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下穿引起既有管道竖向位移的简化计算方法

来源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444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采用两阶段法推导了考虑管道剪切效应时盾构隧道下穿施工引起既有管道竖向位移的解析解。在第1阶段采用Loganathan公式计算盾构隧道下穿管道施工引起的管道轴线处土体竖向位移,第2阶段采用考虑剪切效应的Timoshenko梁模型模拟管道,并结合叠加法对管道位移控制方程进行求解,提出简化计算方法。通过与工程监测、既有文献结果及离心机试验数据的对比,验证了方法的准确性,并进一步分析了管土弹性模量比、管道直径以及管道剪切刚度变化对管道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管土弹性模量比、管道直径的增大,管道的竖向最大位移值减小;管道剪切刚度对管道位移存在较大影响,剪切刚度减小可导致管道最大位移值增大。
  关键词:盾构隧道;管道位移;剪切效应;计算方法
  Abstract: The two-stage method is used to derive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of the vertical displacement of the existing pipeline caused by the undercrossing construction of the shield tunnel when the shear effect of the pipeline is considered. In the first stage, the Loganathan formula was applied to calculate the vertical displacement of the soil at the axis of the pipeline cau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hield tunnel undercrossing the pipeline. In the second stage, a Timoshenko beam model considering the shear effect was used to simulate the pipe. Combined with the superposition method, the pipeline displacement control equation has been solved, and a simplified calculation method have been proposed. Then, the accuracy of the method has been verified via comparison with engineering monitoring, existing literature and centrifuge test data. Furthermore, the influence of the pipeline-soil elastic modulus ratio, pipeline diameter and pipeline shear stiffness change on pipeline deformation has been further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as the pipeline-soil elastic modulus ratio and pipeline diameter increase, the maximum vertical displacement of the pipeline decreases; the shear stiffness of the pipeline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displacement of the pipeline, and the decrease of the shear stiffness can lead to an increase in the maximum displacement of the pipeline.
  Keywords: shield tunnelling; displacement of pipeline; shearing effect; calculation method
  城市地鐵盾构隧道开挖导致的地层损失会引起周围地层的变形[1],由于城市地下存在大量的管道,紧邻管道的盾构施工必然对其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众多学者对如何准确分析盾构隧道下穿施工对邻近管道的影响展开了研究[2]。
  目前,针对盾构隧道下穿施工对邻近管道影响的研究主要采用3种方法:模型试验法[3-4],有限元法[5-6]以及理论解析法[7-10]。Shi等[3]、Vorster等[4]采用离心模型研究了盾构隧道下穿开挖对既有管道的影响;张治国等[5]、毕继红等[6]采用有限元法分析了盾构隧道开挖引起的邻近管道变形和内力。两阶段法作为理论解析的常用方法,意义明确,计算简便,将该问题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分析:第1阶段,先计算出管道轴线处因盾构隧道掘进引起的土体竖向位移;第2阶段,采用合理的管土相互作用模型解得管道的竖向位移。张陈蓉等[7]改进了Winkler地基模型采用两阶段法在考虑了管道接口的非连续影响下,对管道位移和弯矩进行分析;张恒等[8]基于Pasternak地基模型采用两阶段法,研究了侧向土体作用对于管道竖向位移的影响,得到了更符合实际的管道变形;可文海等[9]结合Vlasov模型与Pasternak模型,采用两阶段法对隧道斜下穿管道施工引起的管道位移进行分析;林存刚等[10]采用两阶段法求解了盾构隧道开挖引起带接头管道的挠曲,发现接头刚度对管道挠曲存在显著影响。在理论研究方面,学者们常采用Euler-Bernouli梁模拟管道变形,但受限于Euler-Bernouli梁无法模拟管道变形中管道剪切刚度的影响,这可能使计算结果产生误差。图1(a)为Euler-Bernouli梁模型受力变形时的变形特征,该模型将梁的剪切刚度看作无穷大,忽略梁在受力时产生的剪切变形,仅考虑梁的纵向抗弯刚度对梁受力变形的影响,因而在控制方程中只有抗弯刚度一个参数,在数学求解上较为简单,便于工程应用。相较于Euler-Bernouli梁,Timoshenko梁考虑了梁剪切刚度对梁变形的影响。图1(b)为Timoshenko梁模型受力变形时的变形特征,梁截面在变形前垂直于中性轴,由于受力后产生了剪切变形,梁截面与中性轴法线方向成θ角,不再垂直,此时梁的控制方程相比于Euler-Bernouli梁多考虑了梁剪切刚度以及角θ两个参数,使得控制方程不便于数学求解。   程康等[11]、刘建文等[12]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了Timoshenko梁的控制方程,分别研究了邻近开挖对单桩、隧道的位移影响,但有限差分法计算步骤较复杂,不便于工程应用。同时,采用Timoshenko梁模拟盾构隧道开挖引起既有管道竖向位移的研究还未见报道,因此,为考虑管道的实际剪切刚度对管道位移的影响,且简化其求解过程,笔者采用两阶段法,在第2阶段中分析管道发生剪切变形后的受力平衡状态,建立管道的控制方程,再结合叠加法简化参数形式,最终求解出管道的变形。并将该方法的结果与实测值、既有文献以及离心机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进一步研究了管土弹性模量比、管道直径以及管道剪切刚度的变化对管道竖向位移的影响。
  1 基本方程的建立
  1.1 土体自由场竖向位移
  土体自由场竖向位移采用Loganathan等[13]基于线弹性理论提出的盾构隧道开挖引起周围土体自由场竖向位移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根據该方法,土体自由场竖向位移Uf(x,z)为
  式中:x为距隧道轴线的水平距离;z为距地表的垂直距离;ε0为盾构隧道开挖引起的平均地层损失比;R为隧道半径;H为隧道轴线与地表的垂直距离;v为土体泊松比。采用的简化计算模型如图2所示,图中z0为管道轴线与地表的垂直距离,D为管道直径。此时,管道轴线z=z0处因盾构隧道开挖引起的土体竖向位移可表示为Uf(x)=Uf(x,z0)。
  1.2 管道控制方程的建立
  3 算例验证
  3.1 工程算例1
  采用文献[18]中盾构隧道下穿开挖对邻近管道影响实例的管道竖向位移监测数据对该方法进行验证。实例中地铁盾构隧道垂直下穿一条混凝土电缆管道,管道的泊松比vp=0.17,厚度T=0.12 m,其余物理参数参考文献[8]取值,如表1所示。
  图4为该方法计算结果与实测值以及文献[8]计算结果的对比。文献[8]采用Pasternak地基模型与Euler-Bernouli梁模型模拟管道位移,由图4可见,采用Pasternak地基模型与Timoshenko梁模型的计算方法所得管道位移曲线与实测值更加吻合,同时,与文献[6]考虑管道侧向土体作用时的结果基本一致,证明了该计算管道竖向位移所用方法的准确性。
  3.2 工程算例2
  Vorster等[4]使用剑桥大学的离心机进行了盾构隧道开挖对邻近管道影响的试验研究。该离心机试验中的加速度为75g,文献[19]对1g加速度下的物理参数进行取值:隧道半径R=2.25 m;轴线埋深H=11.25 m;地层损失率ε0=2%;管道抗弯刚度EpIp=3.363×106 kN·m2;根据管道材质为铝合金,且保证抗弯刚度取管道弹性模量Ep=57.5 GPa,泊松比vp=0.3,直径D=1.19 m,轴线埋深z0=4.165 m;土体弹性模量Es=19.52 MPa,由于土的泊松比很难精确得到,因此,根据砂土的近似泊松比取v=0.25。
  该计算方法的计算结果与离心机模型试验结果对比如图5所示。由图5可以看出,该方法计算所得管道最大竖向位移值为22.40 mm,略小于试验所得25.08 mm,总体结果较为一致,呈现的规律基本吻合,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
  4 参数分析
  为研究各物理参数变化对考虑剪切效应的管道竖向位移的影响,取如下算例进行分析:其中,盾构隧道的物理参数为:轴线埋深H=15 m、半径R=3 m、地层损失率ε0=1%;管道物理参数为:直径D=2 m、管片厚度t=0.12 m、弹性模量Ep=3×104 MPa、轴线埋深z0=5 m、泊松比vp=0.2;土体物理参数为:弹性模量Es =6 MPa、泊松比v=0.3。在分析某一参数与管道竖向位移的关系时,其余参数不变。
  4.1 管土弹性模量比变化对管道竖向位移的影响
  为研究考虑剪切效应时管道的竖向位移与管土弹性模量比之间的关系,取4组管土弹性模量比进行分析,Ep/Es分别为2 000、1 000、500、250。图6为不同管土弹性模量比的情况下,考虑剪切效应时盾构隧道下穿施工引起的管道竖向位移曲线。从图6可看出,管土弹性模量比在2 000~500范围内时,随着管土弹性模量比的增大,管道竖向位移的最大值逐渐减小,且减小的比例相等。这是因为管土弹性模量比越大,盾构隧道开挖引起的土体位移荷载对管道的作用越小,即对管道的影响越小。
  4.2 管道直径变化对管道竖向位移的影响
  取5组管道直径研究考虑剪切效应时管道竖向位移与管道直径之间的关系,管道直径D分别为3、2.5、2、1.5、1 m。图7为不同管道直径的情况下,考虑剪切效应时盾构隧道下穿施工引起的管道竖向位移曲线。从图7可看出,在管道直径从3 m减小到1 m时,管道变形的范围随之变小,管道竖向位移的最大值增大,且增大的幅度逐渐增加。这是由于管道直径直接影响到管道的抗弯刚度和抗剪强度,直径减小导致抗弯刚度和抗剪强度都减小,因此,在同样的土体位移荷载作用下,管道抵抗荷载的能力降低,位移增大。
  4.3 管道剪切刚度变化对管道竖向位移的影响
  为研究考虑剪切效应时管道竖向位移与管道剪切刚度之间的关系,取4组管道剪切刚度进行分析,分别为10、1、0.1、0.01 κGA。
  图8为不同管道剪切刚度的情况下,考虑剪切效应时盾构隧道下穿施工引起的管道竖向位移曲线。从图8可看出,在管道剪切刚度从10 κGA减小到0.01 κGA时,管道竖向位移的最大值随之增大,由此可说明管道剪切刚度的变化对管道竖向位移存在影响。同时,随着剪切刚度的减小,管道竖向位移最大值增大的幅度迅速增加,因此,在一定的剪切刚度范围内,不应忽略管道的剪切变形,尤其对于剪切刚度较小以及可能存在纵向裂缝等病害的管道,采用Timoshenko梁模型模拟管道会更加合理。
其他文献
本文以山西三元石窟煤矿30106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对沿空掘巷围岩稳定性分析与控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并通过现场监测进行对比。
摘 要:冷彎薄壁型钢楼板的耐火性能是决定其作为装配式结构能否推广的重要因素,目前可供借鉴的足尺火灾试验数量有限,且大部分数值模拟局限于用二维传热模型开展温度场分析,或基于简化的线性温度分布开展三维模型的热力耦合分析。冷弯薄壁型钢楼板构造复杂,利用二维传热模型以及简化线性温度分布假定开展的热力耦合分析,由于未考虑三维结构在受火时真实的非线性传热机制,其所反映的结构抗火性能与真实情况可能存在显著差异。
摘 要:将传统复合墙板平板层改为带肋层,优化截面的混凝土配置,从而降低复合墙板自重,在墙板两侧对称施加预应力筋,增强复合墙板的抗裂性能。为研究带肋预应力混凝土复合墙板的抗弯性能,进行了3个试件在均布力作用下的抗弯试验,分析该混凝土复合墙板的力学性能和变形模态。通过理论分析推导该混凝土复合墙板的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采用ABAQUS软件进行该混凝土复合墙板的对比模拟,并对肋板角度参数进行模拟分析。结果
摘 要:为研究高温后不同冷却方式下混凝土钢筋的粘结滑移性能,对39个高温后混凝土试件进行中心拉拔试验,并完成自然冷却方式下试件的劈裂抗拉强度试验,分析温度和冷却方式对试件峰值粘结应力和峰值滑移的影响,建立了不同冷却方式下峰值粘结应力、峰值滑移与温度的关系式,提出考虑初始温度损伤的粘结滑移全曲线方程,并基于粘结强度理论模型计算了自然冷却方式下的粘结强度理论值。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峰值粘结应力线
摘 要:絮凝固化联合法(FSCM)是超高含水率疏浚泥浆(EHW-MS)处理和循环利用的合理选择。然而,面向对填料力学性能要求较高的资源化利用情形时,FSCM在固化效率上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FSCM的基础上,引入低位真空预压技术(VP),对EHW-MS用作路堤填料提出一套新的技术方法——真空预压絮凝固化联合法(VP-FSCM),以达到淤泥浆深度脱水、提高固化效率的目的。通过室内模型试验确定VP-F
摘 要:混凝土废浆(Concrete Slurry Waste, CSW)是混凝土搅拌站中特有的富含硅酸盐类矿物的未硬化废弃物,因成分复杂、高含水、毒害性、腐蚀性等特点,其再生利用一直受到极大的限制。综述当前对CSW的大宗再生利用的研究成果,包括:再生为水泥混凝土制品用粗、细骨料、填料、胶材(湿法研磨技术)和外掺剂,作为水泥熟料生产用原料,基于碳化技术和冷粘结造粒技术制备新型砼制品和轻型骨料以及与
阐述了矿用电机定子温度变化率对电机定子绝缘损害的机理,开发了电机温度变化率控制技术装置,实现了对具有定子温度控制装置的矿用电机在启停阶段的监测和保护,延缓了电机定子的绝缘因温度骤变引起的损害,延长了电机的使用寿命。
本文介绍了采空区综合环境光纤监测系统的构成,在塔山矿安装数量位置及采空区环境瓦斯、温度、矿压、水位等方面综合监测中的应用。
由于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世界发达国家纷纷将氢能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国氢能产业发展提速但尚在起步阶段,LNG产业从起步到快速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氢能在制取、储运、应用等多方面与LNG有明显的相似性和融合性。为此,本文归纳总结了我国LNG产业的发展经验,并指出其对氢能产业发展的借鉴作用。分析认为,LNG产业主要发展经验有自主技术创新体系和装备制造能力、系统化的产业政策、符合不同发展阶段的发展模式、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协同。结合LNG产业发展经验,氢能产业发展应坚持氢能和燃料电池自主技术创新,加大产业政策支持力度
面对甲醇产能过剩和芳烃市场需求旺盛的局面,煤基甲醇制取芳烃技术应运而生。本文综述了甲醇制芳烃技术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甲醇芳构化的反应机理,归纳了提高芳烃收率和催化剂稳定性的改性方法,详述了反应器型式和相关的工艺技术。分析认为,反应机理的研究、催化剂改性技术、高产对二甲苯技术的开发及反应器设计是甲醇芳构化反应未来重要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