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纵观中国文学史,你会发现一个个大文豪就如群星在你眼前闪烁,让你应接不暇,其中也不乏女性的身影,李清照就是其中最为绚丽的一朵奇葩。本文将从李清照的词作中深入品味其词中的情感美、语言美和音韵美。
【关键词】李清照词 情感美 语言美 音韵美
【中图分类号】1207.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b)-0212-01
李清照的词在艺术上具有独创性,不依傍古人,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主张,并在此基础上从事词的创作。她以女性词人特有的细腻婉约抒发情感,语言清新明快流转如珠,创造了被当时的人誉为“易安体”的词作风格。下面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对李清照词之美的粗浅认识:
1 李清照词的情感美
李清照的词,是她感情生活的生动反映。她前期的作品自然妩媚,最能表现出年轻女性的活泼天真;还有一部分描写相思心事的恋情词,表现真挚缠绵的思念之苦。南渡后,她又用词诉说屡遭丧乱、受尽磨难之后的凄惨心境,倾吐哀愁凄苦的内心感受,带有深沉的感伤情绪。
李清照善于利用人物的对话来表达人物内心的情感。如《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首词采取对话的方式,一问一答,问得很深情,而后者却以“依旧”一词答得极平淡,引出“知否”二句的感叹来。而“绿肥红瘦”四字,又显得无限凄婉,却又妙在含蓄。尤其“知否?”两句,虽是这首词格律上的要求,但词人写来却十分自然,贴切地表现了女主人婉惜而凄清的心情。
李清照还善于抓住人物的动作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情感。如《蝶恋花》下片:“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词中先由初试春装写起。主人公着装而不卸妆,看似慵懒,却将看似喜实则忧的心情,含蓄地通过这一动作表现出来。尤其最后两句写独自一人难以入眠,拨弄灯花,这看似清闲,实则寄情深沉,将无形的情感通过有形的形态动作加以展现,一句“夜阑犹剪灯花弄”,将无限忧思与无奈,在不言之中表现出来。
另外,李清照还善于通过神情描摹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情感。如《一剪梅》结尾处写愁情:“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通过对词中主人公刹那间脸部表情变化的描写,将内心无形的和无法抑制的绵绵情思,传神地表达出来,心头眉头,此消彼长,犹如飘零的流水,割舍不断。
2 李清照词的语言美
语言是情感和内容的载体,李清照的词之所以能如此传神,关键在于她善于巧妙地运用语言。
李清照善于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法写景抒情。她在写景抒情时,都注重修辞手法的变化,使语言更具有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如在《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中的“山光湖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一句,她用拟人化的手法,寄情于物,充分发挥抒情诗的长处,发挥了景物图画所不具有的抒情作用。在《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中“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一句,以梅喻人,运用丰富的想象,把梅花娇美之态展现得淋漓尽致。在《永遇乐》中,开头写到“落日熔金,暮云合璧”,真是夕阳无限美好,而词人却想到了自己孑然一身,流落他乡,因而发出了“人在何处”的悲叹,景与情形成强烈的对比。在《南歌子》中,“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罗衣的花纹不仅写得细致精巧,而且与秋色和她当时的心境融洽无间。“莲”与“怜”谐音,“藕”与“偶”谐音,以此表达词人睹物思人的感触,寄托了对丈夫的深深思念。(李杜解评的《李清照集》山西古籍出版社)其它的修辞诸如对偶、顶真、夸张等就不再一一举例。
李清照善于把抽象的、无形的情感具体化、形象化。例如李清照写愁真是一绝。她在“从今又添一段新愁”(《凤凰台上忆吹箫》)中写出了愁的长度;在“柔肠一寸抽千缕”(《点绛唇》)中写出了愁的形态;在“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中写出了愁的重量。很少有人能把一个“愁”字写得如此具体形象,由于李清照将愁作了如此生动地描绘,不仅使人百读不厌,也使只可意会的情感变得具体可感了,使抽象无形的感情具体化,形象化。
李清照还善于运用白描手法进行铺叙。她的词采取得最多的是通俗易懂的素洁之语,进行白描,间有议论和抒情。如《声声慢》(寻寻觅觅)等,这些代表《漱玉词》艺术风格的著名长调,都是以白描手法刻画主人公的心理动态和行为动作,既达到了抒情目的,又刻画了抒情人物。
总之,作为语言大师,李清照创造性地运用各种语言形式,抒发描绘情感,词的语言自然流畅,极富表现力。
3 李清照词的音韵美
李清照对音律的造诣很高,懂得利用语言本身的自然音韵和节奏来表达特定的情感,因此她的词极富音韵美。读她的词,就如欣赏一支婉转动听的曲子,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以她的《声声慢》为例,此词大量使用双声叠韵字来加倍衬托自己的感情。如开头的十四个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以及后面的“点点滴滴”,都形象而准确地展现了自然景象以及作者的忧伤之情。另外是舌音与齿音交相重叠,自然的表达出词人内心的忧愁和迷茫。《声声慢》全调九十七字,而这两声却多至五十七字,占半数以上。尤其是末了几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二十多字里舌齿两声交加重叠,这应是有意用反复叮咛的口吻,来表达自己忧郁苦闷的心情,不但读来明白如话,听来也有明显的音韵美,充分表现乐章的特色。这可见她艺术手法的高强,也可见她创作的大胆。
李清照是一个杰出的女子,她不但热爱大自然和生活,又敢于藐视传统的封建观念,在她身上有着与众不同的纯情美、贤淑美和叛逆美,而她的作品具有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更为她平添了十足的才华美。在她的词作中表现出来的惊人的情感美、语言美和音韵美,为中国文学史留下了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面对这样一个奇女子,我们不得不由衷地感叹——这女子,怎一个“奇葩”了得?
【关键词】李清照词 情感美 语言美 音韵美
【中图分类号】1207.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b)-0212-01
李清照的词在艺术上具有独创性,不依傍古人,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主张,并在此基础上从事词的创作。她以女性词人特有的细腻婉约抒发情感,语言清新明快流转如珠,创造了被当时的人誉为“易安体”的词作风格。下面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对李清照词之美的粗浅认识:
1 李清照词的情感美
李清照的词,是她感情生活的生动反映。她前期的作品自然妩媚,最能表现出年轻女性的活泼天真;还有一部分描写相思心事的恋情词,表现真挚缠绵的思念之苦。南渡后,她又用词诉说屡遭丧乱、受尽磨难之后的凄惨心境,倾吐哀愁凄苦的内心感受,带有深沉的感伤情绪。
李清照善于利用人物的对话来表达人物内心的情感。如《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首词采取对话的方式,一问一答,问得很深情,而后者却以“依旧”一词答得极平淡,引出“知否”二句的感叹来。而“绿肥红瘦”四字,又显得无限凄婉,却又妙在含蓄。尤其“知否?”两句,虽是这首词格律上的要求,但词人写来却十分自然,贴切地表现了女主人婉惜而凄清的心情。
李清照还善于抓住人物的动作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情感。如《蝶恋花》下片:“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词中先由初试春装写起。主人公着装而不卸妆,看似慵懒,却将看似喜实则忧的心情,含蓄地通过这一动作表现出来。尤其最后两句写独自一人难以入眠,拨弄灯花,这看似清闲,实则寄情深沉,将无形的情感通过有形的形态动作加以展现,一句“夜阑犹剪灯花弄”,将无限忧思与无奈,在不言之中表现出来。
另外,李清照还善于通过神情描摹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情感。如《一剪梅》结尾处写愁情:“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通过对词中主人公刹那间脸部表情变化的描写,将内心无形的和无法抑制的绵绵情思,传神地表达出来,心头眉头,此消彼长,犹如飘零的流水,割舍不断。
2 李清照词的语言美
语言是情感和内容的载体,李清照的词之所以能如此传神,关键在于她善于巧妙地运用语言。
李清照善于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法写景抒情。她在写景抒情时,都注重修辞手法的变化,使语言更具有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如在《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中的“山光湖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一句,她用拟人化的手法,寄情于物,充分发挥抒情诗的长处,发挥了景物图画所不具有的抒情作用。在《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中“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一句,以梅喻人,运用丰富的想象,把梅花娇美之态展现得淋漓尽致。在《永遇乐》中,开头写到“落日熔金,暮云合璧”,真是夕阳无限美好,而词人却想到了自己孑然一身,流落他乡,因而发出了“人在何处”的悲叹,景与情形成强烈的对比。在《南歌子》中,“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罗衣的花纹不仅写得细致精巧,而且与秋色和她当时的心境融洽无间。“莲”与“怜”谐音,“藕”与“偶”谐音,以此表达词人睹物思人的感触,寄托了对丈夫的深深思念。(李杜解评的《李清照集》山西古籍出版社)其它的修辞诸如对偶、顶真、夸张等就不再一一举例。
李清照善于把抽象的、无形的情感具体化、形象化。例如李清照写愁真是一绝。她在“从今又添一段新愁”(《凤凰台上忆吹箫》)中写出了愁的长度;在“柔肠一寸抽千缕”(《点绛唇》)中写出了愁的形态;在“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中写出了愁的重量。很少有人能把一个“愁”字写得如此具体形象,由于李清照将愁作了如此生动地描绘,不仅使人百读不厌,也使只可意会的情感变得具体可感了,使抽象无形的感情具体化,形象化。
李清照还善于运用白描手法进行铺叙。她的词采取得最多的是通俗易懂的素洁之语,进行白描,间有议论和抒情。如《声声慢》(寻寻觅觅)等,这些代表《漱玉词》艺术风格的著名长调,都是以白描手法刻画主人公的心理动态和行为动作,既达到了抒情目的,又刻画了抒情人物。
总之,作为语言大师,李清照创造性地运用各种语言形式,抒发描绘情感,词的语言自然流畅,极富表现力。
3 李清照词的音韵美
李清照对音律的造诣很高,懂得利用语言本身的自然音韵和节奏来表达特定的情感,因此她的词极富音韵美。读她的词,就如欣赏一支婉转动听的曲子,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以她的《声声慢》为例,此词大量使用双声叠韵字来加倍衬托自己的感情。如开头的十四个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以及后面的“点点滴滴”,都形象而准确地展现了自然景象以及作者的忧伤之情。另外是舌音与齿音交相重叠,自然的表达出词人内心的忧愁和迷茫。《声声慢》全调九十七字,而这两声却多至五十七字,占半数以上。尤其是末了几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二十多字里舌齿两声交加重叠,这应是有意用反复叮咛的口吻,来表达自己忧郁苦闷的心情,不但读来明白如话,听来也有明显的音韵美,充分表现乐章的特色。这可见她艺术手法的高强,也可见她创作的大胆。
李清照是一个杰出的女子,她不但热爱大自然和生活,又敢于藐视传统的封建观念,在她身上有着与众不同的纯情美、贤淑美和叛逆美,而她的作品具有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更为她平添了十足的才华美。在她的词作中表现出来的惊人的情感美、语言美和音韵美,为中国文学史留下了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面对这样一个奇女子,我们不得不由衷地感叹——这女子,怎一个“奇葩”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