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聊斋志异》中的爱情题材,在全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蒲松龄在其中大胆描写了青年男女自由结合以及他们心心相印的精神之恋从而体现出他进步的爱情观。这种爱情观的产生与当时社会中的进步思潮影响和作家个人理想两方面原因有关,但由于蒲松龄不可能完全脱离所生活的时代环境,所以他的爱情观又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关键词:爱情 自由结合 精神之恋 局限性
莱辛曾说过:‘爱情曾孳荸不辍地指引古代艺术家的手腕。'①蒲松龄也同样受到爱情题材的指引,在《聊斋志异》中描写了许多爱情故事。
在这些故事中,蒲松龄大胆表现了肯定男女自由结合以及赞颂精神之恋的爱情观,从而对世俗礼教进行批判,对封建社会造成巨大冲击。所以从《聊斋志异》中可看出蒲松龄的爱情观具有丰富思想内涵,同时也体现了他爱情观的进步性。本文就对《聊斋志异》中几篇较有特色的作品加以分析,来具体论述蒲松龄的爱情观。
蒲松龄肯定青年男女自由结合,并表明婚姻应建立在两情相悦的基础上。封建社会男女七岁不同席,长大后见面机会又极少,即使到了该结婚的年龄,也不能由自己作主。青年男女没有自主婚姻的权利,必须依靠'父母之命,煤妁之言'这一封建婚姻铁的律条。由于夫妻双方缺乏感情基础,更加上处在一个男尊女卑的时代,男子一旦变心,婚姻也就意味着完结,留给女子的只有接受一纸休书的悲惨结局,这种婚姻制度极不合理。所以在蒲松龄之前,历代以爱情婚姻为题材的作品中,以反映这种不合理的婚姻制度为主题的作品很多。
我们所熟知的《西厢记》就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蒲松龄对这种婚姻制度也不满,但与前人不同的地方在于他的反对批判力度加强了。
在《鸦头》这一爱情故事中,蒲松龄为了肯定青年男女的自由结合,加入了私奔的描写。让青年男女以私奔的方式去追求自由结合,可以说对封建婚姻制度作出了有力的挑战。此篇中的女主人公鸦头是一个误入风尘的少女,因为不肯接客,招致鸨母的鞭打,生存条件极为恶劣。当她遇见王文之时,被王文的诚实所打动,主动要求与王文'博一宵之欢',贪财的鸨母不同意她的要求但鸦头却用自己的机智说服了鸨母。然而鸦头与王文已经一见倾心,此时的他们已不仅仅满足于一夜的情分,于是鸦头不顾鸨母的的反对,与王文一起出逃,过起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后来鸦头被抓回,幽禁暗室,忍受“暗无天日,鞭创裂肤,饥火煎心”②的痛苦生活,却终不改志,最终与王文团圆。鸦头与王文的行为违背了封建婚姻律条,是在两情相悦的基础上建立的婚姻,这正是作者蒲松龄所提倡的婚姻关系。蒲松龄在这里却大胆描写私奔就是为了突出青年男女对自由结合的向往,他否认私奔都是可耻的行为,歌颂这种为情的,为幸福的私奔举动。鸦头虽是妓女,却敢于和封建不合理的婚姻制度作斗争,迈出自主婚姻的脚步,追求真正的幸福。
蒲松龄肯定了青年男女精神上的心心相印,突破了以‘床第之欢’为主要目的的情爱低级层次,强调精神上的爱比肉体结合更持久,更可贵,从而开拓了爱情新境界。《娇娜》篇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女主人公娇娜‘约十三四,娇波流慧,细柳生姿’,孔生对娇娜一见钟情,并向娇娜兄长黄甫公子挑明对娇娜的爱慕之情,但皇甫老翁认为娇娜太小,便将美丽的松娘许于孔生,娇娜长成则嫁于吴郎,至此二人各自成家,互不相干,孔生只好将对娇娜的爱埋藏在心底。但当娇娜一家面临雷霆之灾时,孔生又挺身而出,为救助娇娜一家献出自己的生命.娇娜苏醒后,为救孔生,在众目睽睽之下,“舌度红丸入”同孔生“接吻而呵之,”孔生继而复活,娇娜宣布与“孔郎”(而不是“姐夫”)共生死,吴家一门具灭,但二人至终也未走到一起。
《娇娜》这个故事很容易落入俗套中,蒲松龄却给读者带来了新意,他有意保持娇娜与孔生之间的纯洁关系不忍以床第笔墨唐突娇娜,让他们在精神上保持着对对方的爱慕,在实际中保持着友谊关系。
可以说封建社会,受礼教影响,男女除婚姻关系之外很少会有异性之间的友谊关系。‘男女授受不亲’剥夺了异性之间正常的交往,而《娇娜》一篇蒲松龄描写了孔生与娇娜保持着亲密的友谊关系,突破了‘男女大防’,对封建礼教作出冲击。这种纯洁的异性之间的友谊关系就连作者也十分羡慕,在篇末异史氏曰:‘余于孔生,不羡其得娇妻,而羡其得腻友也。’②
蒲松龄何以会在300年前理学思想严酷统治下的封建社会中产生如此进步的爱情观呢?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他受到了当时社会中进步思潮的影响。
蒲松龄生活在明末清初的时代,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兴起,民主思想逐渐萌芽,并慢慢兴起。思想界出现了反对宋元理学‘饿死事小,失节是大’的王守仁、李贽和反对专制的黄宗羲等思想家,他们提出的思想理论对封建社会给予了巨大冲击,使得人们的思想逐渐得到解放;文学界,出现了崇尚真性情,反对假道学的汤显祖和歌颂自由,具有叛逆精神的吴承恩等进步作家,他们的作品无不显出反对封建礼教的思想。③蒲松龄生活在那样一个思想解放的时代必然会受到这些进步思潮的影响,于是他会在《鸦头》中肯定男女的自由结合,在《娇娜》中歌颂精神之恋。这些进步的爱情观,都迎合了时代中进步的思想观念,通过爱情故事的描写,展现自己的爱情观,以达到反映现实的不满和冲击现实社会的目的。
另一方面的原因,是作者借理想的爱情来表达自己的人生愿望,委婉地抒发抑郁不得志的情绪。
我们从《聊斋志异》的爱情故事中不难看出,男主人公往往都是和作者有同样身份的书生,他们的遭遇和作者相同,科举考试失利。联想作者蒲松龄,他一生科举考试屡屡失败,因此造成他抑郁不得志,内心极度痛苦。然而他却有幸福的婚姻生活,并能从其中找到精神上的慰藉,他的妻子刘氏温柔贤惠,在蒲松龄深为科举考试失意而苦恼时,刘氏却能以"山林自由乐地"来劝慰丈夫,叫他不必为此费心血,这对失意的蒲松龄不能不说是极大的精神安慰,④然而普天下众多的读书人却未必都能像他一样拥有美好幸福的婚姻生活。由于他深知功名未就的痛苦,于是在作品中,往往让女主人公主动去追求这些没有门第,没有财产同时功名未就的书生,虽然女主人公多是被拟人化了的花妖狐媚,但她们却美丽多情并且温柔善良,往往给这些落魄的书生心灵上送去温暖,使他们得到慰藉。作者在他构建的爱情世界中,尽情张开想像的翅膀,实现自己的理想,寄托自己为与他有相同遭遇的读书人鸣不平的愿望。
受到上面两个原因的影响,蒲松龄的爱情观具有丰富的内涵同时表现出进步性,然而他毕竟是生活在封建时代的人,并且长期受到封建思想的熏陶,即使受到进步思潮的冲击,他也不可能在思想上完全脱离封建观念的束缚,其思想观念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
一、对于“一夫多妻制”的肯定。
二、对寡妇再婚的反对。
三、对子嗣的崇尚。
比如《嫦娥》中宗子美娶仙女嫦娥为妻,以狐女颠当为妾。其次蒲松龄对于寡妇再婚深恶痛绝,这从作品中他对再婚寡妇结局的处理即可看出。
如《耿十八》中,耿十八病危时,询问妻子是否再嫁,妻明确声言贫而不能守,他死后由冥间逃回人世,从此厌薄其妻,不与共枕席。
《侠女》篇中侠女不接受明媒正娶,却心甘情愿的跟穷小子私通并为他生下儿子,侠女的思想中就被注入了子嗣的观念,这使得她即使不与书生结婚,也要为他传宗接代。
以上这些都体现了蒲松龄爱情观中的局限性,但是不能因为这些局限性就否定了作者的极大成就,这些局限性和作者的伟大成就相比,是瑕不掩映的,应该看到他肯定男女自由结合,歌颂精神之恋的进步爱情观对封建社会所做出的冲击,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才使的《聊斋志异》中的爱情故事一直都受到人们的喜爱,故事里面的男女主人公一直被人们研究探讨,它的艺术生命力直到今天依然旺盛。
注释:
①莱辛:《拉奥孔》,人民文学出版社单行本第1页
②蒲松龄:《聊斋志异》,上海古籍出版社
③汪玢玲:《〈聊斋志异〉与民俗文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第43页
④马瑞芳:《幽冥人间—蒲松龄和〈聊斋志异〉》,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第104页
关键词:爱情 自由结合 精神之恋 局限性
莱辛曾说过:‘爱情曾孳荸不辍地指引古代艺术家的手腕。'①蒲松龄也同样受到爱情题材的指引,在《聊斋志异》中描写了许多爱情故事。
在这些故事中,蒲松龄大胆表现了肯定男女自由结合以及赞颂精神之恋的爱情观,从而对世俗礼教进行批判,对封建社会造成巨大冲击。所以从《聊斋志异》中可看出蒲松龄的爱情观具有丰富思想内涵,同时也体现了他爱情观的进步性。本文就对《聊斋志异》中几篇较有特色的作品加以分析,来具体论述蒲松龄的爱情观。
蒲松龄肯定青年男女自由结合,并表明婚姻应建立在两情相悦的基础上。封建社会男女七岁不同席,长大后见面机会又极少,即使到了该结婚的年龄,也不能由自己作主。青年男女没有自主婚姻的权利,必须依靠'父母之命,煤妁之言'这一封建婚姻铁的律条。由于夫妻双方缺乏感情基础,更加上处在一个男尊女卑的时代,男子一旦变心,婚姻也就意味着完结,留给女子的只有接受一纸休书的悲惨结局,这种婚姻制度极不合理。所以在蒲松龄之前,历代以爱情婚姻为题材的作品中,以反映这种不合理的婚姻制度为主题的作品很多。
我们所熟知的《西厢记》就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蒲松龄对这种婚姻制度也不满,但与前人不同的地方在于他的反对批判力度加强了。
在《鸦头》这一爱情故事中,蒲松龄为了肯定青年男女的自由结合,加入了私奔的描写。让青年男女以私奔的方式去追求自由结合,可以说对封建婚姻制度作出了有力的挑战。此篇中的女主人公鸦头是一个误入风尘的少女,因为不肯接客,招致鸨母的鞭打,生存条件极为恶劣。当她遇见王文之时,被王文的诚实所打动,主动要求与王文'博一宵之欢',贪财的鸨母不同意她的要求但鸦头却用自己的机智说服了鸨母。然而鸦头与王文已经一见倾心,此时的他们已不仅仅满足于一夜的情分,于是鸦头不顾鸨母的的反对,与王文一起出逃,过起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后来鸦头被抓回,幽禁暗室,忍受“暗无天日,鞭创裂肤,饥火煎心”②的痛苦生活,却终不改志,最终与王文团圆。鸦头与王文的行为违背了封建婚姻律条,是在两情相悦的基础上建立的婚姻,这正是作者蒲松龄所提倡的婚姻关系。蒲松龄在这里却大胆描写私奔就是为了突出青年男女对自由结合的向往,他否认私奔都是可耻的行为,歌颂这种为情的,为幸福的私奔举动。鸦头虽是妓女,却敢于和封建不合理的婚姻制度作斗争,迈出自主婚姻的脚步,追求真正的幸福。
蒲松龄肯定了青年男女精神上的心心相印,突破了以‘床第之欢’为主要目的的情爱低级层次,强调精神上的爱比肉体结合更持久,更可贵,从而开拓了爱情新境界。《娇娜》篇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女主人公娇娜‘约十三四,娇波流慧,细柳生姿’,孔生对娇娜一见钟情,并向娇娜兄长黄甫公子挑明对娇娜的爱慕之情,但皇甫老翁认为娇娜太小,便将美丽的松娘许于孔生,娇娜长成则嫁于吴郎,至此二人各自成家,互不相干,孔生只好将对娇娜的爱埋藏在心底。但当娇娜一家面临雷霆之灾时,孔生又挺身而出,为救助娇娜一家献出自己的生命.娇娜苏醒后,为救孔生,在众目睽睽之下,“舌度红丸入”同孔生“接吻而呵之,”孔生继而复活,娇娜宣布与“孔郎”(而不是“姐夫”)共生死,吴家一门具灭,但二人至终也未走到一起。
《娇娜》这个故事很容易落入俗套中,蒲松龄却给读者带来了新意,他有意保持娇娜与孔生之间的纯洁关系不忍以床第笔墨唐突娇娜,让他们在精神上保持着对对方的爱慕,在实际中保持着友谊关系。
可以说封建社会,受礼教影响,男女除婚姻关系之外很少会有异性之间的友谊关系。‘男女授受不亲’剥夺了异性之间正常的交往,而《娇娜》一篇蒲松龄描写了孔生与娇娜保持着亲密的友谊关系,突破了‘男女大防’,对封建礼教作出冲击。这种纯洁的异性之间的友谊关系就连作者也十分羡慕,在篇末异史氏曰:‘余于孔生,不羡其得娇妻,而羡其得腻友也。’②
蒲松龄何以会在300年前理学思想严酷统治下的封建社会中产生如此进步的爱情观呢?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他受到了当时社会中进步思潮的影响。
蒲松龄生活在明末清初的时代,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兴起,民主思想逐渐萌芽,并慢慢兴起。思想界出现了反对宋元理学‘饿死事小,失节是大’的王守仁、李贽和反对专制的黄宗羲等思想家,他们提出的思想理论对封建社会给予了巨大冲击,使得人们的思想逐渐得到解放;文学界,出现了崇尚真性情,反对假道学的汤显祖和歌颂自由,具有叛逆精神的吴承恩等进步作家,他们的作品无不显出反对封建礼教的思想。③蒲松龄生活在那样一个思想解放的时代必然会受到这些进步思潮的影响,于是他会在《鸦头》中肯定男女的自由结合,在《娇娜》中歌颂精神之恋。这些进步的爱情观,都迎合了时代中进步的思想观念,通过爱情故事的描写,展现自己的爱情观,以达到反映现实的不满和冲击现实社会的目的。
另一方面的原因,是作者借理想的爱情来表达自己的人生愿望,委婉地抒发抑郁不得志的情绪。
我们从《聊斋志异》的爱情故事中不难看出,男主人公往往都是和作者有同样身份的书生,他们的遭遇和作者相同,科举考试失利。联想作者蒲松龄,他一生科举考试屡屡失败,因此造成他抑郁不得志,内心极度痛苦。然而他却有幸福的婚姻生活,并能从其中找到精神上的慰藉,他的妻子刘氏温柔贤惠,在蒲松龄深为科举考试失意而苦恼时,刘氏却能以"山林自由乐地"来劝慰丈夫,叫他不必为此费心血,这对失意的蒲松龄不能不说是极大的精神安慰,④然而普天下众多的读书人却未必都能像他一样拥有美好幸福的婚姻生活。由于他深知功名未就的痛苦,于是在作品中,往往让女主人公主动去追求这些没有门第,没有财产同时功名未就的书生,虽然女主人公多是被拟人化了的花妖狐媚,但她们却美丽多情并且温柔善良,往往给这些落魄的书生心灵上送去温暖,使他们得到慰藉。作者在他构建的爱情世界中,尽情张开想像的翅膀,实现自己的理想,寄托自己为与他有相同遭遇的读书人鸣不平的愿望。
受到上面两个原因的影响,蒲松龄的爱情观具有丰富的内涵同时表现出进步性,然而他毕竟是生活在封建时代的人,并且长期受到封建思想的熏陶,即使受到进步思潮的冲击,他也不可能在思想上完全脱离封建观念的束缚,其思想观念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
一、对于“一夫多妻制”的肯定。
二、对寡妇再婚的反对。
三、对子嗣的崇尚。
比如《嫦娥》中宗子美娶仙女嫦娥为妻,以狐女颠当为妾。其次蒲松龄对于寡妇再婚深恶痛绝,这从作品中他对再婚寡妇结局的处理即可看出。
如《耿十八》中,耿十八病危时,询问妻子是否再嫁,妻明确声言贫而不能守,他死后由冥间逃回人世,从此厌薄其妻,不与共枕席。
《侠女》篇中侠女不接受明媒正娶,却心甘情愿的跟穷小子私通并为他生下儿子,侠女的思想中就被注入了子嗣的观念,这使得她即使不与书生结婚,也要为他传宗接代。
以上这些都体现了蒲松龄爱情观中的局限性,但是不能因为这些局限性就否定了作者的极大成就,这些局限性和作者的伟大成就相比,是瑕不掩映的,应该看到他肯定男女自由结合,歌颂精神之恋的进步爱情观对封建社会所做出的冲击,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才使的《聊斋志异》中的爱情故事一直都受到人们的喜爱,故事里面的男女主人公一直被人们研究探讨,它的艺术生命力直到今天依然旺盛。
注释:
①莱辛:《拉奥孔》,人民文学出版社单行本第1页
②蒲松龄:《聊斋志异》,上海古籍出版社
③汪玢玲:《〈聊斋志异〉与民俗文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第43页
④马瑞芳:《幽冥人间—蒲松龄和〈聊斋志异〉》,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第10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