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加强厦门市主要河流水资源保护和生态相关的科学研究。主要包括河流水环境与生态保护对策研究、非点源污染物量化与控制技术研究、水体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技术研究、水资源保护监督管理对策措施研究,为流域水资源和水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撑。为了确保厦门市主要河流恢复良好的水质状况,必须在按照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进行流域水污染控制的同时,加大流域水污染治理的力度,使河流水质达到水质目标的要求。
【关键词】厦门;河流;QUAL2E模型;纳污;排污
1、前言
厦门地区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湿多雨,年平均气温20.3℃,日最高气温38.5℃,极端最低气温-1℃,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8%。全市多年平均降雨量1388mm,80%左右的降雨量集中在3~9月份,其中6月降水量多,占全年降水量的20%,全年大于等于25mm的降水日数平均为13.6天。全市多年平均年径流深等值线600~1100mm,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等值线1100~1500mm,陆面蒸发量等值线650~700mm。
厦门市主要河流为同安区的东西溪和官浔溪、集美区的后溪、翔安区的九溪等四条流域。纳污能力的研究方法有很多,笔者利用厦门市主要河流特征以及水文、水质资料,选择QUAL2E模型计算水体纳污能力。QUAL2E模型可以同时考虑点源和非点源污水入流对河流造成的影响,也可研究单一河道和枝状河系及沿程流量变化情况,模型参数易确定,计算精度较高。
2、QUAL2E模型
QUAL2E是一个完整具弹性的一维、稳态河流水质模型。QUAL2E的基本理论为一维传流、扩散质量传输等式,其中包括了传流、延散、溶解、物质反应和相互作用、其他来源及消失项。
在QUAL2E模型中,河段划分为若干个计算单元,计算单元长度随流程距离而变化,对中小型河流而言,流程越短,计算单元的长度越小,则每单元与实际情况愈接近,模拟愈精确。
3、模型参数分析
3.1 设计流量
有水文资料的河段,选取1966-2006年的水文资料系列,计算出各站历年1—12月各月平均流量,对每个月的流量进行P一Ⅲ型频率适线,可求得不同保证率的月设计流量。无水文资料的河段,距水文站较近的则借用邻近水文站的设计流量;不能借用的河段采用水文比拟法求得。
3.2 设计水文参数
设计水文参数是指与设计流量相应的设计平均流速、设计平均水深、设计断面面积、设计水面宽等,这些水文参数设计值可通过将设计流量代入两者之间的经验关系式获取。
3.3 背景浓度
(1)源头水水质。计算单元为源头段时,根据实测资料分析,其背景浓度COD为5mg/L,氨氮为0.1mg/L;计算单元上接源头水保护区时,其背景浓度COD为10mg/L,氨氮为0.5mg/L。
(2)非源头水水质。对于非源头段计算单元,其背景浓度采用上一个功能区的水质目标。对于个别河流,由于上下游之间或不同行政区1间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同,水体功能的差别导致水质控制目标相差较大,因此应在其功能区水质目标允许变化范围内,结合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
3.4 下游断面浓度
计算单元的下断面浓度一般采用该计算单元的水质目标。排污控制区下接除过渡区外的其他二级功能区,则其下断面浓度即为下一个功能区的水质目标。
3.5 污染源概化
考虑到排污口分布所带来的纳污能力计算的复杂性,将排污口的分布概化为计算单元的中间排污,即概化入河排污口距计算单元的上、下断面的距离相等。同时,为使功能区内最大限度地满足其水质控制目标的要求,而不仅仅是在出口断面满足其水质控制目标,规定在纳污能力计算时除排污控制区外,其他功能区自排污口开始,至下游5km处必须达到该功能区的水质目标。排污控制区在出口断面处水质要满足下游功能区要求。
4、納污能力核算
按照《水域纳污能力计算规程》,东西溪、后溪、九溪和官浔溪四条河流主要采用河流二维水质模型,采用解析解法进行核实。
适用于污染物非均匀混合的大型河段。对于顺直河段,忽略横向流速及纵向离散作用,且污染物排放不随时间变化时,二维对流扩散方程为
式中:Ey——污染物的横向扩散系数,m2/s;
x——沿河段的纵向距离,m;
y——计算点到岸边的横向距离,m。
C——流经x距离后的污染物浓度,mg/L;
u——设计流量下河道断面的平均流速,m/s;
K——污染物综合衰减系数,1/s。
假定河道断面为矩形,基本方程(1)可用解析法求解,其解析解为:
以岸边污染物浓度作为下游控制断面的控制浓度时,即y=0,岸边污染物浓度按式(2)计算。
式中:——纵向距离为x的断面岸边(y=0)污染物浓度,mg/L;
C0——初始断面的污染物浓度,mg/L;
u——设计流量下计算水域的平均流速,m/s;
h——设计流量下计算水域的平均水深,m。
其余符号意义同上。
相应的水域纳污能力按式(4)或式(5)计算。
5、计算结果分析
通过上述计算,厦门市主要河流纳污能力COD1025.07t/a,NH3-N14.25t/a,具体评估结果见表1。按区域统计,同安区COD979.57t/a,NH3-N13.44t/a;集美区COD36.2t/a,NH3-N0.61t/a;翔安区COD9.3t/a,NH3-N0.2t/a。按功能区统计,厦门市主要河流保护区纳污能力COD3.15t/a,NH3-N0.16t/a;开发利用区纳污能力COD1021.92t/a,NH3-N14.09t/a。 6、限制排污对策措施
为达到东西溪、后溪、九溪和官浔溪四条河流及重要水源地水功能区水质目标的要求,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库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东西溪、后溪、九溪和官浔溪四条河流水污染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分析和限排意见,结合东西溪、后溪、九溪和官浔溪四条河流及重要水源地水污染防治的实施情况,保护好四条河流水资源,尚需通过优化流域的产业布局与结构调整、适度控制城镇发展规模,同时采取水源地保护、入库排污口整治、水生态补偿调节工程、生态修复工程,以及加强水资源保护的监督管理等措施。
(1)加强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包括城市集中污水处理厂、居民小区污水处理设施、排污管网改造、入河排污口整治和严格控制设置排污口等。
(2)加强工业点源治理,大力推行清洁生产。严格执行排污许可制度,强化取水许可及退水水质管理;逐步建立清洁生产体系,推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从根本上改变单纯采取末端治理解决污染问题的途径,提高污染防治水平和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3)实施生态农业,控制面源污染。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鼓励生产无公害食品,加大推广农家肥、有机肥和生物农药、高效低毒新农药;合理规划禽畜业和水产养殖业,减少养殖废水排放;推行集约化节水技术,适时适量灌溉,减少化肥、农药流入水体。
(4)河道清淤和整治工程。治理重点在人口和产业较为集中的城市附近河段和水域,尤其是沿海较为发达城市内河及河网地带,结合景观、排涝等工程进行河道和湖库清淤及综合整治,减少底泥污染,增大水体有效容积和水域污染稀释自净能力,改善与恢复河道及湖库的生态系统。
(5)引水减污与截污工程。对于污染特别严重的城市河段,通过水工程调度、增加内河水体循环,实行引清治污,改善城区内河水环境,建设园林城市。对重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保護区实施保护区内排污口封闭整治和导截污工程,进行水源保护区卫生带(护岸、绿化、挡污墙等)建设。
(6)生态保护措施。加强河流防护林工程建设,在河流、湖库两侧种植数十至上百米宽的乔、灌、草绿化防护林带,作为保护河流水质的有效屏障,用以保护河滩和湿地植被,涵养水源。
(7)加强功能区水质和入河(湖)排污口监督监测。对功能区的水质监测,逐级发布水功能区水质公报。进行入河(湖)排污口监督监测,以便全面、真实、及时地掌握点源入河排污量,采取必要的措施,控制点源的入河排污量。
参考文献
[1]李克先.径流资料匮乏区域中小河流纳污能力计算耦合模型[J].水文,2007(4):35—37.
[2]徐智廷,李河海.s—p概化模型在I临沂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分析中的应用[J].水资源保护,2007(3):72—74.
【关键词】厦门;河流;QUAL2E模型;纳污;排污
1、前言
厦门地区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湿多雨,年平均气温20.3℃,日最高气温38.5℃,极端最低气温-1℃,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8%。全市多年平均降雨量1388mm,80%左右的降雨量集中在3~9月份,其中6月降水量多,占全年降水量的20%,全年大于等于25mm的降水日数平均为13.6天。全市多年平均年径流深等值线600~1100mm,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等值线1100~1500mm,陆面蒸发量等值线650~700mm。
厦门市主要河流为同安区的东西溪和官浔溪、集美区的后溪、翔安区的九溪等四条流域。纳污能力的研究方法有很多,笔者利用厦门市主要河流特征以及水文、水质资料,选择QUAL2E模型计算水体纳污能力。QUAL2E模型可以同时考虑点源和非点源污水入流对河流造成的影响,也可研究单一河道和枝状河系及沿程流量变化情况,模型参数易确定,计算精度较高。
2、QUAL2E模型
QUAL2E是一个完整具弹性的一维、稳态河流水质模型。QUAL2E的基本理论为一维传流、扩散质量传输等式,其中包括了传流、延散、溶解、物质反应和相互作用、其他来源及消失项。
在QUAL2E模型中,河段划分为若干个计算单元,计算单元长度随流程距离而变化,对中小型河流而言,流程越短,计算单元的长度越小,则每单元与实际情况愈接近,模拟愈精确。
3、模型参数分析
3.1 设计流量
有水文资料的河段,选取1966-2006年的水文资料系列,计算出各站历年1—12月各月平均流量,对每个月的流量进行P一Ⅲ型频率适线,可求得不同保证率的月设计流量。无水文资料的河段,距水文站较近的则借用邻近水文站的设计流量;不能借用的河段采用水文比拟法求得。
3.2 设计水文参数
设计水文参数是指与设计流量相应的设计平均流速、设计平均水深、设计断面面积、设计水面宽等,这些水文参数设计值可通过将设计流量代入两者之间的经验关系式获取。
3.3 背景浓度
(1)源头水水质。计算单元为源头段时,根据实测资料分析,其背景浓度COD为5mg/L,氨氮为0.1mg/L;计算单元上接源头水保护区时,其背景浓度COD为10mg/L,氨氮为0.5mg/L。
(2)非源头水水质。对于非源头段计算单元,其背景浓度采用上一个功能区的水质目标。对于个别河流,由于上下游之间或不同行政区1间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同,水体功能的差别导致水质控制目标相差较大,因此应在其功能区水质目标允许变化范围内,结合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
3.4 下游断面浓度
计算单元的下断面浓度一般采用该计算单元的水质目标。排污控制区下接除过渡区外的其他二级功能区,则其下断面浓度即为下一个功能区的水质目标。
3.5 污染源概化
考虑到排污口分布所带来的纳污能力计算的复杂性,将排污口的分布概化为计算单元的中间排污,即概化入河排污口距计算单元的上、下断面的距离相等。同时,为使功能区内最大限度地满足其水质控制目标的要求,而不仅仅是在出口断面满足其水质控制目标,规定在纳污能力计算时除排污控制区外,其他功能区自排污口开始,至下游5km处必须达到该功能区的水质目标。排污控制区在出口断面处水质要满足下游功能区要求。
4、納污能力核算
按照《水域纳污能力计算规程》,东西溪、后溪、九溪和官浔溪四条河流主要采用河流二维水质模型,采用解析解法进行核实。
适用于污染物非均匀混合的大型河段。对于顺直河段,忽略横向流速及纵向离散作用,且污染物排放不随时间变化时,二维对流扩散方程为
式中:Ey——污染物的横向扩散系数,m2/s;
x——沿河段的纵向距离,m;
y——计算点到岸边的横向距离,m。
C——流经x距离后的污染物浓度,mg/L;
u——设计流量下河道断面的平均流速,m/s;
K——污染物综合衰减系数,1/s。
假定河道断面为矩形,基本方程(1)可用解析法求解,其解析解为:
以岸边污染物浓度作为下游控制断面的控制浓度时,即y=0,岸边污染物浓度按式(2)计算。
式中:——纵向距离为x的断面岸边(y=0)污染物浓度,mg/L;
C0——初始断面的污染物浓度,mg/L;
u——设计流量下计算水域的平均流速,m/s;
h——设计流量下计算水域的平均水深,m。
其余符号意义同上。
相应的水域纳污能力按式(4)或式(5)计算。
5、计算结果分析
通过上述计算,厦门市主要河流纳污能力COD1025.07t/a,NH3-N14.25t/a,具体评估结果见表1。按区域统计,同安区COD979.57t/a,NH3-N13.44t/a;集美区COD36.2t/a,NH3-N0.61t/a;翔安区COD9.3t/a,NH3-N0.2t/a。按功能区统计,厦门市主要河流保护区纳污能力COD3.15t/a,NH3-N0.16t/a;开发利用区纳污能力COD1021.92t/a,NH3-N14.09t/a。 6、限制排污对策措施
为达到东西溪、后溪、九溪和官浔溪四条河流及重要水源地水功能区水质目标的要求,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库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东西溪、后溪、九溪和官浔溪四条河流水污染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分析和限排意见,结合东西溪、后溪、九溪和官浔溪四条河流及重要水源地水污染防治的实施情况,保护好四条河流水资源,尚需通过优化流域的产业布局与结构调整、适度控制城镇发展规模,同时采取水源地保护、入库排污口整治、水生态补偿调节工程、生态修复工程,以及加强水资源保护的监督管理等措施。
(1)加强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包括城市集中污水处理厂、居民小区污水处理设施、排污管网改造、入河排污口整治和严格控制设置排污口等。
(2)加强工业点源治理,大力推行清洁生产。严格执行排污许可制度,强化取水许可及退水水质管理;逐步建立清洁生产体系,推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从根本上改变单纯采取末端治理解决污染问题的途径,提高污染防治水平和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3)实施生态农业,控制面源污染。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鼓励生产无公害食品,加大推广农家肥、有机肥和生物农药、高效低毒新农药;合理规划禽畜业和水产养殖业,减少养殖废水排放;推行集约化节水技术,适时适量灌溉,减少化肥、农药流入水体。
(4)河道清淤和整治工程。治理重点在人口和产业较为集中的城市附近河段和水域,尤其是沿海较为发达城市内河及河网地带,结合景观、排涝等工程进行河道和湖库清淤及综合整治,减少底泥污染,增大水体有效容积和水域污染稀释自净能力,改善与恢复河道及湖库的生态系统。
(5)引水减污与截污工程。对于污染特别严重的城市河段,通过水工程调度、增加内河水体循环,实行引清治污,改善城区内河水环境,建设园林城市。对重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保護区实施保护区内排污口封闭整治和导截污工程,进行水源保护区卫生带(护岸、绿化、挡污墙等)建设。
(6)生态保护措施。加强河流防护林工程建设,在河流、湖库两侧种植数十至上百米宽的乔、灌、草绿化防护林带,作为保护河流水质的有效屏障,用以保护河滩和湿地植被,涵养水源。
(7)加强功能区水质和入河(湖)排污口监督监测。对功能区的水质监测,逐级发布水功能区水质公报。进行入河(湖)排污口监督监测,以便全面、真实、及时地掌握点源入河排污量,采取必要的措施,控制点源的入河排污量。
参考文献
[1]李克先.径流资料匮乏区域中小河流纳污能力计算耦合模型[J].水文,2007(4):35—37.
[2]徐智廷,李河海.s—p概化模型在I临沂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分析中的应用[J].水资源保护,2007(3):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