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一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计算机这种高科技产物也在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近几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资力度,让计算机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中,所以不少教师在教学之余制作各种形式的课件用于自己的教学中,希望能通过这种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最终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对于这些教师的良苦用心,人们毋庸置疑。但是随着信息手段大量走进课堂,问题也接踵而来。如何才能将多媒体技术成功地运用到教学中,真正发挥它的功能,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呢?笔者就结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经验谈几点体会。
1 信息技术的介入要根据教学内容而定,做到适时介入
信息技术生动形象,易被感知,易吸引学生,具有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但若使用不当,则会画蛇添足,适得其反。如何发挥其独特优势,使之真正融于整体教学之中,选择适当的介入时机非常重要。一般来说,如果教学内容以“激趣、整体感知”为主的话,它可放在新课之前播放,这样好激发学生认知和学习的兴奋度,从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过渡;如果是以“明理”为主的课,媒体可放在新授之后,以巩固深化所学内容;如果是以“思维训练”或“突破难点”为主的课,媒体则放在新授过程中,用定格、重放、补充等方法,以帮助学生掌握新知、理解新知、发挥新知,维持良好的学习氛围。
例如,笔者在讲“我们生活的变迁”这课时,因为课文内容距离当下学生的生活较远,所以笔者在课前利用多媒体把不同年代人们的生活照片以幻灯片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感受图片的变化来体会生活究竟发没发生变化以及发生了多大的变化,从而为下面的内容的讲解埋下伏笔。
2 信息技术的使用避免哗众取宠、走马观花
信息技术的采用并非适用所有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有些内容根本不需要,如果采用反而会影响教学效果;有些内容可以部分采用。所以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时,一定要根据课堂的需要合理设计,不要出现教师只顾讲解课件的怪现象。教师应该明确多媒体只是辅助教学的一个工具,任何时候,教师都是为了教学而使用工具,而非为了使用工具而教学。所以,该使用的时候使用,不该使用时不用。同时还应避免因教师急于向学生展示自己高超的制作技巧,一下子把课件从头到尾演示给学生,学生因此而倾倒。一堂课下来,学生只感到钦佩教师的设计,而忽略所学知识。所以笔者在讲课时就会根据教学内容而决定是否采取信息技术和采取哪种信息手段。
例如笔者在讲授“暴力影响生活”时,就没有利用多媒体教学,而是通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自己的亲身经历中去感悟,去体会,从而找寻答案。
3 信息技术要避免人机对话,淡化教师的主导作用
使用信息技术教学,由于它具有高度程序化、结构的线性化,授课时难以更改,导致教师无法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组织调整教学内容。教师很容易变成幻灯放映员,课堂教学很可能由“人灌”变为“电灌”。
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的确定是以学生的成长为线索,学生学习离不开他们的思想意识以及情感、兴趣、意志,更离不开教师的感化、陶冶作用,单纯靠没有情感的计算机,将会淡化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互相勉励、合作意识,使课堂散失民主教学的气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也难以体现,最终使教学创造性受到抑制。因此,不管是多现代化的教学工具,都只是手段,不是教学目的。
总之,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确使思想品德传统的课堂模式发生根本变化,使课堂不再是单一的粉笔加黑板,也不再是单一的学生听、教师讲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参与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教师可以更深层次地发挥主导作用。然而怎样更合理地将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手段巧妙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它们的作用,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呢?这无疑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它也应该成为教师今后工作中反复实践和认真探索的课题。■
(作者单位:吉林省公主岭市范家屯镇实验学校)
1 信息技术的介入要根据教学内容而定,做到适时介入
信息技术生动形象,易被感知,易吸引学生,具有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但若使用不当,则会画蛇添足,适得其反。如何发挥其独特优势,使之真正融于整体教学之中,选择适当的介入时机非常重要。一般来说,如果教学内容以“激趣、整体感知”为主的话,它可放在新课之前播放,这样好激发学生认知和学习的兴奋度,从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过渡;如果是以“明理”为主的课,媒体可放在新授之后,以巩固深化所学内容;如果是以“思维训练”或“突破难点”为主的课,媒体则放在新授过程中,用定格、重放、补充等方法,以帮助学生掌握新知、理解新知、发挥新知,维持良好的学习氛围。
例如,笔者在讲“我们生活的变迁”这课时,因为课文内容距离当下学生的生活较远,所以笔者在课前利用多媒体把不同年代人们的生活照片以幻灯片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感受图片的变化来体会生活究竟发没发生变化以及发生了多大的变化,从而为下面的内容的讲解埋下伏笔。
2 信息技术的使用避免哗众取宠、走马观花
信息技术的采用并非适用所有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有些内容根本不需要,如果采用反而会影响教学效果;有些内容可以部分采用。所以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时,一定要根据课堂的需要合理设计,不要出现教师只顾讲解课件的怪现象。教师应该明确多媒体只是辅助教学的一个工具,任何时候,教师都是为了教学而使用工具,而非为了使用工具而教学。所以,该使用的时候使用,不该使用时不用。同时还应避免因教师急于向学生展示自己高超的制作技巧,一下子把课件从头到尾演示给学生,学生因此而倾倒。一堂课下来,学生只感到钦佩教师的设计,而忽略所学知识。所以笔者在讲课时就会根据教学内容而决定是否采取信息技术和采取哪种信息手段。
例如笔者在讲授“暴力影响生活”时,就没有利用多媒体教学,而是通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自己的亲身经历中去感悟,去体会,从而找寻答案。
3 信息技术要避免人机对话,淡化教师的主导作用
使用信息技术教学,由于它具有高度程序化、结构的线性化,授课时难以更改,导致教师无法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组织调整教学内容。教师很容易变成幻灯放映员,课堂教学很可能由“人灌”变为“电灌”。
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的确定是以学生的成长为线索,学生学习离不开他们的思想意识以及情感、兴趣、意志,更离不开教师的感化、陶冶作用,单纯靠没有情感的计算机,将会淡化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互相勉励、合作意识,使课堂散失民主教学的气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也难以体现,最终使教学创造性受到抑制。因此,不管是多现代化的教学工具,都只是手段,不是教学目的。
总之,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确使思想品德传统的课堂模式发生根本变化,使课堂不再是单一的粉笔加黑板,也不再是单一的学生听、教师讲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参与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教师可以更深层次地发挥主导作用。然而怎样更合理地将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手段巧妙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它们的作用,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呢?这无疑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它也应该成为教师今后工作中反复实践和认真探索的课题。■
(作者单位:吉林省公主岭市范家屯镇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