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首先应强调的是对原发病的治疗。近年来有报道称,糖尿病继发骨质疏松症的发病原因主要是高血糖毒性对骨形成的影响。因此,糖尿病患者控制高血糖对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在治疗方面可以考虑以下药物:
钙剂:糖尿病患者如不能从食物中获得身体需要的钙量时(成人每日需钙量800毫克,老年人每日需钙量1000~1200毫克),则每日应补充钙剂。药用钙剂有碳酸钙、氯化钙、柠檬酸钙、乳酸钙和葡萄糖酸钙等,其中元素钙含量分别为40%、27%、21%、13%、和9%。目前常用的口服钙剂有碳酸钙和柠檬酸钙,如钙尔奇D(碳酸钙制剂)和美信钙(含柠檬酸钙)等。
维生素D:维生素D来源于人体皮肤上的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后产生维生素D3,另外还来源于食物中的维生素D2,维生素D3与D2均无生物活性,需经过肝脏与肾脏羟化酶作用后才具有生物活性。作为活性维生素D有两种:
1.骨化三醇(罗盖全) 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能促进肠钙吸收,提高血钙浓度,使钙在骨中沉积,为骨矿化提供原料,进一步促进骨形成。罗盖全剂量:0.25~0.5微克/日,通常采用0.25微克/日。
2.阿法骨化醇(阿法迪三、法能) 它们需经过肝脏再羟化为骨化三醇后才能发挥作用。阿法骨化醇剂量为0.5~1微克/日,分次口服,通常采用0.25微克,每日2次。
服用上述药物时,均应定期检测血钙,防止发生高血钙症,并应根据血钙水平,调整活性维生素D3剂量。
降钙素(CT):降钙素能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少骨吸收,还能增加成骨细胞的活性,促进骨形成。此外,降钙素还能通过增加肌体内啡肽或抑制神经多肽的释放而达到直接镇痛效果。临床上应用的降钙素主要有鳗鱼降钙素(ECT)如:益盖宁,鲑鱼降钙素(SCT)如:密盖息。上述两药短疗程可以缓解骨痛,长疗程可以防治骨量丢失。注射降钙素同时,服用钙剂和活性维生素D3有助于骨量增加。本类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脸及耳部潮红、心悸、食欲减退和恶心等,多数在用药1~2周内自行消失,没有全身毒性作用的病例报告。
二膦酸盐:二膦酸盐具有强力抑制破骨细胞活性,抑制骨吸收和降低骨转换的作用。近年来研究二膦酸盐不仅可防止骨丢失,而且还可以使骨量增加,减少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折的发生率。但高剂量应用会抑制骨矿化,产生骨软化症,特别是第一代二膦酸盐更易发生此不良反应,因此,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目前,国内临床上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二膦酸盐制剂有:
1.羟乙膦酸钠(依膦)为第一代二膦酸盐,剂量为400毫克/天(每次200毫克,一日二次,两餐间服用),服药2周后需停药11周为一周期,主张周期性、间歇性服用,在间歇期间服用钙剂和活性维生素D3。如过量或连续服用羟乙膦酸钠会抑制骨矿化。
2.阿伦膦酸钠(福善美) 为第三代二膦酸盐,优于第一代二膦酸盐,它抑制骨吸收的作用明显优于羟乙膦酸钠。阿伦膦酸钠抑制骨吸收的所需剂量比抑制骨矿化剂量低,因而可以长期用药。阿伦膦酸钠剂量:每天1次,1次1片10毫克;或每周1次,1次1片70毫克;晨起空腹以300毫升清水(忌用牛奶、咖啡、矿泉水和橙汁)送服,至少半小时不能进食和喝饮料,服药后30分钟内不能平卧,须采取立位或坐位,以减少药物与上消化道接触的时间,以避免药物对食道粘膜的刺激。
糖尿病继发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药物治疗,应以钙剂与活性维生素D为基础,然后可联合应用降钙素或二膦酸盐,会取得较好的疗效。此外患者应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炼,从而增加骨量,增强肌力,防止跌倒。
(编辑/钟卉)
钙剂:糖尿病患者如不能从食物中获得身体需要的钙量时(成人每日需钙量800毫克,老年人每日需钙量1000~1200毫克),则每日应补充钙剂。药用钙剂有碳酸钙、氯化钙、柠檬酸钙、乳酸钙和葡萄糖酸钙等,其中元素钙含量分别为40%、27%、21%、13%、和9%。目前常用的口服钙剂有碳酸钙和柠檬酸钙,如钙尔奇D(碳酸钙制剂)和美信钙(含柠檬酸钙)等。
维生素D:维生素D来源于人体皮肤上的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后产生维生素D3,另外还来源于食物中的维生素D2,维生素D3与D2均无生物活性,需经过肝脏与肾脏羟化酶作用后才具有生物活性。作为活性维生素D有两种:
1.骨化三醇(罗盖全) 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能促进肠钙吸收,提高血钙浓度,使钙在骨中沉积,为骨矿化提供原料,进一步促进骨形成。罗盖全剂量:0.25~0.5微克/日,通常采用0.25微克/日。
2.阿法骨化醇(阿法迪三、法能) 它们需经过肝脏再羟化为骨化三醇后才能发挥作用。阿法骨化醇剂量为0.5~1微克/日,分次口服,通常采用0.25微克,每日2次。
服用上述药物时,均应定期检测血钙,防止发生高血钙症,并应根据血钙水平,调整活性维生素D3剂量。
降钙素(CT):降钙素能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少骨吸收,还能增加成骨细胞的活性,促进骨形成。此外,降钙素还能通过增加肌体内啡肽或抑制神经多肽的释放而达到直接镇痛效果。临床上应用的降钙素主要有鳗鱼降钙素(ECT)如:益盖宁,鲑鱼降钙素(SCT)如:密盖息。上述两药短疗程可以缓解骨痛,长疗程可以防治骨量丢失。注射降钙素同时,服用钙剂和活性维生素D3有助于骨量增加。本类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脸及耳部潮红、心悸、食欲减退和恶心等,多数在用药1~2周内自行消失,没有全身毒性作用的病例报告。
二膦酸盐:二膦酸盐具有强力抑制破骨细胞活性,抑制骨吸收和降低骨转换的作用。近年来研究二膦酸盐不仅可防止骨丢失,而且还可以使骨量增加,减少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折的发生率。但高剂量应用会抑制骨矿化,产生骨软化症,特别是第一代二膦酸盐更易发生此不良反应,因此,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目前,国内临床上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二膦酸盐制剂有:
1.羟乙膦酸钠(依膦)为第一代二膦酸盐,剂量为400毫克/天(每次200毫克,一日二次,两餐间服用),服药2周后需停药11周为一周期,主张周期性、间歇性服用,在间歇期间服用钙剂和活性维生素D3。如过量或连续服用羟乙膦酸钠会抑制骨矿化。
2.阿伦膦酸钠(福善美) 为第三代二膦酸盐,优于第一代二膦酸盐,它抑制骨吸收的作用明显优于羟乙膦酸钠。阿伦膦酸钠抑制骨吸收的所需剂量比抑制骨矿化剂量低,因而可以长期用药。阿伦膦酸钠剂量:每天1次,1次1片10毫克;或每周1次,1次1片70毫克;晨起空腹以300毫升清水(忌用牛奶、咖啡、矿泉水和橙汁)送服,至少半小时不能进食和喝饮料,服药后30分钟内不能平卧,须采取立位或坐位,以减少药物与上消化道接触的时间,以避免药物对食道粘膜的刺激。
糖尿病继发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药物治疗,应以钙剂与活性维生素D为基础,然后可联合应用降钙素或二膦酸盐,会取得较好的疗效。此外患者应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炼,从而增加骨量,增强肌力,防止跌倒。
(编辑/钟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