约150座、污水管道约3000公里、终端处理池约630座、化粪池约11万只、窨井约22万只,农村里生活污水横流的场景成了过去式。柯桥区城乡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值得在全省范围内推广,有极大的示范价值。
参考文献:
[1]顾俊. 常熟市统筹推进城乡生活污水治理实践[J]. 小城镇建设,2016,(10):25-29.
[2]胡跃芬,李海雷,麻建锋. 永嘉县农村生活污水现状与治理[J].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09):307-308+310.
[3]冯梁峰. 浅谈柯桥区城乡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维管理[N]. 企业家日报,2016-09-14(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