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中朗读教学策略谈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中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细心的教师不难发现,基本上新课改的每一篇课文在学习目标中都有一点,那就是让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由此可见,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药强化朗读能力的基础训练,逐步提高小学生的朗读水平。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教师要以自己精彩的朗读打动学生的心,唤起学生朗读的欲望。采取激励机制,抓住学生在朗读时表现出来的成功之处进行表扬,使学生得到成功的喜悦。 经常进行各种朗读比赛。
  二、打好朗读基础本功
  要读好课文,首先要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打好朗读基本功。即做到“六不”: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不唱读、不读破句子,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简而言之,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读书不例外,就这点来讲,最好从小学一年级抓起,严格要求,学生读书时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学生能达到正确朗读,也就初步形成了读书能力,那么把课文读流利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范读领路,模仿入境
  学生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并不能,但要达到有感情,决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范读。模仿是儿童的天性,范读能使学生很快入境,有的学生模仿出来的东西一点也不亚于老师的“原汁原味”。学生模仿久了,就形成了知识的积累,那么读书的能力也就形成了,例如。我曾听说到一位朗读能力很强的教师执教的《丰碑》一课,给我印象最深是这位教师的范读,她读课文时,声音时而低沉,时而高昂......当场所有的学生和听课教师都鸦雀无声,伴随着她的朗读,每个人都仿佛回到了红军过雪山的时代。当学生读课文时,他们也能初步地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由此可见,教师的范读不容忽视。
  四、采取多种朗读形式,使学生愿读,乐读
  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主要以读为本,以读代讲,要避免繁琐的教学分析如果一味地讲,不讲求形式的多样,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和高年级的学生都是很厌烦的事,所以在朗读时可采用指名读、自己选段落、小组齐读、分角色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引读、帮读、领读、配乐朗读......等多种形式,但有一点需要注意,低年级的学生喜欢竞赛、表演的形式,教师不妨试一试。高年级的学生喜欢速读、品读等,此外,教师要注意不能让学生为读而讀,应提出不同的要求,体现出读的层次性。
  五、注重“评读”,使学生读中求新
  小学生朗读水平还不高,但他们能进行一些初步的评读。当一名学生读完,另外一些学生就能公正的给予评价。如:进行《荷叶圆圆》一课,当一名学生读完第一自然段时,我让其他学生当小老师,评一评这位学生读的怎么样,有个学生站起来说:“他读的声音很大,很流利,但没有感情”。这时教师追问一句,“你能有感情的把这段读给大家吗?”这位同学欣然同意了,当他读完后其他同学再点评,有为学生说:“老师,他读的非常有感情,声音洪亮,还加上了动作,我觉得很好”。然后,教师让其他同学模仿这位学生的语气读一读这段,效果很好。由此可见,如果将评读训练到位,相信在读与点评中学生已初步掌握了朗读的技巧,朗读能力会不断应提高的。评读的方式还有很多,教师要结合本班的实际水平,因人而宜。
  六、注重朗读评价
  朗读评价,应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聆听,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不同优点,多给予恰当的表杨,少一些批评,多一些微笑和鼓励,学生树立了读好的自信心,会读的更精彩。在我们的教学中,教师评价时经常爱说的是:“你读是非常好”,“你读的真不错”之类的话,其实,教师应用心聆听学生的朗读,切实发现他们朗读中的优点,哪怕是一个词,一句话都给予肯定。学生们在教师的鼓励中会树立自信心,读的兴趣就会高。
  七、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初步评语学生的自主品读
  评语学生的朗读能力,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从读的流利,再到读的有感情,教学中,要充分给予学生读书时间,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把课文读熟,再在教师的指导下,边读边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带着对文章的情感读文,让自己的情感在读书声中流淌。
  八、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学生读得入境
  将录音、录像、投影等多媒体引进课堂,用生动形象,直观的课件吸引学生快速入境,让学生从中领悟课文的内容,情境。如:教学《小小的船》,利用利用课件展示一个晴朗而美丽的夜空,有星星一闪一闪的,有弯弯月儿高挂,一个小女孩做在月亮上,望着美丽的星空,这多么美啊!学生们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此时教师引导,如果是你,你这时看到了什么?最想做什么?(此时学生就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遨游在美丽的星空)体会到文中的美景,再度课文时,学生就能读出情感了。最后结束课文时,把一首《小小的船》歌曲教给学生,他们一边唱歌一边表演,在唱做之中,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总之,学生朗读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粟”,只要我们有耐心,有恒心,采取科学的训练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么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就不难实现。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发展,腐败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近年来,对腐败“零容忍”的讨论为反腐倡廉建设开启了新的方向,但在追求零容忍的过程中,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思
法国教育家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中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①这句话令笔者感触很深,不由得想到了我国语文教学的一些现实的问题:历经多年的借鉴、探索与实践,我国的语文课堂教学已摒弃了过去的“一根粉笔一张嘴,老师从头讲到尾”的满堂灌的旧模式,逐渐过渡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研究性新模式。研究性教学的关键在于充分体现、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
一段时期以来,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数量、规模不断扩大,再加上一些群体性事件组织化倾向明显,行为方式趋于激烈,调解的难度不断增大,如果处理不及时或者处理不
随着课改的深入,高效课堂成为每个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但在实际教学中,仍有很多原因阻碍着我们迈向高效课堂的步伐。备课不充分、课堂缺乏激趣、课堂节奏慢、教学环节蜻蜓点水等诸多原因导致了语文低效课堂的产生。反思自己教学的点滴,结合自己听课的感受,在实际教学中,导致课堂低效的原因有很多。  一、备课不充分导致的低效课堂  我想每个教师对这一点都深有体会,如果今天你没有精心地准备就去上课,那么课堂效果可想而
期刊
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很重要的环节,但学生不喜欢写作也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也是如此.因此,本人认为语文老师应从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利用多
综合性学习——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初中语文新教材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是一个全新的内容,是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相并列的五大板块之一,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基本目标,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大力倡导。”在中招考试中也作为独立板块加
期刊
岗位适应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该专业学生毕业后上工作岗位后能力的发挥,同时也反映了所毕业学校的办学水平.经理论与实践证明能够有效的提高本校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最有效的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所以,语文教学中要让语文课“流动”起来,“活”起来,让学生在交流与互动中焕发活力,通过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多向交流,碰撞出思维火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语文教学实验像一缕春风深入我们教师的心田,像一场春雨滋润着家长和孩子的心窝。教育家杜威先生說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
期刊
为了缓解城市建设用地压力,推进土地集约利用,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应运而生。现阶段在挂钩项目的实施上,地方实践路径各异,形成了不同的模式。根据实施主体
语文课程是一门具有浓郁人文特色的课程,是一门训练学生分析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熏陶其情操、发展其个性,培养其审美能力,实现人格的完善与心灵的和谐的特殊的课程。叶圣陶先生曾作过说明:“什么叫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就叫语文。”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学科是学习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它对学生今后长远的学习和工作,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学生在校期间的语文学习,属于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