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LSH)联合宫腔镜宫颈病变切除术(TCRC)在妇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0例良性子宫病变并慢性宫颈炎患者采取LSH联合TCRC治疗,并将其作为观察组,并以以往60例行阴式子宫全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对比,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72.7±7.6)ml,对照组为(184.4±8.5)ml,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阴道流血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5.57±0.48)d、(4.14±0.36)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两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LSH联合TCRC治疗良性子宫病变并慢性宫颈炎疗效显著,且操作简便,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 宫腔镜宫颈病变切除术 良性子宫病变 慢性宫颈炎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妇科内镜技术已逐步取代传统开腹术,成为妇科疾病的主流治疗方法。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laparoscopicsubtotalhysterectomy,LSH)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术式,其安全性、可靠性以及是否利于术后恢复,目前国内外评论不一。宫腔镜宫颈病变切除术(transcervicalresectionofcervicallesion,TCRC)也是应用了新兴微创内镜技术,在宫颈病变的诊治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具有定位准确、出血量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1]。本研究对收治的良性子宫病变并慢性宫颈炎患者使用LSH联合TCRC治疗,并与阴式子宫全切除术进行对比,结果显示LSH联合TCRC治疗疗效更佳,现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2年3月~2014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60例良性子宫病变并慢性宫颈炎患者作为观察组,采取LSH联合TCRC治疗;并以2010年1月~2012年2月收治的行阴式子宫全切除术的良性子宫病变并慢性宫颈炎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为已婚且无生育要求妇女。其中子宫肌瘤87例,【单发肌瘤5例,其余均为多发肌瘤,肌瘤直径2~7cm,平均(3.76±0.47)cm】,子宫腺肌病19例(合并宫颈肌瘤5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3例),子宫腺肌病合并子宫肌瘤14例。术前进行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阴道镜检查、宫颈细胞TCT检查、分段诊刮时,确诊合并宫颈I~III度糜烂、宫颈息肉等。其中观察组年龄34~50岁,平均(39.8±4.7)岁,平均体重(56.8±4.7)kg,子宫大小(328.5±36.4)cm3,中位妊娠次数(3.13±0.25)次;对照组年龄33~49岁,平均(39.5±4.2)岁,平均体重(56.6±4.5)kg,子宫大小(327.7±38.5)cm3,中位妊娠次数(3.10±0.22)次。排除阴道炎、子宫及宫颈恶性病变者、不愿切除子宫或手术禁忌证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采取LSH联合TCRC治疗,气管插管全麻,取膀胱截石位,于脐孔下缘做一长约10mm切口,建立气腹,置入套管及腹腔镜,于下腹二侧做第2、3穿刺点,置入套管。腹腔镜下探查腹腔与盆腔情况,放置举宫器操纵子宫,将子宫偏于一侧形成张力,对同侧韧带与附件进行处理,由左下腹套管中置入血管闭合器,钳夹电凝切断子宫圆韧带、输卵管、卵巢固有韧带,另一侧同法处理。剪开阔韧带前后叶与子宫膀胱反折腹膜,将膀胱下推至子宫颈峡部,随后分离宫旁组织,待子宫动静脉暴露后,电凝子宫动静脉。经左侧套管于子宫峡部置入结扎套圈,取出举宫器。将宫腔镜单极电切环由浅入深,自内向外扩展,根据宫颈糜烂或肥大程度来确定切割的深度及范围,切除后的宫颈呈椎状或蘑菇状。随后收紧预置宫颈套扎环,将子宫体旋切至套扎线上约5mm处,套扎加固宫颈残端,最后电凝创面止血,碘伏纱布填塞、压迫创面,于24h后取出。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阴式子宫全切除术治疗。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阴道流血时间、住院时间。
1.4 统计分析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x2检验,显著性水平σ=0.05。
2.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72.7±7.6)ml,对照组为(184.4±8.5)ml,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观察组阴道流血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5.57±0.48)d、(4.14±0.36)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两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3. 讨论
子宫肌瘤与慢性宫颈炎均为妇科常见良性病变,二者常常合并出现。对于此类患者,若采取单一手术很难彻底剔除病灶。子宫全切除术和次全切除术的差异是是否保留宫颈,近年来也一直存在争议。经研究发现,子宫颈即是和性生活有关的器官,也是下丘脑-垂体-卵巢轴靶器官,具有内分泌功能[2-3]。此外,宫颈内浆细胞可产生分泌型免疫球蛋白,故是抵御入侵病毒或细菌的第一道防线。因此,即便是存在慢性宫颈炎的患者也不可盲目完全切除。LSH是子宫良性病变的常用术式,因其可保留了健康的宫颈与盆内韧带组织,故对阴道、盆底解剖结构的破坏小,较好地维持了性腺轴功能与盆底张力,因此对术后性生活影响小[4]。不过由于该术式对宫颈移行带进行了保留,故对存在恶性病变倾向的患者而言,不能减少宫颈癌的发病率,故对合并慢性宫颈炎的患者应对病变的部分宫颈进行切除。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手术治疗,可同时进行,避免了2次手术对患者造成的痛苦。在进行TCRC术时,肉眼可直接观察病变部位,利用环形电极,切割起来更为彻底,且盲目性小,仅对出现病变的组织进行切除,故能尽可能地保留正常的宫颈组织,尤其是对于宫颈管内病变,如宫颈管内膜炎性增生、宫颈纳囊、宫颈管息肉等都具有满意效果[5-6]。本研究在联合使用LSH与TCRC时,先行LSH术,在撤出举宫器后再对宫颈进行处理,故能在解剖上尽可能地保持了阴道以及盆底结构的完整性,有效避免了术后穹窿脱垂的发生。而且TCRC在切除合并息肉时,及时出现大血管出血,也能于宫腔镜下清晰可见,进而准确电凝止血[7]。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的出血量明显高于观察组,阴道流血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
综上所述,LSH联合TCRC治疗良性子宫病变并慢性宫颈炎疗效显著,且操作简便、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徐秋莲.四种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在良性妇科疾病中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4):31-32.
[2] 郑桂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对良性妇科疾病临床效果及术后生活质量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9):3174-3176.
[3] 毛丽伟.子宫全切术与次全切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性生活的影响[J].中国性科学,2013,22(5):25-26,34.
[4] 吴淑卿,黄锦华,李芸.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J].河北医学,2011,17(10):1309-1311.
[5] 田如意.宫腔镜电切术在治疗良性宫颈病变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1,8(4):191-192.
[6] 张弘,孙运明.宫腔镜宫颈病变切除术与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效果比较[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14,21(4):5-6.
[7] 王义蓉,孟运莲.宫腔镜下宫颈电切术在宫颈病变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4,35(5):393-394.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 宫腔镜宫颈病变切除术 良性子宫病变 慢性宫颈炎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妇科内镜技术已逐步取代传统开腹术,成为妇科疾病的主流治疗方法。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laparoscopicsubtotalhysterectomy,LSH)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术式,其安全性、可靠性以及是否利于术后恢复,目前国内外评论不一。宫腔镜宫颈病变切除术(transcervicalresectionofcervicallesion,TCRC)也是应用了新兴微创内镜技术,在宫颈病变的诊治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具有定位准确、出血量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1]。本研究对收治的良性子宫病变并慢性宫颈炎患者使用LSH联合TCRC治疗,并与阴式子宫全切除术进行对比,结果显示LSH联合TCRC治疗疗效更佳,现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2年3月~2014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60例良性子宫病变并慢性宫颈炎患者作为观察组,采取LSH联合TCRC治疗;并以2010年1月~2012年2月收治的行阴式子宫全切除术的良性子宫病变并慢性宫颈炎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为已婚且无生育要求妇女。其中子宫肌瘤87例,【单发肌瘤5例,其余均为多发肌瘤,肌瘤直径2~7cm,平均(3.76±0.47)cm】,子宫腺肌病19例(合并宫颈肌瘤5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3例),子宫腺肌病合并子宫肌瘤14例。术前进行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阴道镜检查、宫颈细胞TCT检查、分段诊刮时,确诊合并宫颈I~III度糜烂、宫颈息肉等。其中观察组年龄34~50岁,平均(39.8±4.7)岁,平均体重(56.8±4.7)kg,子宫大小(328.5±36.4)cm3,中位妊娠次数(3.13±0.25)次;对照组年龄33~49岁,平均(39.5±4.2)岁,平均体重(56.6±4.5)kg,子宫大小(327.7±38.5)cm3,中位妊娠次数(3.10±0.22)次。排除阴道炎、子宫及宫颈恶性病变者、不愿切除子宫或手术禁忌证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采取LSH联合TCRC治疗,气管插管全麻,取膀胱截石位,于脐孔下缘做一长约10mm切口,建立气腹,置入套管及腹腔镜,于下腹二侧做第2、3穿刺点,置入套管。腹腔镜下探查腹腔与盆腔情况,放置举宫器操纵子宫,将子宫偏于一侧形成张力,对同侧韧带与附件进行处理,由左下腹套管中置入血管闭合器,钳夹电凝切断子宫圆韧带、输卵管、卵巢固有韧带,另一侧同法处理。剪开阔韧带前后叶与子宫膀胱反折腹膜,将膀胱下推至子宫颈峡部,随后分离宫旁组织,待子宫动静脉暴露后,电凝子宫动静脉。经左侧套管于子宫峡部置入结扎套圈,取出举宫器。将宫腔镜单极电切环由浅入深,自内向外扩展,根据宫颈糜烂或肥大程度来确定切割的深度及范围,切除后的宫颈呈椎状或蘑菇状。随后收紧预置宫颈套扎环,将子宫体旋切至套扎线上约5mm处,套扎加固宫颈残端,最后电凝创面止血,碘伏纱布填塞、压迫创面,于24h后取出。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阴式子宫全切除术治疗。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阴道流血时间、住院时间。
1.4 统计分析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x2检验,显著性水平σ=0.05。
2.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72.7±7.6)ml,对照组为(184.4±8.5)ml,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观察组阴道流血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5.57±0.48)d、(4.14±0.36)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两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3. 讨论
子宫肌瘤与慢性宫颈炎均为妇科常见良性病变,二者常常合并出现。对于此类患者,若采取单一手术很难彻底剔除病灶。子宫全切除术和次全切除术的差异是是否保留宫颈,近年来也一直存在争议。经研究发现,子宫颈即是和性生活有关的器官,也是下丘脑-垂体-卵巢轴靶器官,具有内分泌功能[2-3]。此外,宫颈内浆细胞可产生分泌型免疫球蛋白,故是抵御入侵病毒或细菌的第一道防线。因此,即便是存在慢性宫颈炎的患者也不可盲目完全切除。LSH是子宫良性病变的常用术式,因其可保留了健康的宫颈与盆内韧带组织,故对阴道、盆底解剖结构的破坏小,较好地维持了性腺轴功能与盆底张力,因此对术后性生活影响小[4]。不过由于该术式对宫颈移行带进行了保留,故对存在恶性病变倾向的患者而言,不能减少宫颈癌的发病率,故对合并慢性宫颈炎的患者应对病变的部分宫颈进行切除。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手术治疗,可同时进行,避免了2次手术对患者造成的痛苦。在进行TCRC术时,肉眼可直接观察病变部位,利用环形电极,切割起来更为彻底,且盲目性小,仅对出现病变的组织进行切除,故能尽可能地保留正常的宫颈组织,尤其是对于宫颈管内病变,如宫颈管内膜炎性增生、宫颈纳囊、宫颈管息肉等都具有满意效果[5-6]。本研究在联合使用LSH与TCRC时,先行LSH术,在撤出举宫器后再对宫颈进行处理,故能在解剖上尽可能地保持了阴道以及盆底结构的完整性,有效避免了术后穹窿脱垂的发生。而且TCRC在切除合并息肉时,及时出现大血管出血,也能于宫腔镜下清晰可见,进而准确电凝止血[7]。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的出血量明显高于观察组,阴道流血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
综上所述,LSH联合TCRC治疗良性子宫病变并慢性宫颈炎疗效显著,且操作简便、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徐秋莲.四种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在良性妇科疾病中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4):31-32.
[2] 郑桂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对良性妇科疾病临床效果及术后生活质量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9):3174-3176.
[3] 毛丽伟.子宫全切术与次全切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性生活的影响[J].中国性科学,2013,22(5):25-26,34.
[4] 吴淑卿,黄锦华,李芸.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J].河北医学,2011,17(10):1309-1311.
[5] 田如意.宫腔镜电切术在治疗良性宫颈病变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1,8(4):191-192.
[6] 张弘,孙运明.宫腔镜宫颈病变切除术与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效果比较[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14,21(4):5-6.
[7] 王义蓉,孟运莲.宫腔镜下宫颈电切术在宫颈病变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4,35(5):393-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