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中,生物学课程标准遵循的课程理念之一是“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实验能力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实验教学是提高实验能力的重要途径。新教材特别注重了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其中实验、探究、演示实验等都要通过实验手段来实现。而良好的观察能力是在任何一种实验手段中都必需的。观察是认识事物、获得知识、发现问题的源泉。许多科学史上的重大发现都是经过观察现象,比较异同,从中得到启发,再深入研究而得出科学结论的。因此在中学阶段,应努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生物学实验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具体指导观察方法,引导学生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去观察,启发学生善于在观察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现结合教学实际,谈谈我在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几点做法。
一、明确观察目的和任务
在观察时,观察者预先提出一定的目的或任务,拟定一定的计划,按计划仔细地观察,提出问题,寻求某种答案,这样才能保证注意力集中在所要观察的事物中。例如: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实验目的是要求学生在观察中认识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观察前教师应强调细胞膜紧贴在细胞壁内壁上不易辨认,有些细胞核也不太清楚,要调好光圈,光线强弱要控制适当。观察的结果好坏,可由教师检查,检查方法可采取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也可让学生绘制观察的标本图示,这样一定能达到观察的目的。例如,观察草履虫的实验,实验目的是要求学生在观察中认识草履虫的外形特点和运动形式。由于草履虫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初次接触,学生在观察时很容易因好玩而只顾看热闹,从而忘记实验目的影响了观察效果。因此,教师要在实验前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目的,并比较用低倍目镜和高倍目镜,放棉花纤维和不放棉花纤维观察到的效果有什么不同。实验过程中随时提醒实验小组注意实验目的和观察方法。教师还要对观察结果及时检查,小组展示结果,并在小组间进行交流,使学生对实验现象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和升华。
二、 让学生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
观察能力的提高,有赖于正确的观察方法,教会学生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观察,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是很必要的。教师要指导学生全面进行观察,抓住事物的各方面及其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这样才能全方位认识事物。例如,在学生自己动手培养黄豆幼根并观察幼根和根毛的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从整体上观察幼根在不同生长时期形态的变化并进行肉眼观察和放大镜观察的对比。使学生在动态变化的全面观察中体会根的生长过程、根吸水的部位以及根尖适于吸水的特点。教师还可鼓励学生用显微镜观察根毛的位置和根尖的结构,结合根尖结构挂图,认识和掌握根冠、生长点、伸长区及根毛区的细胞结构特点,从而进一步理解根的生长。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充分利用新教材设计的“观察与思考”“资料分析”“技能训练”等科学探究活动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如“通过观察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观察叶脉”等。通过对比观察使学生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不平常的东西,从相似的事物中找出差异,以及从差异中找出共同点。
三、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态度
首先,为了使观察的结果更加科学可靠,要多次观察,综合分析,否则就难以区分偶然发生和一贯现象。巴甫洛夫所说的“观察、观察、再观察”,深刻地揭示了观察的严肃性和科学性。例如: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鼠妇的数量应是10只以上,太少具有偶然性,不科学;还要进行多次实验,对实验数据求平均值,然后分析得出结论。通过多次实验尽量排除多种因素的干扰,使实验结果更加科学、准确。其次,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实事求是地描述是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因此让学生说真话,不受教师、教材及其他任何外界因素的干扰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中就显得格外重要。比如,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时要在玉米种子的纵剖面上滴一滴碘液,观察剖面上的胚乳部分变成蓝色,说明了什么?教材给出了“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的条件。学生在实际观察时往往会发现滴碘液后玉米种子纵剖面的一部分不是变成单纯的蓝色,有些是深蓝色,有些是蓝黑色,还有些比较浅,而课本上说应该是蓝色,有些学生就不敢说出自己实际观察到的现象了。如果再加上教师“淀粉遇碘变蓝色”的强调,会有更多的学生怀疑自己的眼睛,能够描述看到胚乳变成深蓝色或蓝黑色的学生更加少之又少了。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如实描述自己看到的现象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从而使学生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四、要掌握与观察有关的基本技能
对生物现象的观察仅使用感官是不够的,往往要借助于各种观察用具和技能。如,动植物细胞、组织及微生物等一些微小的结构,必须要用显微镜或放大镜才能看见,观察时还要将标本做成装片(或切片)。若要使观察的结构清晰可辨,则要将标本染色。有些标本需要长期观察,则要制成蜡叶标本或者浸制标本。观察动物的内部结构首先要进行解剖。因此,在进行观察前,一定要使学生掌握各种观察工具的使用和技能运用,这对学生顺利地进行观察及培养观察能力是很重要的。学生在学习时,应该让他们做到:一要懂得用具的用途和性能,二要掌握规范操作,三要爱护各种观察工具。
(责任编辑:冯权书)
一、明确观察目的和任务
在观察时,观察者预先提出一定的目的或任务,拟定一定的计划,按计划仔细地观察,提出问题,寻求某种答案,这样才能保证注意力集中在所要观察的事物中。例如: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实验目的是要求学生在观察中认识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观察前教师应强调细胞膜紧贴在细胞壁内壁上不易辨认,有些细胞核也不太清楚,要调好光圈,光线强弱要控制适当。观察的结果好坏,可由教师检查,检查方法可采取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也可让学生绘制观察的标本图示,这样一定能达到观察的目的。例如,观察草履虫的实验,实验目的是要求学生在观察中认识草履虫的外形特点和运动形式。由于草履虫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初次接触,学生在观察时很容易因好玩而只顾看热闹,从而忘记实验目的影响了观察效果。因此,教师要在实验前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目的,并比较用低倍目镜和高倍目镜,放棉花纤维和不放棉花纤维观察到的效果有什么不同。实验过程中随时提醒实验小组注意实验目的和观察方法。教师还要对观察结果及时检查,小组展示结果,并在小组间进行交流,使学生对实验现象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和升华。
二、 让学生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
观察能力的提高,有赖于正确的观察方法,教会学生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观察,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是很必要的。教师要指导学生全面进行观察,抓住事物的各方面及其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这样才能全方位认识事物。例如,在学生自己动手培养黄豆幼根并观察幼根和根毛的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从整体上观察幼根在不同生长时期形态的变化并进行肉眼观察和放大镜观察的对比。使学生在动态变化的全面观察中体会根的生长过程、根吸水的部位以及根尖适于吸水的特点。教师还可鼓励学生用显微镜观察根毛的位置和根尖的结构,结合根尖结构挂图,认识和掌握根冠、生长点、伸长区及根毛区的细胞结构特点,从而进一步理解根的生长。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充分利用新教材设计的“观察与思考”“资料分析”“技能训练”等科学探究活动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如“通过观察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观察叶脉”等。通过对比观察使学生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不平常的东西,从相似的事物中找出差异,以及从差异中找出共同点。
三、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态度
首先,为了使观察的结果更加科学可靠,要多次观察,综合分析,否则就难以区分偶然发生和一贯现象。巴甫洛夫所说的“观察、观察、再观察”,深刻地揭示了观察的严肃性和科学性。例如: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鼠妇的数量应是10只以上,太少具有偶然性,不科学;还要进行多次实验,对实验数据求平均值,然后分析得出结论。通过多次实验尽量排除多种因素的干扰,使实验结果更加科学、准确。其次,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实事求是地描述是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因此让学生说真话,不受教师、教材及其他任何外界因素的干扰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中就显得格外重要。比如,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时要在玉米种子的纵剖面上滴一滴碘液,观察剖面上的胚乳部分变成蓝色,说明了什么?教材给出了“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的条件。学生在实际观察时往往会发现滴碘液后玉米种子纵剖面的一部分不是变成单纯的蓝色,有些是深蓝色,有些是蓝黑色,还有些比较浅,而课本上说应该是蓝色,有些学生就不敢说出自己实际观察到的现象了。如果再加上教师“淀粉遇碘变蓝色”的强调,会有更多的学生怀疑自己的眼睛,能够描述看到胚乳变成深蓝色或蓝黑色的学生更加少之又少了。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如实描述自己看到的现象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从而使学生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四、要掌握与观察有关的基本技能
对生物现象的观察仅使用感官是不够的,往往要借助于各种观察用具和技能。如,动植物细胞、组织及微生物等一些微小的结构,必须要用显微镜或放大镜才能看见,观察时还要将标本做成装片(或切片)。若要使观察的结构清晰可辨,则要将标本染色。有些标本需要长期观察,则要制成蜡叶标本或者浸制标本。观察动物的内部结构首先要进行解剖。因此,在进行观察前,一定要使学生掌握各种观察工具的使用和技能运用,这对学生顺利地进行观察及培养观察能力是很重要的。学生在学习时,应该让他们做到:一要懂得用具的用途和性能,二要掌握规范操作,三要爱护各种观察工具。
(责任编辑:冯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