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加入WTO,人才需求更体现国际化特征,人才素质结构的高层次化以及知识结构的多元化特征愈加明显。然而我国现有人才供给现状却不能满足这一需求,许多高学历者扮演着“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角色,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本文在对当前人才需求现状分析的基础之上,指出了我国高教结构的一些不合理因素,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结构调整措施。
关键词高等教育 教育结构 人才需求 结构调整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1 主要概念界定
1.1 高等教育结构
教育结构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教育的布局、比例问题。它从宏观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教育政策、教育倾向及教育价值观。既是国家调控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评价一个国家发展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准。而高等教育结构指的是构成高等教育体系的各级各类高等教育相互间的组合关系及其与经济等外部环境诸系统的相互关系,它主要包括层次结构、种类结构、类型结构以及地区结构。
1.2 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主要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中等教育的基础上进入国家认可的高等院校接受专业训练,最终成为能从事某种专业领域的高级研究者或专家,它一般包括大学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
2 问题的凸显——我国高等教育现状
自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建立至今,教育结构也在不断探索与调整之中,对于高等教育来讲,则主要表现在结构比例的失衡,我国高等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重研究轻应用,重文轻理,重传统学科轻新兴学科,重学历轻能力的现象比较严重。近年来,我国不断对教育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也取得了不少有目共睹的成绩,但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相比,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同时,由于我国劳动力总体供大于求的人才需求变化,传统提供给大学生的岗位年增长量已远远滞后与毕业生增长的数量,这直接导致了大学生“知识失业”的现象。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学科设置结构和人才培养规模结构与社会人才需求结构不相符
近年来,高等教育层次结构比例严重不协调,社会需求量的专业规模小,且不受重视。社会对人才层次的需求自高而低呈正三角状态,而高校培养的人才却未成最佳层次梯度。同时,就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要求相比,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人才、企业、行业和社会高级管理人才以及应用型人才严重不足,均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转型的需要。
2.2 高等教育培养类型比例失调,培养模式与需求脱节
随着市场经济的多元化发展,社会对高层次专门人才需求发生了显著变化。除了传统的学术性岗位,如高校教师、科研机构研究人员需求外,非传统学术岗位如工矿企业、技术推广应用及社会公共管理部门等表现出极大的需求。这使得我国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白领”人才过剩,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蓝领”人才数量相对较少。我国高校以前偏重于高层次的教育,没有把技术工人叫做人才,甚至对这类人才的地位有轻视之嫌。随着中国已进入工业化社会,人才的概念必须要更新,大学的责任不光是培养研究型人才、管理型人才,还要培养一大批能在新的产业中发挥功能的技术型、实用型人才。
3 我国目前的人才需求与高等教育结构的突出性矛盾
随着我国本科教育的普及,它为社会提供的受教育者已经严重过剩,社会对这类群体的关心程度在逐年降低。当下培养的普通高等教育者,他们不像其他高学历者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也缺乏一定的技能特长,扮演着“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角色。而对于大专学历的人来讲,他们已经具备所需的技能,更容易为社会带来直接效益,因而这类人才对于用人单位来讲更为实用,社会对他们的关心和使用程度也较高。这由此带来了社会人才需求与当下高教结构的突出性矛盾,比较突出的诸如专业技术人员中高学历人才所占比例偏低、人才需求与专业结构不合理、社会急需的高、精、尖、专人才严重缺乏等现象。
目前妨碍我国培养这类“蓝领”人才的问题主要在于,我国高校的很多专业是根据以往社会的传统观念与需求,以及各高校现有师资来决定的,而没有从现今的社会需要出发。以当下某些高校的二级学院为例,面对高昂学费的收取,众多学子家长看重的只是该校的专业设置,对于金融、会计、法律、工商管理等热门与传统专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却很少考虑到这些专业的就业前景与现实社会的需求,以致出现众多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窘况。
4 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对策分析
4.1 二十一世纪我国所需要的人才类型
首先,为了迎合国际化,我国国际型、开放型人才将是未来社会之大趋势。这类人才要求具有全球经济战略眼光,以及较强的沟通活动能力,最重要的是,这类人才要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及技术运用能力,处理事情要有训练有素的外向型作为。
其次,富有创造性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在我国现今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中,归根结底就是国民创造力的竞争。我国需要的不是一味只会读死书,工作中照搬套路,缺乏自己独特见解的人才。相反的,我国现在大量需要基础扎实、创造性强、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社会这种对人才的需求就要求现今高校培养出具有创新力、全面素质综合发展的创造性人才。
再次,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也要求高校培养的人才不仅具有丰富的知识体系,还应该有积极、灵活地适应时代、社会,特别是用人单位要求的能力,即高校人才的培养要朝着适应性与应变能力强的人才目标努力。
4.2 教育结构合理化的标准
第一, 合理的教育结构应当让个性有充分发展的机会,即充分发挥人的个性并使其有最大的发展是衡量教育结构是否合理的关键;第二,合理的教育结构应该保证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第三,合理的教育结构应该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4.3 全面展开高等教育结构调整
4.3.1高等学校的教育目标应重新定位
据资料显示,从1998年到2005年底,中国的大专院校由原来的1000所增加到2300所,在校生从623万发展到2300万,虽然有更多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提高了国民的素质,但许多大学或学院师资力量、教学设备等方面跟不上,没有培养出与预定目标相适应的人才。所以,各高校要把培养初、中级人才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不仅要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和第一线的操作性人才,也要不断创建等多的特色院校、专门院校。同时,作为教育主体的高校,还应密切加强与行业、企业之间的合作办学,为即将走出校门的学生一个展现、调整自我的舞台,让他们在真正走上社会之前,发现自己的弱势,避免整个的教育时段局限在“象牙塔”内。
4.3.2建立多元化、多样化的高等教育体系,调整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
根据我国高教的现状,在保留原来较为完备的本、专科生、研究生的学历教育的同时,要更多发展专科和研究生层次。长期以来,处于精英教育阶段的我国各类高校,都把培养高级人才定为自己的目标。在新形势下,本科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应该调整为中级人才,并且要以培养应用型的岗位人才为主。专科层次的人才更强调其应用性,具体到企业,这类人才应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操作,其培养目标应调整为初级人才,以培养知识技能复合的第一线操作型人才为主。对于研究生来讲,这个层次的人才既要保持目前充分的学术性,又要创建一种新的工学结合的模式。总之,加强对“蓝领”阶层的培养,是我国缓解眼下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当务之急。
4.3.3加快学科、专业以及课程的调整与优化
我国高校的学科、专业经过近几年的调整,无论从结构、口径,还是整体规模、布局等,都有了较大的改善。但是在人才市场热门专业和低办学成本的双重驱动下,也有不少高校不顾自身条件,盲目开办社会的热门专业,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科专业规模严重失调的局面。根据有关相关调查显示,近些年来,我国热门专业的学科排列分别是管理学类专业、经济类专业、计算机与电气信息类专业、外语类专业、艺术类专业、新闻传播学类专业。以上学科规模发展过快,培养的人才数量已远远超出市场所能吸收接纳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对于高校的学科、专业尽快做出调整。
4.3.4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高校教师资源
在优化配置教师资源的过程中,首先要确定高校教职员工的市场主体地位,进而深入调整教师的知识能力结构。当下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高等教育,要求高校专业教师也成为“双师型”人才。所以,对于教师的进修,除了学科继续教育外,还应创造条件让老师们深入企业和其它用人单位,从事一些项目开发、技术改造等操作性较强的工作,开发一些实用性的课程,以指导学生实习、实训能力。
4.3.5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
造成眼下“毕业即失业”的原因之一,就是现今的许多高校毕业生没有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大学里面只教会了学生考试拿高分,却没有教给学生如何吃苦耐劳,与人合作等基本的工作要求。因此,自学生进入高校起,学校就必须加强对大学生就业观念和人才市场优化配置的教育,避免有些学生“眼睛朝上”地找寻工作,并且在想要自主创业的学生群体中,给予专业的教育与指导。高校毕业生身上凝聚着巨大的人力资源资本,他们是国家和社会的财富,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大学生工作难的现象必将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而当前高等教育结构的改革正是解决这一用人现象不合理的根本途径。教育的结构也是质量,忽视了结构,就会忽视高等教育根本的质量,教育也无法承担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合格人才的任务,并最终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调整高等教育结构是当务之急,我们要从眼下的基本步骤改革起,逐步优化高教结构,培养更多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真正实施国家的人才战略。
参考文献
[1]刘文江,周桂荣.人才需求与供给的战略选择[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2]武博.当代中国人才流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9.
[3]王竹青,孙立群.教育结构[M].黑龙江: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0.
[4]刘国瑞.区域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论纲[M].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2006.
[5]胡瑞文.我国大学毕业生供求形势与高等教育结构调整[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11).
[6]程纯,陈欣.从就业结构的演变看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J].辽宁教育研究,2006(7).
[7]李五一,邢永富.入世背景下中国教育前沿问题研究[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272~274.
[8]寇学臣.“知识失业”:从“教育过度”到结构调整[J].辽宁教育研究,2007(3).
关键词高等教育 教育结构 人才需求 结构调整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1 主要概念界定
1.1 高等教育结构
教育结构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教育的布局、比例问题。它从宏观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教育政策、教育倾向及教育价值观。既是国家调控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评价一个国家发展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准。而高等教育结构指的是构成高等教育体系的各级各类高等教育相互间的组合关系及其与经济等外部环境诸系统的相互关系,它主要包括层次结构、种类结构、类型结构以及地区结构。
1.2 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主要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中等教育的基础上进入国家认可的高等院校接受专业训练,最终成为能从事某种专业领域的高级研究者或专家,它一般包括大学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
2 问题的凸显——我国高等教育现状
自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建立至今,教育结构也在不断探索与调整之中,对于高等教育来讲,则主要表现在结构比例的失衡,我国高等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重研究轻应用,重文轻理,重传统学科轻新兴学科,重学历轻能力的现象比较严重。近年来,我国不断对教育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也取得了不少有目共睹的成绩,但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相比,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同时,由于我国劳动力总体供大于求的人才需求变化,传统提供给大学生的岗位年增长量已远远滞后与毕业生增长的数量,这直接导致了大学生“知识失业”的现象。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学科设置结构和人才培养规模结构与社会人才需求结构不相符
近年来,高等教育层次结构比例严重不协调,社会需求量的专业规模小,且不受重视。社会对人才层次的需求自高而低呈正三角状态,而高校培养的人才却未成最佳层次梯度。同时,就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要求相比,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人才、企业、行业和社会高级管理人才以及应用型人才严重不足,均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转型的需要。
2.2 高等教育培养类型比例失调,培养模式与需求脱节
随着市场经济的多元化发展,社会对高层次专门人才需求发生了显著变化。除了传统的学术性岗位,如高校教师、科研机构研究人员需求外,非传统学术岗位如工矿企业、技术推广应用及社会公共管理部门等表现出极大的需求。这使得我国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白领”人才过剩,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蓝领”人才数量相对较少。我国高校以前偏重于高层次的教育,没有把技术工人叫做人才,甚至对这类人才的地位有轻视之嫌。随着中国已进入工业化社会,人才的概念必须要更新,大学的责任不光是培养研究型人才、管理型人才,还要培养一大批能在新的产业中发挥功能的技术型、实用型人才。
3 我国目前的人才需求与高等教育结构的突出性矛盾
随着我国本科教育的普及,它为社会提供的受教育者已经严重过剩,社会对这类群体的关心程度在逐年降低。当下培养的普通高等教育者,他们不像其他高学历者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也缺乏一定的技能特长,扮演着“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角色。而对于大专学历的人来讲,他们已经具备所需的技能,更容易为社会带来直接效益,因而这类人才对于用人单位来讲更为实用,社会对他们的关心和使用程度也较高。这由此带来了社会人才需求与当下高教结构的突出性矛盾,比较突出的诸如专业技术人员中高学历人才所占比例偏低、人才需求与专业结构不合理、社会急需的高、精、尖、专人才严重缺乏等现象。
目前妨碍我国培养这类“蓝领”人才的问题主要在于,我国高校的很多专业是根据以往社会的传统观念与需求,以及各高校现有师资来决定的,而没有从现今的社会需要出发。以当下某些高校的二级学院为例,面对高昂学费的收取,众多学子家长看重的只是该校的专业设置,对于金融、会计、法律、工商管理等热门与传统专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却很少考虑到这些专业的就业前景与现实社会的需求,以致出现众多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窘况。
4 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对策分析
4.1 二十一世纪我国所需要的人才类型
首先,为了迎合国际化,我国国际型、开放型人才将是未来社会之大趋势。这类人才要求具有全球经济战略眼光,以及较强的沟通活动能力,最重要的是,这类人才要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及技术运用能力,处理事情要有训练有素的外向型作为。
其次,富有创造性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在我国现今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中,归根结底就是国民创造力的竞争。我国需要的不是一味只会读死书,工作中照搬套路,缺乏自己独特见解的人才。相反的,我国现在大量需要基础扎实、创造性强、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社会这种对人才的需求就要求现今高校培养出具有创新力、全面素质综合发展的创造性人才。
再次,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也要求高校培养的人才不仅具有丰富的知识体系,还应该有积极、灵活地适应时代、社会,特别是用人单位要求的能力,即高校人才的培养要朝着适应性与应变能力强的人才目标努力。
4.2 教育结构合理化的标准
第一, 合理的教育结构应当让个性有充分发展的机会,即充分发挥人的个性并使其有最大的发展是衡量教育结构是否合理的关键;第二,合理的教育结构应该保证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第三,合理的教育结构应该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4.3 全面展开高等教育结构调整
4.3.1高等学校的教育目标应重新定位
据资料显示,从1998年到2005年底,中国的大专院校由原来的1000所增加到2300所,在校生从623万发展到2300万,虽然有更多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提高了国民的素质,但许多大学或学院师资力量、教学设备等方面跟不上,没有培养出与预定目标相适应的人才。所以,各高校要把培养初、中级人才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不仅要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和第一线的操作性人才,也要不断创建等多的特色院校、专门院校。同时,作为教育主体的高校,还应密切加强与行业、企业之间的合作办学,为即将走出校门的学生一个展现、调整自我的舞台,让他们在真正走上社会之前,发现自己的弱势,避免整个的教育时段局限在“象牙塔”内。
4.3.2建立多元化、多样化的高等教育体系,调整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
根据我国高教的现状,在保留原来较为完备的本、专科生、研究生的学历教育的同时,要更多发展专科和研究生层次。长期以来,处于精英教育阶段的我国各类高校,都把培养高级人才定为自己的目标。在新形势下,本科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应该调整为中级人才,并且要以培养应用型的岗位人才为主。专科层次的人才更强调其应用性,具体到企业,这类人才应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操作,其培养目标应调整为初级人才,以培养知识技能复合的第一线操作型人才为主。对于研究生来讲,这个层次的人才既要保持目前充分的学术性,又要创建一种新的工学结合的模式。总之,加强对“蓝领”阶层的培养,是我国缓解眼下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当务之急。
4.3.3加快学科、专业以及课程的调整与优化
我国高校的学科、专业经过近几年的调整,无论从结构、口径,还是整体规模、布局等,都有了较大的改善。但是在人才市场热门专业和低办学成本的双重驱动下,也有不少高校不顾自身条件,盲目开办社会的热门专业,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科专业规模严重失调的局面。根据有关相关调查显示,近些年来,我国热门专业的学科排列分别是管理学类专业、经济类专业、计算机与电气信息类专业、外语类专业、艺术类专业、新闻传播学类专业。以上学科规模发展过快,培养的人才数量已远远超出市场所能吸收接纳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对于高校的学科、专业尽快做出调整。
4.3.4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高校教师资源
在优化配置教师资源的过程中,首先要确定高校教职员工的市场主体地位,进而深入调整教师的知识能力结构。当下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高等教育,要求高校专业教师也成为“双师型”人才。所以,对于教师的进修,除了学科继续教育外,还应创造条件让老师们深入企业和其它用人单位,从事一些项目开发、技术改造等操作性较强的工作,开发一些实用性的课程,以指导学生实习、实训能力。
4.3.5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
造成眼下“毕业即失业”的原因之一,就是现今的许多高校毕业生没有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大学里面只教会了学生考试拿高分,却没有教给学生如何吃苦耐劳,与人合作等基本的工作要求。因此,自学生进入高校起,学校就必须加强对大学生就业观念和人才市场优化配置的教育,避免有些学生“眼睛朝上”地找寻工作,并且在想要自主创业的学生群体中,给予专业的教育与指导。高校毕业生身上凝聚着巨大的人力资源资本,他们是国家和社会的财富,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大学生工作难的现象必将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而当前高等教育结构的改革正是解决这一用人现象不合理的根本途径。教育的结构也是质量,忽视了结构,就会忽视高等教育根本的质量,教育也无法承担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合格人才的任务,并最终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调整高等教育结构是当务之急,我们要从眼下的基本步骤改革起,逐步优化高教结构,培养更多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真正实施国家的人才战略。
参考文献
[1]刘文江,周桂荣.人才需求与供给的战略选择[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2]武博.当代中国人才流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9.
[3]王竹青,孙立群.教育结构[M].黑龙江: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0.
[4]刘国瑞.区域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论纲[M].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2006.
[5]胡瑞文.我国大学毕业生供求形势与高等教育结构调整[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11).
[6]程纯,陈欣.从就业结构的演变看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J].辽宁教育研究,2006(7).
[7]李五一,邢永富.入世背景下中国教育前沿问题研究[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272~274.
[8]寇学臣.“知识失业”:从“教育过度”到结构调整[J].辽宁教育研究,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