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蕴含着丰富的创新内涵。国家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要求,针对数学学科的特点,变机械学习为愉快接受,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知识,使数学课变得生动有趣充满生机,这是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关键。“孩子的大脑不是被填充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点燃的火把”,只有设法去点燃她,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使她释放出无法估量的巨能。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数学学科的一个与时俱进的主题。下面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体会:
一、通过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兴趣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
1.利用“学生渴求探索他们未知的、力所能及的问题”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 2.利用数学中图形的美,培养学生热爱数学、探索数学奥秘的兴趣。
3.利用数学中的典故、数学家的童年趣事等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学生一般喜欢听趣人趣事。法国生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贝尔纳曾经说过:“创造力是没法教的,所谓的创造力教学,指的是学生要真正有被鼓励展开并发表他们想法的机会,如此才能发展他们富于创造力的才能。”
二、通过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所谓自主探索,就是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开放地去发现,去再创造有关数学知识的过程,学生是以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整理,由此构建新知识体系。探索目的,不仅在于获得数学知识,更在于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學习科学探索方法,从而增强自主意识、培养学生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例如,在教学《整百、整千数加、减法》(口算)一课中,在讲解“400+300”口算方法时,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4+3”与“40+30”的口算方法,在利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想出“400+300
”的口算方法。“想”的过程就是自主探索的过程,此过程不仅加强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教学“毫米的认识”一课时,在认识毫米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米、分米、厘米等长度单位。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让学生用学过的长度单位去量周围的一些物体的长度。孩子们拿出尺来量了,有的量课桌的长度,有的量书本的长度,有的量橡皮的长度。在测量中他们感到某些物体的长度用厘米做单位就不够用了。当量到橡皮厚度时,发现连1厘米都不到。学生提出:“老师,量橡皮用厘米做单位还不够精确,要用更小的单位。”用什么单位好呢?
“毫米”在学生的动手操作中已经呼之欲出了,同时使学生创新能力得到了锻炼!
又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老师首先提出问题:圆锥的体积与圆柱的体积有无关系?有什么关系?学生经过思考,对比实物体积的大小,都说有关系,有的说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一半,有的说是三分之一,有的说是四分之一……然后老师让学生用细砂自己去量,量的结果是: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样,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有效发挥,从而就会把创新意识应用到实践中。
四、通过与生活接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课堂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阵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不仅能培养创新能力,而且能形成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用笔算加减法解答元角分”时,我先把学生分组,然后在教室里开了几个小型“百货店”,让学生从家中带来了牙膏、香皂、盐、洗衣粉、文具等等,并了解了这些物品的价格。我又兑换了各种面值的钱币,发给学生,让一部分扮作售货员,另一部分扮作顾客去买东西,要求每人调查至少三种商品的价格,然后任购两种商品算出自己应付的钱数和找回的钱数,最后每组同学在教室里做汇报。这样在“买”与“卖”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付钱不仅加深了对钱的认识,而且学会了元角分的计算。
五、通过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一个问。”质疑提问是创新的开始,而好奇、质疑正是儿童的天性。例如,教学“乘法估算”时,例题21×49可以看作20×50进行估算,一位学生质疑提问:“49看作50后,21×50也可以口算,为什么一定要两个数都看作整十数呢?”问题的提出,引起学生争论,最后在质疑提问中得出了估算根据需要只要方法合理、方便都行。课堂中让学生质疑提问,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又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养成了质疑、敢问的习惯,学生创新意识的萌芽得到了保护,并逐步培养了敢问、善问的思维品质。
以上几点并不是孤立而行的,而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开放式教学前提下,小学数学课堂应是学生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天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留给学生一定的空间,让他们主动参与探索、主动创新,最终使他们成为知识的挑战者与主宰者。
一、通过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兴趣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
1.利用“学生渴求探索他们未知的、力所能及的问题”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 2.利用数学中图形的美,培养学生热爱数学、探索数学奥秘的兴趣。
3.利用数学中的典故、数学家的童年趣事等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学生一般喜欢听趣人趣事。法国生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贝尔纳曾经说过:“创造力是没法教的,所谓的创造力教学,指的是学生要真正有被鼓励展开并发表他们想法的机会,如此才能发展他们富于创造力的才能。”
二、通过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所谓自主探索,就是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开放地去发现,去再创造有关数学知识的过程,学生是以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整理,由此构建新知识体系。探索目的,不仅在于获得数学知识,更在于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學习科学探索方法,从而增强自主意识、培养学生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例如,在教学《整百、整千数加、减法》(口算)一课中,在讲解“400+300”口算方法时,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4+3”与“40+30”的口算方法,在利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想出“400+300
”的口算方法。“想”的过程就是自主探索的过程,此过程不仅加强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教学“毫米的认识”一课时,在认识毫米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米、分米、厘米等长度单位。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让学生用学过的长度单位去量周围的一些物体的长度。孩子们拿出尺来量了,有的量课桌的长度,有的量书本的长度,有的量橡皮的长度。在测量中他们感到某些物体的长度用厘米做单位就不够用了。当量到橡皮厚度时,发现连1厘米都不到。学生提出:“老师,量橡皮用厘米做单位还不够精确,要用更小的单位。”用什么单位好呢?
“毫米”在学生的动手操作中已经呼之欲出了,同时使学生创新能力得到了锻炼!
又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老师首先提出问题:圆锥的体积与圆柱的体积有无关系?有什么关系?学生经过思考,对比实物体积的大小,都说有关系,有的说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一半,有的说是三分之一,有的说是四分之一……然后老师让学生用细砂自己去量,量的结果是: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样,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有效发挥,从而就会把创新意识应用到实践中。
四、通过与生活接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课堂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阵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不仅能培养创新能力,而且能形成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用笔算加减法解答元角分”时,我先把学生分组,然后在教室里开了几个小型“百货店”,让学生从家中带来了牙膏、香皂、盐、洗衣粉、文具等等,并了解了这些物品的价格。我又兑换了各种面值的钱币,发给学生,让一部分扮作售货员,另一部分扮作顾客去买东西,要求每人调查至少三种商品的价格,然后任购两种商品算出自己应付的钱数和找回的钱数,最后每组同学在教室里做汇报。这样在“买”与“卖”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付钱不仅加深了对钱的认识,而且学会了元角分的计算。
五、通过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一个问。”质疑提问是创新的开始,而好奇、质疑正是儿童的天性。例如,教学“乘法估算”时,例题21×49可以看作20×50进行估算,一位学生质疑提问:“49看作50后,21×50也可以口算,为什么一定要两个数都看作整十数呢?”问题的提出,引起学生争论,最后在质疑提问中得出了估算根据需要只要方法合理、方便都行。课堂中让学生质疑提问,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又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养成了质疑、敢问的习惯,学生创新意识的萌芽得到了保护,并逐步培养了敢问、善问的思维品质。
以上几点并不是孤立而行的,而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开放式教学前提下,小学数学课堂应是学生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天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留给学生一定的空间,让他们主动参与探索、主动创新,最终使他们成为知识的挑战者与主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