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艾米莉·勃朗特一生中最伟大的作品——《呼啸山庄》,也深受传统哥特式小说的影响。在以往的哥特式小说中,有着两种极端的人物形象:“恶魔”与“天使”。当然《呼啸山庄》中也有这两类人物。但她在原有的哥特式人物的基础上加以自己的特色,创新出不同以往的哥特式人物。其中希斯克利夫是“恶魔”代表,凯瑟琳是“天使”代表。
【关键词】“恶魔”;“天使”;希斯克利夫;凯瑟琳
总所周知,艾米莉·勃朗特一生中最伟大的作品——《呼啸山庄》,也是她唯一的一部小说。她凭着《呼啸山庄》在历史的长河留下了不可磨灭、不可忽视的印记。类似于我国唐代诗人张若虚,他也仅凭《春江花月夜》一诗获得“孤篇压全唐”的称赞。由此,可以看出《呼啸山庄》中不可估计的文学价值,也突显了艾米莉极深的文学造诣。在看其它的哥特式小说时,可以发现存在着两种极端的人物。曼弗雷德(《奥特朗托堡》中的角色)和《弗兰肯斯坦》里的怪物皆是残忍无情的“恶魔”,而这两部小说里的伊莎贝拉和伊丽莎白便属于纯真无暇善良的“天使”。在以前的哥特式小说中,这两种极端人物(“恶魔”与“天使”)的关系是固定化的:少女被恶魔纠缠,少女不幸掉落魔掌,结局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在《呼啸山庄》中依然存在这两种人物,但艾米莉在原有的基础上做了极大的创新,使其独具自己的特色。希斯克利夫是有良知的“恶魔”,凯瑟琳是不完美的“天使”。
1 有良知的“恶魔”——希斯克利夫
希斯克利夫的恶魔面。一个被恩萧捡来的孩子在呼啸山庄中受尽了众人的白眼,辛德雷的任意打骂虐待,凯瑟琳的背叛,使得他远走他乡。在他以富绅的重返呼啸山庄时,他的心早已被仇恨之火所吞噬,开始了一系列令人发指的复仇计划。他把辛德雷变为一个酒鬼和赌徒,最后占据了呼啸山庄,还将他的儿子哈里顿贬为奴仆。他得知伊莎贝拉对他的爱意后,便加以利用,将她的心揉碎后又丢给她,娶她不过为了财产,更甚虐待,令其忍无可忍,离家出逃。还搅扰有妇之夫的凯瑟琳,使她进退两难,近乎癫狂,最后悲惨地死去。可他的报复并未结束,“逼”死了埃德加,占领了画眉山庄。更要将复仇之手伸入下一代,他的亲生儿子只是他复仇的工具。从他这一切的报复行为,可以看出他极其扭曲、疯狂的人性,当真可以称为一个穷凶极恶的“恶魔”。一切的不幸因他而起,仿佛就如从地狱而来的毫无人性的恶魔,没有怜悯心、没有爱意,眼有复仇之火,心藏地狱岩浆,只要一个导火索,波涛汹涌的火焰一触即发,焚烧了自己,也焚烧了他人。
可他不是纯粹的“恶魔”,也是有良知的。他爱凯瑟琳,爱她爱到骨子里,渗入骨髓里。在凯瑟琳在世时,还未彻底搞垮她的哥哥辛德雷,因为他明白她哥哥的死会给她带来痛苦,不想再增添她的苦恼。到最后,他看到小凯瑟琳和哈里顿相互爱恋的交往,这时幡然悔悟,不再报复,人性也复苏和回归了。
希斯克利夫与以往哥特式小说中的“恶魔”有所改变。在哥特式小说中的“恶魔”所做的事并不需要缘由,他就是地狱深渊的代表,自身就是恶,一种纯碎的恶。而希斯克利夫的“恶魔”形象是被逼出来的,有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的。假如辛德雷的百般虐待还能使他忍耐下去的话,凯瑟琳的移情别恋就是给他致命一击。在呼啸山庄中,唯一关心他的人是凯瑟琳,唯一爱着他的人是凯瑟琳。凯瑟琳何其不是他生命里的全部,他的执念。正因她的背叛,使得他的复之念瞬间爆发。他深知呼啸山庄已无他容身之地,待他披着满身金钱、名利归来,正是他复仇之日。他将复仇作为自我实現的一种方式,可他违背常理和人伦的复仇,却并没有带给他渴望的满足,而是将他推进更深的深渊。
2 不完美的“天使”——凯瑟琳
凯瑟琳的天使面。童年时代的凯瑟琳宛如天真烂漫、可爱善良的天使。她自由奔放、激情十足。当众人都忽视被捡来的孩子希斯克利夫时,只有凯瑟琳不在乎他的出身地位,和他在一起玩。她虽是封建庄园的贵族小姐,可她并不在乎什么宗教礼仪,并没有像其他贵族淑女那样生活。童年时代的凯瑟琳就是一个十足的小“天使”,可这一切在她看见外面的世界后,变了。
在闯入画眉山庄后,她接受了光鲜靓丽的改造,从一个野丫头摇身一变成了真正的贵族小姐。她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也发生了改变。凯瑟琳有了对名利、社会地位的追求,这很正常。可她屈从于世俗之下,违背了自身的天性,背叛了她与希斯克利夫的感情,自愿嫁给了她不爱的埃德加。她自私、任性、傲慢。她要众人都已她自己为中心,都围绕她转。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她没想到希斯克利夫这么决绝,他想要的爱是占满她的心,于是他离家出走了。
凯瑟琳与哥特式小说中的“天使”形象也有所不同。她是不完美的“天使”。而她不完美因素更多的是来自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她在呼啸山庄里生活时,她是充满着野性美,自然美,是一位美丽的“天使”。可来到了画眉山庄,上流社会的“文明”生活牢牢地吸引住了她。她想她的行为,态度等都符合上层阶级的观念,可她那野性的性格早已深入骨子里,难以磨灭。因此她不得不扭曲自身的性格来实现自我的满意。比如在外勉强自己,打扮成淑女,在家里又释放自己的天性。久而久之,这种不断变换的行为形成了双重人格。人格分裂使得她含着痛苦而死去。
有良知的“恶魔”希斯克利夫和不完美的“天使”凯瑟琳是天生的一对,他们一生的悲剧有极大部分是来自外部环境。他们在呼啸山庄犹如原始社会里充满着野性、自由。但纸醉金迷的外界社会出现在他们世界里,他们也无法抵挡 “文明社会”的诱惑,紧接着爱与恨的篇章便拉开了帷幕。
参考文献
[1]艾米莉·勃朗特.方平译呼啸山庄[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2]郑克鲁 蒋承勇.外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
王倩(1996-),女,苗族,重庆市万盛区人。现为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2014级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学生。
作者单位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 重庆市合川区 401520
【关键词】“恶魔”;“天使”;希斯克利夫;凯瑟琳
总所周知,艾米莉·勃朗特一生中最伟大的作品——《呼啸山庄》,也是她唯一的一部小说。她凭着《呼啸山庄》在历史的长河留下了不可磨灭、不可忽视的印记。类似于我国唐代诗人张若虚,他也仅凭《春江花月夜》一诗获得“孤篇压全唐”的称赞。由此,可以看出《呼啸山庄》中不可估计的文学价值,也突显了艾米莉极深的文学造诣。在看其它的哥特式小说时,可以发现存在着两种极端的人物。曼弗雷德(《奥特朗托堡》中的角色)和《弗兰肯斯坦》里的怪物皆是残忍无情的“恶魔”,而这两部小说里的伊莎贝拉和伊丽莎白便属于纯真无暇善良的“天使”。在以前的哥特式小说中,这两种极端人物(“恶魔”与“天使”)的关系是固定化的:少女被恶魔纠缠,少女不幸掉落魔掌,结局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在《呼啸山庄》中依然存在这两种人物,但艾米莉在原有的基础上做了极大的创新,使其独具自己的特色。希斯克利夫是有良知的“恶魔”,凯瑟琳是不完美的“天使”。
1 有良知的“恶魔”——希斯克利夫
希斯克利夫的恶魔面。一个被恩萧捡来的孩子在呼啸山庄中受尽了众人的白眼,辛德雷的任意打骂虐待,凯瑟琳的背叛,使得他远走他乡。在他以富绅的重返呼啸山庄时,他的心早已被仇恨之火所吞噬,开始了一系列令人发指的复仇计划。他把辛德雷变为一个酒鬼和赌徒,最后占据了呼啸山庄,还将他的儿子哈里顿贬为奴仆。他得知伊莎贝拉对他的爱意后,便加以利用,将她的心揉碎后又丢给她,娶她不过为了财产,更甚虐待,令其忍无可忍,离家出逃。还搅扰有妇之夫的凯瑟琳,使她进退两难,近乎癫狂,最后悲惨地死去。可他的报复并未结束,“逼”死了埃德加,占领了画眉山庄。更要将复仇之手伸入下一代,他的亲生儿子只是他复仇的工具。从他这一切的报复行为,可以看出他极其扭曲、疯狂的人性,当真可以称为一个穷凶极恶的“恶魔”。一切的不幸因他而起,仿佛就如从地狱而来的毫无人性的恶魔,没有怜悯心、没有爱意,眼有复仇之火,心藏地狱岩浆,只要一个导火索,波涛汹涌的火焰一触即发,焚烧了自己,也焚烧了他人。
可他不是纯粹的“恶魔”,也是有良知的。他爱凯瑟琳,爱她爱到骨子里,渗入骨髓里。在凯瑟琳在世时,还未彻底搞垮她的哥哥辛德雷,因为他明白她哥哥的死会给她带来痛苦,不想再增添她的苦恼。到最后,他看到小凯瑟琳和哈里顿相互爱恋的交往,这时幡然悔悟,不再报复,人性也复苏和回归了。
希斯克利夫与以往哥特式小说中的“恶魔”有所改变。在哥特式小说中的“恶魔”所做的事并不需要缘由,他就是地狱深渊的代表,自身就是恶,一种纯碎的恶。而希斯克利夫的“恶魔”形象是被逼出来的,有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的。假如辛德雷的百般虐待还能使他忍耐下去的话,凯瑟琳的移情别恋就是给他致命一击。在呼啸山庄中,唯一关心他的人是凯瑟琳,唯一爱着他的人是凯瑟琳。凯瑟琳何其不是他生命里的全部,他的执念。正因她的背叛,使得他的复之念瞬间爆发。他深知呼啸山庄已无他容身之地,待他披着满身金钱、名利归来,正是他复仇之日。他将复仇作为自我实現的一种方式,可他违背常理和人伦的复仇,却并没有带给他渴望的满足,而是将他推进更深的深渊。
2 不完美的“天使”——凯瑟琳
凯瑟琳的天使面。童年时代的凯瑟琳宛如天真烂漫、可爱善良的天使。她自由奔放、激情十足。当众人都忽视被捡来的孩子希斯克利夫时,只有凯瑟琳不在乎他的出身地位,和他在一起玩。她虽是封建庄园的贵族小姐,可她并不在乎什么宗教礼仪,并没有像其他贵族淑女那样生活。童年时代的凯瑟琳就是一个十足的小“天使”,可这一切在她看见外面的世界后,变了。
在闯入画眉山庄后,她接受了光鲜靓丽的改造,从一个野丫头摇身一变成了真正的贵族小姐。她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也发生了改变。凯瑟琳有了对名利、社会地位的追求,这很正常。可她屈从于世俗之下,违背了自身的天性,背叛了她与希斯克利夫的感情,自愿嫁给了她不爱的埃德加。她自私、任性、傲慢。她要众人都已她自己为中心,都围绕她转。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她没想到希斯克利夫这么决绝,他想要的爱是占满她的心,于是他离家出走了。
凯瑟琳与哥特式小说中的“天使”形象也有所不同。她是不完美的“天使”。而她不完美因素更多的是来自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她在呼啸山庄里生活时,她是充满着野性美,自然美,是一位美丽的“天使”。可来到了画眉山庄,上流社会的“文明”生活牢牢地吸引住了她。她想她的行为,态度等都符合上层阶级的观念,可她那野性的性格早已深入骨子里,难以磨灭。因此她不得不扭曲自身的性格来实现自我的满意。比如在外勉强自己,打扮成淑女,在家里又释放自己的天性。久而久之,这种不断变换的行为形成了双重人格。人格分裂使得她含着痛苦而死去。
有良知的“恶魔”希斯克利夫和不完美的“天使”凯瑟琳是天生的一对,他们一生的悲剧有极大部分是来自外部环境。他们在呼啸山庄犹如原始社会里充满着野性、自由。但纸醉金迷的外界社会出现在他们世界里,他们也无法抵挡 “文明社会”的诱惑,紧接着爱与恨的篇章便拉开了帷幕。
参考文献
[1]艾米莉·勃朗特.方平译呼啸山庄[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2]郑克鲁 蒋承勇.外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
王倩(1996-),女,苗族,重庆市万盛区人。现为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2014级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学生。
作者单位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 重庆市合川区 401520